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211|回复: 0

    五河镇,好地方。(岳西王诗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5 15: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沿着闻名于世的潜水往上,走过幽静秀美,名满四方的天仙河,或者从繁华的岳西县城曲折西行,翻过斗水岗,就能看见无数山峦在这里敞开一段河谷,一块冲积平畴,秀丽的潜水像一条迷人的玉带在山谷平坝间飘扬,五河更像巍巍大别山在这里偶然露出他激情奔涌的心扉。
      古老的五河,流传着一首有趣的歌谣:“干太湖,烂望江,五河荡,好地方。打不完的鱼,运不完的香(茯苓),一到春水涨,满河起排忙,喜曲飘四方(此歌词版本很多)。”传说妙道山颠巨大石狮“吃潜山,屙太湖”,故太湖乃至望江富,潜山穷(五河在内的岳西县大部原属潜山县后北乡)。但石狮口下的五河沾着狮子猎物的鲜血,也说天雷打掉石狮下巴时血流不止(山下有个小河叫血流河),“血沃五河”吧,闯荡四方的五河人豪迈的以一乡之地与两县较劲,自夸。其实五河的确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就像一幅画,叫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就像一坛酒,醇厚飘香,叫人未饮先醉。
      1、悠久的历史
      五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的新石器时期。那时候,水肥草美,气侯宜人的五河荡就有人居住,留下了清晰的更是耐人寻味的遗迹。五河村有一块地势西高东低的台形坡地,面积1万平方米。这就是有名的王上屋遗址,当年进行过初步发掘,发现了十几件石器,有石镰石钺石斧等,大多保存完整。
      宋末大乱,五河已无人烟。明前期,五河先民从撞钟河溯河而行,穿越林障险滩激流,来到这里,发现了五条河交汇的平坝,于是插标垦殖,艰辛创业,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终于让草莽泽国变成阡陌家园。每年初夏,河里漫上大水,将山上的腐殖黑土铺满田野,水退后,到处是一层黑黝黝的淤泥,撒上种子,也不需多少料理,秋来就是一望无际金灿灿的庄稼。
      满河的鱼虾与满谷的稻米使五河成了大别山上难得的鱼米之乡。不久,勇于开拓的五河人开辟了木材水运,将五河两岸无数的树木沿潜水运往水吼石牌。渐渐的,一年四季,山上到处都是各地来的伐木人,整个冬春,五河两岸全是堆积如山的木材,又将木材扎成木排,春夏之际,河水高涨,无数的排工,站在排头,握着竹竿,让如飞的木排从容地穿崖过滩,驶向山外。五河成为后北最大的水运码头,也是最繁华的山间商埠。
      2、名士辈出
      五河人耕读传家,亦农亦商,造就了博大的胸怀,留下许多传世佳话。
      勇士王宏纲,明末人,督率乡勇抵御白马军流匪,于现五河大桥头熊岩据险御守三日三夜,后掩护乡勇撤退,独自留守,肚子被敌刺开,肠子流出,他一手捧肠,一手持刀而战,直至坠崖而死。
    王国盛,乾隆年间监生,因弟荒唐败家,四次将自己家产与弟对分,终使弟悔悟,努力读书致仕。
      王曰修,道光二十六年举人。因德才出众选任湖南永定县知县,那是苗、瑶等少数民族集居地,土匪横行,百姓民风剽悍,屡生事端,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王曰修一到任,修葺城垣,屯积谷物,开垦荒田,设育婴堂,救贫扶弱,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接着,他创设义学,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永定向来有典妻陋俗,他多方开谕,下令严禁,其俗遂除。他还创造新的地方志体,教当地士人修志,褒奖文明事迹,上司称其贤能,保升澧州直隶知州。王曰修以母老告归,永定父老乡亲攀辕相送,恋恋不舍。王曰修所著诗文很多,有《修身要览》和手抄本的《澹园诗文集》传世。
      文士王显臣,创办云溪寺经馆,治学严谨,育才很多。岳西县的成立,时安徽省政府就是参照他的十条方略实施草创的。
      3、光大传承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已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下皆知。而最早传唱且迷恋岳西高腔源头青阳腔的据说就是明末开创水运,来往于深山与码头的五河排工与老板。五河荡一年一度都有一个新春各村大灯会集中赛会,在河边平坝上的“百箩丘”大田里,几十支灯会的狮子,龙灯,舞马集中表演,场面宏大,名声久远。他们觉得青阳腔悠扬大气,能登大雅之堂,首先把它巧妙地结合于其中,使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又将它植入喜丧活动中。一些文人与有钱人的参与提倡使这个剧种得到了发展与传播。
      清朝中期,又是五河人积极探索登台表演,时有一石牌名青阳腔高手流落至五河,五河人留他授艺,竟合送一爿店给他谋生栖身。由于他的传导,五河出现了岳西地区最大的高腔班子,除了当初的文人学士以围坐敲打弹唱(称文人围鼓)自娱自乐,参加一些民俗活动,加入了登台表演的戏曲艺术。班子传唱周边几个县,影响极其深远。
      解放初,五河出了高腔大师王会明。他一生从未中断对高腔的演出和传播,先后演唱过100多出剧目。小生,正生,正旦,老生,丑角,尽管行当不同,风格迥异,他都能把握人物性格,细腻地刻划其神态,演来惟妙惟肖。不仅演技高超,更以其吐字清晰,念白韵浓、精通锣鼓、富有创新精神,名播三乡六水。以他为主组成的五河高腔班,在潜、太、英、霍、舒等邻县演出,影响较大。县内菖蒲、岩上、田头、岩河等几十处灯会戏班都有他的艺徒。解放后,他将珍藏的高腔抄本130余折献给县文化部门。在安庆“老艺人座谈会”上他演唱的一段“仙腔”(即“槐荫开口把话提”),后来运用到黄梅戏《天仙配》中。著名演员王少舫很欣赏会明的表演,曾对会明说:“您演董永的台步,我学三年也赶不上。”
      现在,五河还有一个高腔班子在活动,他们全是岳西高腔正宗传人。
      4、风景名胜与古迹
      五河镇的风景奇妙,自然首推名扬天下的妙道山与山下的大峡谷。
      妙道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园内山青青,水碧碧,峡谷幽深,溪流潺潺。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出石狮啸月、石破天惊、天生石镜、仙憩遗踪、妙笔生花、祖师古洞等奇特景观,令人称奇叫绝。生长在高山之巅沼泽地上的千年紫柳千姿百态,极为罕见,有“中华一绝”之誉。
      “自古名山僧占多”,自1200年前佛教南宗临济祖师开辟临济道场,至宋仁宗赐建金璧寺,妙道山声播远近,成为周边几十里的佛事中心。悠久的佛教文化,神奇的妙道佛光,吸引着海内外香客游人慕名神往。
      大峡谷地形奇特复杂、陡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流泉飞瀑,景象万千,森林茂盛,古树参天,苍苔遍地,完全保持着一副原始的生态景观,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五河镇知名古迹也很多。
      崇祯四子永王慈照墓,在大河东永言庵前。据《潜山县志》载,朱慈照在明亡后遁入五河,掷剑于响水龙潭,入庵为僧,改庵名为“永言庵”,以寄孝思之意,慈照死后葬于庵前。庵毁于1936年。墓尚存,冢高3米,占地140平方米,座东朝西,左依壁立小山,右傍剑光龙潭。相传过去鸡犬上墓即死,后人泼粪洒墓才消去霸气。
      来到五河,就见西边白石森森,巍然壁立的马园寨。此山除西关有坳口与它山连接,其余悬崖绝壁,惟两小石阶称“七步街”、“八步街”可勉强通行,故历史上多次筑寨。先为明末当地村民自保所修,继为潜山抗清名将胡经文加固防守,但战败被擒而降,诱领导安庆周边反清复明的石城王朱统錡来山,清兵封锁“二街”,猛攻西关,朱苦战半年兵败被杀。
      两百多年后,太平军的寨垒遍布大别山。相传这里出现一个能在马园寨与桃园寨间跨越的“长毛”将军。清兵围寨火攻,烧红石壁,未成,故马园寨亦名红岩寨。后清兵只围不攻,想困死他们,太平军将最后的米煮饭喂狗,推狗下山,清兵见狗吃饭撑死,以为粮足,只好退兵。
      小河南猪栏寨,山上犹存三座石寨与一段山洞,隔着深涧,有当年守寨的太平军女将王兰姐天天“飞”去梳头的梳妆台遗址,寨下河边还有安葬王兰姐金头的墓地,叫小城郭,前有九级石阶,两边是高高的华表,后三面用六层弧形条石砌成,下三层九块石条,上三层五块石条,表达着她的旧部与乡民对她的尊崇。
      思河村有个国盛公祠堂,马头墙上布满了机枪弹洞。47年农历除夕之夜,刘邓大军20余人因坚持赔偿农民王刘氏一口小锅,推让间延误时间,被国民党军包围,机枪封锁住各路口,王刘氏与女小转为掩护解放军突围,一死一伤,当地村民以无故打死百姓为由,前来抗议,乘乱成功转移藏起八名战士于旁边老屋稻仓,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5、光明的前景
      五河镇群山叠翠、林海茫茫,入山听泉,比比皆是。泉水灌溉梯田和“夜潮地”,家家都是引原汁原味的矿泉水入厨。
      潜水河道陡峻,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在建成的水电站就有大龙潭电站,赵河电站,叶河电站,基坪电站,河南电站,它们像一串串明珠点缀在高山之间,将昔日白白飞溅的水花,变成现代社会必需的能源。
      高山必好茶。五河的兰花茶,绿茶,爽口绵润,清香扑鼻,冲上一杯茶,室内顿时似是高山春林,鸟语花香,给人一种深幽听雾的感觉。近年出名的“石佛翠”更是给五河茶叶增色不少。每年新茶上市时节,到处都是本地或外地来的采茶人,数不清的茶贩在村头小巷收茶,特别是五河大桥茶市,下午是买卖茶草的,子夜到上午买卖干茶,那是人流涌动,人声鼎沸,场面壮观,令人感叹。
      壮观的还有河东的大棚蔬菜,与白步村的桃园,大河两岸,一白一红,白的世界,花的海洋,岂不壮哉?
      近年来,五河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小厂小企业不断涌现。特别是锡箔加工业,几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全上阵,大多数人都是实实在在的(作坊)老板。这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成功典范。
      走进五河,到处是宽阔的柏油路,水泥路,到处是整齐的,别致的花园别墅般的现代楼房。热情勤劳的五河人正阔步走在奔小康,奔现代化,奔更加美好明天的道路上。“五河镇,好地方”的歌儿必将唱得更响更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