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416|回复: 0

    苏州东山的古村落与吴、席、王氏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 1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000多年前的太湖,还是一个十分落后、封闭的原始氏族部落群居之域。人们靠渔猎为生。三山岛旧石器遗址的挖掘证明,太湖东山1万年前即有人迹。大禹治理太湖水患以来,受中原文化影响,人们在渔猎之余开始学着圈养禽畜和农耕,有的开始向陆地栖宿。东山所以山潭、山涧与土井之多,据说还是大禹引导的。尔后,西周诸侯纷争,吴越争霸,越灭吴,随着旧的宗法等级制度的不断瓦解,不同阶层的人沦落到流浪大军的行列。其时的水乡江南大量未开垦的土地,便成了这些流浪者的乐土。这个时期的东山正是人们所向往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回顾中国历史,曾有过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北宋南迁和宋末元初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移。东山受此影响,外来人口渐增。真正大规模人口激增自北宋南迁开始。如今东山之姓氏始祖大多均可追溯到北宋南迁这个历史时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位于太湖之滨的东山岛民们,长年累月与山水相伴,爬山涉水,出入于山岭、波涛,造就了他们勇于攀登、敢冒风险、机智沉着的个性。他们沿着勤劳朴实的习俗,过着“不论贫富少壮皆事采樵而能温饱”的平安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上自然灾害的不断侵袭,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又会出现相当大的变化。为生计而奋斗,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了人们追求的头等大事。明王鏊《震泽编》谈出了湖中诸山民以商贾为生的原委,并作了社会调查。“嘉靖初年,东西山有18085户,99971人,两山有山、林、田、荡为140455亩,人均为一亩四分左右,两山民年交官府夏粮1300石,丝7500两,铜钱162贯半,秋粮6846石,徭役还不计在内”。山民生活很难维持,另谋生路便成了山里人的当务之急,因而促使农民大规模地发展经济作物、家庭副业和小手工业,去市场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资,由此推动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村落、集镇的兴起。诸如渡桥的吴巷山、小北湖头的席家湖,以及前后山的翁巷、陆巷、叶巷等等古村坊便相继形成。

      吴巷山说吴

      吴巷山位于东山之东,武山之西南,距镇区4公里,系岗丘谷地。山名因吴姓居多而得名,其侧武山,原名虎山,又称吴山,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养虎基地。为供虎食,附近小山头又设养鸡场,故曰鸡山。为鸡不受侵犯,又在高处设岗射鹗,其高处又被称为射鹗山。
      吴姓在东山是望族,也是东山最早的姓氏之一。其散居地几乎村村都有,吴家祠堂前山、后山、三山均有。据2002年统计,东山吴姓有1771人,列东山诸姓第十一位。东山吴姓起源于吴郡,始祖泰伯。据《吴氏宗谱·延陵吴氏缘起》载:泰伯建勾吴以后,为吴地打下了基础,这便是后来称雄的吴国。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百姓亦蒙难。为避战败之祸,以吴伏婪为首的一族吴氏便于东山吴巷山隐居,改为伏姓。在经历了40多代之后,子弟伏百生等多次向南宋朝廷申请恢复吴姓并得到批准。于是伏姓又改吴姓,又恢复重建了延陵庙祀,白沙、吴巷之季札祠以及三山吴妃祠等。吴伏婪被尊为吴氏迁东山之始祖,其隐居地被尊为伏公墩,吴百生被视为东山吴氏的功臣。
      又据《吴县志·吴县西山禹王庙碑记》载:公元前21世纪,大禹由扬州来到太湖治水,其时太湖东西山一带有陶臣氏、乌陀氏、鸿蒙氏和若繇余氏等原始氏族部落。他们以游猎为生,游居于太湖之中。若繇余氏因助禹治水有功被禹王封“吴”,这一族吴姓应说是这里吴姓始祖。可惜这些土族吴姓仅在禹王庙碑记中有记载,而无吴氏宗谱留后。而大多数吴氏之后都称自己是延陵吴氏之后。东山三山也有延陵吴氏之后,他们也是避难而居三山,以经商为业,但与吴伏婪并非一支。
      据《太湖备考》“伏公墩”之说:“吴伏婪系季子之孙子,为夫差乱隐居于此。”吴伏婪曾在吴国后期被派到东山管理养虎、养鸡之事务。吴被越灭之后,伏婪留守而后又隐姓改伏,其时东山武山尚无人居,仅有吴国饲养基地之迹。伏婪择附近山麓定居,其族人后来也陆续来此隐居。伏百生(1144—1208)呼吁奔走,得到朝廷批准,恢复吴姓,这是东山吴氏之盛事,由此推动了吴巷山的发展,吴巷山开始兴盛起来。
      吴氏百生一门忠烈,深得村坊众邻敬佩。子吴万三(1204—1278),字充顺,个性庄重,行动皆尊礼仪,处事豁达,以孝悌著称。万三之子吴泽(1225—1313),字兑夫,曾任宣政教官。他持身俭朴,气量纯雅,喜读书,通春秋周易。曾辑纂谱牒,集祖宗行表于世系录,扬先世事迹于一册,功过前人。万三次子吴寿宁(1256—1352),字逢辰,号兰坡,秉性仁孝,热心对世系录谱,父子传世之作一一勤校,元至正年间又在先祖伏公墩下季子祠外路旁带头凿泉,以利人居。吴氏后裔,武山吴天禬(?—1498),字原敬,号萝屋,年方十八即任地方粮长,一当就是30年,因忠于职守,又赈边有功,授中书舍人。明弘治间吴郡闹粮荒,吴天禬散财粟以赈恤,后闻于朝廷,诏旌其曰“尚仁”。吴天禬 对开发东山最大的功绩是捐建东山第一大桥——渡水桥,又名具区风月桥,不仅沟通了武山与东山,又加快了东山前山的开发,成为新兴的市街集镇。据《洞庭东山志》载:渡水桥位于东山与武山之间,横跨具区港,亦称渡水港。(“具区”乃太湖之别称,具区港东西全长22公里,是太湖中横跨南北两山之间的第一大港,早前该港跨水面宽达500米之距)以往交通皆赖摆渡,故亦称“渡口”。以后废舟架木,以通行人。元至正年间(1341—1368),有里人周富七郎出资建石板桥,明景泰初年毁坏,隔40多年后有人集资架简易木桥,河宽桥高,险情时有发生。弘治六年(1493)由吴天禬 出巨资重建,此举得到地方官员的赞誉和嘉奖。工程期间,朝廷工部大臣姚方曾亲临督视。历时3年,至弘治九年九月落成。桥身全部石结构,三孔,长48米,高8.7米,两端桥堍石堤各长120余米,十分壮观。历400余年至民国初年,又有吴氏后人吴礼门加以整修,至今仍完好无损。渡水桥在长达460多年间,成为东山出入之交通枢纽,还带动了渡桥镇的兴盛。随着殿泾港的开发,东山镇的东头以洞庭桥为中心的殿前浜场头也带动起来,形成繁华的街市,而后逐步向西延伸,与中、西街汇合,“五里东山街,雨过好穿绣花鞋”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吴巷山面临太湖,出入方便,在恢复吴姓之后,吴氏子弟纷纷兴建自己家园,挖井开河,造桥筑路,到明代中后期村坊豪宅逐渐形成规模,其代表作要数建于明末清初的“芗畦小筑”,后命名为依绿园,为山人吴时雅所筑。吴时雅,字斌文,号南村。该宅占地不过数亩,而园中湖池小岛、曲廊、亭榭、小山、藤桥、珍石、竹林、奇花、异木应有尽有,另有水香簃、欣稼阁、花鸟间、凝雪楼、芗畦小筑、花间石逸等阁室散缀其间。整个园子布置紧凑、幽雅。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大臣徐乾学因监修《大清一统志》设书局于太湖洞庭东山,不少知名学者分居于东西两山的几个园内,“依绿园”即为其中之一,也因此有机会让徐乾学与吴时雅相识,并受吴时雅之委托,收其两子吴颐、吴藏为学生于书局。吴时雅之孙吴庄(1679—1750),原名是璋,字友篁,号半园。他擅长诗古文辞,对后进或家贫失学者都乐于资助,使之读书成业。乾隆初重修《苏州府志》时,独任采访,颇得当事者器重。其《半园诗文稿》被沈归愚选入《国朝诗别裁》,誉被东山风雅之选。吴庄之侄吴莱庭,名曾,字鲁传,清代文人,是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学说的赞赏者。他好学勤奋,博及群书,尤究心于水利。《太湖备考》作者金友理是其入室弟子。金友理《太湖备考》之完成,吴莱庭既是启蒙者,又是辅导者。
      明清时期,东山吴氏出了不少名人,先后有3位进士,分别是明代的吴惠、吴文之和清代的吴剑,并分别担任桂林知府、广东参政、翰林院庶吉士及翰林院编修等职。还有9名知县以上官员。

      席家湖的兴盛

      席氏是移居东山一支较早的氏族。唐广明二年(881)黄巢破潼关入长安,守将席温,字厚君,武卫上将军,恐被累及,遂挚席尚、席常和席当3个儿子南下到东山定居。初在翠峰坞建宅,规模甚大,后来3个儿子又分居三地,时称上席席尚支、中席席常支、下席席当支,三巷相衔,直通翠峰坞,聚族居地子孙繁衍,后为东山望族。其所处三席之地便是后来的翁巷。
      席氏始祖名谈,因在晋国管理国家档案典籍,故称籍谈。到籍谈的第十三世孙籍环时,为避项羽之讳,才改籍为席。席氏初到东山是过着绅士般的隐居生活。历元末明初社会又一次大动荡之后,东山地区经济结构又出现了一次新的变革和调整,一部分人为生计而奔波,于是就出现较大规模的经商活动。以席端樊、席端攀(又名左源、右源)兄弟为代表的席氏弟兄商团脱颖而出。他们以贩运土布、土绽为主,往返于河北、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当时在社会上就有“凡吴会之梭布、荆襄之土绽,往来之车毂,尽为洞庭席氏之类”的声誉。随着席氏家族外出经商之名声不断扩大,席氏老三房之子孙也逐渐外移。据席氏宗谱载:席尚支就有河南开封太康县藏家集,归德府鹿邑县之孔家集,安徽凤阳,江苏江宁、六合等地。席常支也分赴湘广、德安、随州、徐州、凤阳濠州、淮安宿迁、邳州、江宁以及松江、青浦、常熟、扬尖等地。席当支有迁凤阳泗洲、江宁、上河、松江、上海等地。明万历年间席左源、右源兄弟移居青浦。清乾隆年间又有席襄移居青浦朱家角。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苏州地区对峙剧烈,以席元乐为代表的东山商人纷纷卷资赴沪避入租界,开创了洞庭东山席氏金融世家。席元乐长子席素煊,字嘏卿,首先涉足英商麦加利银行买办间司账年,次子席正甫出任英商汇丰银行买办30年,其子孙又接任汇丰银行买办34年。祖孙三代64年买办生涯,为席氏积累了巨额财富,也为席氏培养了一大批金融管理人才。当年上海外国金融企业中大半以上大银行的买办均由东山席氏充任。20世纪40年代,席正甫之孙席德懋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总经理;另一孙席德炳曾留学美国,出任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厂长等职。
      由于席氏子弟的不断外迁,席氏之世居地东山翠峰坞和上中下三席逐步成了异姓人的领地。据统计,1994年上海市席氏常住人口就有4461人,居全市人口姓氏排列的184位;而常居东山席姓者却只有403人。但是,席氏毕竟落户东山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席氏对东山的开发贡献是很大的,所以东山以席命名的村坊、地名至今还保留很多,诸如席家湖村、席家湖头(嘴)、席家花园、席家后底以及席将军坟等。尤其是席家湖村的早期开发与席氏定居东山有密切关系。881年,席氏定居东山的翠峰坞,与位于太湖之滨的古港湾不足1公里路程,他们便择此港湾筑塘驳岸造码头,以便于出入。开始的码头就靠近岸边,后来因往来人员渐增,船只停靠的场地不够使用,再加上逐年浪沙的翻滚,码头淤浅严重。为了防浪扫沙,明嘉靖初年(1522),由席怡亭发起筑席家湖石塘于太湖中,长约100余米,大堤外侧种蒿草护堤挡浪,内侧停船歇脚。人人称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旅沪实业家席素恒出资重修,坚固壮观,堤岸延伸到200余米,并自撰《重修席家湖嘴碑》竖于堤端的歇凉亭内。清康熙年间,这里又是皇帝上岸的御码头。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皇帝南巡东山,由东山首富、清廷工部虞衡司主事,正在省亲的席启寓为首,率地方绅士、僧尼等200余人执香迎驾,并陪同到席氏东花园大厅召见地方官员和绅士。也正是引行迎驾献茶,才有康熙御赐东山名茶碧螺春之雅号。从此东山碧螺春茶叶名扬四海。清末,席家湖头又设义渡于移山东山之间。1916年8月,旅沪金融界人士席锡蕃遵父命,为报母恩在席家湖大堤上建造了“安定”宝塔一座,高18米,7层,成为当时的一个亮点。1931年,由席启荪创办东山到苏州的外湖班轮,早出夜归,十分方便。席家湖头还建造了候船室和船码头。这里还设过常年开住上海的航船,3条船对开,5天一班。席家湖头的兴盛也带动了附近的翁巷村和杨家湾。原席氏居住的上中下三席,早在明清之际就成了客商们争先购地筑屋之区,席家湖头也由初期的古港湾陆续有人定居,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新渔村——席家湖村。这里有200来户、600余渔民,长期以舟为家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席家湖塘岸的建设开发使渔民有了个避风港,先是在堤内停船,后又在岸边搭棚造屋,陆续定居。新中国成立之后,渔民单独建乡建村,自选村长当家作主。席启荪为了纪念上祖迎驾接康熙,于1933年建造席家花园,沿太湖造了一座花冈石桥,名曰“挹波桥”,与席家湖头遥相呼应。如今席家湖村民在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打破了单一的捕捞经济,形成了以养殖为主、捕捞为辅、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新格局。200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4万余元,成为东山首富村,到处充满着现代化气息。1998年3月,中共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席家湖村为“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同年底省爱委会授予该村“江苏省卫生村”称号。2004年7月,该村又公开出版太湖渔村第一部志书——《席家湖村志》。
      洞庭山席氏家族从商成习,俨然为商贾世家、金融世家著称于世。明崇祯末年(1644)江南发生饥荒,东山富商地方绅士席本桢(1601—1655),随即解银8000两,委人购粮赈济于民,吴民得益救活者甚多。但是灾情还在蔓延,席本桢当机立断,凡他设肆经商之地,即江苏南京和山东临清、济宁等地,均与吴中民居同样赈济。席本桢千里赈灾之壮举,闻者莫不惊叹。江苏巡抚黄希宪迅速奏报朝廷,从而开创了席氏仕途之路。其长子席启图,以例贡授中书舍人,后定居常熟。次子席启寓,清廷工部虞司主事,五品。而后又有席永勋,字元功,任户部页外郎;席瑷,字景伯,任工部都水司郎中;席夔,字完香,任山东夏津县、汶上县知县。还有许多席氏族人均在清廷为官。清朝后期,旅沪金融界人士席嘏卿、席正甫兄弟也分别捐了个候补道如和道台衔。
      民国时期,以席锡蕃为代表的席氏宗族为发展桑梓建设也作过很大贡献。席锡蕃(1863—1933),曾任英商上海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中国经理。民国元年起,大力赞助创设洞庭东山族沪同乡会,民国7年在沪创建东山会馆,民国8年又发起兴建惠旅养病院。他曾多次参与家乡善举,独资捐建殿前到翁巷的曲径山道约500余米的砖砌山路,路畔又筑椿荫亭,旁设荷花潭,植大树数株,席家湖安定塔也是由他所建。民国15年,由旅沪实业家席守愚筹款,由席氏宗祠出面,在东山坊前创办私立安定小学,为席氏子弟及附近贫困学子造福。

      王巷与陆巷

      陆巷村是苏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古村落。村内深宅大园栉比鳞次,砖砌道路平整舒坦,条条巷道有巷门、更楼、巷名,且又相互通连。它位于东山西侧嵩峰山麓,与西山隔湖相望,东距东山13公里(山道仅4公里)。宋代为王氏世居之地,故名王巷。后因王鏊曾祖父入赘于陆家,遂改称陆巷。后来王彦祥归宗恢复王姓,而陆巷之名未更,其原因是王彦祥到陆家后逐渐形成了6条横巷,故又称六巷。“六”与“陆”在苏州方言中不分。
      陆巷既是王氏的世居之地,又是王氏发迹之域。
      元代后期,陆巷有位商人叫陆子敬,他长年在淮西从事贩运,时值兵乱而失踪。家有独生女儿陆素贞,十分贤慧,在陆家宗族的说合下,将子敬外甥王彦祥入赘陆家。彦祥到陆家后,周旋于陆族其间,皆和睦相处。只因时局动荡,时有陆子敬不测之风传来,陆氏长者总是对陆子敬下落放心不下,就动员彦祥归宗。彦祥听从长老规劝而率妻在陆家之西荒坡上重起炉灶。以后彦祥先后生了5个儿子,数年后家业大昌。长子王升(1373—1428),字惟善,处事稳重而又言笑,众人称其长者。受聘县衙后不久调任福州长乐主簿。任期内诚心爱人,人吏不欺,可惜仅任3年卒于任,其灵柩归乡时竟无一件闽物。三子王敏,字惟贞,自小聪敏伶俐,是父亲理财的好帮手。他浪迹江湖,深谙积蓄之术。其时社会上只要谈起善理财者必定是说惟贞。《乡志类稿》说,“王氏世以居积,致产不赀,中乃稍微,至惟贞复振其业,亦见其术之有徵也”。他提出的“无籍而财自阜,斯谓之善理财”的观点,对后代影响很大。许多洞庭商人就实践了王惟贞这一理论,做到“无籍而财自阜”,靠合伙等多种形式解决了资金问题,然后商游南北,各处贩鬻,家用饶裕,业蒸蒸而起。四子王逵(1390—1453),字惟道,是位心胸宽厚的长者,自律好学重礼。其时洞庭人尚不流行读书,尤其是王家,元代之前(含元代)无一人入仕。惟道从其大哥任县衙主簿得到启发,令王氏子弟读书重教。王氏家族也在族内订出鼓励子弟读书做官的章法,决定先由宗祠出面创办私垫,聘高人执掌教鞭,还规定:凡王氏子弟参加院(县级以上书院)试者,祠中贴白银三两,参加乡试(省级)者贴白银五两,凡出仕者贴白银十两。后来他的儿子王琬、孙王鏊成才于世,均得益于惟道尊师创学之道。
      王鏊(1449—1524),字济之,号守溪,8岁开始读经史,12岁能诗,16岁随父去京师入国子监读书。25岁乡试第一,26岁中探花。家乡陆巷先后为之建造了登俊坊、解元坊、会元坊和探花坊,以后又造阁老坊。为纪念王鏊八世孙王世琛状元及弟,陆巷又建造了状元墙门。随着王氏名盛天下,陆巷又得依山傍水之胜,一些与王氏有姻亲的或亲朋好友都汇集陆巷相继购地筑宅。历明清近600年,莫厘王氏人才辈出,陆巷古村也名扬神州,文徵明、唐伯虎、祝枝山、龚自珍、李根源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批批文士骚客均来此造访题咏。经过数百年来的风雨飘摇,陆巷这些深宅大园,有的虽已破败,但也有经过历代修整至今保存完好的“解元”、“会元”、“探花”3座古石坊,还有惠和堂、遂高堂、三祝堂、见三堂、春庆第、鸣风堂、东山草堂、九大堂、鸿门里、惟善堂等15处明清建筑。
      莫厘王氏自王逵创学以来先后出了王鏊、王禹声及王世琛、王奕仁、王颂蔚、王仁骏、王季烈等7位明清进士,其中一位状元、一位探花。出任知县以上的子弟有王琬、王鏊、王禹声、王振,以及王世琛、王世绳、王会增、王奕仁、王嘉福、王玮、王颂蔚、王仁骏、王季烈、王镐、王承楷、王拱裳、王仁福等。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中科院院士王守武、王守觉兄弟,还涌现了数十名博士生导师、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