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朝灭亡的原因我把它归结为两个字:士绅。
对于明朝的灭亡,我以前一直抱有一个观点,也是一个“顽固”的观点,就是明王朝的灭亡与统治者的荒淫有关,但是,当我查阅了很多史料以后,我得出了一个彻底相反的结论,明王朝统治者的廉洁程度,是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
其他的不说,就举大家都认为没有异议的史实来说:万历三大征大家恐怕大家都知道吧,这三大征耗空了内帑,这三大征的总费用粗账如下:宁夏之役(200万两)、朝鲜之役(700万两)、播州之役(300万两)。
这就说明当时内帑的储备总量就在1500万两上下,那么试问,皇帝府库中有1500万两真的多吗?没有比较时看不出多少的。明代一笔中等规模的商业贸易,贸易额在万两左右。全国中等商人数以十万计,那么全国短时期内流动的货币至少以十亿两计。所谓正义之东林党党魁钱谦益,无算田产、厂房,一家之中拥有现金即达700万两之巨,几乎相当于内帑的一半。明朝灭亡时李自成劫掠北京时,北京最大的缙绅家中光抢劫得来的白银就达3700万两之多!光搬运这些白银就要花一千余农民军三天的时间!
而且内帑的银子还是明皇室经过四五十年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它的岁入,十分可怜,只有区区三四十万两左右,
明代有一本书叫《五杂俎》,里面记载,徽商中的富豪人家,家藏白银有至百万两的,其余家有二三十万两的,不过是中等商人。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皇室府库岁入仅三四十万两白银,如果我们再说皇室荒淫,恐怕太过于颠倒黑白。
既然无情的数字帮助我们厘清了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就要问,这些可怜的皇帝的“莫须有”的罪名是谁妄加的呢?
说的简单些,是言官,所谓御史之流,再说大一些,实质上是文官集团,事实上到明朝后期文官集团已经坐大,其势力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以至于皇帝的御批竟然可以被内阁官员驳回!这一点绝对有史可查,虽然我知识浅薄列不出具体的史料,但是大家可以查明朝官方的史学书籍,或者是当时在工作岗位上的官员撰写的回忆录性质的书籍,这些资料中的内容可信度较高。
文官集团之胆大妄为以及明代皇帝之廉洁,有高手大仙已经撰文客观评述,内容比我写的详细得多此处不再赘述。
看完这些我立刻理解了朱元璋为什么要借胡惟庸党案大做文章,固然兔死狗烹的意思有那么一层,可是最后为何要屠戮上万人来制造恐怖气氛,恐怕就是为了沉重打击文官集团,可见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文官集团在明建立初期也是偃旗息鼓,不敢妄为,可惜后来明的统治者再也没有打击过文官集团,导致文官集团的势力日益坐大。
但是文官集团不过是“士”,“绅”呢?当然是指大地主阶级。
对于地主阶级,朱元璋显然也是早有防范,防范的措施,就是赫赫有名的两册制度。
首先是黄册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人口登记制度。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洪武十四年推行里甲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人口按所从事职业,主要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以户为单位,每户详列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因送给户部的一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按规定,黄册10年一造,每册一式4份,分别上报中央户部及省、府、县有关机构。
鱼鳞册制度作为黄册制度的辅助制度。
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亦称“鱼鳞册”、“鱼鳞图 ”、“鱼鳞图籍”、“鱼鳞簿”。
黄册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今天的人口普查啊,鱼鳞册相当于什么,土地所有权凭证啊,把这些情况都登记在案,既方便统治者准确了解综合国力的情况,又从根源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厘清了税收,防止出现偷税逃税漏税现象。
可是,明中叶以后,黄册和鱼鳞册制度遭到破坏,流于形式,久不更新,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明王朝严重的经济财政危机。而两册制度的废除,和地主阶级势力的日益坐大有关。
想想就明白了,两册制度保护农民阶级利益的同时,剥夺了地主阶级的一些特权,地主阶级当然要想方设法破坏它,地主阶级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破坏不了,但是当地主们通过经商鼓起腰包的时候,收买文官集团使他们在政治上的权力大为增加,最终使得两册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从而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所以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士绅二字,这两个集团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疯狂榨取普通百姓的血汗,最后普通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奋起反抗,尖锐的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是巨大封建王朝的灭亡。
当今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无一不与大利益集团有关。美国有石油财团,军火集团,日本有数大财阀,中国的官僚集团,其实本质上相当于旧时的文官集团,势力非常恐怖,而中国由于改革开放,新兴的石油集团、银行集团、保险集团和房地产集团也正在一步步壮大。
如何平衡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平民阶层,恐怕是世界级的难题,希望诸位今后为此大业贡献力量!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有删节。在此,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