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姓起源参考之一
董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十九,在台湾排名第七十。董姓出自己姓,是出自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的子孙中有一个叫叔安的,被封于蓼,称作蓼叔安。蓼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因为擅长驯养蛟龙,被舜封为御龙氏,并且赐姓为董。他的后裔,也就因此而姓董。董的另外一个起源是,春秋时期,东周大夫辛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主管典籍,因为他们的职责是“董督晋史”,后代就把职务“董”当成了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董。董姓在发源之后,开始主要在陕西和甘肃发展,汉朝时迁徙到了河北山西和贵州,并逐渐向广东,四川,浙江,湖北,河南,福建等地发展,明代以前,董姓就已经遍布江南,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董姓有人进入台湾。董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陇西,济阴,翼城,高奴,广川,河东,定陶,高青,广州,资阳,德阳,余姚,襄阳,枝江,福州,禹州,伊州,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范阳,弘农,固始等。
家族名人
董狐 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於是逃亡国外。其後族人赵穿弑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董狐乃书曰:赵盾弑其君。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仲舒 (前179~前104)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董卓 (?- 192)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後为吕布所杀。
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书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諡文敏。性和易,通禅理,诗文俱佳,书法卓然成家,画极潇洒生动。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书。
地望分布:甘肃省临洮县,山东省定陶县。
董姓起源参考之二
董姓有两个起源,第一个起源在舜的时代,很久了,当时,有个人驯龙,来表演舞蹈。舜帝赐姓为董。这一支起源于今天的山东定陶。
另外一支起源于官职。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史官叫董史。他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他们在今天的山西翼城。”
特别要提到,汉语中“董”的原意是“监督管理”。晋国太史官当时叫“董督晋史”,太史官的作用很特殊,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大小政务,一一笔录下来。如同一面镜子。真正起到了督管的作用。我们今天能看到二十五史,要归功于太史官。
台湾最早的董姓是康熙年间,由大陆迁移到台湾省屏东县恒春镇的。
自古以来,董氏家族中名垂青史的人层出不穷。
春秋时期的董狐,担任晋国的史官,宰相犯了错误,董狐不畏权贵,就直接记下来,因他秉笔直书,被尊为“千秋良史”。
西汉时,经学大师、大博士董仲舒,针对当时社会思潮泛滥、混乱的现象,提出了。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就采纳了,这个决定影响了2000多年的历史。从此,中国社会一直以儒家学说为正统主导的思想。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出现了统一、繁荣、稳定的大朝代,像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每个都将近300年的历史。到了东汉,董宣秉公执法,将皇帝姐姐的家奴杀了,皇帝强迫董宣向告状的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两手撑地,终不低头。皇帝倒也没怪罪,反倒美称他为强项令。
三国时,名医董奉,给人看病不收钱,治好一个病人,病人就去栽一棵杏树来报答,几十年后,上万株杏树蔚然壮观。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医术好,医德高的名医尊称为“杏林”。
到了90年代,董家又出了个世界名人,就是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
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是世界级船王,董老先生出生在浙江舟山市。20年代从舟山出发,到上海后转香港。抱着振兴中国航运的坚定信念,白手打天下,成为世界级船王。也就是说,当时七大船王之一。董浩云这位老先生与众不同,多次拒绝了美国、英国等国籍和勋位,至死都以身为中国人光荣。
董浩云82年病逝,葬在老家舟山市。
董老的长子董建华和夫人几次回乡认祖,并且投资建立了舟山航海学校,培养国际水准的海员。
二儿子董建成也回乡捐资捐设备,表现了对家乡建设的一片热心。
(待续,下一姓氏为: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