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枭雄吴三桂因反清廷而兵起湖南衡阳却又病故,后起事失败,造成吴氏大家族面临灭顶之灾。以吴同相武德将军带领的一支吴三桂的家族迅速隐藏起来,并延续至今,在今天的贵州省贵定县与麻江县一带生活。
单传长房代代叙 留下百年隐族情
笔者于2003年12月17日上午与彭荫荪和王德兴约定,一同到麻江县碧波乡五寨村找王凤华。王凤华是这支吴三桂家族后裔的单线传人。
在途中王德兴介绍说,为了不暴露家族真情,不让外人知道这支家族与吴三桂的关系,有很多隐史不能形成文字,只能历代口传。为了口传的真实性,同时为了不扩大知情范围,采取了只传长房、长子、长孙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涉及整个家族生死存亡的严肃大事。王德兴说,因为他不是传人,所以对很多隐史不太了解。
我们到达五寨村,找到了王凤华的家。王凤华今年46岁,是一个身体健壮的中年农民,看上去精明能干,是吴族第16代长孙。五寨村距离麻江县城东北方6公里,不远处是一条高速公路,共有120多户人家,大部分姓王。王凤华告诉我们,传人是非常严格的事,他的一辈祖上因为只生了女儿,迫不得已便另找一个女人为其生了一个儿子,使单传得以延续。
我们告诉王凤华这次来访的目的是想通过媒体让世人知道他们家族的历史故事。我们笑着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有什么怕的。话虽这么说,但是我们却隐约感到他并不想向我们讲述更多的东西,只讲了《家谱》上已经记载的事。在谈话中,王凤华很严肃地说:“除了我能告诉你们外,你们问其他任何人,他们都不能告诉你们,因为我是传人。”我们知道,这是这个家族数百年来在战战兢兢的逃亡生活中形成的观念,谁也不会突破这种观念。
笔者问询长房与长子的概念,王凤华说,任何一个分离出去另辟住地的人都是长房,可以向他的后代口传。而没有分离出去的,无论有多少户,只有长房户才能传其长子,其他人不能传。他们一直严格遵守着这条规定。
追寻源头不见谱 墓中隐藏真族史
听说有三座家族的祖上坟墓,是他们单传之始源,我们便在王凤华的带领下去察看这三座坟墓。我们首先来到带领这个家族逃亡出来的吴同相武德将军的坟墓前。这个坟墓是后人于1985年从他处迁移过来的,坐落在麻江县杏山镇隆昌村光头寨。这是一个大坟,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碑文落款是他的两个儿子顺忠和顺林,接后的是“全嗣孙十六代”。彭荫荪据此推算,吴同相应当是与吴三桂同时代的人,与《家谱》上的记载一致。
《家谱》记载吴同相有五子,顺忠为三子,顺林为四子,其余三子未在碑文上出现,不知是何故。这个家族就是由顺忠和顺林这两房开始口传纪事的,是单传的源头。王凤华是顺林这一房的传人。
我们先后察看了顺忠和顺林的坟墓,发现顺忠的坟墓几乎与其父吴同相的一样大,顺林的坟墓则小得多。
单传的源头从顺忠和顺林开始,还有一件事也是从顺忠与顺林开始的,那就是改吴姓为王姓。据王凤华所说,他们改姓是拜寄给当时的一个叫王忠保的大家族,所以从王姓了。但是他的这个说法与《家谱》记载有误。《家谱》记载吴同相的爷爷辈就有两人拜寄给叫王忠保的人而改姓。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顺忠大墓的背后不远处,又有两座并排在一起的“碑墓”,里面葬的不是人而是石碑!石碑的内容是什么,王凤华说是关于吴三桂和这个家族的记载,具体内容他不说。王凤华强调这两座坟墓谁都不能打开,谁要是动了,几千族人不会放过他。这两座“碑墓”前各立一块碑,一块是“奉宪禁碑”,另一块是“族谱地方名”。
“奉宪禁碑”记载了立碑的事因。清道光年间有人想买卖此山地,遭吴族王氏之族众反对,呈告官府得准法令,其他族人不得开荒买卖此处王氏史上族地。后于此地立一块“奉宪禁碑”,咸丰年间被破坏,至光绪年时,众族人又立碑两块。1985年有一钱姓人家想占售此地,众族人上告政府,政府令遵碑所限,归王氏族人用地。众族人将同相祖碑、顺林祖碑、家族谱碑和御录禁碑共四碑,埋于墓中,墓前立“奉宪禁碑”和“族谱地方名”两块碑。
现在,这两块墓地成了吴王两氏大家族的精神支柱,而其中四碑上记载了什么史实,我们不得而知,又不能打开来看。我们从吴王二氏大家族不言家史的神秘氛围判断,这四块碑可能记载了这个家族的家史真情,特别是家族谱碑,可能是真实的家谱。而我们手里的这本印刷版家谱只是经过“改编”后可以面世的准家谱,只是用于“认亲”和“认辈”,还有“家嘱”功能,没有史料价值。
传说遥指吴三桂 家谱暗藏逃亡图
王凤华的单传家史是从吴同相那一辈开始的。我们从他的讲述和家谱的记述中明显感到,吴同相与吴三桂是同族人。但是吴同相与吴三桂的家族关系却没人知道,王凤华也说不知道。也许,是不能说。
在我们采访前,王凤华曾向彭荫荪讲述了一个传说:“我家祖上是个一顿能吃一斗二升米的武将,和当朝的皇上很要好,打得天下给他坐。皇上为了感谢他就和他订亲结成儿女亲家。没想到我家祖上生的是儿子,皇上生的是女儿。皇上当时对我家祖上说:‘亲家,你长年驻守边关,不如把儿子放在我的身边,由我来调教,我一定把他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后来皇上死后,他的儿子不知怎的就把我家祖上的儿子杀了。皇上的女儿也就是我家祖上的儿媳,借故给她的公公送寿礼,派飞马将一双皮靴送到云南。我家祖上没想到60大寿上能收到远在京城的儿媳送来的皮靴,非常高兴,当场穿给大家看。但刚穿好在地上一跺脚,却不想鞋底有针刺痛了他的脚底。他一气之下拔剑把皮靴砍成几截。这时,一封血书从鞋底落了下来。他看完信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杀,震怒之下决定带兵去打。因他属相是火龙,不宜走水路,应走旱路,可他报仇心切,不听劝告,非要走水路,结果没打到湖南就失败了,他也病死了。我们家族从此招来杀身之祸。为了逃命,只得逃了一个地方又换一个地方,最后还得改姓换名,分散隐藏到各处居住,直到今天。”很明显,这个传说中的“祖上”就是指吴三桂,但是没有讲到吴三桂与吴同相的关系。从吴同相的碑文看,他应该是吴三桂的武德将军。
同时,我们在王凤华家的堂屋大门口上方看到“太原第”三个大字。王凤华告诉我们,这是为了区别吴家王姓与其他家族王姓,表明他们是从山西太原过来的门第人户,暗指与吴三桂是一系的。《家谱》也记载了一点,在明洪武年间他们的祖上就“调北填南”,即先由江西上调北方,再由北方回填南方即云贵一带。这些都暗示了王凤华家族与吴三桂的族史渊源。
《家谱》在族史时间上进行了编造,把他们的逃亡经历写成“调北填南”的自然流程,混淆在家族分户分支的过程中,隐藏起来,一般人不精心考察看不出来。我们经过研究,由彭荫荪画了一张吴同相家族的“逃亡线路图”,王凤华看了予以认可。
根据《家谱》推断,吴同相当时可能在贵定沿山的皇都城守卫,吴三桂兵败后,便遣散众军士,各自逃命。吴同相带着吴氏家族,逃亡到贵定云雾山区的平伐,后来又到田坝、斗篷山区、麻江县(古称麻哈州)。几经周折,20年间换了五六个地方,最后在杏山镇的隆昌村一带(古称瓮把朗)落地定居。这就是王凤华家族当年的“逃亡线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