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838|回复: 0

    中国少数民族:锡伯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8: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口为188824人。
      民族概况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译音和写法。关于境锡伯一词的含义,诸说不一,一说为瑞兽或带钩,即(《汉书·匈奴传》)所称“犀毗”;一说为地名。海拉尔迤南室韦山一带,注称为锡伯,居住在这一带的人因以得名;本民族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是鲜卑遗民,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集中分布于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基余的散居于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京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锡伯族人口数为188824。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通用汉文和蒙古文;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使用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文。有锡伯文。
      族源与变迁锡伯族与古代鲜卑有渊源关系。最初游牧在大兴安岭东麓,至十六国时(304年~439年)。慕容等部南迁至黄河流域并建立了政权,后融于汉族。少数鲜卑人仍然居住在嫩江、绰尔河、松花江一带,保持了原来的生产方式。这部分鲜卑人就是今日锡伯族的先民。也有说锡伯族来源于匈奴,或室韦,或女真。清代以前,他们繁衍生息在以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县)为中心的东至吉林,西至呼伦贝尔,北起嫩江、南抵辽河流域的广阔地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捕获物基本上平均分配,人人有份。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锡伯族被满洲统治者征服,编入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在100多年中,锡伯族人民从自己长期聚居的地区分散到许多地区,随着频繁的驻防、调防,不仅移居东北三省,而且奉遣远戍云南、新疆。1764年有1016人被征调到新疆戍边,携同随军家属2千多人,从此,锡伯族分居东北、西北两地。青年人充当“披甲”,服役当差,闲散附丁和家属则从事农副业生产。八旗制度使锡伯族处于清朝的直接统治之下,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都发生了急剧变化,由原来流动性较大的渔猎经济转向稳定的农业经济。
      社会经济
      早期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的锡伯族人民,后来移居到嫩江、松花江流域。过着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在清初,被编入八旗,封建生产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旗地为“公有”,按旗官和披甲等级,进行分配,数量不等。原为“俸禄”和“军饷”性质。乾隆三十二年(767),新疆锡伯族也被编为八个牛录(旗),于伊犁河流域屯田驻守。嘉庆七年(1802),在锡伯营总管图尔根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战,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开凿大渠,终于引来伊犁河水灌溉良田,故取名为“察布查尔渠”,意为“粮仓”,锡伯族人民先后定居在大渠南北。其后,又与八旗兵一起,先后在伊犁、博尔塔拉、塔城等地开凿一些水渠,开垦了10余万亩良田,并使当地一些兄弟民族学到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为开发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19世纪80年代,旗制开始瓦解,旗地逐渐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锡伯族人民日益贫困,沦为雇工和佃农。以察布查尔三、四两区为例,只占总人口5%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总面积的30%,并占有全部草场和大量牲畜;而占总人口58 %的贫雇农,只占有土地总数的14·8%,几乎没有牲畜。锡!白族人民世世代代要求废除跟丁制度,清丈土地,发给地契,合理使用草地,并为此作过斗争,但都遭到残酷镇压。
      解放后,锡伯族人民进入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政治上享有了与各族平等的权利。1954年建立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工农、I匕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科学种田柑农业机械得到普及。工矿企业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
      文化艺术
      锡伯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采。有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歌、宴歌、神活、寓言及念说。在人民群众中有影响深刻的叙事长诗《率乡曲》、《喀什喀尔之歌》、《三国之歌》,以及文字优美的散文性书信体裁的《辉番卡来信》等。民歌强烈地反映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愤恨和反抗'歌倾了劳动人民纯真的爱情和建设自己幸福生活的理想。锡伯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旋律雀美、热情奔放。舞蹈尤以“贝伦”最为有名。乐器有“东布拉”、“苇笛”、“墨克讷”审一-刺绣等工艺美术也丰富多采。还有多种多样的群众性娱乐、体育活动,如射箭、赛马、摔跤、打秋干等。
      解放后,在党和各级政府和重视的关怀下。锡伯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新生。锡伯族人民文化教育程度较高,不少知识分子兼通数种民族语言,很多人除从事教育工作外,还差翻雪出版事业。体育活动在锡伯族中有广泛的群众性,尤擅长骑马、射箭,涌现出许多优秀射箭运挈员,在历届全国运动会都名列前茅。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增长率提高,出现了人丁兴旺的景象。
      风俗习惯
      锡伯族的居住是同营旗制度相联系的,一个旗(牛录)就是一个大村落,也是一个作战单位和生产组织。因此都筑有城堡,便于守卫。城堡围长3~7里不等,城堡里住着100~200户人家。街道井然,每户都围有矮墙,住房都是座北朝南,用土坯筑成,通常是3间。房前屋后是果园、菜园和畜圈。
      锡伯族的家庭,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仍保持着相当完整的封建家长制。家庭以上有族长。尊重父母和长辈。族内同姓不婚,但姑舅、姨婶之间的子女可以婚嫁,并有与外族通节现象。老年人还保持着清末以来的旗装式样,特别是老年妇女,爱穿旗袍,扎裤脚。饮食,以米、麦为主食,经常食用烙制的发面饼。忌食狗肉,忌穿狗皮、狐狸皮制品;在屋内不准吹哨,家中有病人、妇女生育,在大门口挂红布条或一束草,禁止外人入内。饲养家畜、家禽。通行墓葬,每个家族都有固定坟地。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锡伯族人民因为不断迁徙,因此吸收了不同的外来文化,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他们也信奉“关公”、“周仓”等神。最有趣的是盛童訾内太平寺(俗称“锡伯家庙”),本为喇嘛寺,但除了供奉三世佛、十八罗汉外,又塑有关公、周孚等偶象。西迁的锡伯族也曾信奉喇嘛教。同时也供奉孔子、关帝、娘娘等神位。祭祀祖先也占有重要地位。
      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满族大略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但是,过节的方式不大一样。如端午节,他们有泼水、叨羊、赛马或郊游等活动。此外,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从东迁往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