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800|回复: 0

    抗战时期,安徽淮北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1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淮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豫皖苏和皖东北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淮北苏皖边区时期。
      豫皖苏地区。抗战爆发后,豫皖苏地区各级动委会、抗日工作团和各界抗敌协会纷纷建立,中共安徽省工委、河南省委通过各种渠道,派遣一批党员到豫皖苏地区工作,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938年10月成立中共豫皖边工委,书记张爱萍。1939年成立中共豫皖边区省委,书记张爱萍。同年8月成立豫皖区党委(9月改称豫皖苏区党委),书记吴芝圃。皖东北地区。1937年春,原中共苏鲁特委书记郭子化到延安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后,回徐州成立苏鲁豫皖特委。10月,建立陇海路北萧(县)铜(山)工委。1937年12月,在砀北建立中共砀山特别支部。1938年2月,建立萧县工委。1938年10月,萧县中心县委成立。到1939年,党员发展到2000多人。
      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转移至皖东北地区,华中局决定撤销苏皖边区党委和皖东北地委,成立皖东北区党委,刘子久任书记,刘瑞龙任副书记。6月,成立宿东地委,谢邦治任书记。1941年8月23日,华中局决定撤销皖东北区党委,成立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委员会(简称“淮北区党委”),刘子久任书记,除原皖东北区党委所辖各县及宿东地区外,原皖东津浦路东区领导的淮宝县和淮海区领导的邳睢铜地区划归淮北区党委领导。1942年11月,华中局调整了淮北区党委领导成员,邓子恢任书记,刘子久任副书记(1943年秋去延安学习,刘瑞龙于同年冬增补为副书记)。1943年1月,区党委决定成立淮北一、二地委,邳睢铜地委改称三地委,宿东地委改称四地委。一地委书记韦国清,二地委书记赖毅,三地委书记李砥平(后康志强),四地委书记张太生。1944年11月,成立淮北二地委(即路西地委),书记由吴芝圃兼任。1945年10月10日,区党委决定将直属区工委和三地委合并,称淮北一地委(又称“路东地委”),赖毅任书记。至此,区党委下辖第一、第二2个地委、22个县委。同年10月下旬,华中分局成立后,将第一、二地委分别改称华中七、八地委。
      来源:安徽日报、省委党委研究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