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辈字又叫“范字”、“派语”等,是一个宗族血缘秩序的取名序列。古人在取名或字时,为了区分族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表明世系血统顺序,专门选用一些吉祥庆颂的字辈用字和家族传代的字凭,并写入家谱中。具有宗族的权威眼组合成文,或是顺口韵文,或是一首诗,作为族人取名排性,后裔子孙按辈字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即是家族分迁,散居各地,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世系庞杂,只要按辈字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脉相承,世系不乱。如疋山王氏辈字:“树文丕正,贻谋传世,立基宏远,敬祖有光”。不同的姓氏或支派,有其不同的辈字。辈字则是家谱的核心和纽带。通过一个族人的名字,可以了解到这个家族成员之间的辈分关系。一是纵向的相继关系;二是横向的平行关系。通过辈分关系,可以追溯到这一个家庭的支派与同源。对研究名人出籍行踪,寻根问祖,修编家谱都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以辈字取名或字的现象起源很早。夏商贵族以十干(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取名。周代取名以言、以义、以象、以假、以类。先秦取名多用“孟伯仲叔季”等。汉代以后取名开始引典齐贤,魏晋起逐渐把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取字转向取名。东晋南北朝时,就以汉字五行偏旁作为辈字取名。到了宋代,由于族谱的诞生,开始按族谱规定的辈字派语取名。据《谱牒研究》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给家族立了13个“范字”,加上“匡”字共14个字。即“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这是人们见到最早的辈字。这种“论字排辈”习俗已延续至今。如孔子家族从54代孔思晦起,辈字依次为:克、希、言、公、彦、承、宏〔弘〕、闻、貞、尚、 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等。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是孔子的73代孙;现居台湾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孙,他们都是按孔子家族辈字取的名
对现代人来说,了解其姓氏辈字,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辈分,以展现出一个家族的延续性。这对敦亲睦族,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所沿用辈字,多是由原祠堂宗谱、家谱或者前人口耳相传下来的。它的原创,有的是过去皇帝赐封的,如孔氏辈字是明清两朝皇帝赐定的。又如明太祖朱元璋给二十六个儿,一家为一世,各拟定了二十个辈字。除此以外,多数姓氏的辈字是家族中的某一名人撰写,或是由族人集体创作。
按辈字取名方法有三种:
一是按五行说的原理(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定辈取名。如南宋大儒朱熹辈为火,朱熹的儿子朱塾辈为土,孙朱钜辈为金,曾孙朱渊辈为水,依次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又如现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是以五行偏旁定辈命名的。据安徽绩溪胡氏家谱记载,他曾祖父的辈字为“树”(属木,45世),祖父的辈字为“炳”(属火,46世),父亲的辈字为“增(静)”(属土,47世)。胡锦涛本人辈字为“锦”(属金,48世),乃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二是按家谱或口耳相传的辈字派语取名。如毛主席的名字就是按韶山毛氏族谱派语取的。“毛”是姓,“泽”是辈字,“东”才是名。“泽”在韶山毛氏家谱中列为第14代辈字。韶山毛氏族谱的派语是:“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思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在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救圣学,风雅列文章”。
三是按双重辈字取名。将以上一、二两种方法合并命名。如《明史诸王世表》记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辈字,一家为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次立双辈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金木水火土”为序。从朱元璋的孙子辈开始排起,而五行从儿子辈开始算。朱元璋儿子的名字全为木字偏旁单名。孙子辈均按辈字和五行取双辈字名。如明成祖、燕庄王(朱棣)家,辈字是:“高瞻祁见佑,厚载靖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按太祖的规定,朱棣的儿子的名字头一个字必须是高字辈,木生火,而第二个字偏旁又一定是火。因此,朱棣的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炽的儿子范“瞻”辈字,火生土,第二个字偏旁需有土字。所以宣德皇帝叫朱瞻基。这种双重辈字取名的传统也延续至今。前国务院总理朱熔基,就是按双辈字取名的。朱元璋给他的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家拟的辈字是:“徽音鹰彦誉,定千禋企雍 ,崇理原谘访,宽熔喜贲从。”在朱熔基名字中“熔”为辈字,“基”为名(属“土”)。系朱元璋的第19代孙。
辈字取名的排列
一是单字名。将辈字和名合二为一方式:,名的偏旁五行为辈。方式为:姓十名。如王泌,泌为名,辈字为水。
二是双字名。其中一个字为辈,另一个字为名。方式为:姓十辈字十名,或姓十名十辈字。一般是辈字排在名字的头一个字的居多(辈字中包含五行偏旁)。如王树忠,“树”为辈,“忠”为名;杨焕武,“焕”为五行“火”辈,“武”为名;王明远,“明”为名,“远”为辈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