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时,太原王氏嫡系后裔王慧龙及子王保兴,孙王琼做到了高官。王琼四子,特别是王遵业,王延业,文才出众,人称“英英剂剂,王氏兄弟”,以后四房王氏成了太原王氏一大支派。魏孝文帝列天下四大望族,太原王氏居一。后唐太宗列天下七大望族,太原王氏也名在其中。不过,回想太原王氏历史,真是叫人感慨万千。
一、地方望族
太原王氏出自周灵王太子晋。这点天下皆知。其子宗敬先为周室司徒,后隐居太原,人称王家,遂姓王氏。后王错为魏国大将,王翦王贲为秦国大将,灭了六国。王贲子王离为秦将,为项羽所掠。其二子藏身太原。后汉开国,征天下读书人为官,兄王元为琅琊郡守迁居琅琊,为琅琊王始祖。弟王威退休后回到故乡(有说一直在当地做官),为太原王公认祖先。
王威后裔长期无名,直到一百几十年后,出了东汉淮陵侯王霸,因行为奇怪,人称“太原俗党”,以区别别的王姓人。其实他是许昌人,大约祖先来自太原。这样太原王氏在全国有了称号。后来王柔王泽兄弟一文一武,一为“护匈奴中郎将”,一以“经学”起家,做到代郡(太原)太守。太原王氏此时发展为地方望族,但天下知名。
二、勃兴
东汉末年,王允设连环计,除了董卓,一时掌握了东汉军政大权,名满天下。王允自杀后,曹操征其子王凌为官。王泽子王昶因为其族弟,一并出山。
王昶先后担任伞骑常侍,洛阳典农,充州刺史,政绩显著。尤其是他推崇的“先王之风”、“古制”有改革曹魏政治的意思,深得司马懿赏识。他也与司马懿相交甚厚,为其朋友兼心腹私党。青龙四年,司马懿以“才智文章,谋虑深渊,料远若近”为由,举荐王昶,齐王芳正始年间,王昶封为武观亭侯。并以征南将军衔“假节都督荆、豫两州军事”。
王昶到任后,将驻节地由宛城移至南边新野,垦荒屯田,大练水军,而后主动出击,连战连捷,特别是“江陵之役”,斩将夺城,插入长江上游,取得了对吴作战主动权。被封京陵侯。
“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掌权,拜王昶为司空,位列三公。(此后江东五大望族王祥为名义国老,王昶死后为司空;颍川庾氏的庾翼为襄城令,庾嶷为太仆;陈郡谢氏谢瓒为典农中郎将)。
三、昙花一现的嫡支
王昶死后,长子王浑嗣爵,历任扬烈将军,征东大将军等职,政声较好,在徐州刺史任上,曾开仓救济灾民,颇受士林好评。也会打仗,在豫州刺史任上,以少胜多,大败吴将薛莹、鲁淑,威震疆场。但他优柔寡断,结果在平吴之战中坐失先机,功劳被人抢去了。但他依仗“太原王氏”势力,上书骂人不受他节制。不过,他四平八稳,不介入“八王之乱”,发展了自己的力量。一时间,太原王氏有七个侯爵,十万依附民,三千家兵。
王浑长子王济“有才俊,能清言”是玄学名士。他以奢华出名,开赛马场,用人乳喂猪。他长得分外英俊,是父亲的骄傲,母亲也看着儿子就得意忘形。他做过不少官,政绩平平,但他任过本州(太原)大中正,标志着“太原王氏”乃天下冠冕望族。
不过,王浑父子喜欢匈奴人刘渊,刘后来成了西晋死敌,天下怨恨,故本支后来默默无闻。
四、兴旺的旁支
王浚父王沈为王昶堂侄,养子。王沈为司马氏上台立下汗马功劳。被拜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统领城外诸军事,封博陵郡公。其子王浚担任宁朔将军,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
八王之乱中,王浚结好鲜卑、乌桓势力,与成都王司马颖对抗刘渊石勒,势力不断扩张。引起司马颖忌恨,准备刺杀王浚。失败后他在荡阴大战中击败东海王司马越。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起兵夺取司马颖之邺城。被授以镇抚河北全权。之后,王浚多次打败石勒。威震华夏。不过,王浚自此有了取代晋朝的雄心,加上他为政苛刻,引起内部不满,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异想天开的与敌人石勒合作,被石勒“反客为主”诱杀。
王浚之死,标志着太原王氏在北方势力的结束。
五、“齇王”世家
王湛系王昶三子,身高八尺,龙颜大鼻,相貌堂堂。他少年老成,沉默寡言。众人以为“痴儿”,但王昶了解儿子,也十分疼爱他。父死,王湛独自在墓旁结庐守孝三年,不言不语。晋武帝都知道了他的痴名。
侄王济一次见三叔床上有《易经》,才知三叔研究易经,大为惊奇,两人谈了一天一夜,竟毫无倦意。以“上方山涛,下比魏舒”对武帝,王湛名声大噪,跃居名士之列。后担任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
王导说过:“我与安期,千里共游洛水边,何处闻有蔡充儿。”他是推崇王安期的。王安期名王承,王湛之子。自幼聪慧活跃,伶牙俐齿,善于清谈,成为“天下称首”的名士。司马越兵败逃难时,他去追随之,后成了司马睿的核心班子,地位仅次于王导。惜46岁英年早逝。
王承之子王述是个急性子,但却度量大,不过人痴。王导晚年,人喜阿谀他,王述道:“丞相非尧舜,岂能事事正确?”王导大惊,道:“怀祖(王述)清贞简贵,不减祖父。”王承从此声誉日隆,地位蒸蒸日上。先后任宛陵令,临海太守,会稽内史,征虏将军,扬州刺史,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负责品评四州南下士人高低,说明太原王氏依然是冠族之首。
王文度子坦之,王承之子,是他把江东太原王氏推上士族高峰。时人言:“大才槃槃谢家安(谢安),江东独步王文度,剩德日新郗嘉宾(郗超)”。三人合力,终于抗拒了桓温篡位野心。帮助晋朝涉过一个险滩。宁康二年,他以宰辅身份坐镇广陵,统领北府兵,标志着太原王氏地位如日中天。
六、互斗惨祸
王坦之三子王国宝,因祖上名声,加之堂妹为孝武帝弟司马道子王妃,以太子太傅身份辅佐朝政。王恭乃王昶之兄王默后裔,谢安为抑制王氏大宗,推举王恭妹为孝武帝皇后。不料司马道子势力发展快,引起皇帝猜忌,发生矛盾。结果使王国宝与王恭成了敌人。王恭掌握北府兵,王国宝兄弟也兵权在手,互相攻击,王恭多次打败王国宝,将王坦之在后几乎杀尽,王恭自己也被部将刘牢之所杀。太原王在“斗族”中自相残杀,几乎同归于尽。
不久,刘裕掌握东晋大权,杀了王坦之次子王愉一家,只有他的孙子王慧龙逃到了北方。
[ 本帖最后由 岳西王诗华 于 2011-6-8 19: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