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131|回复: 1

    王氏祖根的五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1 1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炎黄是王氏和他姓的总根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也是王姓的祖根。因为中华王氏的始祖群体中的禹契稷兄弟,就都是黄帝的第三十一世孙(此前传为六世),黄帝是公元前3200时代的人,禹契稷是公元前2070年代的人,一千多年的时间,怎么能只传六代呢?所以此前的研究,可能有较大的问题,因为如果证据不硬,结论就会很虚。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又说他是有熊国君,他的母亲叫附宝,见大龟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黄帝。
      司马迁的语言,充满了上古的睿智和神秘的色彩,但是不符合现代人的逻辑和慎密的审美。经过很多学者考证,黄帝是确有其人的。但是经笔者深入论证,发现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黄帝族群体。在优秀的黄帝族首领中,他们以黄帝的名义传位继位,总共持续了五百多年,共约十二代以上,最后才形成我们所说的黄帝族群体。
      黄帝族和中华民族的其他始祖炎帝蚩尤等族一道,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群体。而中华民族的得名,则是来源于黄帝族的父母之邦,其父伏羲母亲的故乡,陕西兰田的华胥渚。“华族”就是华胥渚的演生,而“中华”又是“中原”和“华族”的统称。
      黄帝的一生中,曾擒蚩尤于涿鹿之野,统一了北方。命仓颉写历史,始创六书;命风后演衍奇军之图,始制阵法;命隶首定数,而律度量衡以成;命伶伦定律吕,而始有五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于是始有医药技术。此外,宫室、衣服、器用、货币之制,一切也都由他而来。据二00五年第十一期《收藏/拍卖》杂志介绍:在宁夏中卫大麦地的考古现场,发现了中华民族象形文字的原始阶段、图形文字的数处独立岩群。把中华的文字文明史前移至一万至一点六万年以前。最近发掘的浙江嵊州的小王山文明,也己接近了一万年。
      以前人们说这些是历史传说,但是各地的考古发现,确都证明了在黄帝和更远(约公元前7000年)的时代,中华各地的农业文明已很发达,人们已会种植五谷,用陶轮纺织,铸造青铜器,使用文字,掌握历法,建造精美的房屋,说明关于黄帝等中华诸姓始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而是证据确凿。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是当之无愧的。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黄帝形象,是保存在汉代画像石上的那幅,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形象十分逼真。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先后被他派遣到全国各地,担任一方首领,帮助他治理天下。数世之后,黄帝的子孙便遍布祖国各地。
      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把炎黄二帝,作为自己的人文共祖和姓氏之源。二帝发祥于黄土高原,黄帝轩辕氏的家族,发祥于泾河流域的姬水,故此姓姬。炎帝即神农氏,发祥于渭河流域的姜水,故称姜姓。黄帝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一带,一说是山东的曲阜),后居于轩辕之丘(今陕西渭南),长于姬水(今陕西北部或河南新郑)。他们的得姓,都出现在有文字发明的时代之前。
      后来黄帝四处征讨,迁徙无常,东至大海,西到崆峒,北逐荤粥,南达长江。与炎帝战于阪泉,黄帝战胜炎帝后,势力大增,并与炎帝部落联合,尊黄帝为“大帝”,炎黄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发明创造,如日历(天文)、蚕桑(纺织)、舟车(战乘)、文字(雕画)、音律(舞蹈)、医学(中药)、算术(物理)、攻伐(战略)、占卜(宗教)、八卦(哲学)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而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即姓氏产生的时代:甚至还早于这个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中,坚执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思想,认为中华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的姓氏产生于唐、虞、夏、商、周等上古时代,而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出于黄帝。炎黄两位古帝,同为中国最早的得姓者。但炎帝只有姜、吕等姓的传承,而黄帝却分衍出姬、酉、祁、已、滕、成、任、苟、僖、嬉、儇、依等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姓氏。
    从《史记•五帝本纪》可知,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他娶西陵氏的女儿螺祖为正妃,生下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后代都曾掌有天下,由此分出两系: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即帝喾),高辛生放勋,放勋即唐尧(帝尧),此为一支;昌意生高阳(即颛顼),高阳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臾生重华,重华就是虞舜(帝舜),此为另一支。
      《夏本纪》:“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殷本纪》:契是成汤的祖先,而契又是帝喾的次妃所生。《周本纪》:周王室的祖先为后稷(弃),后稷乃帝喾的元妃所生。这样,“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姓。弃为周,姓姬氏”。
      弃在儿童时代就有远大志向,他善于种植稷(高梁)、菽(豆子)、麦等粮食作物。被帝尧发现,破格提升为“后稷”(农官,主管农事,教民耕种,于是人们以官相称,称弃为“后稷”。由于当时刚刚在脱离母系社会的过程,文化方面的母系痕迹依然很重,这个“后”字,就是母系社会时的“王”或“大”的意思,后稷也是姬姓王氏的根。 
      帝尧封弃为“后稷”,使他成为“王”者。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后”就是“王”。“王”在当时的读音为“旺”,“旺”就是司职管理和统治的人,“后稷”就是“王稷”。因为在后稷之前,男性的氏族首长,都被称呼为帝,包括姒姓王氏的夏朝十七帝,名号前也多以帝先。当然,凡事没有绝对,黄帝的同辈亲属中,就有一位叫“凤后”的帝冑,与黄帝合著过史上首部兵书《凤后握奇军》。看来“帝”比“后”还是要高一个级别。
      自商朝起,子姓王氏的商王们开始把弃作为“稷神”列入祀典,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倡植百谷、发展农耕的领袖和神。弃的“稷王”王位传了十二代,约504年。这十二代人的名字都叫后稷。由于稷王深得民心的尊贵和神圣,使稷王家族(一说嬴姓)的伯益得到了继承大禹王位的权利,大禹表面上不弗民意地让伯益上台,实际上将执政的资源全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使他在争权时获胜。
      夏启上台后,觉得祖先传下的“帝”,不如现在的“王”时毛和流行,所以就结束了三皇五帝的时代,自己改称“王”了,并追封自已的父亲禹为夏太王,可能这也叫“与时俱进”。虽然尧、禹、稷都是黄帝的五世亲孙,但是大禹和尧契稷挚封等五兄弟不是一个父母亲。后稷创下的尊严神圣的“王”的字号,被亲戚夏王们先用,作为稷王后代的笔者,心里还是有点酸意。真的,“王”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姓“王”当然也是一样,真的真的很好。
      到了第十三代后稷的时候,夏朝的政权因革命而崩溃,受到夏王尊重的第十三代“后稷”因怕死而“自窜戎狄”,所以他也有一个很生动、很形象的名字“不窟”。人家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窟连庙和王位都不要了。不窟的儿子鞠陶和孙子公刘,被取代夏朝的商王封到“刘”地(后稷在“周”),赐爵为“公”(比“后”级别低)继续领导全国的农耕,加强祖业的经营,为了真诚相待,后稷从商代起,有了与三皇五帝一样的祀庙和祭坛,使稷后公刘们很有面子。
      笔者曾根据典籍中盘古、燧人、伏羲、炎黄等人世系传承的资料,求证出了燧人氏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990年,本人在大学的史前论坛,也曾作过关于求证过程的演讲,反应也基本是正面的。笔者得到了多方鼓励,正在再向前求证,则发现盘古生活在公元前6990年代。这些都不是无稽之谈,因为都来自史料的积累。

      2、禹契稷是中华王氏的根

      中华民族的祖根,也就是中华王氏的发源地,因为有国就有“王”,国在哪里,王室和王氏就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从黄河上游甘肃的敦煌和天水、陕西的周原和西安、山东的曲阜、平阳,河南的洛阳、商丘和山西的翼城、太原等中原地区开始的。公元前2200年前,姒姓王氏的祖先夏太王大禹,子姓王氏的祖先商太王子契,和姬姓王氏的祖先后稷等人,共同组成了中华王氏的源头。
      咸和九年(334),晋成帝司马衍效晋元帝司马睿,在永昌元年(322)欣然为宰相王导敕《琅琊王氏谱序》之法,也即兴为退休的宰相王导敇《江左第一世家王氏世图谱赞》:侍臣王导,三朝贤辅,始肇商周,派传文(王)武(王),翊秦佐汉,清忠亘古。不但清楚地说了王氏的发源是“始肇商(前1600-前1046)周(前1150-前228)”即到太子晋时,王氏肇始已一千多了。晋成帝为什么写得这么潇洒,因为他不怕唐高祖李渊,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日后还会被人弄出“天下王氏出太原”,这么一个三百年后的“圣旨”,吓得二十一世纪的王氏后裔还不得不“遵旨”照办。
      唐代的翰林学士李翰为当时的宰相、琅琊王玙的家谱写序时,在第一行就表达了与司马衍同样的观点:“王氏之先盖出于周,自后稷、公牛迨乎(直至)太王、王季,至文(王)武(王)成(王)康(王)…。”这个臭老九的脾气很怪,他充耳不闻出身于太原的唐高祖李渊“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圣旨,实事求是地把王氏起源于太王王业(前1165-1096)、周王王季的历史呈现于正史和谱牒之中,由于他的眼中和笔下始终没有谎言,常常为时人称为“义士”所以丢了官。李翰在喜欢胡说八道的皇亲面前(他也是李皇的远亲),也许不是一个好官,但是在中国的正史和谱牒史上,却留下了难能可贵的一笔。
      欧阳修就“公关”一些,他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就曾迷失了原则(也许他真的是受蒙蔽),造成了我们今天在论述祖先时的混乱。他那篇精彩的太子晋是太原祖先的论述,虽然被喜欢抄书的人沿用了一千多年,却仍然掩盖不了科学和真理的光辉:夏太王大禹和夏朝的十七代夏王,商太王子契和十七代商王,和姬姓王氏后稷家族的三十代子孙,及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的三十五代王子王孙,就一直在陕西的周原和西安生活。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下达迁都河南洛阳的命令,姬姓王氏的子孙在周原和西安总共繁衍了六十五代,共计1985年(后稷约2213年出生,周赧王前228年失位)。
      一九一九年版的敦厚堂宋代王说族的《桃源王氏宗谱》卷首谱例中写道:王氏授姓之始有二:一自夏少康(前1945-前1923在位)封少子无余于会稽(其兄王亥),其子姓繁衍在越,谓皆王室之胄,而“以王为姓”。一自周灵王后亦“祖王为姓”,以昌大于“河南山东之墟”。这王亥无余兄弟“以王为姓”在前,周灵王后亦“祖王为姓”在后,昌大于“河南山东之墟”。把孰先孰后的王氏起源问题,简述的清清楚楚,根本没有太原什么事。
      从此以后,中华王氏的繁衍,基本上都是以陕西的西安、和河南的洛阳这两地为主的。这是王氏发展的第一阶段。王姓发展的第一阶段,经历了从大禹诞生(公元前2100年)到王业去世(公元前1126)这个阶段又分成姒姓的夏王室(氏)的470年(前2070一前1600),和子姓商王室(氏)的554年(前1600一前1054),共约1024年。这个阶段浙江会稽也有大量的子姓王氏在繁衍,由于正史记载缺失,故免其述。
    这个阶段,谱牒学上就叫作“中华王氏”的创源阶段。这个阶段内,也包括了姬姓王氏祖后稷,到周太王古公亶父止、共三十一代人的共同发展。和妫姓王氏祖虞舜及子孙的贡献。他们在创建中华民族的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响亮的姓氏之源“王”。这个时期的王氏代表人物是王倪(传说)、王亥(姒姓)、王业、王季(姬姓)、王叔箕子、王子比干(子姓)等。(由于妫姓王氏在中华王氏中很少有传承的线索留下来,或己融入他姓的王氏,故我们这里对他的论述可能会少一些)。

      3、古公亶父(王业)是姬姓王氏的根

      王姓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姬姓王氏”阶段。这个阶段从前1165年诞生的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开始,到他的第二十五世孙、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王侨的诞生(前565年)结束。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即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的周成王诵的时候,由周公主持,天下受到分封的诸侯王己经达到了53个,当时被从王室(氏)授姓的,也己超过了71国(姓),加上三皇五帝的遗姓,当时己有了100多个姓氏,并有了所谓的“百姓”之说。难道百姓之中没有王氏吗?如果有,则姬姓王氏至少在公元前1050年的周武王时期就有了。何必要等到五百年后的太子晋子呢?
      当然,这个过程是从“周武授氏”为象征的,到“太公封神”达到高潮。史上曾有传说,太公封完诸位亲戚,忽然发现忘了封自己,于是就挂在门后,做了“门神”。当然,实际是周王把他封在了曲阜,齐国就是他儿子建的。这倒是王氏寻根现状的写照,因为此前的学者大多认为“周武授氏”和“太公封神”的大事件中王氏的得姓不是主角,因为周王姓姬,不用再授“姓”了。那些被周公授氏的人难道不姓姬吗?其实授氏与授姓并非完全一回事,只是那个授氏授的是“爵”,中国人的早期姓氏大多经过了以爵为氏和姓氏合一的过程,正是这些早期的姓氏衍生了我们现代的姓氏。其他的姓源可以以爵为氏,“王”为什么不可以呢?
      “王”不是人封的,王“氏”才是王。就好象周公也曾说过的那样:“王”不是争来的,也不是封受的。最早的“王”,就象后稷和古公那样,是“王”在人们的心中(所谓内王外威),甚至是王在家族的“命”里的。王业、王季和周文王在周原以“周易”和“周礼”奠下了王基,“易”是能力和理念,“礼”是政策和法律,所以后来礼崩乐坏的时候,孔丘老先生很着急,终生为克已复礼而奔走。“礼”和“易”是“王”者之所以为“王”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后来的很多皇帝己不懂这个了。
      人们对太子晋废为平民后,时人称他“王家”,只是一种尊重,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这不是王姓的授姓之始的凭证。否则,比他早两千六百多年(约前3200年出生)的王倪、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王亥(约前1900年出生)、比他早五百多年的王季(前1110年仍在世)等人的名字前面,就没办法再加这个姓了。我们己经说过,男人以职为氏,王氏就是从“王”这个“职”而来的。从谱牒学讲:第一个“王”,就是王氏的第一人。此外,“王”也是一种哲学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姓氏文化遗传。

      4、琅琊王氏的“根”是山东的太孙赤、王子城父和王亢

      王姓发展的第四阶段,为“琅琊王氏”阶段。这个阶段的前奏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前700年时期的周平王之孙太孙赤,和出生于公元前720年至前650年时期的三代王子城父,他们的后代都在山东莱阳出现和传承至今。秦汉以后,东莱一带在琅琊境内,真正的琅琊王氏,就应从周恒王时的“齐襄公二年”(公元前696年)的王子城父开始的,琅琊王氏本来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琅琊时期的聚居地为今山东胶南、莒县等地,史称东莱、皋虞、临淄、沂川等名。
      王子城父的生活时代,史籍中的记录是有矛盾的:一部分纪录是“襄公二年”,一部分是“惠公二年”齐襄公二年是前696年,齐惠公二年是前607年,证明至少有三代叫“王子成父”的齐国大夫经历了襄公、恒公、昭公和惠公这四代齐王。陈寿《诸葛亮传》中提到有一个打败长狄的战神“成父”,是管仲推荐的。管仲生于前730年,逝于前645年,如果“杀狄”是襄公二年的话,则此“成父”应在前720年以前出生。
      周赧王退出河南洛阳的王城时,当时的河东太守王稽,曾秘密联系琅琊的旧族亡秦,对这一史料的分析表明:周天子下野后,周王室的贵族们就衰变成《史记》中的“旧族”而他们在后琅琊时期的聚居地,就在今山东省的临沂地区。秦始皇的大将军王翦、王贲、王离,这祖孙三代的封地武城一带,或全在这一地区的临沂境内,所以后琅琊阶段的开始,可以从王离战死时算起(前209年)。
      此后,后琅琊王氏阶段因为其代表人物的世系,没有任何失记或可疑,就直接连着前琅琊了。而“后太原王氏”的阶段,因其与“前太原王氏”的阶段,约有近五百年(约前550年出生的太子晋子王宗敬,至约公元0年出生的王霸)的失记,所以只能分两段记。当然,也有好事的人物(晋穆帝司马聃和唐高祖李渊),因为政治的需要,命人补记了这一段的空白,但是错漏百出,史学界与谱学界均颇多存疑,实在难以为证,故不以为记。琅琊王氏的阶段,也是中华王氏的发展基本完善的阶段。从此以后,也会有一些零星的补充或汇入,大多是散逸者的回归(例如朝鲜国的乐浪王氏和我国东北的营州王氏),或形不成规模的追随(例如冒姓和赐姓)。
      扯来扯去,总得有一个结论,否则我们王氏的姓氏寻根工作就会一筹莫展。当然,今天的结论,也许来到的稍晚,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那末多的高手在“琅琊”或“太原”的谜局中落下马来呢?是的,在说完了这么多的绕口令般的非常老套的旧话之后,还是想讲一句很内心的大实话:不要分“太原”、“琅琊”好吗?既然王元和王威是亲兄弟,王导和王旷是堂兄弟,那就不要再分什么太原、琅琊了好吗?所以,我们从事谱史工作的同志,在研究不够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再参与此类的问题。
      
      5、“太原王氏”的根群

      王姓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就是大家常说的“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前太原王氏”阶段。既然中华王氏始于夏商周的王室,为什么在王氏的后代中,还有大量的谱牒作品把自已最早的祖先,记载为太原王氏,这可能与唐代以后,有了唐高祖李渊的“天下王氏出太原”的传说所造成的结果,还可能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在太原失踪有关,因为目前海内外所有王氏后人中,传说自已是王导、王羲之后代的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虽然这些传说有点语无伦次,甚至东拉西扯,但不能不说没有一点道理。
      例如浙江余姚的王守仁家族的谱系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王守仁老先生自己认为他是王羲之的后代,但是学者们均认定他是三槐王懿(即王导)的传人。而他的家谱上记录的却又是典型的拼凑后的太原王氏谱,王守仁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后代对他家世的研究和世系的排序一定非常的认真。现在连他的世系排序问题也如此的成为问题了,平凡人家的家谱问题岂不更大?王守仁家族的谱系,证明了谱牒界的尴尬。
      结论是肯定的或也是神幂的,笔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个有点棘手的问题答案的关键。因为不但王姓的起源问题很困扰,“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先后问题扯得就更多。这么多琅琊王氏中的王导和王羲之的后代,把自己称为太原王氏,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的失踪之谜,(因为他和后代在太原只要超过六十年,他就是正宗的太原王氏了);二是说自己是太原王氏比较正宗、保险。王旷和王羲之家族的谱系,也是最典型的“王氏尴尬”。王导、王羲之后代大多说自已是“太原王氏”。
      郡望、堂号的产生一般要有四个以上的先决条件:A、显著的、有社会地位的当地名人;B、巨大的、人口众多的群体;C、连续的、三代以上的繁衍;D、清晰的、有史可证的谱系(或文史记录)。太子晋没有上述四条依据中任何一条的条件,虽然太子晋是历史名人,但显然不是太原名人(因为他的户籍只能算作洛阳的),其他条件看上去更是连影子也没有。但是,这仍然不能妨碍我们将王子城父、太孙王赤和太子晋王侨定为“前太原王氏”,因为仅凭他们三个代表人物的迭续,就己超过三代多宗而且人数很多了。何况,史书上对他们与“晋”的关系的描述,和千百年同宗的认可,足可视为“公证”。
      惟因如是,我们建议将姬姓王氏的太孙王赤(约前700一约前650)、王子城父(约前650一约前600)定为“前琅琊王氏”,太子晋王侨(前565一前549)和他们一定会有的子孙,定为“前太原王氏”,他们比“琅琊王氏”的始祖王亢(约前450年一约前380年)看上去确实要晚一些。这个定议中美中不足的,是前太原王氏的子裔(从公元前500年的王宗敬之后一公元50年的王霸以前),并未留下史证和谱证。而上述太孙赤和王子城父则在山东生活过很久,并留下了后代。此前人们议论中的这期间的太原王氏传人,全部是陕西、河南和山东的籍贯,请详见本书《黄帝和禹契稷历世子孙的世系图/表》的考证结论。由于千百年来人们的传说和爱戴,太原王氏的太子晋王侨,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圣人,并且不容置疑,。但他肯定不是中华王氏的始祖。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有少量修改。在此,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发表于 2011-7-31 2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几句

    真的没有必要争什么太原琅琊,黄帝后裔就是了。如何发展,发财才是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