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864|回复: 0

    王艮、王栋、王襞家世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8 15: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艮、王栋和王襞,世称“淮南王氏三贤”,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们不仅是“泰州学派”思想的创立者、宣传者,更是“泰州学派”思想的践行者。关于淮南王氏的家族渊源,历史上似无争议,但本人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抛转引玉,以供研究“泰州学派”的专家学者参考。
      关于王氏家族的来源,普遍的说法是来自苏州。但在明史及历朝泰州志及扬州府志中纪载王艮或王栋均为泰州人或东台安丰场人。王艮及其家族到底是苏州人还是泰州人呢?
      来自苏州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王艮“先世原居苏州,后落户于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始祖名王伯寿。”《百度百科•王艮》
      2、“王艮的先世,原居苏州。朱元璋为对国初群雄中与他争斗最激烈、也是争斗到最后的张士诚的报复,把苏州大批居民迁来淮南海滨劳动。王艮的先祖也在迁徙之列,落户地点为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成为世代相传的“灶户”(当时海滨居民分为“灶户”和“民户”)。”《东台大儒王艮与“泰州学派”》
      3、“王氏三贤祖籍山西太原,宋室南渡,徙姑苏(苏州〕,明洪武七年迁江北定居,一世祖为王伯寿,七世祖王艮、王栋乃同族兄弟,王襞为王艮次子。”《姜堰王氏宗祠简介》
      近日详读《三水王氏族谱》,从中发现一段文字,对王氏家族的来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族谱的卷首中王艮的族孙即迁泰十世孙写道:“之垣曰:吾族原籍山西太原郡,自宋室南渡,始徙新安……后因兵乱复徙姑苏。我太祖统一海内,吾祖伯寿公思归故土,仍徙江北之安丰场,此吾宗之鼻祖也。生二世三人:孟国祥居场北,季国桢居场南,仲国瑞徙姜堰即古之三水镇也。”
      从上述文字(特别是加着重号的字)我们可以得知如下信息:
      ⑴王艮和王栋的祖先是南宋随高宗南渡由北方迁到江苏,以后子孙繁衍来到苏北。这证明王艮的祖先属太原王氏。因为东晋南迁的主要是琅琊王氏,而随高宗南渡的主要是太原王氏。(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天下王氏的来源》)
      ⑵王艮的祖先元末因兵乱迁到苏州。张士诚有一位姓王的老师。据史料,这位老师在张士诚苏州称王后托辞老疾,回到泰州,隐居在泰州东北郊。当地人将他隐居的地方称为“王师庄”。张士诚失败后,为躲避朱元璋的迫害,攺称“王思庄”,直至明亡复改回“王师庄”。《[宣统]续篡泰州志•古迹》中记载“王师墓在州治东北王思庄。相传王为张士诚师,张败,王遁迹于此,因以名庄,改王师为王思。”《[道光]泰州志•庄镇篇》记载:“…淤溪庄、读书庄、王师庄…,以上东北隅共二十八庄。”《[民国]泰县志》称王师庄为忘私庄。现忘私庄在俞垜镇北数里。
      那么,张士诚的这位姓王的老师是什么人呢?《[道光]泰州志•事略篇》载:“王克柔者,泰州人。家富好施,多结游侠,将为不轨。高邮知府李齐收捕於狱。李华甫与面张四素感柔恩,谋聚众劫狱。至正十三年五月士诚又与华甫同谋起事。……遂并其众。”在张士诚攻克高邮解救了王克柔后,王克柔就率领他的亲朋子弟加入了起义军。王艮和王栋的祖先王伯寿等就是跟随张士诚的起义军到苏州的。
      ⑶明初又迁回泰州。王伯寿回迁泰州的过程有很多令人思考的地方。洪武初年将大量苏南人迁往苏北,称为“洪武赶散”。苏北地区(今江苏省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大部分平原地区)是明初移民的重要输入地之一。移民的主要来源是苏州地区,以及其他苏南各县及浙江北部。明太祖为何将大批的江南人口迁往苏北,除了上文提到的为平衡地方发展,解决部分地区的过剩人口,医治战争创伤、稳定社会秩序,还有打击北元和群雄残存势力、抑制江南豪强地主以及力图恢复他理想中的江南古代淳朴风尚等考虑。迁徙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自洪武元年(公元1367)至洪武三年(1370年),后期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洪武赶散与泰州市民文化》
      王艮和王栋的祖先是什么时间迁泰的?王栋的祖先王国瑞是洪武三年(1370年)迁至姜堰,户籍为民户,说明王国瑞是主动自愿迁泰,而非强制性迁泰。而王艮的祖先王国祥及其父王伯寿是洪武七年(1374年)迁至东台安丰场,户籍为灶户,说明王国祥是因为支持张士诚而被强迫搬迁的,编为低贱的灶户即带有因犯罪强迫劳役的意义。王伯寿的三子王国〔谷)桢先随父前往安丰场,后又迁泰州北乡王思庄,其户籍为民户(从其子孙可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可以证明)。这说明王国桢在到安丰场时尚未成丁(十六岁成丁),所以未编入灶籍,可以自由搬迁到祖父王克柔的隐居地。
      从王伯寿对于迁泰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其良苦用心。在张士诚失败后,王伯寿从洪武元年(公元1367)朱元璋第一次移民中看到明朝统治者对支持张士诚的人将加以迫害,所以将其大部分财产(据说用三辆马车和五艘大船转运)由其次子王国瑞转移至姜堰落户,以打下回苏北的基础。在被赶至安丰场后又将幼子托付给其祖父照顾,以避免编入灶户的悲惨遭遇。王伯寿及王国祥虽被谪安丰场,但除应名劳役的人必需在安丰应差外,其余家属仍可长期居住在姜堰。说明其思虑之深。“王孝女,百夫长王国祥女,仲仁之妹也。初,父祥早卒於姜堰,仲仁往戍,止遗女与母韩氏独居。……”《[雍正]泰州志•人物列女》
      关于王氏的先世谱系,目前尚无考据。在大部分的现存族谱中,一开始都会记载着谱系。如最近发现的白马村《王氏族谱》等。但姜堰王氏族谱仅记迁泰始祖王伯寿,向上末著一字。姜堰市三水王氏宗祠修谱工作协会曾多次派人去苏南寻根访祖,但都以无果而告终,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造成王氏族谱谱系不存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元末明初,毁于兵火洪水。“元末泰州为吴王张士诚占据,朱元璋命大将常遇春率军攻取泰州,久攻不下,朝廷对泰人十分厌恶和仇恨。后常遇春用水陆两路夹击的方法攻破泰州,进城后大肆焚烧屠杀以泄其忿。恰在此前,朱元璋命徐达从高家堰放水淹没淮扬(也是为了攻城),泰州随即成为一片沼河泽国。在泰州,有谚语为证:“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城中三尺水,坡子七人家。”这两句话是说洪水阻断了从淮安府到扬州府的陆路通道;泰州城以坡子街地势为高,但大水淹来,城中水深三尺,高处也仅存七户人家,至于城外低洼处可想而知,定是遭到没顶之灾了。一时间泰州兵灾加水灾,百姓们非死即逃,以致城空地荒,”(《洪武赶散与泰州市民文化》等)留在泰州地区的王氏族人星散,族谱佚失无存,所以《三水王氏族谱》无法编撰族系。
      2.出于避祸,避免株连和牵连。明初,刑法严酷,连坐株连现象十分普遍,最著名的如胡惟庸案、兰玉案、方孝儒案等,最多至殄杀万人,最广至株灭十族。王艮的祖先由于曾参加过张士诚的队伍而获罪,为避免牵连族人,因而故意隐匿族系,在修谱时略而不述,这是可以理解的。从《三水王氏族谱》中也可得到佐证。“初,贵卿公以人才授湖广汉阳府推官,部委南京督工,鸣锣惊驾。定鼎之初,乐于用材,重于执法。谪充山西安东卫小旗军役,不幸戍所,接勾补伍。安丰一族,恐致连累,由此不通往来。”这段文字也说明了为了避免因罪牵连,父子兄弟间可以断绝关系。
      3.总谱佚失,支谱未录。《三水王氏族谱》是迁泰第二世王国瑞一房的族谱。王国瑞是王伯寿的次子,所以该族谱仅能祘是支谱。而总谱则应保存在长房,即安丰王国祥一房中。但《安丰王氏族谱》己佚,安丰王氏祠堂、墓葬、碑刻也已荡然无存。其中是否有族系记载无从考证。三房泰州王国桢后裔曾存有《泰州王氏族谱》,但也于文革期间毁于一焚。
      关于王艮和王栋一门王氏家族的谱系的寻访,以个人愚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到忘私庄附近寻访。忘私庄周围是否有王氏后人?是否有残存族谱?②向北寻根。高家堰溃堤后,里下河的难民由于南方兵火正炽,极可能向北逃难,流落于淮安、盐城、宿迁、徐州,以及泗、濠、寿诸州。这些地方是否有王氏族人衍繁。③从明人笔记中寻找片纸只字,其中是否尚能找到相关资料,待考。
                                  辛卯孟夏义门后学王通敬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