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434|回复: 0

    关于山东省荣成古城的一些历史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16: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荣成”名字的由来及其演变
      荣成,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县,是雍正帝“钦赐嘉名”命名的。为什么要称“荣成”而不沿袭前朝的“成山”呢?是因为“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县治设在原明朝建的卫城,即今日成山镇驻地。现存的古城门是当年县城的北门。这座座落在祖国版图东陲的城池,是荣成建县后第一任知县罗克昌在任时奏请皇上用国库拨银修复的。此前的成山卫卫城是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筑,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文登知县韩士俊会同当时成山卫指挥使姬肇年、唐文享重修,当时就是一座很坚固的城池,但在清康熙七年(1668年)阴历六月十七日因地震而坍塌(那次地震可能在六级以上,城垣、民居倒塌半数)六十七年之后,便是罗克昌的重修。
      先从成山卫建卫城说起。明朝以后,威胁国家安全的敌人不仅来自陆上,海上也经常告急,特别是日本武士(称为倭寇)成群结队从海上骚扰明帝国的海疆,沿海居民苦不堪言。明政府于是便在沿海设置了保家卫国的军事设施“卫”、所、寨、墩、堡。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那次设卫共三个,即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当年的成山卫下领所、墩、堡共19座,置指挥使3人,指挥同知4人,指挥佥事10人,下辖镇抚4人,经历1人,以及卫学教授、训守、千户20人,军队1851人,屯22处,可见其规模之宏大。成山就是在这以后才显示出其重要性。
      为什么卫称“成山”?据说有以下解释:在现在龙须地面上东西横贯一群起伏的山峦绵延入海,主要山峰有三个,最西的叫锥山,形似一锥尖陡峭地直立刺天;中间的是一座秃山,不高,周围一片平地,恰似一个盆里盛着的馒头,人们便叫它“盛山”,再东是青山。后来,人们把“盛山”写作“成山”,把山脉入海的部分叫作“成山头”,并把这一山脉统称“成山”了。看来,这个解释不无道理。这个名称在秦朝以前便有了,又与秦始皇这一历史名人挂上了勾,山因人而闻名,于是明朝设卫时使命名为“成山卫”了。
      “成山卫”到了清朝为什么改名“荣成”呢?说法不同,但可信的还是民国初年一位叫孙德耕的老先生的解释。这位曾为小学生编写过课本的老先生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明确记载秦始皇两次到过成山头,有“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的句子,而荣成境内自古没有一座山叫“荣成山”或“荣山”。他说,秦始皇第二次到成山头,走的是南路,当路过今青岛一带的崂山,“崂山”古写“劳山”,“劳”与“荣”又仅“力”与“木”底之误,这错误不管出自秦始皇之口还是出自司马迁之手,后人都不可妄加改动的,雍正帝在赐名时便用了“荣成”两字。成山是有的,荣山在哪里呢?一时人们便按图索骥,把位于城厢西南黄埠村西南的一座不大的小山称为“荣山”。其实它不叫荣山,至今人们还称它为“栖凤山”。
      明朝也好,清朝也好,为什么要把城池设在这里?民间有“称土”的传说。说当时有不少地方竞争城池的选址,地方官就采取“称土”的办法,说哪里的土重就选择哪里建城,城厢人在泥土里掺进了铁粉,争来了这个荣誉。编造这个故事的人许是城厢人,想以此证明其精明;也许不是城厢人,想以此说明城厢人的狡猾。不过从古城的位置看,北距海5公里,南距海2.5公里,处于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便于屯兵把守,所以城池建在这里还是较合理的,况且当时今荣成的南半部划归文登管辖。从地图上看,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是镇守北京的第一道海上大门,成山头又深入海里,无论从古代或现代,这里在军事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像清雍正年间河东总督王士俊奏折中所说“成山地方为海洋东面险要之区”。这里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座边地古城要建造得如此坚固、标准。

      二、荣成古城的概况
      古城池为正方形,边长820米(周长3280米),城墙高6米,城墙底部为三层石砌,高约1.6米,用马山石料砌成。马山石是蓝灰色水成岩,纹理清晰。石料以上为大块青砖砌成,里墙与外墙之间是夯成的黄泥、白灰、沙,十分坚固。城根宽7米,城顶宽5米,上有堞垛(女墙),城设四门,门洞是拱形,拱高1.3米,洞高3米,洞深13.3米,城门洞外口内侧两边的墙上各有一圆洞,直径0.33米,是插门闩用的,东门叫永泰,南门名文兴(日伪时叫朝阳,此名可能带有一点殖民地色彩,因日本国旗为太阳旗,日本国又称为日出之国),西门叫天顺,北门名武宁。四个城门都有青瓦、立柱、吊檐的门楼,而北门尤其阔绰,是两层楼房式的。城外有壕沟,壕宽5米,水深3米,大概是筑城时取土留下的,后来成了护城河。有河必然有桥,想当年从四个城门外出时都需有吊桥一类设施。城东南角的城墙上建有一阁,名“魁星楼”,一间,向西北,三面壁上都有画,这是观天象用的,四个城门和魁星楼现在仅存北门,南门和西门在日伪时焚毁,东门毁于文革时期;西门“天顺”二字及题款“乾隆六十年孟夏知县李遴春承修”石刻现存天鹅湖。
      东城门楼在日伪时曾用作日军岗楼,南城门楼里原供奉关公塑像,是作为财神供奉的,西城门楼曾住过兵,也有时作为戏班的临时住所,这都是民初的事,北门楼在民初和日伪时期曾用作电话局的工作室。在当地民间,东门主喜,南门主财,每逢城内有嫁娶迎亲的车轿都是从东门或南门入城,即使西来和北来的,也绕路到东门、南门入城。西门最不吉利,这大概与西门外有一块面积仅30平方米的刑场有关,旧时,每处决犯人都在这里行刑,此习俗在民初以后就改变了。北门主水,旱天祈雨多在北门外,大概因城北是一片黄沙,又少村落,故北门很少开。其他城门都是每天定时开关。还有一说:城内人亲属死于城外的,不管身份如何,灵柩均不准进城,在城外做完道场后择日安葬。清朝以后,面北、面东的城墙内外经常被黄沙淹没,沙波与城墙相差无几,顽皮的孩子从城墙上顺沙坡滚出城,再从沙坡上爬进城。到了冬天,狂风裹着黄沙越过城墙,威胁着城内东北角一带居民的生活,有些人家因沙害肆虐而被迫迁走。今二村北边是一片菜园,很少古宅,正是沙害造成的结果。在采访沈秀芹事迹时,六村有位老人胡汝壮说北沙下埋了九庄十八疃 ,此话虽无可考,但今天在北沙种地确实挖出过古代砖瓦等东西。
      城内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街连起了东门和西门;南门和北门是错开的。旧时南门以北到东西大街的一段称南门大街,这里是商业区,街两旁布满了酒楼、店铺、茶馆、作坊、栈房、肉床子、药房、水果摊等。每天都有朝市,出卖的多是龙须岛渔民一早车推人挑来的海产品和乡下人挑驴驮运来的柴草,城内旧时烧草奇缺,邻里间为了省草,有时早饭张家代李家做,午饭李家再代张家做。阴历三六九的集日人们从远近的乡下涌进城里,各种商品分类集中摆放,街市上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各种牲畜叫声混杂,十分热闹。南大街北头,冲南城门有一幢木制小楼,古色古香,颇具丰采,名叫“泰山馆”,每逢集日高朋满座、猜拳行令,赛过《水浒》中的狮子楼,此馆是张姓开的,到了民初,也曾萧条了一段时期,不过老板经营有方,很快又找到了新的致富方向,与当时政府官员勾结,专包进县城打官司人的食宿。老板请了些会操笔弄墨的落魄文人,为人写状纸,这里经手打官司一般能赢,所以进城诉讼的人都选泰山馆为落脚点,这样生意又红火了起来,到日伪时期泰山馆才撤底败落。
      城内街道多,以其位置和作用而称,如东门口,自然是指靠东城门的一段,还有西门口、北门口、南门口之称,其他如南城根、北城根、庙前、庙后、衙门口、老衙口、下崖子、书院街等,今吉市街旧时称“鸡市胡同”。清道光五年(1825年)陕西澄城进士韩亚熊任荣成知县时,为缺水的城里居民打了一眼深水井,位置在城内东北角,城厢人称墙角为“夹锅”,叫俗了就叫成了“锅井”,据说这口井很深。人们为纪念这位县太爷,便把通向这口井的路称为“韩公街”。城内西北是一片空旷地,建城几百年未曾盖过房子,这是因为这里是为荣成一旦出了状元,修状元府的地方(现三村一带)。
      城内布满庙宇,大型的有文武帝君庙(俗称“大庙”,今二村农行处)、城隍庙(今一村东北)、文庙(又称孔庙、圣人庙,今机关幼儿园、敬老院、西飞铝厂一带)、三官庙(今食品公司处)、娘娘庙(今四村诊所处)、龙王庙(今五村),小型的有火神庙(今老城饭店处)、灶君庙(今三村)、关公庙(除南城门楼上外,还有一村、四村各一处)、土地庙(五村)等,这些小庙宇有的仅一间房。大小庙宇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开门,静侯香客。在神权为政权服务的旧时代,一个县城官用的建设用地面积有时不比庙宇用地大。
      城南门外东南向有一个天坛,地方不大,仅三间正屋,有围墙,每年春分时节知县大人前来祭天,祈求丰收,本人还要亲自扶犁耕上几圈地,以示关怀农桑,其作用与京城的天坛一样,不过建筑形式不同。
      县衙几经变迁,在清朝后期定在原明朝卫衙处,位于今通北门路西,二村与三村交界街以东面东西大街一带(即供销社建的商品门市楼处)。县衙西北(今三村)有一个很大的粮仓,名曰长平仓,屯的是一堆穇子,它没盖苫子,表层的 子生了芽,互相攀结就成了自然的遮盖物, 子可以长期保存,既不腐烂,还可以当种子,当时政府就用此法储粮,以备不时之需。每过年时,官家为表现“与民同乐”,使敞开衙门,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特别是年三十的晚上,平时难得一进的衙府便成了乡民的参观点前去参观,此习俗一直到民国初年。参观的乡民可以到知县及杂役的生活区,但很少能见到知县本人,只有他的家属们来接待乡民,他们一面做着年夜饭,一面和前来的乡民交谈,以示对黎民百姓的亲近。

      三、荣成古城的变迁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卫设县时,第一任知县罗克昌到任后还没有办公地点,是暂借当时卫参将袁寿的官府办公的(在现一村东北),后来罗克昌选县府衙址,定在今武校一带。两年后,即1737年开始 建设。县衙设三个大门,门内东为土地祠,其后为典史署,西门为监狱,正大门向里为仪门。进仪门是大堂三间,此为知县升堂理事之处。左设库房。院内有东西廊房,作为六房办公之处(六房,即吏、户、礼、兵、工),整个建筑很气派,占地东西100米,南北50米。此县衙于1894年甲午战争时被日军烧毁,后荒芜,仅剩一棵三抱粗的白果树还能显现其当年丰采(此树于1974年被锯),衙西的监狱被修复后沿用,其他残存的建筑物作为公房,一直一村管理。1970年被征用建为医院。
      衙门被焚后,县政府迁到原卫衙办公,增设考院,直到民国成立。1930年,国民政府县长张裕良(河北人)用全县屠宰税、包商税收入在原卫城的基础上重建县府,这就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旧县衙。新修的县衙占地东西100米,南北50米,面街是两座大门,东门为主,是衙门,进门东西两旁是衙役房,再里是仪门三个,东仪门进大堂,再里是后堂。大堂、后堂都有面西的门。进中仪门和西仪门是大院,大院两边是杂役房。过西大门是办公房,办公房后边又是一大院,西北角面西有角门。东院和西院的大小比例约为2:1。整个建筑群的最北边是宿舍,县衙里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都住在这里。宿舍后是后花园墙,墙高7米左右。这座县衙建成后用了不到十年。1939年日军从威海来荣成“扫荡”,被付之一炬。时任县长为胡守恒,当时率县机关人员抱着大印逃离县城,曾在石水河西村东的一片坟地里逗留,村中士绅前去请县长大老爷进村喝水,胡守恒说:“我无脸见乡亲父老”。后听说日军撤回了威海,胡守恒又率众返回县城,并大力宣传荣成驻军如何顽强抵抗把日军击退。转过年,即1940年1月,日军正式占领荣成,胡守恒带领县府人员在今夏庄、崖西一带组成流亡政府,再后我抗日民主政府也在荣成南部成立,城厢从此失却它作为荣成县政治中心的地位。

      古城文化公园
      北城门:成山古城门分为四门,西门天顺,北门武宁、南门文兴,东门永泰。近年来,西门“天顺门”和东门“永泰门“的门碑相继被发现。四座城池呈四方形环绕成山古城,是明代洪武年间设卫戍边,抵御倭寇所建。其中,西门、南门相继毁于战火,东门毁于文革时期,现存的北门-威海市级文物也是四座城门中最阔绰的一座,上面是两层楼房式的。修复工程于2008年2月全部展开,项目投资80万元,主要是对现有古城门进行围栏保护、原貌恢复工作。新修缮的城门呈规则梯形,底部长20米,宽18米,顶部长17米,宽12米,城门高6米。整个工程于2008年7月底全部完成。
      荣成市成山镇在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98年)魏国公徐辉祖即在此设卫戌边,取名成山卫。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河东总督王士俊清理封疆,改成山卫为荣成县。目前成山还保存着清代的古城北门——武宁门、古城墙遗址以及大量的胶东特色民居——海草房。
      成山镇根据市委提出的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要求,着重发掘古县城的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以文化为灵魂,以古建筑为载体,以旅游和商业开发为支撑,形成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文化并重的古城文化公园。
      项目规划占地500亩,在原来古县城的北半城遗址的基础上修建,以北城门、北城墙为横轴,以南北大道为纵轴,东西长500米,南北长700米。沿南北大道从南向北依次设置荣成老字号商业街,古文化艺术区、秦汉故道、古城中心广场,周边辅以特色民居。
      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米,计划分三年实施,总投资5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老荣成牌坊、迎宾楼、书院、茶园、戏楼、名人堂、居士林、博物馆、文庙、成山卫古军寨、李氏祖居等十六处古建筑。
      主要功用一是配合文化旅游,凝聚提炼荣成古县城的文化底蕴,收集成山民间大量的古玩、文物,形成高档的文化交易区。二是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依托古城门、古城墙、护城河、居士林建设3万平米的广场和绿地,为周边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荣成古城大事记
      公元前219年(始皇28年)秦始皇第一次东游取道北路“过黄陲,穷成山,登芝罘……”路过此地。
      公元前210年(始皇37年)秦始皇第二次东游取道南路“自琅琊北至荣成山”路过此地。
      230年(魏明帝景 元年)公孙渊据辽东叛魏,吴主孙权派大将周贺去辽东联合公孙渊图谋夹击曹魏,魏命大将田豫在成山驻守,周贺返回时路过成山,被田豫拦击,全军覆没,周贺死于此地。
      660年(唐显庆5年)高宗李治派大将苏宗方率水陆大军由成山出海攻打百济(韩国)。
      1380年(明洪武13年)设卫,驻军1851名,设指挥使3人,指挥同知4人,指挥佥使10人。
      1398年(明洪武38年),文登知县韩士俊会同成山卫指挥使姬兆年、唐文享重修卫城,设四门。
      1408年(明永乐6年)倭寇破西门入城,指挥佥使郑刚被撤职。
      1427年(明宣德2年),卫内设学宫,在卫西北。
      1525年(明嘉靖4年),学宫迁至卫东北。
      1627年(明天启7年)学宫迁至卫西南。
      1643年(明崇祯16年)清兵攻陷成山卫。
      1668年(清康熙7年)农历6月17时戌时,大地震,卫城及官署、民居坍塌达40%。
      1733年(雍正11年)王士俊提请在成山卫设汛。
      1734年(雍正12年)设成山卫水师守备署。
      1735年(雍正13年)裁卫设县,县名由雍正帝亲命:“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设城守千总1人,马兵10人,步兵78人。设学署,改学宫为县学。
      1736年(乾隆元年)设荣成典史署;设急递铺于县衙门前,司兵12员。
      1737年(乾隆2年)设荣成汛,千总1人,马步兵78人,驻养鱼池(马山)
      1750年(乾隆15年)知县李瀚倡修县志。
      1752年(乾隆17年)荣成第一部县志刻板完竣,未付印即焚。
      1774年(乾隆39年)成山卫附近遭大风沙,粮田被淹没。
      1778年(乾隆43年)知县王所成立成山文社,讲学论文。
      1809年(嘉庆14年)知县张畲建成山书院,拨官田166.48亩、粮银3.6995万两为书院经费。
      1818年(嘉庆23年)知县李象重修长平仓于县城。
      1821年(清道光元年)徐复昌复建始皇庙,并募建成山灯楼、钟楼。
      1834年(清道光13年)知县章宝纶重修城南戏台。
      1837年(清道光17年)知县李天 倡修县志。
      1840年(清道光20年)英军副将瑞福率士兵800人进荣成,知县李天 募乡勇300,抗击英人入侵。
      1841年(清道光21年)瑞福退出荣成
      1850年(清道光30年)改成山汛守备为水师前营,即成山水师营。
      1851年(咸丰元年)知县王锡麟查禁私盐,逮捕龙须岛渔民多人。贡生李廷爵不服被革职;山东巡抚陈庆楷裁成山水师守备。
      1852年(咸丰2年)李廷爵上书山东巡抚,控告知县王锡麟,登州府查办。
      1853年(咸丰3年)李廷爵败诉。
      1855年(咸丰5年)李廷爵进京上告。
      1857年(咸丰7年)李廷爵胜诉。
      1859年(咸丰9年)设厘捐局,按货值1%抽厘。
      1860年(咸丰10年)英法联军抵荣成近海。
      1864年(同治3年)重建荣成水师营。
      1873年(同治12年)文登水师营归荣成水师营管辖,驻马山养鱼池。
      1874年(同治13年)英人筹建成山头灯塔;李鸿章调荣成水师营船只进天津,荣成水师营只剩浮兵400名。
      1875年(同治14年)成山头灯塔建成。
      1876年(同治15年)知县陈懋发动群众在海滩上植柳。
      1879年(光绪5年)重修养济院。
      1889年(光绪15年)重修成山书院。
      1891年(光绪17年)北洋舰队在荣成、威海、文登招兵1400人。
      1893年(光绪19年)唐廷威(协镇)裁撤荣成水师营。
      1894年(光绪20年)甲午战起,副将阎德胜率河防营进荣成。
      1895年(光绪21年)1月20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1月22日日军占荣成县城,长平仓被焚。
      1897年(光绪23年)法人在县城修天主教堂;长平仓再次被焚。
      1899年(光绪25年)县城设大清邮电所。
      1902年(光绪28年)停科举,办学堂,知县刘应中改成山书院为县立学堂,曲璜办凤鸣小学,县城内开办天和堂、保生堂两家药房。
      1903年(光绪29年)荣成县商会成立。
      1904年(光绪30年)废县学。
      1907年(光绪33年)法乾义学迁县城内(原在祁雨顶)。
      1911年(宣统3年)县议会及县参事会首次选举,改学署为劝学所。
      1912年(民国元年)1月29日,曲璜、刘培源、左雨农在烟台军政府的支持下,推翻清荣成县正堂,宣布成立荣成军政府,刘培源任民政长;
      1月30日,清知县刘文炳、城守千总张殿甲刑房书吏袁子经在周缉五家设地下政府;
      2月11日,袁子经、刘忠海围困县城;
      2月12日,刘培源、曲璜、张伯仁、李募堂、于小庄等23人被害于县城西门外;
      2月13日,左雨农率警卫队抵达县城;
      3月3日,烟台军政府派杜紫庭达荣成,复辟势力被镇压;
      4月,光复军进荣成;
      秋,县议会成立,废都里,设喜雨、不夜、集贤、青安、中和、斥山六区,设区董。
      11月,劝学所成立,改初等教育为七年制;
      12月,设荣成县审判检查所。
      1913年(民国2年)县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于县城成立;大清邮政所改称中华邮政所。
      1915年(民国4年)成立荣成县小学教师讲习所。
      1916年(民国5年)荣成县通俗图书馆成立,民政长改称知县事。
      1928年(民国17年)设荣成县无线电报局于县城。
      1930年(民国19年)城厢分为六个村。
      1931年(民国20年)县城设长途电话局,5月在城东关设民众教育馆及体育场。
      1932年(民国21年)中共党员孙季周在城厢发展曹漫之、刘家语(谷牧)刘佩忠(洪澍)等入党,6月中共城厢支部成立。
      1934年(民国23年)中共荣成特支秘密联络点—文化书店在城厢成立。
      1935年(民国24年)法国人德维欣主持建天主教堂一座在城厢。
      1936年(民国25年)曹漫之、李耀文、李光喜等组织青年话剧社。
      1939年(民国28年)驻威日军“扫荡”城厢,县长胡守恒外逃。
      1940年(民国29年)2月20日,日军入侵荣成,胡守恒宣布荣成县政府解散。
      1944年(民国33年)4月22日,大小岗战斗。荣成独立营两个排从六村绕道在冯家庄埋伏,诱城内日军出动伪军300人,由大队付滕品三率领出城,遭我军阻击,击毙敌5名,俘掳130名。

      荣成古城中的主要建筑物
      1、文武帝君庙
      即人们习惯称谓的“大庙”,在今二村农行及其以西到北高台街。始建于1735年,即清乾隆二年。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古庙占地东西100米,南北60米,比县衙占地面积还大,大门朝南面街,进门两侧各有六间侧房,院内正对大门是一座戏台,台北空地能站几千人。台上一亭,名曰“万寿亭”。院内东西各有两间小木房,大概是守庙人的住处。后有大殿,正中一间是玉皇大帝塑像一尊,大殿共六间,东西各有角门通后院。后院是一广场,西北角是养济院,即人们传说的“孤儿院”,此庙神像和建筑物被破坏较早,民国初年便是学校用房,后来又在大院中间东西方向盖了十二间教室用房,又几经修缮,到日伪时期变成了“武庙”,在原玉皇大帝的位置上供上了侵华日军死者的红色牌位,解放后曾是高小、速师、联中的教学用房,庙西的一大片空地是庙田,后被二村分为群众的园地,今也出售给私人盖上了楼房。
      2、城隍庙
      城隍是阴间的县太爷,旧时比较规范的县城里都要有城隍庙的,调占地约10亩,在城东门路南,今一村东北部靠成山大道一带。庙后离东门大街10米左右,庙座北朝南,面南一大门,门两旁有两根高约15米的旗杆,门是过道,两“耳屋”内有两尊门神把守,虎视眈眈,十分威严,塑像与真人大小一般。东耳屋东侧是钟楼,西耳屋西侧是鼓楼,两楼对称,造型别致,立柱飞檐,雕梁画额。钟楼内悬一大钟,直径约0.5米,响声铮铮,鼓楼内悬一面大鼓,直径约1米。进大院,院中间是三间大屋,各有门面南,中间一间仍为过道,可通后殿。两侧屋全是十大阎王的造型。大院东西各有一厢,厢各四间,内部未有隔壁,里面全是阴间小鬼惩罚生前有罪人的灵魂的造型。有生前未守节的寡妇,死后两个生前的男人争夺,被小鬼锯成两半的,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有生前因推磨“耗磨”的女人,死后被小鬼上磨磨成肉浆的;有的因生前不做好事,死后过独木桥掉进蛇窝的。造型恐怖,令人发指。大院正北还有三间正屋,中间一间是城隍老爷的塑像,慈面善目,坐在桌子上,桌子有讲台大小,神像也似真人一样大,桌子可以移动。神像两侧各有一守护像,差人模样。大堂东西两间是模拟的城隍老爷的寝室,屋内床铺、蚊帐、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大堂后边是后花园,10米左右宽,杂草丛生,开满野花。城隍老爷外巡,是人们台着这个沉重的泥胎吹吹打打以旗锣伞扇开道,游遍城内大街大巷,谓之察看民情,访听不孝之子的,每次出巡都吸引市民沿街观看,也因此演出了一个城隍奶奶的故事。有一年,城隍老爷出巡走到城西门口时,一蔡氏女子挤在人堆里看光景,回家后对家人说城隍老爷冲自已笑了笑。当夜,这少女便无病而死,众人纷说是城隍老爷看上了她,黑夜被城隍老爷领走了。于是便有人出来提议把女子的尸体葬于城隍庙后的花园内,从此庙里又多了一位受人香火的城隍奶奶,蔡氏家族也与城隍老爷攀上了亲。1945年拆庙时,确实有人见过后花园有一座孤坟,掘开看时也确有死人骨骷。
      城隍老爷不仅管着阴间的事,连新上任的县太爷也怕他三份,每逢新上任的县太爷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要在庙内食素三日,向城隍老爷报到。清朝从1735年第一任知县到1911年最后一个知县,历经179年,共有99位知县更替,平均不到两年便有一位新县官到任,每位都要向城隍老爷报到,可见此庙香火的旺盛。
      3、监狱
      也称“老衙”,位于今武校西,1735年罗克昌在此修县署,同时修了监狱,后来县署被焚,监狱却保存了下来,一直沿用,故此处被老人们称为“老衙”。监狱大门面南,进大门是正厅,这里是看守办公的地方,院西厢是关押已判了刑囚徒的地方,东厢是看押房,类似今天的拘留所。西厢南端有一间磨房,犯人服刑期间在这里推磨,可有代价地为社会群众加工粮食,收入当然属狱卒所有。每逢谁要加工粮食,在小门上敲几下,里面的狱卒探出头来,收下粮食,约好取面的时间,小门又关上。院内冲大门东半部是一排正房,共四间,西头两间是审案的地方,似今天的审判厅,县老爷就在此升堂理案,东两间是寝室,整个建筑物占地约2500平方米,四周都是高6米的围墙堵着,所以狱内情况很少外传。不过也有囚犯越狱逃跑的事,囚犯外逃很少成功,捉回来都要严惩,一般要处死。当时处决犯人主要是砍头。凡被判为死刑的囚犯,临刑前都要享受一次丰盛的“最后一餐”,囚犯赴刑场是披枷带镣的,沿途见了酒店可以停下来要酒要食,店家都会满足。刑场在西门外,当时在西门口开店的商家经常遇到这种事,不过人们都把对死囚犯的最后施舍看成是行善积德的事,所以都还不会拒绝。
      4、文庙
      又称孔庙、圣人庙,建筑年代应早于设县城的时间。据史料记载,明宣德二年(1427年)在卫城的西北(即今三村处)建学宫一处,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卫指挥袁寿重修,明嘉靖四年(1525年)学宫迁至卫治东北,即后来的文武帝君庙处,明天启七年(1627年)便迁到今西飞厂一带。整体建筑占地东西80米,南北80米。
      朝南的大门前横排高约5米、宽约6米的双柱石牌坊,过大门里院是一隋园形水池,内生荷花,水池东西约10米,南北约8米,横在水池上有南北走向的拱桥,这是进庙的正式通道,不过不是盛典,不是达官贵人是不能走此桥上,平时进庙都是走东西便道绕水池而入。水池北5米处有一高台,供祭祀仪式或演出时用。高台正北是一排正殿,扁题“大成殿”,供奉大成文宣王至圣先师孔夫子塑像。东厢是“名宦祠”,供奉的是可作封建官僚学习的清官塑像。西厢是乡贤祠,摆放的是本地可称作模范人物的事绩。大殿后是崇贤祠,这里的“贤人”比“名宦祠”里的人物又高出一个层次。再后是明伦堂,是教授乡绅政府官员议事讲学的地方。在南门入口处东侧有一独立小院,门西南便是学宫,清雍正十三年撤卫设县时一便把学宫改为县学。按当时政府的规定,此县学每年正式出台武童生16名,廪膳生、增广生各20名,每二年选送一名廪生到国子监读书,名曰“二年一贡”。到1906年改为荣成师范讲习所。日伪时期这里是日军的修械所。大院中部西围墙前有一排歌颂孔孟和褒扬读书人的碑林,毁于文革时期,文庙毁于日伪时期。
      5、戏楼
      古城戏楼有两个,式样规格完全一样,一个是城隍庙南戏楼,一个是城南门外戏楼,这里说的是后者,南门外冲门向南10米处有一大影壁,影壁南40米处是戏楼。戏楼高出地平面约3米,台基是巨大的马山石条砌成,台面土质。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前台是7米的见方,后台宽仅2米,后台有台阶上下,戏楼的房架是四根大石柱撑起来的,柱粗约0.5米直径,顶盖是绿瓦,横梁上有彩绘,椽、檩都是大红油漆。为防漏水,椽子都用优质木材密排,瓦下还涂一层铅。戏楼建于1735年,重修于1850年,即清道光三十年。据说此次重修是专从北京请来的工匠。城隍庙前的戏楼毁于日伪时期,南门外戏楼毁于文革时期。
      6、成山书院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荣成知县张畲倡建成山书院,第二年建成。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书院主持人称山长,由政府聘任,山长再聘用教授,光绪三十年(1904年),书院改为荣成官立高等小学堂。
      书院位于今书院街与下崖街交汇处,东西50米,南北60米。院南临街是一排倒厅,十间,过道占一间。西8间作为办公室用,东一间为厨房,进过道是一堵影壁,影壁内嵌一石碑(此碑现存天鹅湖),过影壁进大院。院中央是三间大房,作教室用,大院东西各有六间对口厢,是学生休闲活动的地方。后院最北又是七间教室,中间一间为休息室,向东西各有一门出入。
      7、娘娘庙
      位于今四村卫生所一带。有倒房四间,正殿3间。正殿内供奉娘娘神像。荣成供奉的娘娘神有两个,一个是送子观音娘娘,一个是渔民的保护神妈祖娘娘,这里是前者。院内东西各有两间厢房,在东厢南头向东开一门面街,是庙的主门,整个建筑东西15米,南北20米。
      此庙建筑年代不详。1913年荣成第一女子初等小学用此庙后,娘娘塑像迁到北城门外吕祖阁西厢存放,再后来迁到黄埠山寺庙供奉,1934年这里改为县城内第二小学。
      8、吕祖阁
      在城北门外正北大约40米处。阁建在平地而起的高台上,台高二米。正屋三间,内供吕洞宾像,三间西厢,内供送子娘娘。民初作为小学用房时,又在正屋西北角补建正屋一间,作教室用。此建筑物始建年代不详,日伪时期毁。
      9、天主教堂
      位于今圣人庙后街与古城街交汇处。1935年由法国人德维欣主持营建。砖木水泥结构,二层小楼,10间,1940年日军入侵后被占,1944年曾遭炸,解放后曾作为政府驻地。
      10、晏公庙
      位于火神庙路东。据说是外地一位客商为报答一次海上遇难中救了他性命的海神而捐资建造的,其详细情况不得而知,庙三间,西南门前一石牌坊。毁于解放后。
      11、火神庙
      位于今古城饭店处。三间,正厅供奉红脸火神爷,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祭祀,毁于1949年。
      12、校场
      这里明清时代军队演习操练的场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日伪时“大刀会”曾在此训练,后荒芜。位于城南门外东侧,今供销社家属宿舍以东处。
      13、鲁班庙
      位于城南门外东侧,今食品公司一带。三间,正厅供奉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像。民国初年曾是荣成盲人集中的场所,原在祈雨顶的法乾义学也曾迁此上过课,毁于日伪时期。
      14、天坛
      县城设天坛,也是旧制的惯例,其作用是县官老爷每年春分象征性地扶犁耕田以示关怀农桑的场所,或遇旱天祈雨之地。不过建筑式样不同于北京天坛,是仅三间的小庙宇罢了。有围墙,围墙内多是空地,后期围墙坍塌。占地30米见方,位于城南门外东侧,毁于日伪时期。
      15、魁星楼
      说是楼,实际是阁,架在城东南角的城墙上仅一间,三面有壁,面向西北,壁上有画内容是各种神怪恶煞是观察天象用的。旧时每有大的活动,都要遵循“天意”,要夜观天象,以占卜吉凶,所以大至国家,小到县城,凡较规范的政权设置,魁星阁是少不了的。其建筑年代当于建城同时,毁也与毁城同时。
      16、三官庙
      位于城南门外东侧,占地较大,也是县城比较重要的庙宇,由于毁坏较早,其规模形貌不得而知。三官庙就是道家祭天、地、水三官的场所。三官,也称三元,似与汉朝张角五斗米教有关。为什么县城要设此庙,无从考察。不过从旧县城建筑的文化内涵上分析,旧荣成古城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散地,有佛教文化的(娘娘庙)、有儒教文化的(文庙),近代又有天主教,因此,有道教文化的建筑也是应该的。
      17、潮音寺
      在今一村东北,旧时在城隍庙西南不远处,正房三间。原来作何用场,不详,只有人记得晚清和民初曾是政府办案的审判厅。
      18、牌坊
      有名的牌坊除文庙前的那座外,还有两处,一处是在今三村与二村交界的成山路路口处,木坊,似与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蔡公时死难有关。坊的两侧竖立四个大字:“卧薪尝胆”,很明显,这所牌坊的用意是教育国人爱国奋斗的,后来被日军毁坏是很自然的。一处在今古城路北头,石坊,是节孝坊,是皇帝御批建立的,坊顶石刻“圣旨”二字尚存放在三村一群众家。坊的内容是褒扬谁不可考。
      19、茶馆
      城厢人饮茶、品茶、以茶交友历史悠久,城厢自古就有浓厚的茶文化,这大概与城厢居民流动性较大有关,京津地区的文化对城厢影响较大,这一点从城厢人的语汇中可以找到积淀,受外来文化影响,旧城茶馆便应运而生,茶馆的用水是从东门外沙地里一眼甜水井汲的,此井现在二村,当年这是县城内饮水的主要用井,水很旺,全城居民都要汲,总也不干,而且水味特殊甘甜。茶馆伙计是人挑或车推从这里取水的,茶馆烧水的灶是连通灶,有六七个炉塘连在一起,火头上的壶水开得快,火尾的当然要慢些,烧水的人总是边拉风箱边依次移动水壶,这样开水不断。烧水的壶也很特别,壶底凸出一些,这样使壶底受热面积更大些。茶客来茶馆坐喝,只付一次钱,几个人喝上半天也行。茶客边喝边聊,山南海北,古今中外,家长里短,真有点像老舍笔下的北京茶馆。因城厢自古缺甜水,因此茶馆也卖开水。城厢居民家旧时都有两口大缸,一盛甜水,一盛苦水,城外人进城赶大集讨口水喝,那是很不容易的,这在乡下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城里人吝啬的表现,于是便有“城厢人都是铁锅盖”之说。也许正是因此,城厢茶馆业长盛不衰,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道风景,也给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以深刻美好的印象。直到自来水输入各家,茶馆才逐渐衰落,坚持到最后的茶馆是马家开的,位于今古城饭店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