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姓起源参考之一
丁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四十六,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一。丁姓出自姜姓,是齐太公吕尚的后代。吕尚本来姓蒋,后来因为被封在吕,因此叫吕尚。后又因为帮助周武王灭商立了大功,被封在齐,建立了齐国,所以又被称作齐太公。吕尚的儿子又是周成王和周康王时的重要大臣,死后被赐谥号为“丁”。后来,他的子孙就有一部分用他的谥号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丁。丁姓还有其他一些起源。如,三国时孙权的亲属孙匡,在吕范率军抵抗曹休时,不小心烧了自己的粮草,孙权因此非常恼怒,罚他不准姓孙,而改姓丁。宋代时,有叫于庆的人,也因为某些原因而改姓丁。丁姓开始主要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扩展到了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并且在三国和两晋时期,发展到了长江下游地区。唐初,丁姓开始进入福建,并且在宋代时迁居广东。清朝嘉庆年间,开始有丁姓人到台湾定居。丁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济阳,河间,济阴,河内,定陵,阳陵,合浦,南郡,沛县,钱塘,山阴,安丰,临川,谯国,建城,漳州,长洲,崖州,广州,潮州,梅州,丰顺等。按,丁姓亦属回族汉化所使用的姓氏之一。 丁敬,清朝篆刻家,浙江钱塘人。他的篆刻吸取秦、汉印及前人的长处,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别具一格,形成“浙派”,是“西泠八家”之首。
丁姓起源参考之二:陈埭万人丁
丁,是我国诸家姓氏笔划最为简单的一个姓氏,然而,它的家族,姓源都非常复杂。据历代史书中记载,数千年前,仅丁系家族,就有五支以上其它氏族先后加入该姓氏。
大约在三千年前,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就有了丁姓诸侯。大部分史书都把丁姓记为姜太公的后裔。这一支丁姓的主要发源地,在现在的山东济阳县。
三国时期,孙权的孙子孙匡因烧毁军需物品,贻误战机,被赶出其家族,改为丁姓。
还有一支就是由西域人改姓为丁的。
晋江市陈埭回族史馆的丁桐志介绍:“根据我们祖谱的记载,我们应该是说,最早是在宋末,由于做生意,我们的丁姓祖先是阿拉伯人,到泉州来做生意。到了元末明初,江南大乱,少数民族受到一定的压迫,所以我们的祖先就从泉州移居过来,移居到陈埭这个地方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唐朝初年,中原汉族丁姓人家就来到福建。不过我们所介绍的晋江陈埭的丁姓人家可不是由中原过来的。北宋时,泉州那时叫剌桐,已是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那时刺桐港一片繁华,番舶来往不绝,世界各地到此做生意的人非常多。泉州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商家聚集的地方,当然这里就包括了晋江丁姓人家的祖先,从阿拉伯过来的做生意的人。因阿拉伯人姓中有与汉语中相同音的丁音,所以他们就叫“丁”姓了。
丁桐志说:“因为我们的祖先到陈埭来,就是利用陈埭的特殊资源。这里原本是一个海滩,我们祖先到这里来,从农业这方面去发展,在这里种田、养殖,到这里跟当地的汉民和睦相处在一起,共同发展陈埭。我们祖先传过来发展至今,在祖居地已经有二万多人,从祖居地再移居到外面的大概有四万人,包括台湾,台湾将近两万人。”
丁姓人家在泉州、晋江一带繁衍生息了数百年,他们依然保留了回族的文化传统,在他们居住的地方盖有清真寺。当然在他们的生活当中也吸收了汉族文化。现在丁氏人家的祖庙就是汉式的。而丁氏祖先墓地的牌坊则是汉回文化的结合。
在台湾大部分是在台湾西部鹿港。跟陈埭一模一样,他们原本也就搞小作坊,小生意,以后也是搞工业,虽然在台湾西部有一万三千多丁姓,但是,他们的经济跟陈埭的经济都基本上一样,我们1997年11月份,我们有几个人到台湾,特地去寻这支丁姓族人和他们移居到台湾的一些情况。
在台湾彰化,鹿港一带居住的丁姓人家与晋江陈埭丁姓人家是同一支系。他们都是几百年来从陈埭到台湾的,那时的鹿港是全台湾开发最早的地方之一,当年台湾有一府二鹿三艋甲之称,鹿,就是指鹿港。当时鹿港也很繁荣,而且地处彰化,台中平原,农业、手工业经济发达,所以许多晋江陈埭丁姓人家为了谋生,就到鹿港来求发展;也就有了同一支系,近两万人的丁姓人口。
丁桐志说:“这几年通过我们与台湾的丁姓人家联系以后,他们1993年来了一次,1995年来了一次,1997年又来了一次,这几年都有来。来这里主要是来寻根、祭祖、拜扫祖墓。”
这些年来,两岸往来频繁,居住在台湾的丁姓人家经常回到故乡祖居地,来寻根祭祖,拜谒先贤。当然了陈埭的丁姓人也到台湾寻访丁姓乡亲。最主要的是两岸的丁姓人家续上了祖谱,又联系到了一起。
在历史上,丁氏家族出了许多名人。清代时,丁家出过名传千古的栋梁之才,也出过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杰出人士。如:丁宝、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谦等,均是光耀丁史,名垂中华的有名之人。
(待续,下一姓氏为: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