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281|回复: 0

    湖南王氏源流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14: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王氏源流概况: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1、出自姬姓,脉有三支。一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二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三是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外族改姓冒姓。
      王姓历来就是汉族的大姓。从唐朝开始,历代史家根据王姓的不同血统,分之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夷姓之王等。又根据其不同派系,分之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还根据其不同堂号,分之为乌衣王、马蕃王、三槐王等。宋人郑樵说:“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通志》卷二八《氏族四》)
      但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周灵王太子晋为1世祖。太子晋的儿子王源,字宗敬,一名玄镜,官周朝司徒。“自宗敬十六传至西汉(王)威,因兄(王)元迁琅琊,始分太原、琅琊两派。
      东晋开国元勋江左王氏始祖王导,南渡江左,助司马氏立国于建康。建康(今南京)又称金陵,居乌衣巷。在王姓家族史上,王导被尊为江左时代的“金陵祖”,金陵祖的后裔绳绳继继,裔孙众多。湖南王氏大多派衍太原,支出琅琊。系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后裔。
      王姓人口在湖南排名第五。据省公民信息管理中心统计,全省6800万人中,王姓有2789647人,占总人口的4.1%。

      二、赣湘王氏始祖是王该
      赣湘王氏的始祖王该,其先为太原人,该公父吉公,唐僖宗时仕为殿中侍御史,迁吉州刺史。时值唐未,战乱频仍,该公为避战乱,由太原迁至四川,又由四川迁到吉州,子孙繁衍,成为太原王氏赣湘支。
      该公字元仁,为一方乡邑,向来好善乐施,凡近居之人,无有饥寒失所者;老氏浮屠之徒,亦往往筑室畀田而食之,以故邑人咸不称其名,尊称为老者。
      该公八传至奭,奭有三子,长庭珪;次庭璋,字才臣,少年有志,欲有为于世,北宋未年天下大乱,遂筑草堂于泸溪之上庭,与其弟庭珍相与歌吟,不肯出仕。
      庭珪公,字民瞻,号泸溪,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卒于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授迪功郎即调茶陵丞,以与上官不合去职,归隐泸溪,筑堂于城南,号曰泸溪草堂。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胡铨上书忤怒秦侩,坐贬岭南,亲朋好友无敢通问,庭珪独送之以诗,因而坐罪谤讪流放辰阳。孝宗初年,除国子监主簿,以老求去,主管台州崇道观,再召转授左宣教郎,直敷文阁。庭珪一生业儒,著作甚丰,重要的有《泸溪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沧海遗珠》五卷等。庭珪公有一子頔,字叔雅,頔公有三子,长詹,季炎年、午。炎年公号梅边,学者称其为梅边先生,著有《吾汶稿》等。
      庭珪公七传至辅泰公,之东曙,别字明斋,元至正三年(1343年)以名孝廉循例授湖南善化教谕,卒于官。其子汝砺公乃徒居湘潭泉冲。后人分布在岳阳、沅江、长沙等处。
      宋、元、明、清四朝,该公后裔自江西庐陵、吉水等地陆续迁湘,遂成湖南最大的王氏族源之地。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湖南王氏族谱之中,有35%以上的族谱称为系该公后裔。因此,湖南王氏大多为该公子孙。

      三、湖南王氏其他族源:
      湖南王氏除赣湘始祖王该这一支主脉之外,尚有其他族源。据族谱统计,湖南王氏除自江西迁入以外,还有从福建、广东、江苏、河南、湖北、山东、南京、安徽、浙江、四川等迁入者。较大的有:
      1、张家界王氏,于明洪武23年间自合肥置永定卫,开基于今张家界市永定镇,族人分布于永顺、沅陵、慈利等地,已传达20多代,有近20万之众。
      2、清初大思想家、学者王夫之的先祖居江南邗江高邮打鱼村(今属扬州),鼻祖仲一公,从明太祖渡江,二代祖升衡州卫指挥同知。乃宅衡阳,为迁衡始祖。传十一世至王夫之。
      3、五代时,王仝征梅山,殉节于安化驿头铺,诏授司徙。其子王浚奉主入湘,浚之子王靖爱鹤山灵秀,遂置业永乐,开创湘乡永乐王氏。族人分布在衡阳、郴州、湘潭、宁乡及江苏、安徽、陕西、四川、新疆等外省。现已传40余代,数万余人。
      4、北宋景祐2年,江苏苏州人王曾,字孝先,出仕郴桂史,奉剿湖侗,始迁桂东万王城,再徙宜章油桐坪。至今已传40余代。族人多分布在郴县和宜章一带。
      5、浏阳严坪澡上王氏和浏阳东乡王氏均迁自福建武平。
      6、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江西王氏大举迁湘,除赣湘始祖王该一脉之外,应有其他族源,因史料不全,难以索考。许多族谱仅载洪武年间,自江西吉水、泰和、南昌、安福等地迁入。

      三、王氏进入湖南最早时期为东汉初年
      王氏进入湖南时代很早,谱载最早者为沅江赤山墨池塘王氏。本籍金陵,自一派祖椿年公,讳梁,偕伏波将军马援征五溪;二派凌云公袭父爵,居常郡;三派恢先公,讳继隆,偕弟继昌迁沅,家蠡山,今赤山。因二公卜居于此,则东汉以前为金陵人,历晋唐宋元,演为沅邑土著。至1943年已传100派。宗祠在赤山墨池塘。
      唐末有王载德,自江西金溪迁湘潭。五代十国时,王仝征梅山,其后裔开创湘乡永乐王氏。五代时,王思溥自江西临川避乱迁湘,开基于资兴县复兴乡双溪。后唐同光时,兴一郎自南昌迁入浏阳。北宋年间,有江苏王曾开创宜章桐油坪王氏。宋元符2年(1099)王霸,字与权,自江西泰和县大江壁,与契友谭元亮、陈一继、贺真行同携家眷避乱于湖南攸县之大坪紫云峰。宋绍兴3年,鼎山公自江西洪都官方广西,致仕首迁浏阳后徙长沙。
      明洪武及永乐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湖南王氏80%以上谱载为此时自江西迁入。迁入地主要为江西吉水、泰和、安福。其中以该公后裔为盛。清朝初期,继续推行移动政策,湖南王氏大多自江西与广东及福建三地迁入。

      四、王氏迁湘的高峰期是明洪武至永乐年间:
      “江西填湖广”波及多个姓氏,均大同小异。王氏迁湘的高峰期是明洪武至永乐年间,迁徙源主要是吉水、泰和、安福,大多为赣湘王氏始祖王该之后裔。尤其以湘西北地区为主要迁入之地。笔者统计了常德地区的85支王氏谱系,其中有80支为明洪武至明永乐年间,占94%。江西迁常德地区的王氏中,谱载来自吉水县拖船埠大樟树这个地方的有40支,占47%。说明吉水县拖船埠大樟树这个地曾经江西王氏的集散地,一个集中的迁徙源。
      常德、汉寿王氏族谱载:“太祖悯常德遗孑零丁,艰于服役,命下吉安等府遴选钜族析丁居住,族人多逃。八世祖继真公乃慨然与里胥诣县,宰壮其志,命为十长,率众即行……”这段话真实地记载了当时“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情况。
      遍览湖南王氏700多部族谱,有70%以上为元末明初迁湘。明洪武至成化这一百多年间,是王氏迁湘的高峰时期。

      五、王氏迁湘的原因分析;
      1、移民浪潮,奉旨播迁。
      明洪武至成化年间的“江西填湖广”,以及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的广东、福建等地王氏的迁湘,大部分为强制性移民,奉旨迁徙,在历史性的移民浪潮中壮大了湖南王氏。
      2、官宦湖湘,子孙落籍。
      华容东山王家垸王氏,始迁祖文溪公,原吉安府吉水县人,南宋进士,任成都知府,中宪大夫,后任岳州知府。于咸淳年间偕妻子定居东山王家垸。益阳、桃源王氏,先祖海公,字宗源,明初授指挥史,由河南应祥开封府宦游吴西,致仕迁楚,落业湘潭栀子港,长子泰用,次子泰生分迁益阳、桃源、沅江等地。衡阳渔溪王氏,始迁祖万庄公,宋初人,原籍真定府灵寿县,以进士官邵阳令,与弟万滨、万韬同至衡阳,万滨居清化乡沙塘,万韬居怀节乡叶荷苹,万庄居长平乡渔溪。
      3、军功授职,解组屯居。
      王夫之先祖为江南邗江高邮打鱼村(今属扬州),鼻祖仲一公,从明太祖渡江,二代祖升衡州卫指挥同知,乃宅衡阳,为迁衡始祖。常德后乡王氏,洪武年间奉命征楚苗,屡奏凯歌,敕授武略将军,携眷徙武陵。澧县御史桥八王家王氏,原籍湖北应山县,明洪武随驾亲征,积功任正千户职,诰封武毅将军,洪武22年,同李、杨、王三姓垛籍九溪卫,把守边隘。子孙遂分布此地。
      4、中原鼎沸,避乱迁湘
      如长沙王氏始祖霸公,字与权,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大江壁。宋元符2年(1099)与契友谭元亮、陈一继、贺真行同携眷避乱于湖南攸县之大坪紫云峰。再如湘潭泉冲王氏,先世因避徐寿辉之乱而迁居湘潭泉冲,后人分布在岳阳、沅江一带。
      5、慕其山水,欣然隐归
      五代时,王仝征梅山,殉节于安化驿头铺,诏授司徙。其子王浚奉主入湘,浚之子王靖爱鹤山灵秀,遂置业永乐,开创湘乡永乐王氏。族人分布在衡阳、郴州、湘潭、宁乡及江苏、安徽、陕西、四川、新疆等外省。现已传40余代,数万余人。嘉禾甫口王氏,迁湘始祖在仁鞠,宋仁宗时封平蛮侯,后归隐蓝山杨鸟田。宁远王氏先世籍吉安鹅颈塘,元末避鼎革之乱,兄弟子侄共迁宁远,目睹山川灵秀,相约逢山卜宅,分别定居秀峰山、石门山、王会山、大奇山、鲁观、九嶷等地。后裔甚众。澧县口王氏始迁祖必敬公,字端庄,江西吉水人,闻澧州为荆南第一名州,号神仙窟宅,于永乐2年(1044)泛舟游澧,泊桃林东,落家于塌木桥旁,以桃林名里
      6、因商等生存性迁徙及其他
      邵阳曹婆井王氏先祖寅公,清康熙初年由河南归德府宁陵县携仆来邵,因道梗难归,卜居城东门内曹婆井,后裔王承泽官,咸丰举人,按察使衔,官江西巡抚。华容白鹤窖王氏始迁祖保生,字人席,原居湘阴文家园千竹岭,为生计,仅十岁随舅父于清光绪27年来华容,居宋家嘴白鹤窖,开荒造田,兴家立业。再如桑植黄金塔王氏,始迁祖选公,清乾隆年间因逃荒自常德蒿子巷迁此。江西安福县西乡王兴鲤兄弟,清乾隆30年(1766)自江西贩卖瓷器至桑植,因亏损无力回乡而滞留桑植五里桥蔡家峪落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