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读《毛泽东的读书人生》、《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系列的《广读天下书》、《毛泽东读古书实录》、《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深感毛泽东既是功勋卓著的大政治家,又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既是名垂史册的时代巨人,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不朽学人。他的渊博的学识令人崇敬,他的治学思想与读书艺术也很值得今人与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我学习的主要体会有五点:
一、“书不可一日不读”
毛泽东一辈子视书如命,痴迷读书。他说过:“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我一辈子就是爱读书”。他还常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晚年,他还多次对身边的同志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能少读。”可以说,这是毛泽东独特的生活信条,也是他终身信守并践行的承诺。他在长期的生活特别是革命实践中,对各种有益书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他始终把学习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始终把书籍作为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孜孜不倦的读书生活伴随他的一生,并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联系在一起。早在1949年,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讲了如何学习毛泽东的问题。他说,学习也正是毛主席的一个特点。他就是日夜不息地学习,从来也没有感到满足过。他常常说这方面不会还要学习,那方面不会还要学习。这是对毛泽东特点的一个经典概括。毛泽东在书山书海中不懈攀登、遨游的感人事迹和成果,反映了他伟大一生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他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为“探求真理、改造社会”而奋发读书
这是毛泽东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他说:“我幼年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学校,学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套,这种学习内容虽然陈旧了,但对我是有好处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开始的。”毛泽东回忆这段读书生活时还说:“我熟读经书,可是我不喜欢它。我爱看的是中国的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英雄传》、《水浒传》、《隋唐》、《三国》这些老先生讨厌的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读这些书使毛泽东展开了眼界,打开了认识社会的窗口,看到了受苦受难的农民除了安分守己之外,还有另一种命运,那就是“造反”。毛泽东十三四岁时停学两年,白天下田种地,晚上如饥似渴地阅读他能找到的书籍。这期间,他读了清人郑观应所作的《盛世危言》,读了清人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还读了一本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再加上当时残酷现实对他的教育,使他从一个无知无识的农村少年,逐步萌发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思想的飞跃与升华。17岁的时候他进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更勤奋地学习,特别对历史产生了兴趣。课余时间,他钻进学校藏书楼,广泛阅读各种书刊,尤为注重时事政治。他对当时资产积极改良派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的著作十分喜爱,有些书“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也正是他们的书激起了青年毛泽东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他还读了《世界英雄豪杰传》,对华盛顿、林肯、拿坡仑、彼得大帝等人很感兴趣,钦佩他们的历史功绩。他曾对他的同学说过:“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重蹈朝鲜、印度的覆辙。中国有一句话‘前车之辙、后车之鉴’。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旺、匹夫有责’。”他还说:“中国饥饿不振,要使它富强,强大起来,会用很长时间,但时间长不要紧,华盛顿经过了八年战争才建立了美国,我们也要长期奋斗,干出一番事业来。”充分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国情怀和强国的愿望。1911年正是辛亥革命的前夕,18岁的毛泽东胸怀为国为民探索求知的心情到长沙求学。他仅在中学读了半年,由于不满当时教育内容和制度,毅然到湖南图书馆去自学。他在这里阅读的书籍又多又广,既有中国的经史子集,也有世界历史、地理,还有中国古典小说,还有反映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哲、史,较为系统地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启蒙教育。他知道了中国要在世界上求生存,不奋进图强,只会落得个弱肉强食、不堪收拾的下场。这更加激励了他探求新知识、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的迫切愿望。毛泽东曾对他的一位老同学说:“每读一本书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我忘记了饥饿和寒冷。贪婪地读,猛烈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初次尝到了吃菜的味道,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毛泽东认为这半年的自学生活对于他来说很有价值。1915年到1918年毕业时止,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他除了学好课堂的功课外,继续自学自修。杨昌济十分赏识毛泽东,推荐他读五四运动健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等,引导他接受新思想。他从《新青年》上读到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把政治视野转向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1949年,毛泽东和当年的老同学谈话时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他认为,“我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可以说,一师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形成的摇篮。
2.紧密联合实际而读书
这是他读书学习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1918年秋天,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北大教书的杨昌济老师推荐他到北大图书馆做助理馆员,在时任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手下工作,旁听北大的部分课程,并参见了哲学会和新学会。李大钊对毛泽东颇为器重,毛泽东在和李大钊接触中也深受教益。毛泽东充分利用图书馆接触新书多、学会活动既可以学习又能结识更多人的有利条件,刻苦读书,抓紧充实自己。1920年毛泽东第一次读到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使毛泽东开始“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初步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他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正确解答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在这期间,他还读到了很多有关俄国十月革命情况的书籍,这给他很深的印象。毛泽东从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就是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从中学习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他深知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正确认识世界,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很不容易的。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列宁、斯大林也同样做了许多调查研究,才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俄国沙皇的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作为“一大”代表出席大会,继而中国共产党湖南省支部成立,他被选为书记,他就“老老实实地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他一方面用心研读了马列著作,一方面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到安源煤矿调查了解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领导了安源煤矿工人的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农民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而国民党右派和共产党内右倾主义者们认为农民运动糟糕得很。毛泽东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欢呼农民运动“好得很”,“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来未成就的事”。“大革命”失败以后,他吸取教训,先后用了六七年时间深入调查农村,写出了十几份详细的报告,这种调查使他对中国农村、中国社会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使他能正确分析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点和敌对势力的特性,提出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建立红色政权的可能性,使他能探索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理,因而引导黑暗的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征时期,包括解放前,毛泽东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读马列书籍,来研究寻找中国的出路。
建国以后,毛泽东在工作上不分昼夜、不知疲倦,日理万机,鞠躬尽瘁。他在学习上则是手不释卷、勤学不息地钻研着,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上。毛泽东晚年尽管体弱多病,视力极差,但仍千方百计、争分夺秒、攻读不辍,一遍又一遍地读马列著作,读史、读诗、读笔记小说、读鲁迅著作、读科学杂志等等。当他视力极度下降,就请人来读书给他听。毛泽东借助别人的眼睛和声音,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据当时为毛泽东管理图书的同志记录,终生酷爱读书的毛泽东就在他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半个月还向身边的工作人员索要他反复读过的《容斋随笔》。他双手已不能自由活动,只能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助端书,他吃力地读上几段,以为快慰。据史料记载,1976年9月7日,毛泽东生命垂危,不断抢救,而又不断陷入昏迷状态。9月9日晚7点,他清醒过来,还是要看书。这时正值日本首相三木武夫来华访问前夕,他虽然已经不能清楚地说话,但仍关注着中日关系的发展。他要读有关三木的材料。他用颤抖的手伸出三个指头,身边的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又示意给他纸笔,用颤抖的手十分艰难地在纸上画了个圈,中间点了一个点,表示日本的“日”字,给了秘书。看到大家不解的神情,他又用手指敲了三下木质床板。还是秘书猜出了他的意思,问他是不是要三木的书,他高兴地点了点头。当秘书找来一本介绍三木武夫的书给他看时,毛泽东露出了满意的神情。护士为他托着书,老人家看了几分钟,就又昏迷过去了,再也没有醒过来。毛泽东最后一任秘书,毛泽东藏书研究专家张玉凤从1962年到1976年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特别了解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她告诉人们:“毛泽东视书如命,书以伴行,书以伴言,书以伴厕。一直生命最后一息”。“越到晚年越是痴迷读书”。这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和评述。著名翻译家、苏联问题专家师哲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18年,他在《在历史巨人身边》这部回忆录中写道:“毛泽东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在了革命事业上,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对一切事情总是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勤学好问,调查研究,遇事寻根究源,寻个彻底明白,绝不浅尝辄止。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对事物了如指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奥秘所在。”师哲的这番话见证了毛泽东的博学,加深了我们对毛泽东成功与伟大的理解。毛泽东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读到生命的最有一天”。读书给他智慧,读书给他信仰,读书给他勇气,读书给他别人无法体会到的欢愉和快乐。他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与应用结合,使他“由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最终成为一个最伟大的人物”。可以说,读书学习成就了他的伟大,学以致用铸就了他的辉煌。
二、“人的知识面要宽些”
毛泽东一向看重知识、看重学问。他曾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站在暗沟中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学问就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这里包括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了知识、拥有学问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认清目标,才能鼓舞人们奋斗。所以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摩尔也曾说过:“学问足以改变人格。”阐明了知识、学问的绝大价值与作用。告诉人们,用知识、学问武装起来的人可以创造出各种人间奇迹。
毛泽东主张“人的知识面要宽些”。他曾同他的卫士周福旺讲过:“一个人的知识面一定要宽一些,这样看问题就不会停留在一个层面,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问题。”他认为,了解一个人物,认识一个问题,不要匆忙下结论,而是广泛地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后再做结论。1958年,应毛泽东之约,张治中陪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在火车上张治中看见毛泽东正在读一本关于冶金技术的书,于是张治中对主席讲:您也研究科技的书?他很诧异。毛泽东说:是啊,人的知识面要宽些。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的一贯主张,是他的一个治学思想。知识面的问题是一个知识结构的问题,社会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并且在不断发展,知识也是多元化,不断创新的,而且各种知识又是相通的。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结构,建立多元的知识结构,并且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那么,怎么样让自己的知识面宽一些呢?
一是“广收博览”。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从幼年一直到老都博览群书,倡导并实施广收博览。1957年10月他说:看书、看报、看刊物中,于你于我都有益。逐渐培养这方面的兴趣是我的希望。这是他对下属的希望,也是对世人的一种教诲。毛泽东的读书非常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到西方资本主义著作,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外国,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都读,真是博览群书。毛泽东本人读书也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偏爱和侧重。他最重视、最喜欢读四种:第一个是马列,第二个是哲学,第三个是历史,第四个是中国古典哲学,包括诗词歌赋。他确立自己最爱读的书,就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读,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体会书中的精辟之处。
毛泽东一生攻读马列著作,从1919年12月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一直到老,他对马列著作孜孜不倦地来攻读了一生。他一生阅读、圈画的马列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共产党运动》、《帝国主义是资本的最高阶段》、《哲学理论体系与政策》,还有《政治经济学》等等几十本。毛泽东读马列有三个特点:一是重点地读,二是认真地反复读,三是联系实际的读,而且坚持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创造性在中国运用,发展马列主义,使之成为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光辉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一生最爱读哲学书籍,他在年轻时代就确立了这一爱好,直到晚年。他认为,真立志,树立远大理想就必须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求得宇宙的真理作为自己言论行动的准则,立下目标,并用必生的力量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他说:“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这表明,他读哲学是为求得真理,确立并实现远大志向。他年轻时代就广泛阅读各种哲学著作。在延安的日子里,他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如《反杜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论历史观之发展》等,还读过古典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阅读了当时在延安能够找到的国内外哲学书籍。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称颂“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还劝导他的同志学哲学。他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以哲学,我们应该把学习马列哲学著作作为把革命和建设推向前进的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全国解放后,看书学习的条件越来越好,毛泽东更加广泛地研读古今中外各种哲学书籍,批注哲学书,最后形成了颇具特色、已经为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所熟悉并认知的毛泽东哲学思想。
毛泽东一生博览史书。我国有5千余年悠久历史,植根于中国土地上的历史巨人毛泽东热爱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他看来,历史不能割断,尊重历史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诽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毒素。他还认为,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就要了解中国的现实、历史及中国的古文化,因此,他十分喜爱研读中国历史典籍。他把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同学习革命理论与了解革命运动的实际情况相提并论,把它作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重要方面。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是毛泽东最爱读的两部史书。毛泽东说: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从50年代开始到生命历程结束,以顽强的毅力通读了《二十四史》,重点史册、篇章,还二遍、三遍、四遍地精读,写下了大量批注。从留下的批注看,他读《二十四史》重在总结经验教训。《资治通鉴》备受毛泽东的喜爱,他一生共阅读、圈点17遍。他说,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毛泽东还阅读或浏览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词、曲、赋、小说和各类杂书。毛泽东读古书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阅读和解释中国古书的内容,我在这里把他称为“古籍新解”;个是吸取古书的精华,有的还赋予新的含义,为现实斗争服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古为今用”。毛泽东丰富的历史知识、博学强记和自如运用,赋予他独特的政治魅力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赢得人们的敬佩和爱戴。周恩来说得好:“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
二是虚心好问。毛泽东善于向书本学习,也善于向其他人学习,汲取他人之长。他说:“学” “问”二字组成一个词很有道理,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既要虚心好学,独立思考,又要好问,拜人为师。学问、学问,学和问是分不开的,真正好学的人一定是虚心好问的人。后来他还进一步讲,学问是问得。就是勤学好问,不耻下问,既敢于上问,也敢于下问,低于他的人他也请教,第三个还敢于自问,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给自己回答问题。学问是问得的,要勤学,还要好问。问是求知、治学的一个法宝。毛泽东倡导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这是毛泽东扩大知识的方法。
三是调查访问。这是毛泽东的工作方法,也是他的治学方法。毛泽东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不但善于读死的书本,而且善于读“活”的书本;既读有字之书,也主张并率先读无字之书。1938年3月15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对学员们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即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读无字的书,即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对社会情况的调查了解,一生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他认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做周密的调查,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他用开调查会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较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他还说:“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着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第二是开调查会,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他真诚地把调查的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奉为“可敬可爱的先生”。他说:“我给他们当学生时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他特别强调,“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正是由于他甘当小学生,抓紧各种时机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实际学习,获得了大量有使用价值的实际知识,丰富了他的头脑,形成了他的思想,知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读书治学很讲究方法效果,形成了独特的读书艺术。《毛泽东读书生活》记载了毛泽东读书的方法,就是不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有所偏爱,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死读书,更不读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坚持思考,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联系起来。读得多、写得多、问得多。
毛泽东从读书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主张“先博而后约”。青年毛泽东不仅勤奋读书学习,而且研究为学之道。1915年6月25日,在致湘生信中,毛泽东谈道:“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后西,先普通后专业。”这是他强调并厉行的。他主张,一要积微启纤,日积月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二要广汇百家之流,不要用于一家之言;三要梳篦条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要混囵吞枣,生吞活剥;四要持之以恒,弃而不舍,不要一暴十寒,半途而废。这虽然是毛泽东早期读书的经验之谈,但终其一生,他都是这样做的。
二是采用对比的方法读书。1915年9月日,毛泽东在致肖子升的信中说:“今欲通国家,亦早通其常识耳。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干振则枝披,将麾而卒舞。”强调择书为读书之要。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护士长吴旭君曾问过毛泽东:“您总叫我广收博览,我怎么选择好书呢?”毛泽东说:“多翻多看,对照看、比较看。你看一看真金就免得受硫化铜的骗了。一识真金也就认识硫化铜了,比较能分辨真假、好坏、是非。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你这个医生开过这个方子吗?”毛泽东强调读书要有选择,用比较的方法选择书籍,可叫“去粗取精”。有选择就不至于浪费时间和遭受毒害。毛泽东坚持用比较的方法选书,常用比对的方法读书。他喜欢读屈原的著作,最爱读《离骚》,曾要多种版本的《楚辞》,秘书给他准备了50多个版本,他比较着读。读唐诗宋词也要各种版本,他注重不同版本的不同内容。唐诗300首找了好几本,要与《全唐诗》对照看。他还将多种版本的的《西游记》找到一起,对照着读。他看过《红楼梦》的版本大概有十几个,比较哪个更好。他身边的护士问为什么老看几个本子呢?毛泽东说:一个人赛跑总是他第一,多几个人跑就分出高低了。毛泽东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病也是这个道理。你不了解细菌又不了解病人,能看好病吗?用对比方法读书,不是一般地读,而是在研读。研读是在研究学问、研究学术。青年毛泽东就注意研究学术,1920年12月1日,他在《致蔡和森等》的信中说:“思想进步的唯一方法就是研究学术。”用对比的方法研读各种书籍,是毛泽东读书的又一特色。
三是坚持“三复四温”,务求甚解。早在年轻时代,毛泽东就主张,不管读什么书,要么就不读,要读就认认真真地读。他非常反对那些读书只求快、不讲究效果的做法。几十年来,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毛泽东看书学习都是非常认真的。毛泽东最爱读的书,他就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读,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体会书中的精辟之处,亦读亦想,科学思维、理想思维,“愈思精则理愈来愈出” ,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创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特别是应用于改造中国的现实,为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毛泽东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等等古书,一部《昭明文选》上学的时候读、50年代读、60年代读、70年代读,一共读了好几次,而且是不同版本。《容斋随笔》他也是反复读的书。《红楼梦》他至少读了5遍以上,开始是当做故事读,后来当做历史读。 “三复四温”一次一次读,一次一次加深理解。在延安的时候他就说过,《联共党史》是一部好书,读过不下10遍,请各位也多读几遍。李达写的《社会学大纲》认为是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材,毛泽东很赞赏,前后读了10遍,写了一些重要的哲学批注。反复读、熟读、细读、精读、研读,一次一次地读,一次一次地巩固记忆,这是毛泽东博学验证的“窍门”,也是他从年轻时代养成并坚持一生的读书习惯、治学方法。毛泽东对各种书籍及内容所以了解得那么清楚,理解得那么深刻,就是他持之以恒地反复学习的结果。
四是“不动笔墨不看书”。毛泽东有一个习惯就是手中无笔不读书。“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毛泽东尊敬老师徐特立对他的教导,也是他从青年时期一直坚持下来的读书习惯。徐老具有渊博的学识,他主张“读书以少为主,以彻底消化为主”,提出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毛泽东非常赞赏徐特立“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及至一师学习后期,毛泽东已把“不动笔墨不看书”当作读书的习惯定势,养成了书中无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几十年坚持不辍,终身践行。第一,他听课有“讲堂录”。第二,做读书笔记。他认为凡读书必要写心得做笔记。自延安到晚年,他都坚持对重要的书做摘录、做笔记,阅读报刊摘录和札记。第三,在书上画标记。几十年来,毛泽东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现存的毛泽东藏书中,有许多是他阅批过的书籍,其中有许多书上都是笔墨纷呈,批语、圈点、勾划满书。第四,在书上批注。毛泽东读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看、写、想结合,习惯边读书边思考边写批注。常常在书的天头地角行间写下各种批注。这些批注是他读书思考的记录,也是他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交流。
毛泽东批阅过的书籍很多。198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一本《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共收入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建国以后研读10本哲学书籍所写的批注、一篇读书摘录和一篇读书日记,共13件材料。全书属于毛泽东的批注文字约23000字,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在读哲学书籍时批注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集子也可以看做是毛泽东的《哲学笔记》。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7月出版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收入了毛泽东读书笔记和谈话,其中不仅包括毛泽东的读书批注,而且摘录了毛泽东著述、谈话中有关读书的心得体会,使读者从毛泽东读书的角度了解他的个性情趣,特别是联系实际而不为书所限的读书方法,更使读者认识了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及其发展基础。“不动笔墨不看书”这个良好的习惯毛泽东坚持了一生,他亲笔批注的书籍及批注的文字已成为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毛泽东的读书批注反映了他的积极思维活动,“动笔墨”促进了动脑筋,毛泽东的这一读书方法和习惯使他受益匪浅,也很值得后人学习和效法。
四、“用自己的脑筋想问题”
毛泽东主张并强调读书学习要独立思考。他本人既读书,勤读、熟读也苦思、深思、精思。这是毛泽东读书治学的又一特点。
毛泽东在学生时期读书就喜欢思考。他时常对同学讲,我们读书、看书、上课、听讲演,都要开动脑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论古人的话、洋人的话、老师的话、名流学者的话,我们都必须反复思考,对的才能接受,错的就应该抛弃。我们不应该盲目迷信古人、崇拜洋人。当然,也不应该把他们全盘否定。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也是他的一贯风格,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
毛泽东历来提倡独立思考,他经常鼓励别人,不论学习或工作,都要“用自己的脑筋想问题”,“要开动脑筋想一想”。他说,“大脑潜力很大”。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护士长吴旭君聆听过他的教诲。她回味毛泽东的思维有独到之处,感受毛泽东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通过读书启发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从而由必然王国达到自由王国。他总是站在时代的最高峰,多思善疑,寻根探底,亦读亦思,科学思维,理性思维,独出心裁,有理有据地提出独到的见解。他对问题的分析人士从不受书本的、世俗的、历史的、舆论的束缚。毛泽东极其重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采取“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分析批判态度。他要身边与他一起读书的同志没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要开动脑筋想一想”,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还启发大家看古典小说时,要对历史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评论。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五、 “工作之余多读书”
工作要有时间,读书时间在哪来?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挤时间读书。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倡以挤的方法获取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对问题的了解和深入。他曾经同他的老同学、刚刚从苏联归来的著名诗人萧山说:大家都推托说忙得很,学习不可能,我自己过去也总是这样推诿,但近几年把这种理解推倒了,忙就要挤,比之木匠在木板上订钉子就可以挤进去。1939年在延安召开在职干部动员大会时做报告,他再一次号召大家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则对待学习一定可以获胜。就告诉我们挤可以出时间,钻可以得真知。又挤又钻才能学有所得,做有所成。毛泽东还提倡并强调养成学习习惯。毛泽东最不喜欢有些人在业余时间里把精力用在打麻将、打扑克、跳舞等,他说:这不好,应该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还多次号召广大干部要养成看书的习惯,使看书占领剩余的时间。所以建国以来毛泽东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读书。当人们在业余时间闲谈、娱乐的时候,当人们节假日休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当人们在一天工作之后悍然入睡时,毛泽东作繁忙工作的间隙还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即使外出也是如此。毛泽东外出总是带着个大箱子,都是装着书。所以毛泽东真是走到哪儿,读到哪儿。这就解决了时间的问题。毛泽东作为一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的时间够紧的。在他的日程表上很难有空闲,一般人是根据时间安排工作和学习,而他是根据读书安排时间。他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读书忘记睡眠和吃饭是常有的事。毛泽东有强烈的求知欲,也有很好的读书习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第一种习惯就是珍惜自己的时间,一分一秒都让它有价值。毛泽东还强调,读书学习要付出一定代价。有一年夏天毛泽东到武汉,武汉的夏天气温高,晚上更是闷热,他读书时汗就流下来了。工作人员给他手帕擦,他一边擦一边风趣地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说得特别精辟。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代价不仅仅是汗水,也摈弃了人们追求吃喝玩乐的世俗习惯。他认为,为了保证读书的时间,只能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少睡点,少吃点,少玩点。不能在这些方面作出牺牲、付出代价的人是永远没有时间读书的。读书要有代价,至少牺牲一点休息、娱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才能赢得一些读书的时间。这是毛泽东的主张,而且毛泽东也是这样做的。
毛泽东独到的读书治学思想主张和独特的读书治学方法融为一体,具有时效性、含有深刻的科学道理,他创造性地运用杂学、择书、潜心、积累、自学、游学、贵问、广收博览、三复四温、独立思考、研究学术、标点与批注、挤与钻等独特方法读书治学,使他达到忘我的境地,进入崇高的精神境界,由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获得了人生必须的智慧及心灵享受。毛泽东充分展示了读书艺术的魅力和威力,并给后人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