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初,新华社报道了中科院研究员袁义达的调查成果,王姓人口之多在全国占第二位。据苏州2005年底统计,王姓有129891人(内城区50510人),居于首位。
王氏巨族起源悠远,其源头十分繁杂,不同于出自某一方国、某一地域或某一人群的其他一些姓氏。从唐宋始,根据王氏的不同姓氏来源,将其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等;又根据其主要居住地区和郡望的不同,分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等二十一个。难怪宋人郑樵《通志》说:“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繁盛云。”
从前有三沙王氏老谱,以后稷为一世祖,十五世为周文王昌,三十六世周灵王姬泄心(公元前571—545年在位)的太子晋(字子乔),是王氏诸望中太原、琅琊两个支派的祖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许多王氏宗谱说太子晋年十五立为太子,以直谏被废后谪居太原(1),子宗敬因天下纷乱辞官,仍居太原,因其为王室后裔,人称王氏,遂为太原王氏开宗之祖。但王氏并非始于王子乔父子,唐代韩愈为王仲舒作神道碑铭云:春秋时齐大夫王子成父败狄有功(事在周灵王前百数十年),故赐姓为王。千百年来,一些外姓和少数民族也有改姓为王的,故王姓不断壮大。
据《太原王氏皋桥支谱》载:王子乔后裔、秦名将王翦之孙王离与项羽战,败而被虏,后受封为武成侯,其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往琅琊(今山东临沂东北),次子王威居太原,家族史上遂有琅琊王和太原王之分,传衍遍及中原,成为北方大族。自随晋元帝、宋高宗先后南渡以来,王氏在苏州繁衍甚广,而以三沙王氏和东山王氏最著名。
中原王氏入苏州
琅琊王氏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的灭亡,中原士族有一百家左右南渡,其中最著名的是琅琊王导一族。王导是王子乔第三十五代孙王祥(在西晋位至太傅,“二十四孝”中有王祥的故事)的后裔,太尉王衍的堂弟,在北方就是琅琊王司马睿的亲信。他和堂兄王敦将司马睿扶上皇帝宝座,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因而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导一方面替司马睿延揽大批南渡名士,另一方面笼络江东大族,协调南北门阀士族的利益。王导为此派出儿子王恬、王洽、王邵、王荟,以及王洽长子王珣,王荟长子王钦,族人王恺等出任吴国内史;又亲自到江南士族首领顾荣等家登门拜访,请他们出仕,并试图与吴地大族联姻,勤奋地学习当地方言。陈寅恪赞扬“王导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可“谓民族之功臣”。
王导去世后,琅琊王氏在政治上逐渐衰落。当时苏州、吴兴一带的强宗豪族很多,往往与北方来的士族发生尖锐的矛盾,而浙东的土著士族势力相对较弱,王谢等南迁士族再迁浙东落籍定居。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等就属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子孙在苏州颇有影响的主要是王珣、王珉兄弟。他俩是王导的嫡孙、王羲之的堂侄,三世以能书著称。王珣人称“大手笔”,官至尚书仆射,追赠为司徒,所书“伯远帖”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王珉也精于诗文书法,仕至中书令,可惜28岁就死了。王珣任吴国内史期间,居住在吴郡城内日华里(宋代为景德寺,今刺绣研究所处),兄弟俩又在家山虎丘兴建别墅,夹石涧东西而居,已而各捐为寺,分东西两刹。王珉又买宅居昆山。后人建东山庙、西山庙,分别祀兄弟俩为土地神,今虎丘万景山庄即东山庙旧址,西山庙则仅存西山庙桥了。
迁往浙江的琅琊王氏,在后世不断衍生新枝,也有再返吴地的。如明代中后期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的九世祖王梦声,因任昆山学正由浙迁昆山湖川乡,后该乡改隶太仓,遂为太仓王氏。明末遗民孙孟嘉隐居于太湖中甲山,撰《甲山志略》云:“(山中王姓居)王湾者为琅琊,居南湾者为太原。”
太原王氏
王威的子孙散居各地,至九世孙王霸又重返太原。王子乔第四十二世孙、文中子王通(580—617)是隋代大儒,大唐名相魏徵、房玄龄等均出其门下。江南太原王氏修撰谱牒时,均尊王通为一世祖。他是河东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人。祖先为太原祁人,西晋末南迁。至南朝宋齐易代之际,有人奔仕北魏,其子孙遂居河汾,第五世孙即王通。不朽名文《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就是王通的孙子。王通长子福郊的后裔、六世仲舒(762—823)唐元和时为江南西道观察使,治绩称天下郡府之最。他任苏州刺史时捐出自己的宝带,集资建五十三孔宝带桥,造福一方。仲舒有七子。次子哲的后裔亦即仲舒的十世孙王祜,知开封府,拜兵部侍郎,追封晋国公,处事公正。他在庭中种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代子孙必有位至三公的。《周礼》中有“面三槐,三公位焉”的话,这就是三槐堂的来历。次子旦,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为宋真宗时名相,谥文正。据昆山王氏族谱称,他曾任平江府通判,侄子王玄随其南下,落籍昆山,为昆山王氏始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人办报的首创者王韬即属昆山王氏)。金兵南侵,中原王氏再次渡江南下,王姓大族在江南迅速发扬光大。
太原王氏迁徙苏州的首推十四世(以王通为一世)王皋。王皋为王旦的曾孙、王巩的第四子。由于《宋史》失载,王皋其人鲜为人知。《中国姓氏通书•王姓》一书记载至王巩便断了线。幸在《太原王氏皋桥支谱》中,录有范成大撰写的《子高公传》等文,才保留了极为珍贵的宗族史料。王皋(1081—1146),字子高,父巩长于诗词,与苏轼兄弟为文章道义之交,坐苏轼诗案贬海南,王皋生于贬所。王巩从海上召还后,王皋作为名臣子孙而进入仕途,升至开封府的长官。金兵大举攻陷京城,俘获徽宗、钦宗两帝,并议立异姓王。此时,力主抗金的王皋坚决反对,也遭金兵劫持。金将令王皋跪拜,他“厉声斥曰:‘吾王文正公子孙,岂拜贼邪!死则死耳,异姓必不可立!’大呼者数,金人色沮。”建炎元年(1127)五月,高宗即位于应天,王皋大喜,于建炎三年举家南迁,将王氏家谱和木刻版牒一起南运,高宗封他为殿帅府太尉。扈从统制苗傅、刘正彦作乱,迫高宗传位给幼小的太子。王皋得知后,迅速赶往平江,会同张浚、韩世忠率军追讨苗、刘,终于及时平定叛乱,让高宗复位,显示了王皋一片忠心、满腔热血。但是高宗却对金投降,放弃中原,苟安东南,迁都临安,王皋悲愤交加,“怫然曰:‘西湖一洼水,何足济天下事乎,吾亦从此逝矣!’遂弃官隐苏之荻扁。”荻扁即今相城太平桥镇。王皋先前随宋高宗驻平江府三日,曾经“乘小舟遍探吴中佳山水,因过阳城之荻扁,见其地滨湖控海,水土深厚,遂家焉”。从此,不与故旧僚佐交接,葛巾野服,乘小舟往来吴山越水间,与樵夫渔父交游,罕有知其曾为高官者。高宗几次召他做官,都托病不出,直至谢世。
范成大在《子高公传》中,还特地写明了两件事:一是为何国史未载王皋业绩?这是因为王皋“性鲠直,与人言侃侃”,与同朝的官多不合。归田后,国史少书其功。二是范成大何以能撰写本传?这是由于王皋“家荻川,与石湖相望”,常常往来,因得详其生平,复“因其少子胤之请而为之传”。如今王皋的后裔几乎遍及大江南北,来自国内外寻根访祖者络绎不绝。
与王皋几乎同时迁徙苏州的便是王皋之堂侄王伦(1084—1144)。王伦是王旦的兄弟王旭之幼子王端的曾孙、王毅的儿子。王毅号能吏,曾经上疏论奸臣蔡京罪恶,乞正典刑,因此得罪权贵,家道衰落,王伦年轻时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爱行侠闹事之人。他字正道,世为大名府莘县人。《宋史》本传称王伦少年时常往来京洛间,屡次犯法,均因故幸免。1127年汴京失守,宋钦宗亲临门楼宣召能人,欲收复京师,但无人敢应。这时,王伦只身闯到御驾前,自荐其才,愿为国效力。宋钦宗非常高兴,许以官职,王伦传旨使都城人心安定下来。以后举家迁平江,他被派三次赴金议和,迎徽宗灵柩,特赐同进士出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最后一次赴金 ,金人要他留下作官,王伦说:我奉宋朝之命而来,不是来投降的,敢惜一死以辱命。1144年,王伦在被扣留六年之后,被金人绞死。1156年南宋朝廷才许其后人招魂赐葬。又四年,王伦长子王述与叔王遵冒险潜入金人统治下的河间,将王伦的尸骨运回江南,才得以在阳山大石坞安葬,谥节愍。宋孝宗下诏求访王伦遗孤,将王伦的三个儿子荫补为官,长子王述担任过平江府通判。后来宋宁宗曾七次派人去金 议和不成,最后派王述的四子王柟去,王柟回家禀告老母。母亲说:你的祖父以忠于国家而死,朝廷恩及子孙,你也应以国事为重,勿以我老为念。王柟去金国谈判成功回来,朝廷要重赏他。王柟却说,这事主要是前任方信孺屡历险阻,多次交涉之功,我不过因人成事,请奖赏方信孺吧。时人因而愈加推重王柟。后官至知州,加集英殿修撰。
王伦作为一名外交官,冒着生死往来于金人虎穴,两次被金人扣押共达12年。,政府欲和,他上和表,执行了议和投降的政策,但他与秦桧的卖国投降毕竟性质不同。故《宋史》将《秦桧传》划归《奸臣传》,而将《王伦传》与名臣的传记汇编一起。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许多士大夫和不明真相的百姓却将王伦视为与秦桧同样的国贼内奸。因此,王伦的后裔隐居阳山,并不宣扬。《王氏三槐堂通谱》载,东山王鏊一支也是王伦后裔,但王鏊说不详其十世祖前的祖先由来,虽然其书画落款有“三槐之裔”、“三槐堂”等印章。王伦后代中有的辗转迁至外地,其子孙中颇有影响的有:明代的兵部、吏部尚书王象乾;清初的文学家、刑部尚书、山东新城人王士桢,顺治十八年(1661)他乘舟游吴,宿玄墓山圣恩寺,与渔洋山朝夕相望,他感到如有夙缘,就自号渔洋山人;著名史学家、礼部侍郎、嘉定人王鸣盛(42岁后居苏州)等。
三沙王氏
王皋的长子王易,袭授殿帅府太尉,其子孙徙居昆山东沙,形成三沙王氏之东沙支。子孙散居海虞、太仓等地。次子王铎一支,在苏州留守祖业,为中沙支始祖。其后代在太平桥绵延不绝,又称荻扁王氏。三沙王氏中最兴旺的却是西沙支。王皋的幼子、西沙支始祖王胤(1134—1202)。宋朝显谟阁直学士、枢密副使、权判苏州府事,封护国侯。他曾请岳飞为王氏族谱作序,岳飞欣然亲书“王氏世宝”四大字。他游戏江湖,笑傲风月,因玩太湖至无锡之沙头,停舟登山游赏,后遂居沙头。王胤的祠堂先建造在无锡(即现在的无锡泥人研究所处),后又迁徙南方泉,重建祠堂。王胤有四子一女。次子炯,在宋朝任宗正丞,能救灾恤民。炯之子越祖,越祖之孙逸,逸之子文煜,俱有惠乡里,都祀于庙。王皋九世孙,亦即文煜之孙鼎一,在元朝以明经授虞山书院山长,遂居常熟宛里山塘泾,累世耕读。鼎一之九世孙三让分出皋桥支。鼎一后代有迁江阴的,晚年寓苏,对维修苏州园林古迹热情指导的当代诗人、画家王西野即属这支。
荻扁王氏
即中沙王氏。据《相城小志》,元代有王原,因祖上王旦王皋等世为宋臣,他隐居务农。王原的曾孙、明初王智筑天香亭,他的长子王城的宅园有荻溪十景:槐庆堂、奉萱堂、读书斋、鸣琴馆、舞鹤庭、勤稼轩、秋香泾、友竹亭、玩鱼池、鸣鹿囿。王原的六世孙王锜(1432—1499)博览经史,所居“寓圃”临阳城湖,吴宽、沈周、唐寅等常来盘桓题咏。王锜幼孤,赖母滕氏抚养长成,事母40年,一日不去左右。在家写成《寓圃杂记》,详记明朝大事和吴中故实。长子王洡,与祝枝山为品茶至友,又工画。王锜从弟王锐,陈留知县,时称循吏。但那时王氏子孙多早亡者,常有廿余岁的年轻寡妇,故长期未能重振。
《相城小志》载王皋墓在里河潭兴隆桥。据实地考察,即今相城太平桥镇王巷村。1956年,王皋逝世八百年之时,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文物普查时,尚见王皋的墓穴完整,并有吴中保墓会立的石碑。现墓丘已平,变为农田。该地区还留有其他有关王皋的遗址遗迹,如:“阁老基”,即王皋故居遗址,宅内原有楠木厅,后售于程家,现为一所小学校。近处有座武康石建的“凤凰桥”,属宋元时代旧物;王铎祠堂在太平镇上,三楹两进,已为近代翻建,现作镇幼儿院的用房。祠前有一棵银杏树,粗可数人合抱,至今仍枝叶繁茂。这支王氏原有《太平桥王氏家谱》,今未得见。
皋桥王氏
太原王氏第三十世、南渡十七世王三让(1578—1633)始由常熟徙苏州皮市,再迁百花里,继而在皋桥定居,为皋桥支一世始祖。王三让隐居授徒,不应科举,德高望重。其孙三世王鼎铨(1634—1719),敦厚好施,举乡饮介宾,敇封儒林郎。苏州知府陈鹏年与其结为忘年交,陈鹏年(1663—1723)湘潭人,为官清廉,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时人称之“陈青天”。总督噶礼欲害他,摘举其《重游虎丘诗》诬为诽谤朝廷,下狱拟论死。幸康熙下诏免死,而皋桥王家亦受其株连。王鼎铨有三子三女,长子王治(1658—1712)字禹敷,太学生,考授州同,有六子三女,值得一说的是长子拭与四子桢。
五世王拭(1680—1735),举人。以文章见重于相国尹泰及尹继善父子。尹继善巡抚江南之时,延为上客。他无子,以三弟王桢的次子嗣照为后。女婿陈树勋随其读书于尹继善的官署。乾隆三十四年(1769)陈树勋之子陈初哲高中状元,外祖王拭功不可没。去世之后,尹继善为其撰写墓表。王栻著有《太原遗草》。
王桢(1686—1765)字周士,太学生。有二子四女,家谱所载止此(2)祖上传说自皋桥王氏受陈鹏年诗案株连后,他沦为说书艺人。乾隆南巡时,闻说书一技苏州极盛,即召说书人到行宫献艺,应召者就是王周士。乾隆听罢,当即赐王周士七品冠戴,命随驾回京,在内宫说书,赐太学生,并迁为正五品顶戴。因年迈有病,辞驾回乡。后将御前供奉所得赏赐,创建了“光裕公所”,留下“书品”、“书忌”各十四则。
此后各代中有不少秀才、廪贡生,中举者2人,内1人成进士。仕宦多止于州同、县丞,官至知县的有2人(八世王琛和九世王朝俊)。族中人丁较旺,八世王铸(1799—1849)生十子,与九世王恩溶(1805—1858)的后代在苏城繁衍较盛。中进士的是王朝俊(1832—1901),授安徽颍上县知县,有惠政,仕至补用直隶州知州,后主讲安庆凤鸣书院,曾纂修《太原王氏皋桥支谱》。
十一世福旭(1864—?)原名昌熙,苏府学附贡生,筹防局帮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事处秘书长。 雍熙(1863—?)贡生,候选训导,著有《通庵笔缘》、《庚申惜吟》。 瑞熙(1886—?)曾在上海开“景润堂扇店”。一子元禧,娶金石篆刻家、竹刻家孙小匏之女为妻,即笔者王开徵的双亲。 鸿翱(1878—1960)国学生,吉林财政厅、吉林全省警务处科长,代行吉林全省警务处长职。著有《警察训练概要》、《理财概要》。1921年迁居古市巷。
十二世元绅(1908—2005),老宅在通关坊,兄弟4人,他居幼,故字季午。曾在晏成中学就读。1937年成为协和医院创立以来最年轻的住院总医师。上世纪30年代,黑热病是北京、河北等地最广的流行病,他成功地找到了黑热病病原体。抗战时期,他主持贵阳医学院教务。抗战胜利后,创办浙江大学医学院。1952年,首次证实了钩端螺旋体病在浙江的流行;1954年首次证实了急性吸血虫病的流行,治愈大批肺吸血虫患者。80年代领导研究乙型肝炎,母婴宫内传播途径。他担任第一届国际传染病会议执行委员,主编中英文版《中国现代医学》,又主编我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材,出版了《传染病学》、《内科理论与实践》、《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十三部著作,长期主编国内最权威的《中华传染病学》杂志。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得到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历任第二届到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科协常委、浙江省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王氏皋桥支始祖祠堂,在传芳巷2号,祀皋桥支始祖王三让。此处原有王氏祖墓四处,王鼎铨始增建祠堂,内有全楠木厅,今为城东小学。其他有惇裕义庄(在园林路潘儒巷内,坐北朝南,有门厅,享堂和后厅。原有清乾隆年款门楼,并雕有四爪蟒。现为苏州市民俗博物馆使用)。还有西花桥巷23—25号的王氏怀新义庄,醋库巷38号的原王氏太原家祠等。
仁孝支王氏
据顾廷龙《清江西提学使胜之王公行状》,此支先世为金华籍,明初迁吴。第三世王颐好行善事,荒年收葬饿死遗骸甚多。自颐子王庭始,王氏家族遂有声于乡里。十一世志遂刻《王氏宗谱》约十余页,自始祖载至十二世,有彭启丰序。十四世王赓伯于咸丰、同治间撰续修稿,记载自十二世以下至十五世,限于本支一线。王同愈曾略加增辑拟重印未成,现姑以“仁孝支”为名略述如次:
第四世王庭,因家庭中落以教读儿童为生。嘉靖二年(1523)进士,曾官国子监博士,江西布政使司参议(从四品),屡决疑狱,禽盗猾。后得病回乡,与文徵明等常一同游览觞咏。他的故友和学生知其家贫,要资助他,被拒。84岁卒。人称阳湖先生。
第五世王敬臣,庭子。他是以孝子而为大儒的,父病重,他卧父床下,夜不解衣,闻微声即跃起侍奉。但其妻与母不和,他就13年不入妻室。母为感动,遂与媳妇和好。19岁为秀才,当时吴中士子或追求富贵,或沉溺词章,他独宗宋儒,主张发议论不如著书,著书不如亲身实践。学生有四百多人。乡人尊为少湖先生。宰相申时行退归乡里,在他面前自称“晚生”。万历中,授以国子监博士,他辞不受官,朝廷命即以国子监博士之官致仕。85岁终,学生们私谥为仁孝先生。原王仁孝先生祠在护龙街关帝庙右,屡毁屡建。同治十一年(1872)丁士涵重修(士涵的祖先是王阳湖弟子,士涵亦精经学)。1919年王同愈与丁士涵的族孙集资重建。“文革”中毁。明卢熊《苏州府志》中载的“大树巷”,在康熙府志以下就改作“大儒巷”,云以王敬臣得名。但阳湖父子身后300年,其嫡裔仅遗国桢1人,业织,年逾四十无子。族中赖王同愈起而复振。
十五世王同愈(1855—1941),曾祖、祖、父是国学生或秀才。父赓伯有四子:长子同恩,也是秀才,十三经能背诵如流,但后患目疾,长年冥坐。次子同懋,澧州直隶州知州,是顾廷龙的外祖父,精绘事。第三子同慰,国学生。幼子即王同愈,十六岁丧父,靠课读儿童维持生计,同时借书抄书,刻苦自学。19岁时去上海制造局附设的舆地局为学徒,工余自学天文、测算、物理、机械之学,遂参与治黄修堤、屯垦东北、扩建炮台等工作,并为吴大澂幕僚,也是吴的亲信和弟子,曾随吴参加甲午抗击日军入侵东北之战。他于1889年成进士,入翰林,却具有新思想。任湖北学政时,倡导学习天文机械之术和政法等新学,其学生熊秉坤、李书城、何成浚、张知本等后多参加辛亥革命或为政界要人(据其子怀璆谈,同愈在任江西提学使时,辛亥起义发生,其时他已离开湖北十年,湖北革命党人特地电告江西,要求当地保护王同愈)。他在苏州也热心创办了多所新学,又与人联合发起组织苏州商务总会,积极参予收回苏杭甬铁路路权、创办苏经苏纶纱厂。但他积极提倡的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之路,都未能成功,乃勖勉后辈不要做官,而要努力学习理工科,以实学建设国家,故其绝大多数子女、甥辈和外孙顾翼东,都在理工金融等方面卓有建树。他生平不买屋不置产,惟喜购买书画碑帖,收藏甚富,但辛亥年自江西返沪,虽眷属安然无恙,随身只携一小篮,百物亡佚;后又遭日军入侵及“文革”浩刼,收藏荡然无存。他有四子四女,现除一孙女工画外,王氏族中无人传其金石碑帖之学、书画之艺。
第十六世王怀琛(1890—1971),同愈长子,毕业于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后历任钢铁厂、兵工厂厂长、总工程师, 为全国著名炼钢专家,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苏州市志》有传。 次弟怀鎏(号肃亮),所学为钢铁及机械,1949年前去台湾,在一文化用品厂任工程师。已逝。 三弟怀璆(1919— ),在上海职业高中及复旦大学攻读土木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号召转入地质部门,长期在成都的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工作,经年跋涉山野。“文革”中曾在贵州大栗树站根据易于滑坡的土质条件设计并建成车站。 四弟怀璞(1925— ),重庆兵工厂学徒出身,自学成材,1949年前去台湾,曾任台湾一印刷机械制造厂厂长。
同愈长女怀琬适顾瀚昌,即顾翼东之母。次女环琮适贝祖渊,为贝聿铭的婶婶,今年89岁,贝聿铭归国时常来看望婶婶。三女怀璧,现年83岁,解放后任职于上海外贸公司。幼女怀玗,系王同愈73岁所生,夫为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经理,长期随夫在国外担任翻译。
第十七世环琛之子尚忠为化学专家;另一子宝忠,解放前去台。三女嘉顺,早年参加新四军,后为301医院主任医师。怀鎏子毓忠为化学专家,次女嘉遂为1939年复旦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1942年参加新四军,曾任农业部司长。三女嘉华,同年参加新四军,曾任上海市轻工局副局长。怀璆之子以忠在苏州工厂从事光学技术工作,女嘉妍为吴似兰弟子,擅画花鸟。环璞子岳忠,为电脑专家;次子世忠,台湾大学地质系助教;女嘉文,建筑师。
王同愈手书“同怀忠孝,惟……”等16字为排辈命名之用。现传至惟字辈。目前已知王同愈以下四代王姓后裔共33人,从事理工及医务者23人,从事经济、国画、外语及军事者各1人,其他5人,据王同愈《重刻王氏宗谱跋》,其仲兄同懋有子怀霖、怀汾,抗战前分别为官于龙江、旧金山,后裔不详。
其他王氏后裔
其他辗转自外地迁入的3王姓还有很多。如由四川迁吴的南宋王极,其十五世祖王藻在长安做官,随唐僖宗入蜀,就留居四川遂宁。王极在宋理宗(1240—1264)时官吏部侍郎,徙居吴中,后代为浒墅关人。他的第五子矩之仕元封昭勇大将军,官温州路总管,同知平江路总管府事。矩之的曾孙王立中在元末官至松江府知府,能诗画。王立中三子琏、璲、琎都有文名,尤其是王璲,字汝玉,诗赋书绘皆精,参加修永乐大典,任总裁官。有一次永乐皇帝命群臣作赋,汝玉高踞第一,才气惊人的解缙也只得屈居第二,但汝玉才高遭忌,终被牵连到解缙案里,下狱病死。以撰《野客丛书》知名的王楙(1151—1213),其远祖在晋末南迁福建福清,王楙的曾祖迁平江,从祖蘋是程颐的弟子,曾居吴江。蘋生王敏,敏与侄宽都精于医,当时吴中说到医家必首举王氏。嘉靖进士擅书画诗文的王榖祥是王楙十世孙。还有王均彝于宋末迁来平江,王少溪、王玉麟分别于万历间自常熟、崇祯初自太仓迁来苏城,王近云于明末迁居吴县。他们的后裔均纂修家乘。此外,还有由别姓改为王姓的,如唐伯虎的儿女亲家、名书法家王宠,其上代姓章,吴江人,其父给苏州王家为后嗣,故改姓。王宠在洞庭林屋饱读十年,又在石湖畔读书近20年,博通经史,但屡考举人不中,抑郁纵酒,年四十卒。子早逝。兄王守,名声不及他,嘉靖进士、官至郧阳巡抚,其后裔在当代有王伯伦,由苏迁沪,再支边,为喀什教育学院副教授。有手抄家谱藏族中)。王百榖(1533—1612),祖先姓乌,由常州迁来,有赘于王的,遂改姓王。父居山塘经商。王百榖四岁能对对子,六岁能写大字,诗文有声于时。苏州王氏也有从迁到外地而成为当进望族的,如经学家王念孙的祖先,就是明初从苏州迁高邮的。
苏州王姓支多人众,民国《吴县志•艺文考》载有甫里、周庄、唯亭、蠡市、西永昌等处王氏家谱,今未能见,故如第一个撰《虎丘志》又善画能医的木渎人王宾,曾以世代善医知名的唯亭王氏,俱难详述其世系。以下简述若干现代人物,如已载于《苏州市志》者则从略,市志所未及或不详者略作补充。
王謇(1888—1969),生平及著述见《苏州市志》。家族相传他的祖父曾参加太平军,洪杨失败后出家为僧,其子贫无所依,遂将幼婴送入育婴堂。养父王姓,从育婴堂将幼婴领归抚养,这就是王謇。养父之父是小有名气的医生。养父本人善于鉴定珠宝古玩,曾在两广总督署中为幕僚,凡进贡京城的珠宝古玩多经其手,宦囊充盈后回苏,故家中富于收藏。岳父薛允敏是掌漕赋的县吏,善书,收藏书画尤富。妻薛孟任殷切希望丈夫仕宦显达,夫妻志趣不投。王謇在身世与家室方面都未获温暖,且曾患肺病,乃闭户读书。数年后学业大进,肺病也霍然而愈,他就读于教会办的东吴大学堂。先后师从黄摩西、金松岑、章太炎等,故邃于旧学又有新眼光,懂英文亦深知现代科技的重要,常勖勉学生及子孙兼通西文与科技。1937年到上海任教于大学,沦陷期间一日本学者专程顶着烈日来访,他拒之门外,这位日本学者在炎阳下站立门口连连深鞠躬一个多小时,仍未获接见,乃叹息而去。他一生俭约,从愚园路私宅到虹口学校上课,坚持步行不乘车。午餐来不及回家吃,就买两个烧饼。但为做教具及广搜教学材料,化许多钱从不吝惜。“文革”爆发前他已退休,浩劫之初并未波及。某日,去学校食堂,见年老多病的教授们挤立在等候买饭菜的长长队伍中,他对“造反派”提出意见,立遭揪斗,曾连续曝晒于烈日中。在沪的女儿此时也遭批斗,他患前列腺肿大,无人能送他去看病。后来几天不到指定劳动与接受批斗的博物馆去,经查找才发现已因尿中毒死亡。保姆将其遗体送去火化,骨灰不知下落。他有2子6女:长子劼安,苏州大学外语系教师。幼子震民,兰州医学院外语系教授。现在世者仅长女王郓,曾任上海市卫生局情报所所长。第三代有长孙王通,苏州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目前子孙中无人继承其经史诸子之学。
王欣夫(1901—1966),名大隆,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据李庆《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序》云,先世以经商致富,其曾祖边经商边学文,撰有《资敬堂家训》2卷。祖父移居吴县,遂为苏州人。其父祖询曾被张之洞派赴日本考察,于是从政,同时收藏书籍。他从金松岑学古文,从曹元弼习经学,与其兄荫嘉俱喜藏书。荫嘉又是钱币学家,曾主持《泉币》杂志的编辑工作。欣夫在上海久任大学教授,“文革”中他珍藏的大量善本稿本,被造反派斥为“封资修糟粕”,要处理掉,连捐赠都遭拒绝。幸经友好多方设法,半数以上的遗书归复旦图书馆,有三分之一亡佚不知下落。著《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等三十多种。
王传馥(1920—1942),甪直人,父德鸾任苏城一钱庄襄理,携家迁居曹家巷。他于抗战爆发即参加新四军,皖南事变中为国民党军所俘,后因组织越狱暴动被活埋。诸弟中有王传纶,人民大学教授;王传兴,解放军文艺社离休干部;王传钰,中科院环化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有王驾六(名立鳌,世系及生卒年不详,只知父号润之,其叔王沂号祐之,是吴大澂长婿,但未婚而女没。他经营广泛,包括钱庄、典当、盐业及苏纶纱厂等。有苏州首富之称,故宅在曹家巷,民国《吴县志》载《甫里王氏家谱》下注“迁城后世居曹家巷,不知是否即此支);王怀曾(1884—1932,曾留学剑桥大学、格兰斯哥大学土木工程系,归国后曾随詹天佑筑平绥路。此后历任铁路总工程师);王伯祥(1890—1975,父沛田系普通幕僚,他毕业于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先后执教于小学、中学、北大预科。1927年北伐军入苏之初,曾担任短时间的吴县临时行政委员会秘书长。以后转入出版界,终生勤读不辍,为名历史学家。子王湜华,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王无能(1893—1933,本名念祖,独脚戏创始者);王乘六(1894—1980,大学教授,长于训诂学及《左传》);王茂仙(1896—1969,陆墓人,缂丝能手);王芝九(1901— 1978 , 1926年8月至1927年4月曾任中共昆山县委书记,旋转入中学、大学任教,解放后任出版社编审);王国昌(1903—1957,香山人,建筑能手,修整双塔、虎丘塔卓著劳绩);王沛纶(1909—1972,音乐家);王大珩(1915— ,祖上在临顿路开米店,父王应伟,1877—1964,1904年留学日本,攻天文学。曾在北师大、北洋工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任教。1959年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不领工资,以耄年撰成《中国古历通解》。大珩是两院院士,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第一、二部分及现代王氏名人简述为王开徵作,余为张一柔作)
注:
(1)《逸周书》和三国时韦昭的《国语》注都说王子晋年十七而卒,故未立为太子。顾炎武《日知录》说王子乔事不见于经传。
(2)据同治间评弹名家马如飞说:他见过王周士的女儿,知道王周士无子,只有一个女儿。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晋书•王导传》、《宋史•王伦传》、《野客丛书•附宋王先生圹铭》、《世说新语》、《寓圃杂记》、张昶《吴中人物志》、《南畇文稿》、《韬园文录外编》、民国《吴县志》、《相城小志》、《金明馆丛稿初编•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王同愈文集》、《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江苏艺文志•苏州卷》、《太原王氏皋桥支谱》、《王氏三槐堂通谱》、《古刻名抄经眼录》、《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