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025|回复: 0

    国民革命军陆军师的编制-浅析近代以来中国陆军师编制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代以来,中国陆军师(清末新军、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陆军师)的编制一直在师辖旅、旅辖团(一般是师辖2旅4团)的大编制和师直辖团(一般是师辖3团)的小编制之间反复(过去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编制,有“四方型”师和“三角型”师的通俗叫法,考虑到大编制师也不一定都是2旅4团,也有2旅5团、2旅6团、3旅6团、3旅9团等编制,为了简洁准确的表达,本文不采用以往流行的通俗说法,而采用“大编制师”和“小编制师”的说法加以区分)。在二战前后欧美陆军师编制逐渐由大编制向小编制转型的大趋势下(二战英国陆军虽然是师辖旅,但旅下没有团一级编制,而是直辖营,所以也是一种小编制),国民党军的陆军师编制反而出现过两次由小编制向大编制的“倒退”(30年代的“调整师”和40年代的“整编师”),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研究的。
      通常认为陆军师由大编制向小编制转型,是因为一战之后,战争的表现形式逐渐由双方沿着基本静止的整然战线正面对抗的阵地战向在整个作战地域内全面机动和对抗的运动战转变,对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除了对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应用外,作为陆军基本战术兵团的师的编制也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减少指挥层次来适应这种变化,而通讯、交通技术的跨越发展,也使陆军师在减少指挥层次的同时有效指挥更多的下级单位成为可能。这就是欧美陆军师由大编制向小编制转型在现实上的必须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而这种必须性和可行性,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陆军而言,一直都是不充分的。当时影响中国陆军师编制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军火供应的途径和充足程度,以及对列强、尤其是德日军队的盲目模仿。总的来看,基本上内战时期或以攻势作战为主时,大多采用小编制;而以国防为目的编制的部队或以防御作战为主时,一般以大编制为主。
      以往论述这个现象时,往往以进攻作战时部队布置适宜前重后轻、宽正面、大纵深突击的特征来说明小编制师比大编制师对兵力的利用率高、轻便灵活的优势。但在防御作战时,部队往往需要前轻后重或均匀配置,并尽量缩小防御正面、增加防御纵深,这样的话,大编制师臃肿迟钝的弱点就不那么突出了,反而体现出其兵力“厚”、结构“稳”,抗打击、抗消耗能力强的优点。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以当时的国力和军力,中国陆军在抵抗侵略的国防作战中很难掌握战场主动、进行机动作战和攻势作战,多半只能依托既设阵地节节抵抗,所以采用小编制师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而技术装备和技术兵力的薄弱,也使当时的中国陆军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编制能够与列强陆军有效对抗的小编制师,而另一方面,采用大编制师则可以利用有限的重装备和技术兵支援更多的步兵作战。只有在不用考虑与列强陆军对抗、对手同样落后的内战中,才有小编制师存在的需要与可能。
      中国陆军师的编制从清末新军以来一直到北洋政府,主流都是学习德日陆军2旅4团的大编制。在大编制师大行其道的同时,也出现了很有中国特色的小编制师的雏形——混成旅(清末称“混成协”),混成旅的出现大致和中国陆军的近代化进程基本是同步发生的,最初建立的目的并非像后来的列强陆军那样是为了减少指挥层次、增强师一级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只是作为一种临时编制,在兵员和装备只能满足建立缩编的“架子师”时才暂时存在,在补足人员编制后会编成正式的大编制师,只是后来随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加剧,组建成本相对较低的混成旅才从一种权益的临时编制渐渐成为了正式编制。从时间上看,中国陆军的小编制师、或者说小编制师的雏形出现和被广泛采用比大多数列强都要早。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和援助,在编制也接受了苏联军队的“三三制”,正式采用编制3团的小编制师。在北伐战争结束、基本统一全国政权后,国民党当局计划对全国陆军进行了统一编遣和整理,虽然颁布了多种陆军师的编制,但大多都又恢复到大编制。这是因为此时的国民革命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以夺取全国政权为目的“革命军”,而已经转变为“国防军”的缘故。1933年起也编制了一定数量的专门以“剿共”为目的、3团编制的小编制师,这些专门的“内战”型师技术兵力薄弱、有的甚至几乎没有火炮装备,除了用于“剿共”,是没有国防作战能力的。
      1935年以后,随着“调整师”计划的实施,到抗战前,国民党正规军的师编制基本被统一成大编制,抗战前期的中国陆军师基本都采用了调整后的大编制,但随着战争的深入,在北京、上海、南京、太原、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陷落、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随着防御正面的扩大,兵力则相对不足,加之得到美苏军援,装备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编制上也受其影响,1939年后,原来的大编制又逐渐改为了小编制,这与战略相持阶段相互拉锯、机动作战增多和战争后期局部开始反攻的形式也是相适应的,所以这种小编制一直到抗战结束都基本没有变化
      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陆军师的编制又经历了一次由小编制向大编制的“倒退”,但这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非军事上的考虑,以便在裁军的名目下尽可能保存部队的骨干和技术兵力(整编后的师、旅的指挥机构级别和所配属的技术兵力,实际相当于整编前的军、师,只是裁撤了以步兵为主的部分团一级单位)。在内战全面爆发后,实际战斗证明,这种向政治妥协的编制并不适应实战的需要,最终不得不在1948年取消整编师、旅的编制,改回军、师编制,再次恢复小编制以适应激烈的内战对军队编制的要求。但此时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都已经宣告失败,战略主动已经易手,在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形势下,调整编制的意义应经不大了。
      总的看来,采用大编制大多是在和平时期,受到政治、经济等军事以外因素的影响的结果;而小编制则基本上是在战时,出于单纯实战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