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城黄山村的王氏家族是我国历史上宗法制社会一个基层的典型。黄山村地处宁绍平原,是南方典型的水网地带。位于慈城镇西南5公里。东西约2公里、南北约1公里多以点。南北各有一座孤零零的不高也不大的小山,当地的居民习惯把南面的一座称为前黄山,把北面的称为后黄山。后黄山的山脚下建有王氏族人的祠堂,叫崇本堂(解放后拆毁),是当时管理王氏家族的“机关”。家族里辈分最高且年龄最大人担任族长,族长是族里名义上最高的管理者,而实际的管理权则落于家族中有钱有势但辈分低的执事手中。
据王氏家谱记载,从王惕斋一代起,王氏族人就参与了留日活动。其中王惕斋是王氏家族中去日本最早的一个,于明治初年赴日,曾于明治九年三月受雇于东京大锯町13号伊东伯也经营的商店从事商业。明治十年末,已在浅草黑船町拥有自己经营的商店“凌云阁“。从日本政府给与王惕斋的特殊居住权上看,王惕斋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上已具备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吕顺长的文章中曾提到,日本在江户时代乃至明治初期,规定外国人只能居住于其规定的外国人居住地内,未经特别许可不得越界居住。明治四年至九年,经特别许可获得居留外地居住权者仅五百余人,其中以欧美居多,中国人仅13人,王惕斋是其中之一。王惕斋之后,王氏家族先后又有王治本、王藩清、王汝修、王藩清四人先后赴日。他们在日本的民间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方式:作序、作诗、作画、书法等。其中王治本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成绩最为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