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460|回复: 0

    远古的回响——三明部分姓氏起源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9 1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人南下
      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三明全市总人口达2559943人;其中,汉族人口253853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16%。但是这占了总人口99.16%的汉人都不是三明境域的土籍居民。他们大都来自中原一带的汉族移民。战国以前,三明境域居住的居民以畲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史称古闽越人。因此,唐朝的司马贞为《史记》作索引时,注:“闽,东越蛇种也。”从战国末年开始,中原汉人有过四次大规模迁徒入闽(包括进入闽中西部的三明境域)的记录。
      第一次汉族人入闽是在战国周显王扃年间(约公元前339~329年)。司马迁《史记&S226;越王勾践世家》载:“……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讨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朝服于楚。”越王室一部率残部逃入浙江省南部与福建省北部、东部,开辟新领地,在战国晚期建立了闽越国。所以,司马迁作《史记》时说道:“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史记&S226;东越列传》)这是古越干人与古闽越人的一次大融合。闽越立国时,力量十分薄弱,据《汉书&S226;严助传》载: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但闽越国发展十分迅速,至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闽越王郢可以率“甲兵不下数十万”,北攻东瓯,南攻南越。闽越国何以能在短短四十多年间由“其众数千人”,发展到“甲兵不下数十万”呢?除了休养生息发展人口之外,最重要的是大批越国故民蜂拥入闽造成的。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余善攻占福州后,在现的福州屏山菜市场一带建造大型宫殿,在今崇安建造占地48万平方米的城池,以“武帝”自立,公开反汉。
      第二次汉人大举入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灾害频繁。中原许多汉族难民纷纷南下,逃入东南一隅的福建一带避乱。西晋短期的统一并没有给全国带来安定,反而因西晋王朝的腐朽的门阀政治、苛征暴敛的统治和荒淫奢侈的腐化生活,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各地流民起义蜂起。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也纷纷起兵反晋,中原一带成了战乱的中心。因此,逃避战乱的中原士族和难民纷纷选择交通闭塞的福建各地作为逃难避所。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便有江左衣冠右族陈、林、郑、黄、詹、邱(丘)、何、胡八姓入闽。尤其是“永嘉之乱”(307~313年)之后,匈奴兵攻破西晋京都洛阳,俘虏西晋愍帝后,西晋王朝的达官显贵、名门望族都有加入了南下逃亡的行列。据《三山志&S226;版籍类》载:晋安郡(闽地的一郡)在太康年间(280~289年)设置时为3843户、19838人;到“永嘉之乱”后增至4300户、24983人;新增了457户、5145人。可见,大批中原难民蜂拥而至。以至,三明境域的建宁县有句传言:“未有建宁,先有何姓。”
      第三次汉族人大举入闽是在唐高宗时。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令河南固始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征剿泉潮间“啸乱”。陈政父子率官兵及眷属共8000多人(计有58个汉族姓氏)从闽、广之交的梁丘盘陀岭进入福建境域征战,至唐景龙三年(715年),共经历了47年。陈军征剿“獠蛮”之乱之后留守闽地,“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其后裔遍及福建省各地。
      第四次汉族人大举入闽是在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剌史王绪率3万官兵(共36个汉族姓氏)南下,经粤北、潮阳绕道入闽南。(但据《闽国史事编年&S226;王潮篇》载:“宗权发兵攻绪。绪窘,乃率光、寿兵五千,并携吏民南奔。”可见王绪离开河南光州时仅五千官兵,其队伍在入闽途中有很大发展。)后,王绪为部属所杀;王潮、王审知继续率大军征战闽地,唐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唐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李晔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福建武威军节度使;不久,又晋升为闽王。王审知统治福建三十三年,“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吏民悦服。”(《资治通鉴》第265卷)所以,“昭武立国,宾至如归,唐衣冠卿士跋涉来奔。”这其中,就有中原著名的士大夫杨沂、徐寅等。这时,三明境域的人口也发展至近50万人,形成以汉族人为主的生活区域。
      你来自何方?
      三明市共有33个民族,459个姓氏,人口较多的姓氏有100多个。而且,人口较多的姓氏都是汉族姓氏。据第四次人口谱查统计:三明市在较多人口的100多个姓氏中,又以陈、林、邓、王、李、黄、吴、张等姓氏人口最多。将乐县共有313个姓氏中,其中超万人的姓氏有张(11893人)、肖(10836人);5000人口以上的姓氏分别有杨、陈、林、谢、黄、余、吴、李。永安市318个姓氏中,占人口万人以上的姓氏有8个,分别是陈(26574人)、罗(20249人)、刘(15250人)、林(14553人)和吴、黄、张、李4姓(人口在11000~12400人之间)。明溪县共有258个姓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有陈、黄、张、罗、吴、李、邓、杨、林、曾10姓氏,合计人口512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24%。泰宁县共有247个姓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姓氏有:肖、黄、杨、李、廖、江、吴、邹8个姓氏;其中,以肖姓氏人口最多,724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51%。其余各县情况基本相似:建宁县共有218个姓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32个姓氏。大田县共有153个姓氏,其中人口达万人以上的有:林、陈、吴、郑、张5个姓氏。宁化县共有144个姓氏,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张、王、李3个姓氏。尤溪县共有128个姓氏,以陈、林、张、肖、黄、王等姓氏人口最多。清流县共有304个姓氏,以李、黄、罗、林、陈、江、邓等姓氏人口最多。沙县以陈、胡、曹、邓、罗、张等姓氏人口最多。三明市区又以三元邓姓、林姓、李姓,梅列魏姓,列西罗姓、吴姓、林姓,白沙郑姓、林姓、徐碧陈姓、庄姓、黄姓等为大姓。这些姓氏都来之何方呢?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族谱,发现它们几乎都来自中原。
      邓氏  邓氏出源有三种说法:(1)商朝国王武丁封其叔父于河北(今黄河以北地区)为邓侯,其后裔以封国为姓。(2)春秋时期有个邓国(今湖北襄樊市北郊城镇,至河南邓县一带)。公元前六七八年,邓国被楚国所灭,邓王室后裔散落各地,以邓为姓。(3)南唐后主以李煜第8子李从镒被封为邓王。南唐灭亡后,从镒儿子李天和出逃,改姓邓。三明境域各地邓氏对其远祖出源说法各异。如三元邓氏(金房)家谱载晋宁康二年(374年)王羲之撰写的《南阳邓族谱源流序》说:“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宋淳熙十四年(1188年)知沙县事邓噩撰《邓氏旧谱序》说:“春秋邓吾离之后,以国为氏。”三明各县(市、区)邓氏均郡望南阳。入明时间有四种说法:(1)晋太熙元年(306年),从山西滔分迁入宁化石壁;后播迁广东梅县等到地。(2)南唐太保十三年至交泰二年(955~959年),从建瓯迁入泰宁新桥茜源。(3)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固始县邓光布随王绪入闽(按此说法是依据《邓氏家谱》之说。其实此说有误。据《沙县县志》、《三明市志》截邓光布为崇安镇将是“唐乾符初(874年)任崇安镇将。……乾符五年黄巢起义军攻进福建,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亡。”邓光布入闽应早于王绪)。(4)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从河南深水迁入宁化安远。三明邓氏以邓光布一支最多最广,邓光布为崇安镇将,驻守沙县。据《三元邓氏(金房)家谱》截:邓光布有两子;长子邓顼袭舅舅之职任职建州,为建宁、崇安邓氏之祖;次子邓舜任职剑州,为三明荆东邓氏始祖。因此,沙县、三元、梅列、明溪、清流、建宁、泰宁等地邓氏大部分都出于邓光布一支。
      陈氏  陈氏出源有三种说法:(1)西周周武王封舜的后代胡公满于陈国(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后胡公之子完投奔齐国,以陈为姓。(2)北魏时,侯莫陈氏改姓陈。(3)古代安南(今越南)国王姓陈。三明各县(市、区)陈氏均郡望颍川。陈姓入闽最早在西晋。西晋永嘉二年,中原动荡,江左衣冠右族八姓入闽,便有陈姓。这一支尊陈熙为入闽始祖。陈熙西晋时入闽为晋安守将(今闽北一带);其后裔散居将乐、邵武一带。建宁桂阳、里源陈氏是从邵武迁入的,也为陈熙后裔。唐总章二年,陈政带兵入闽陈氏便开漳居之,子子孙孙散居漳、泉一带,并播迁至永安、三明、明溪、清流等地。唐光启元年,王绪入间时,又有陈政孙陈泳(光州司马留居河南固始)的后人和族人随之入闽。所以,三明境域陈氏以陈政一族最多。
      林氏  林姓出源有三种说法:(1)据唐中书令西河公温彦博撰写的《林氏源流总序》说:商时,殷纣王暴虐,将屡次劝谏的叔父比干剖心。“时正妃夫人陈氏甫孕三月,恐祸及……奔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避纣之难,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字长恩。”周灭商后,周武王“以其居长林而生,遂因林而命氏,赐姓林名坚。”(2)林姓为春秋时期周代王二子林开的后裔。据《史记&S226;周记》载:“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平王崩,太子泄父蚤(早)死,立其子林是为恒王。恒王,平王孙也。”(3)为古代代北丘林氏改姓。三明各县(市、区)林氏均郡望西河(今河南省安阳),尊林禄为入闽始祖。林禄(289~356年)晋惠帝时为安东琅琊王府参军。永嘉初年随琅琊王司马睿镇守建业,除给事中、黄门侍郎。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帝位后,召林禄为合浦太守。东晋泰宁三年(325年),林禄奉敕守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遂家迁居晋安。《闽林开族简史》说:“禄公开闽后,枝叶繁茂,子孙不但分布八闽,且蕃衍于浙、赣、湘、粤、台及东南亚。”林禄十六世孙林披在唐天宝十一年(752年)为将乐令。他生九子,“俱擢任剌史,世称九牧。”三明境域各地林氏大部分都出自九牧。三明市区陈大镇长岭茂村林氏属九牧在二房,列西龙岗林氏属九牧八房,三元区城关、莘口、南坑、蓬坑、黄砂林氏属九牧六房。
      李氏  李氏出源有五种说法:(1)传说东夷首领皋陶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理为姓(古字理与李为通用字)。(2)老子因祖辈为理官,以此为姓。(3)春秋时期,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李左车,其后裔改姓李。(4)北魏鲜卑叱李氏汉化后改李姓。(5)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开国有功,赐姓皇室姓姓李。《三元李氏族谱》在追述其渊源时说:皋陶之后理征“执法为阿,为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之妻契和氏带幼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省安阳地区),饥饿不堪,见一棵树上结有果实,便摘下来充饥,母子得以活命,……为感‘木子’救命之恩,指树为姓。……利贞是李氏得姓始祖。”固有“李氏根基在陇西”之说。李氏入闽始祖为唐高宗李渊第二十太子李元祥。元祥生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贞观十一年封为闽越江王,是李氏入闽最早的一支。李元祥的第十六代孙李其洪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由皇历迁居永安双峰。其洪的弟弟其寿则迁居尤溪,死后葬于尤溪万足里。三元区李氏来自尤溪其寿一支。三明境域还有一支李氏是来自陇西,于西晋永嘉年间入闽。东晋兴宁年间(363~365年),李崇为晋安太守,遂举家迁居闽中,子孙繁衍福建各地。唐时,邵武李氏迁居宁化中沙、泰宁音山、建宁岭腰一带。宋代,又有邵武李氏迁居泰宁、明溪。宋宰相李纲8子就有6子居泰宁。
      詹氏  詹姓出源有二种说法:(1)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瞻者为詹姓(古“瞻”与“詹”相通)。(2)西周时,周宣王的之子被封为詹侯(封邑在今河间一带),其后裔以封邑为姓。詹姓入闽最早的时间是在汉末,詹疆与吴将贺齐阵亡后,其族人留居闽地。其后是西晋永嘉年间,江左衣冠右族八姓入闽,詹姓是八姓之一。詹姓后裔后散居邵武、建宁、泰宁、将乐一带。另一支是唐光启年间,王绪入闽,婺源詹必胜、詹敦随王入闽。三明各县(市、区)的詹姓大都出于婺源一族。当然也例外的。泰宁县新田真公岭詹氏则由元末明初时,一名叫詹一郎游民卜居其间。其后裔播迁至长庆坊(即下渠詹家)。
      罗氏  据《豫章郡闽沙罗氏族谱》载:“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是时以火司火号曰炎帝。……本妘姓,周初封其后于罗国,因此以此为氏。凡罗姓皆其后也。至春秋时期,罗为小国代隶襄阳之宜城,徙荆州之枝江,末徙长沙。秦武宁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溺于洞庭。罗为楚所灭,君用孤珠,仕汉为治粟内史。”罗氏《远祖世系图》将任治粟内史的“遗孤珠”列为罗氏第一世。罗氏第三十世罗邵节徙剑州(五代十国时,沙县、宁化、尤溪均属剑州);罗邵筠的儿子罗周文徙沙县。罗周文生于唐贞观元年(785年),原籍江西省南昌柏林里;唐元和六年(811年)授邵武县尉;元和十五年调任沙县任县尉。分居三明各县(市、区)的罗氏,基本出源于两支:一支是从邵武、沙县迁徙的,如明溪城关、盖洋、夏阳,宁化黄连,永安贡川,梅列翁墩、洋溪、碧溪、半路洋,三元岩前,和建宁的罗氏几乎都出自沙县罗氏。另一支是泰宁南乡大湖罗氏来自邵武禾坪上罗。而沙县和宁化石壁的罗氏直接来自江西。
      郑氏  周宣王静二十二年(公元前来06年),周宣王封他母亲的弟弟友为郑伯(今陕西省华县)。后郑伯的封国又改为河南的荥阳。战国周烈王喜元年(即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郑王室子孙徙迁至陈国与宋国之间,遂以国为姓氏。入闽郑氏尊郑冲仕为一世。据《荥阳世系序》载:“初汉时有郑冲仕公职受光禄大夫,家住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玉田境。”三国时期,郑胄南下,仕吴,为建安太守(三明最早置县的将乐、绥安两县均属建安郡管辖),并举家迁居闽地。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郑冲仕的第四世孙郑世章为仙游守将。后,郑世章为避奸人迫害,弃职易服,隐居于龙岩聚贤里武陵社大树坑。他的二儿子郑金祖隐居于聚贤里桃源(今大田)。郑金祖的后裔后迁居尤溪县郑湾墩、永慈岩、后墩和三元的白砂、梅列的列西。
      黄氏  黄氏出源有三种说法:(1)古代有个黄国(在今河南省潢川西),姓嬴;后黄国被楚国所灭。黄国王室子孙散居各地,以国为姓。(2)相传金天氏少昊裔孙台骀的后代分建沈、黄诸国。后黄国为晋国所灭,黄国的子孙以国为姓。(3)唐代邕管(今广西南宁一带)少数民族姓。黄氏为西晋入闽八姓之一。固始人黄允随晋王朝南渡辗转入闽,居侯官(今福州);其后裔散居邵武等到地。唐文宗时(827~840年),邵武黄氏一支迁徙永安安砂;其后裔又播迁清流县洞口水南坊等地。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邵禾坪黄氏迁入建宁县芦田、里心;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邵武禾坪黄氏又迁徙泰宁县梅口、渠口。宁化石壁、明溪城关和枫溪的黄氏都差不多是在唐末宋初之际迁入的。故有“黄峭山生21子,分居泰宁、建宁、明溪等县”之说。三明各县(市、区)黄姓均郡望江夏,尊黄峭山为入闽始祖。
      王氏  关于王氏的出源说法颇多。一说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双毕公高本姓姬,其后人以王为姓。二说是古帝虞舜的后人,以王为姓。第三种说法是,原为子姓所改,为商朝王子比干之后。古代王者的子孙多号王氏,以此为姓。如高丽(今朝鲜)开国君主王建、西魏可频氏之祖雄、钳耳氏之祖王季等。但三明境王氏均郡望山西太原。王氏入闽有三个时间:(1)东晋时期,王导的从弟王彬到建安郡任职遂举家由琅琊迁徙福建。王彬后死,谥肃侯;他的子孙和族人众多,都留居闽地各地。(2)南北朝时(470~502年),王坛自中原渡江入闽,其后裔留居福建各地。(3)王绪、王潮入闽时,带来庞大的王氏家族;尤其是王潮、王审知族人入闽人数众多,世称闽王氏。进入三明境域的王氏各自入明的时间也不同。清流县的王氏是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从福州迁入的。宁化安远、洋坊的王氏是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从江西南昌西山迁入的;他们的后裔后又播迁至广昌丘坊等地。明代,宁化王氏的一支迁居明溪的盖洋湾内;后又播迁至沙县、将乐及江西省的宁都、石城以及台湾省。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邵武禾坪王氏的一支迁居建宁县的富田;后又播迁至宁化准土大王坊。
      叶氏  叶氏的出源有两种说法:(1)春秋时期,楚国沈诸梁食采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因以为姓。(2)春秋时期,吴国有叶雄;其后裔以叶为姓。据《南阳郡叶氏族谱旧序》截:“……叶氏出自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也。”“其初从王衍山公知福建南剑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剑州改称南剑州,将乐、沙县、宁化、尤溪属其管辖),遂举家迁至沙之银场溪(今梅列区陈大渔溪),叶大郎公居住之所。”叶大郎后裔播迁汀州归化细村里、明溪叶家楼、江西南昌等到地。叶大郎的第六世孙叶时定于明清之际迁居永安大练;其子又于清初时迁居三元台溪。建宁新圩的叶氏是在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从江西省南城迁入;建宁银坑叶氏则是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从江西丰城迁入的。宁化县城关叶氏是南宋时期从河南东门兴福坊迁入的;其后裔播迁至明溪县夏坊、清流县洪坊等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