|
一、红十五军攻克太湖县城
1930年10月16日,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将以陈奇为司令的红八军与长江局军委书记蔡申熙领导的独立第一师第五团及鄂赣游击队等武装组织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委陈奇。
11月15日晚,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委陈奇、政治部主任周吉可率领红军2000余人由宿松向太湖县城挺进,于16日拂晓一举攻克了太湖县城。
15日下午,国民党太湖县县长许彦飞得到红军可能攻城的情报后,立即纠集地方武装,布置三道防线进行抵抗。第一道防线设在太宿交界处的城西狭窄口,由国民党县游击队队长杨文波率100余人防守,第二道防线设在城西的孟家凉亭、曹家畈一带,由自卫团团长胡鹿鸣率200余人防守,第三道防线设在西门河口,由县公安大队防守。
红十五军半夜后到达狭窄口,与守敌交战。红军英勇奋战,当场击毙敌排长李少安,打死敌军50余人,残敌纷纷溃逃。红军乘胜前进,第二、三道防线不攻自破,许彦飞闻讯立即率领政府官员及地主豪绅乘船渡过东门大河。过河后,立即撤去木桥、烧毁渡船,以防红军乘胜追击。
红军进城后,军部驻天主堂,政治部驻北门新福音堂,共驻了两天。在县城期间,红军张贴安民布告,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布告署名是“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组织宣传队上街头演说、贴标语、散传单,内容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蒋介石!”“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打土豪、分田地!”“反对独裁,实行民主!”“反对买卖婚姻!”“工农翻身做主人!”等等。为加强宣传,还指派城内居民刘金元鸣锣,号召商人开市,宣传红军保护工商市场、解救贫苦大众和党的政策。红军进城的当天下午,打开了国民党县政府的监狱,释放了所有狱中人员,并将他们带到县城大商号陈裕丰店内吃麻饼,发给了路费,让他们回家。在红军的感召下,部分太湖青年当即参加了红军。
攻克太湖城后,红十五军得到了短时休整,兵员和物资得到了补充。11月18日清晨,红十五军离开太湖城向大别山挺进,在路经塔镇途中,遇溃败的胡鹿鸣部,歼敌10余人,缴械20余件。
二、红二十五军奔袭太湖县城,恢复陶家河根据地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此时,国民党的“围剿”更加残酷,根据地形势十分严峻。在此关键时刻,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以留在根据地的红军5个主力团为基础,重建红二十五军,继续贯彻执行党的六大制定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总路线,独立坚持武装斗争。
1932年11月,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重新组建,辖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政治部主任郑位三。1934年4月16日,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商城县豹迹岩会师,次日,将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兼)。
1934年2月底,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16个师和4个独立旅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红二十五军和根据地军民在鄂豫皖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奋起抗击,先后取得长岭岗、郝集大捷。8月底,省委为扩大红军政治影响,决定攻打英山县城。30日,经派少量部队向英山县城进行试探性攻击,发现城内驻有敌四十七师1个团和相当数量的民团,碉堡坚固,设防严密,如果冒险硬攻,必然造成重大伤亡。根据徐海东军长的建议,省委决定放弃攻打英山,改为奔袭太湖县城。理由是:太湖县城是敌人的后方,防守薄弱,远距离奔袭,出其不意,胜利把握较大;同时,太湖县城距安徽省会安庆较近,物资丰富,攻克后政治影响更大,也能更好地解决部队的物资问题。于是,部队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召开干部会、支部会、战士大会等进行政治动员。
9月3日下午5时,红二十五军在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的率领下,从英山东北的杨柳湾出发,连夜行军45公里,隐蔽在太湖西北的回龙湾,4日下午,继续急行军65公里,于当晚半夜时分突袭攻占了太湖县城。
敌人得知红军长途奔袭消息后,一方面派国民党太湖自卫团团长胡鹿鸣带领两个中队160余人进驻李杜店、大湖河一带防御;另一方面电请潜山自卫团来太湖援助,同时对驻守在城内的警备旅所部作了兵力部署。当红军进入牛凸岭、龙湾等地时,胡鹿鸣部不战而逃。当晚半夜时分,红军分两路攻城。一路由军政委吴焕先率领主力直攻北门,攻城号声一响,战士们便向城墙猛冲上去,守城敌军慌忙向西关、南关和东门三路逃窜;另一路由军长徐海东率红二二三团从东门进攻,此时,敌援军潜山自卫团妄图从东门逃窜,正好与红二二三团相遇,红军英勇奋战,歼潜山国民党自卫团80余人和警备旅一部分,缴获全部枪支弹药。此时,按事先约定,城东门上火堆燃起(此前,军政委曾通知:“告诉徐军长,占领东门后,烧一堆火作信号”),各部队知东门已占领,乘胜向街中心冲锋,一面追击,一面搜索。俘获国民党县警察局长王少甫、行政专员公署第一科科长张汉波、圣公会会长朱少山、法庭承审员杨生奎及大豪绅李淑成等20余人(后被红军带到店前河,将罪大恶极的杨生奎、朱少山二人处决,其余人员教育后释放),官兵800余人,缴枪1000余支,子弹数万发,获得了布匹、药品等大批物资。此次战斗,红军仅伤亡4人。
红军一进城,很快便找到了县电话局。吴焕先和几名通讯员、战士冲进总机室,为进一步摸清敌情,吴焕先拿起电话,故意以惊慌语调,先打通了罗田县:“喂,你是罗田吗?我是太湖,我们被共军包围了,请你们来援助!”对方回答说:“我们也很紧张。”而黄梅、宿松等县不是回答长官不在家,就是说实在无力支援,后来电话打到陈调元那里,陈调元也只说“让太湖方面坚持、坚持”。最后吴焕先公开了自己的身份,陈调元也无可奈何。事后吴焕先风趣地说:“他们都不来了,那么我们就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再说吧!”
战斗结束后,红二十五军首先打开监狱,放出了张南山、张北山等革命同志和无辜群众40余人。接着又打开了敌人的仓库,缴获了大批棉布,利用这些布匹,指战员们自制了军装。红军没收了陈裕丰、祝同盛、汪万顺等10余户大商号的布匹、粮食、衣物、食盐、药品等,全军每人还分得了一把雨伞,战士们高兴地说:“一把伞就是一间房啊!”
9月6日上午,南园、无忧、芭蕉、岔路、回龙等方圆10公里的群众敲锣打鼓齐集在县城体育场,举行了四五千人的军民联欢会,会议持续3个小时。会场内外,到处都贴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无绅不劣,有土皆豪”、“反对独裁,铲富济贫”、“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允许商人贸易”等标语口号和安民告示。军长徐海东号召军民团结起来,消灭白匪军,“只有消灭了白匪军,我们广大劳苦群众才有出头之日”。徐海东感谢太湖人民对红军的支持,并表示“我们今后还要常来常往”。红军在太湖城内驻扎4天,军纪严明,官兵平等,军民一致,深受群众欢迎。7日,红军在城乡群众的夹道欢送下离开太湖。
红二十五军远程奔袭攻克太湖县城的胜利,震惊了敌人,鼓舞了群众,振奋了军心。战后,红军在太湖城内外发动群众分粮、分盐、分衣物,影响很大。附近几个县,都有一些群众自发进行抗捐、抗税和分粮斗争。于是,红二十五军乘机将七十五师分散在英山、太湖交界的陶家河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同时,以七十四师向南活动至蕲春张家塝一带进行掩护并全歼蕲春县保安团第二中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到10月份,红二十五军在陶家河地区恢复了纵横约15公里的一小块游击根据地,成立了区委和两个乡政权,分配了土地,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至此,国民党的3个月“围剿”计划宣告破产。
10月下旬,红二十五军在陶家河地区与国民党第五十四师、第四十七师组成的第二、第三“追剿”支队激战两天,给敌人以重大杀伤,红军伤亡280余人。这时,敌第一“追剿”支队由霍山赶来支援,红军撤出战斗,离开陶家河地区。
三、红二十五军弥陀寺捉“洋人”
1934年三四月,红二十五军一部在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的率领下,来到弥陀寺并很快击溃了国民党地方民团。为了从天主堂神甫手里获得一些药品和物资,红军决定捉拿“洋人”。
当时天主教已传到太湖,弥陀寺也设有天主堂,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西班牙人戴神甫在此活动频繁,他宣传天主教教旨,大力发展教徒,开办“不连爱”学校,除直接从事经济剥削外,并以各种手段迫使当地群众奉“教”,进行欺骗和控制。红军包围天主堂时,西班牙神甫跳墙逃跑,腿被摔断,束手就擒,同时被擒的还有陈福初、张(詹)团九两人。红军缴获了一些西药等物品。后西班牙神甫被处决,另两人在英山的陶家河获释。
四、红二十八军在太湖坚持游击战争
一、凉亭坳重建
鄂豫皖边区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临淮河,大别山脉雄峙中央,是武汉、信阳、安庆等城市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就在鄂豫皖边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大革命失败后,党在这个地区先后领导发动了黄麻秋收暴动、商南立夏节暴动和六霍暴动,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在这一时期,太湖发动了大石岭农民暴动,建立了北中区和铁林寨苏维埃。
1932年10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边区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其间曾于1933年1月、10月两次组建红二十八军,又两度将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五军,在皖西北坚持斗争。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边区后,国民党17万正规军随即开进大别山,对留在鄂豫皖边的红军实行“清剿”,在边区强行实施“户籍连坐法”,制造白色恐怖,妄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彻底摧毁,边区斗争进入艰难岁月。
1935年2月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率红二一八团,与鄂东北少共道委书记方永乐率领的鄂东北独立团在立煌县(今金寨县)抱儿山会合。高敬亭见到中共鄂豫皖省委给他的指示信,才知道省委已率红军主力离开了鄂豫皖边区,指示信责成高敬亭组建鄂豫皖边区党的新领导机构,以红八十二师和地方武装为基础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武装斗争。
2月3日,高敬亭带领部队来到太湖县凉亭坳(今属岳西县)。当晚,高敬亭在汪胡氏宗祠主持召开会议,传达了鄂豫皖省委的指示,分析了形势,研究了任务,并作出三项决定。1?成立鄂豫皖边区新的领导机构。高敬亭任军政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党政军工作。2?整编部队。将皖西红二一八团与鄂东北独立团合编,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下辖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全军约1000余人。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罗成云(-1935),男,湖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游击战争。1934年12月起任皖西红军第二一八团团长、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师长。1935年2月12日率部在安徽霍山黄泥榜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政委方永乐,政治部主任熊大海(1935年3月2日牺牲),下辖二四四团和特务营;手枪团由原来皖西道委的手枪队和鄂东北独立团手枪队合编而成,下辖一、二、三分队,团长余雄(后被错杀)。3?巩固发展敌后游击队,建立敌后游击根据地。会议分析了鄂豫皖边区的斗争形势,提出在苏区被敌人占领的情况下,必须大胆、积极地寻找新的立足点,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决定在英、霍、潜、太4县边境,以鹞落坪为中心建立游击根据地,积极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2月4日(农历大年初一),高敬亭在凉亭坳主持召开军人大会,全军1000余人齐集在凉亭坳西侧的竹林湾里。高敬亭向全体人员传达了中共鄂豫皖省委对红军坚持鄂豫皖边斗争的指示信,分析了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的革命形势,宣布凉亭坳会议重建红二十八军的决定,提出了今后斗争的任务,并指出了斗争将会面临的艰辛困苦。他要求每个红军指战员增强信心,提高勇气,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坚持斗争,夺取胜利。
凉亭坳会议的召开,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史上一件大事,它建立了鄂豫皖边区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使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有了主力红军,标志着红二十八军3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开始,鄂豫皖边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月21日,高敬亭在立煌县黄毛山与方永乐率部队分散行动,高敬亭率二营和手枪团一部去熊家河,方永乐率一营、三营、特务营和手枪团一部在霍山、太湖、英山、潜山4县交界处建立游击根据地,成立四路游击师,坚持游击斗争。
3月17日,方永乐率主力在立煌县枫树坳突破敌人封锁线去赤南根据地,而担任后卫的三营未能冲过封锁线,即迅速向东南方转移,后在太湖黄泥畈与二四六团会合,改称为六路、七路游击师,活动于太湖、霍山、潜山一带。
二、李杜店整编
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1935年4月6日,军政委高敬亭率二营、手枪团三分队和二路游击师,与八十二师师政委方永乐率领的一营、特务营和手枪团一、二分队,在太湖县李杜店会合;六路、七路游击师也奉命来到李杜店。在此,高敬亭主持召开了军事整编会议。
会议决定:将六路、七路游击师恢复原二四四团第三营番号,并将二路游击师补入三营,任命二路游击师师长徐德先(1935年6月18日在麻城段水山作战牺牲)为二四四团副团长,其余各团、营均未变动。高敬亭在会上认真总结了前段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强调了只有克服困难,建立新的根据地,才能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下,坚持游击战争,挫败敌人的“围剿”。会议还决定留下一部分部队在太(湖)、岳(西)、霍(山)、英(山)4县交界区域坚持游击根据地活动,一部分部队到宿松、黄梅、蕲春3县交界的罗汉尖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
3月初,部队抽出人员在潜山、太湖边界地区成立了四路游击师。5月7日,皖潜游击队在太湖与四路游击师会合,改称为英霍潜太四县游击师,政委刘振北,师长傅以明
傅以明(1908-1978),男,六安杨柳乡人。1929年2月参加红军,1934年2月任红军四路游击师师长。1935年6月被降职调军部手枪团任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四军先后任排长、指导员、团参谋、团长兼政委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特务团团长、副旅长,江淮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巢湖军分区司令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芜湖军分区司令员、省兵役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6月初,赤城县委书记石裕田石裕田(1908-2000),男,河南商城汤家汇区汤家汇乡(现属金寨县)人。1929年12月参加革命,193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主席,后任赤城县委书记兼商北游击大队政委,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等,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和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司令部参谋、政治部副主任,寿县游击大队政委,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八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七师五十六团政委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线兵团七纵二十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二纵四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闸北区专员、沪北区委书记,华东局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委监察委员会常委,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组成员。1983年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
领导的商北大队(后改称为二路游击师)离开赤城根据地,8日,在霍山县黄石河东之观音崖与国民党九十六旅一八九团遭遇,经激战后即转移至潜山、太湖一带活动。6月上旬,一路、四路游击师合攻潜山的腾云庙,一路游击师政委林志祥在战斗中牺牲,以后部队就在潜山、太湖一带活动。
三、店前河会议
1935年7月2日,红二十八军到达太湖县店前河(今属岳西),与皖西特委、二四六团、一路游击师以及由赤城县委书记石裕田率领的商北大队会合。在店前河,高敬亭主持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西进桐柏山、往返平汉路、调动和疲惫敌人、打破敌人“清剿”计划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敌情不明不打,伤亡过大不打,地形不利不打,缴获不多不打”的作战指导原则。在军事斗争上明确了“拖垮二十五路军,相机打击十一路军和东北军,向保安团要补给”的军事斗争策略;在作战形式上,以游击战为主,辅以必要的伏击战;在作战地区上,不仅在苏区打,而且要到苏区外围的游击区和敌占区或更远的地方去打;在战术上,每战集中比较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
或去其头,或断其尾,采取突然迅猛的手段,穿插分割围歼敌人。为加强主力,决定从二四六团抽两个连和手枪队的两个班,分别补入一、三营和手枪团,将商北大队编入八十二师,任命石裕田为八十二师政治部主任。
1935年8月上旬,红二十八军部分部队从湖北英山向潜山方向转移,路经太湖县小池驿,在何家寨住宿一天。由于受到土豪劣绅的反动宣传,红军来到之前,群众就已经跑光。红军来到小池镇后,立即进行宣传教育,张贴“打倒土豪劣绅”、“消灭白匪”、“铲富救贫”等标语口号,经过红军的宣传教育,群众纷纷回家。当天下午,红军在当地群众的报告和带领下,没收了陈元昌、张韩先等10多户地主豪绅的粮食、布匹、衣物分给穷人,并及时抓住了大恶霸张韩先。次日上午,在小池镇召开了军民大会,根据群众的要求,斗争和镇压了张韩先。下午,部队向东挺进。
四、柴家山会议
柴家山会议是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3年游击战争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一次准备比较充分的会议。为开好柴家山会议,1936年2月20日,师政委方永乐在太湖县刘家畈令一营营长林维先从一营抽调部队组成加强连,插入敌后,到平原地区活动,摸清敌人的活动、部署情况,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袭击新洲,扰敌后方,扩大影响,从而调动敌人,减轻山区压力,从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必要的准备。
3月上旬,各路部队在太湖县西北的柴家山会合,高敬亭主持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会上,一营营长林维先汇报了加强连去平原地区活动的情况,会议总结了前一段部队分散行动及小分队去敌后活动的经验。最后,做出三项决定:
(一)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敌人集中兵力对山区进行“清剿”,致使红军行动十分困难,而敌人后方空虚,加强连去敌后平原地区,几乎没有碰到敌人正规部队,这时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到敌人后方去进行外线作战,必将获得行动的主动权。
(二)以营为单位分散游击。为缩小目标,提高部队的机动性、灵活性,同时又保持一定的作战能力,决定部队今后基本上以营为单位分散活动,一般情况下,全军部队不集中统一行动。
(三)加强便衣队的建设。有计划地从部队抽调骨干放到地方,建立和发展便衣队组织,以加强地方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和发展游击根据地,支援和配合部队行动。
会议还研究了分散活动时期的政策策略、红军纪律、行动计划。部队分散活动期限一般为一个月,根据斗争需要,亦可延长或缩短,各次行动计划包括活动地区、路线、任务以及会合的时间、地点、联络信号等项均在事先明确规定,行动计划由营长、政委及带队的领导干部掌握,不向下宣布。
会后,高敬亭将三营改编为二四五团,辖两个连和一个手枪队,梁从学任团长,杨克志(1939年投敌叛变)任团政委。随即军政委高敬亭、八十二师师政委方永乐、二四五团团长梁从学分别率领部队插向敌人后方活动,高敬亭率特务营和手枪团一分队在鄂东、豫南一带活动;方永乐率一营和手枪团二、三分队到黄岗地区活动;梁从学率二四五团在皖西活动。
五、六次主要战斗
在3年艰苦的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主力和便衣队经常在太湖境内活动,其主要战斗有:
(一)冶溪河遭遇战。1935年7月15日,红二十八军进至太湖县冶溪河(今属岳西县),前遇敌二十五路军别动队阻拦,后有敌九十六旅追剿部队追击。军首长当机立断,命令前卫手枪团二分队迅速占领前方高地,监视敌人的动向,掩护主力向南转移;命令手枪团一分队化装成敌九十六旅追剿队,顺着南山坡前进。当接近敌人别动队时,巧妙地通过哨兵,直插敌营,一声令下,突然枪口对准敌人,别动队尚未醒悟就乖乖地缴械投降了。这次战斗,俘敌130余人,缴长短枪80余支、轻机枪2挺。
(二)寺前河歼灭战。1935年8月8日,红二十八军又转战到太湖,先后与敌九十六旅在陈家岭打了一些小仗。10日上午,前卫手枪团进至寺前河,发现驻防该处的国民党三十二师特务团七连一个排哨,红二十八军手枪团一分队迅速将其包围,正好该连副连长马鸣勋率巡逻兵一个班也到该地,在猛烈火力攻击下,敌人全部被歼灭。击毙敌人30余人,缴获枪支、大刀30余件。
(三)花凉亭奔袭战。1935年8月13日,红八十二师在师政委方永乐的率领下,长途奔袭驻花凉亭的敌一九五旅三九○团,毙敌伤敌200余人,俘敌100余人,获步枪200余支、轻机枪3挺、迫击炮1门、子弹1万余发。
(四)小池阻击战。1935年8月上旬,高敬亭率部来到小池的何家寨。在此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宣传活动,发动群众没收了陈元昌、张韩先等10余户地主豪绅的粮食和布匹衣物,高敬亭主持召开了军民大会,到会群众1000余人。会上斗争了地主豪绅,当场处决了群众痛恨的张韩先。9月中旬,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主力在潜山境内击败敌军三十二师后,来到太湖县小池镇吴家冲住宿,次日凌晨,敌人妄图乘红军不备,从潜山赶来袭击,红二十八军闻讯后,迅速占领了天台山,敌人从花姑庵、下凉亭、九龙寨三路向红二十八军进攻,由于红二十八军以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连续击败敌人5次进攻,打死打伤敌军40余人。战斗结束后,在天台地区程家岭休整了两天,在休整中,高敬亭主持召开了两次农民大会,在会上宣传了革命形势和红军的政策、纪律等,并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没收了当地土豪的财物,分给了贫苦农民。
在小池活动期间,高敬亭亲自召集了殷家冲红军小分队负责人殷显来、殷祖佑等人会议,并选拔了一批精干队员编入红军主力部队,鼓励其余留下继续坚持地下活动,扩大革命组织,创造条件开展武装斗争,同时,交代了今后活动方法,确定沙畈为今后联络点。
(五)陈华冲伏击战。
1936年3月15日,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1000余人,在师政委方永乐的率领下,由湖北向太、岳方向活动,路经太湖县的铁林寨、兰家山,当晚驻扎在新龙。这时,盘踞在英山、蕲春一带的敌二十五路军一部,闻讯后立即赶来,妄图消灭红军。当晚,红八十二师军情报人员探知敌军主力驻扎在距新龙10多公里的刘河,而敌军先遣队驻在距新龙4公里的西山沟。针对这种情况,红八十二师决定选择有利地势,埋伏于九田的陈华冲,切断敌军主力,打击先遣队。第二天上午8时许,敌先遣队100余人,沿着红八十二师所经路线向陈华冲追来,待敌军行至黄金岩时,红八十二师伏军猛然袭击,敌人顿时大乱,方永乐亲自挥舞大刀,连杀敌3人。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敌军阵亡8人溃败逃窜,红军缴获枪70余支、子弹千余发。对此次伏击战,当地群众编了四句顺口溜:“白军运输功劳大,对待红军是‘亲家’。不辞千里奔波苦,送来枪械和西瓜(指敌军人头)”。
(六)徐家桥袭击战。
徐桥镇,原名铁龙镇,位于太湖、宿松、望江3县交界,是太湖县的军事、经济重镇,也是3县边界地区国民党军政活动的主要中心。1935年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强迫当地人民筹工筹款,在镇上筑建了一座土寨,名铁龙寨,随后招收地方上的流氓、地痞30余人,成立了徐桥守护队,队长喻长伦。
1936年3月下旬,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五团130余人在梁从学的带领下,由蕲春的桐山冲出发,经太湖县弥陀寺、朱家河和宿松县铁岭等地奔袭徐家桥。25日,到达徐桥镇。
由于红军行动迅速,到了上街头天主堂时,守护队尚未发觉,直到红军冲进下街区政府打死1名电话兵后,守护队才与之接火。这时红军已全部到达,守护队见势不妙,即拖枪而逃,红军跟进追击,打死守护队员8人,活捉守护队长喻长伦等8人。随后组织街道群众烧毁了碉堡,捣毁了土寨。
战斗结束后,红军在徐桥街上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并以八十二师政治部名义张贴了“打倒蒋介石”、“打倒南京政府”、“反对奸商利用荒年抬高物价”等标语,群众围观者甚众,街道异常热闹。
当天,红军在徐家桥附近的铁石滩召开群众大会,宣读了喻长伦的罪行,当场将喻长伦枪决,对俘虏的7名队员经教育后全部释放,并每人发给路费两元。下午4时许,部队整队出发,经断杪枫、横穿土门岭返回桐山冲。
随后二四五团又创造了连克潜山、怀宁5镇的战绩。4月初,红二四五团活动于潜山和太湖的佛图、麟冲地区时,又走出山区插向平原地区,部队全部着灰色的军服,冒充国民革命军,先后攻克了潜山县的黄泥港、王家河,怀宁县的三桥铺、小市港及高河埠。红二四五团在平原地区连克5镇,威逼省城安庆,震惊了敌人,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之后又向北攻打了育儿村、青草塥等地后,部队即迅速撤出平原地区转入山区。
此外,1936年8月,红二十八军的潜山战斗营还在太湖县铁炉沟消灭地方反动武装“野猪队”100余人。
1937年7月,遵照党中央指示,红二十八军向国民党豫鄂皖督办公署岳西办事处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于1937年7月28日正式达成协议,并在九河签字。9月下旬,坚持在皖西的各路游击队、便衣队和一些知识分子大部分汇集于岳西的鹞落坪、九河一带,组成新的抗日队伍。至此,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地区3年艰苦游击战争基本结束。
红二十八军在太湖的斗争,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太湖的统治,支持和推动了太湖地方党组织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宣传了党和红军的政策,扩大了影响,教育和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了太湖地区革命斗争的开展。同时,太湖县也因其为红二十八军坚持斗争提供广阔的回旋空间、太湖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红二十八军坚持斗争,而再次载入光荣史册。
五、中共太湖县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
1930年,闻义卿(又名闻老四,岳西五河人,后脱离革命)、殷显来(太湖殷家冲人)等在江南贵(池)秋(浦)东(至)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贵秋东县委组织农民暴动,后因叛徒告密而失败。1934年冬,闻义卿(时任一区区委书记)又领导农民组织了第二次起义,历时数天,声势浩大,震动了贵秋东,当时贵池、秋浦等县政府派自卫队和保安第二团对根据地进行了残酷“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贵秋东县委决定党组织进行分散、隐蔽活动,县委机关转到石埭,闻义卿、殷显来转到江北。
1935年3月中旬,闻义卿、殷显来来到太湖殷家冲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向农民宣讲革命道理,从思想上武装群众、发动群众,酝酿创建党支部和红军便衣队。先后发展了殷祖佑、殷喜友、殷祖榜、殷祖桂、殷祖同5人加入党组织。1935年4月上旬,在殷祖来家里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共太湖县殷家冲支部,殷祖佑为支部书记。
党支部建立后,革命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支部讨论认为,必须建立一支地下红军组织。经过摸底、串联、秘密登记,4月中旬,有37人报名参加红军,并在仙人打坐河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成立殷家冲地下红军小分队,推选殷祖佑为分队长。很快,小分队发展到50余人,并计划举行武装暴动。为慎重起见,决定与贵秋东县委取得联系后再行动。4月29日,党支部派殷显来、闻义卿去江南寻找组织,因县委转移,没有联系上,闻义卿认为孤立难行,丧失了信心,遂脱离了革命,殷显来回到家乡坚持革命,但因未找到县委,也就放弃了武装暴动的计划。
1935年8月中旬,高敬亭率坚持在皖西活动的红二十八军来到小池驿,殷显来持贵秋东县委转移时所发的证件与红二十八军取得联系,从此,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在红二十八军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成为红军在太湖的主要助手,一批精干队员就地加入了红二十八军。高敬亭在临行前召集了殷显来、殷祖佑等人开会,交代了今后的任务和活动方法,主要是:1?在国民党自卫团驻守的黄泥港、小池、刘山铺、岔路口等地建立秘密联络站,随时侦察敌人的部署、活动,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2?给红军带路,破坏敌人从黄泥港通往太湖的电杆、电线,切断敌人的通讯联络。3?配合红军主力活动,捕捉顽固不化的土豪劣绅和敌军政要员。4?选拔一批精干的队员参加主力部队,其余留下来继续坚持地下斗争,不断扩大革命组织,创造条件进行武装起义。同时确定沙畈村为今后的联络点。
根据交代的任务,中共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小池驿、刘山铺、岔路口等地建立了情报站,开展搜集情报等工作,由殷祖佑以做小买卖为名负责与各站的联络;殷显来负责与红二十八军联络,给红军当向导;殷祖同负责带领小分队破坏敌人的通讯联络,开展打土豪等活动;殷祖喜则带领部分队员参加了红军。10月后,中共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与红二十八军失去了联络。
中共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积极发展扩充力量、斗争地霸等频繁活动,引起国民党太湖县政府和地方豪绅的仇视,他们称“殷家冲是红军窝”,并多方进行破坏。1936年1月,国民党县自卫队进剿殷家冲,由于叛徒出卖,殷显来、殷祖佑等先后被捕,中共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遭受严重破坏,停止活动。
中共殷家冲支部和红军小分队,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鄂豫皖和红二十八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在红二十八军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开展打土豪、破交通、搜集情报、补充兵员等工作,为支援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3年游击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