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8436|回复: 1

    罢黜百家后的一代纯儒——琅琊王开基祖王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0 18: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人,历武帝、昭帝、宣帝、元帝四朝,世居琅琊皋虞(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官至谏议大夫,被尊为琅琊王氏的开基始祖。他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兴起的一代纯儒,为了倡行经学和礼制,他廉正敢谏,屡经挫折而不悔,在当时和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王吉之子王骏、孙王崇在西汉末年都曾位登三公,他们祖孙三人创造了琅琊王氏兴起之际的短暂辉煌。
      1、琅琊地望的第一次闪耀
      按照历来的说法,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一样,都是出自太子晋之后,二者前身的分岔,出现在王翦的孙子王离之时。
      王离长子王元和次子王威,在秦末乱世搬迁到琅琊皋虞居住;后来次子王威又搬离皋虞,到了太原郡,在那里开创太原王氏;而长子王元则一直定居在皋虞,后世发展成为琅琊王氏。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王元一生,没有什么事迹可寻,经过几十年,他大概在皋虞这个地方平静地谢世。他的后几代,也没有什么显达,直到西汉中后期王吉的出世,这支王氏才开始见于史载。
      据琅琊王氏自撰的世系表,从王元到王吉之间的传承链条是这样的:
      王元→王忠→王浑→王曜→王袭→王吉
      从这个传承关系来看,王吉是王元的第六世孙。由此上推,他应是王翦的第九世孙,太子晋的第二十三世孙。
      但是,王吉以上、王元以下世系传承关系中的人物,没有一个见于载有《王吉传》的《汉书》,不仅如此,就是在颇多附会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没有这么详尽的记载,而且《新唐书》与琅琊王氏的自撰世系表还有互为矛盾的地方。譬如,前者说王吉是王元的四世孙,而后者显示的却是六世孙。
      如同太原王氏不把王威尊为开基始祖一样,琅琊王氏也没有把王元尊为开基始祖,而把王吉尊为开基始祖。之所以这样,大概有两个原因:一、王元是不见于汉代史书记载的一个人物,而王吉则是《汉书》中记载的一个很有名望的儒士,所谓郡望,一定是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显达得令人仰望,王吉在这一支王氏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二、虽然王元最早迁到琅琊,但他居住在皋虞,《新唐书》显示,直到王吉时才迁居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而琅琊王氏一直把南仁里作为他们的地望,所以尊王吉为开基始祖似乎更合乎情理。
      但是,这里又出现一个疑问,《汉书》中只说王吉是琅琊皋虞人,并没有说他后来搬到了其他地方;说他搬到临沂的,仅仅是《新唐书》的记载。
      琅琊郡是秦朝推行郡县制时设立的,西汉时郡、国并行,原琅琊郡分成包括琅琊国在内的好几个郡国,皋虞和临沂大都包括在琅琊国内。皋虞的地盘在今天山东即墨市东北,在那里,至今还保留着王吉墓群。王吉墓群有26座坟墓,占地50万平方米。据称,除了王吉,他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都葬在这里。
      这说明,王吉一族直到孙子辈手里都还没有搬离过皋虞。有专家认为,王吉后世搬到临沂,是东汉时候的事情,《新唐书》将这次搬家提前,未免带有因事设人的味道。
      尽管有这么多的错漏,王吉作为琅琊王氏开基始祖的地位却是公认的,正是因为他和他的祖孙三代在西汉时期所形成的“累世之美”,才使得琅琊境内的王氏家族第一次闪耀于历史前台。
      王吉,字子阳,他的准确生年已不可考,根据推测,应出生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6年在位)后期,历武帝、昭帝、宣帝和元帝四朝,卒于汉元帝上任的初元元年,即公元前48年。
      根据《汉书》的记载,王吉在早年通过举孝廉进入仕途,主要担任过云阳县令、昌邑王中尉、益州刺史、博士、谏议大夫等职,他廉洁奉公,耿直敢谏,由此招来仕途的多艰,后半生很长时间都归隐乡里。他之所以能后世留名,主要是基于他在颂扬儒学方面的矢志不移。
      2、三篇奏疏串起的颠簸仕途
      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学就取得了在思想文化界的正统和主导地位。汉武帝批准在京师长安设立太学,教授五经,吸引大批全国各地的贵家子弟来此求学,早年的王吉就是这批子弟中的一员。
      从史载来看,他是携妻子一起来到长安的。就像今天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旁边租房考研一样,王吉在长安也是租房学习,结果引出一段故事来。
      王吉租的房子恰好与房东隔着一道墙,有一天,他的妻子看到房东家的枣树枝叶伸到了墙的这边来,上面垂满了枣子,就伸手摘了几颗,拿给王吉尝。王吉当时并不知道这枣子是买的还是偷摘的,就吃了,后来才知道真相。知道真相后,他采取的措施是,休掉妻子。
      休妻的事传到房东的耳朵里,房东觉得很过意不去,认为是自己的枣树惹得祸,就要把枣树砍掉。这时,周围的邻居们全跑过来,他们一边劝房东别砍树,一边劝王吉把妻子接回来。好在王吉听人劝,他真的就把妻子接回来了,最后重归于好。
      这样,在他们居住的那个小区,就流传开来一句顺口溜:“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故事反映,从很早的时候起,王吉就树立了按照儒家礼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行事的坚定志向。
      王吉推行儒学,集中反映在他流传于后世的三篇奏疏上,这三篇奏疏,两篇是上给昌邑王刘贺的,一篇是上给汉宣帝刘珣的。
      王吉任汉昌邑王的中尉,是在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前74年在位)时期,中尉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王国内的兵马。
      昌邑国位于今山东巨野县南,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汉昭帝的侄儿,此人一向骄奢淫逸,尤喜游猎无度,他手下的人只知溜须拍马,唯有王吉和王国内的郎中令龚遂每每引经据典,陈说厉害,甚至声泪俱下地进行规劝。王吉写了一篇《上疏谏昌邑王》,整篇奏疏都在援引经书中所倡导的古礼,要求刘贺懂得儒家的治世修身之道。刘贺哪里听得进去,他依然我行我素。
      但这样的人偏偏能碰到好运,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驾崩,由于没有子嗣,当时独揽大权的大将军霍光与群臣计议,决定立昌邑王为皇帝。
      消息传到昌邑国,刘贺欣喜若狂。王吉深知刘贺的德行,他赶忙又上了一封《奏疏戒昌邑王》,指出昭帝新丧,刘贺应该表现出悲痛的样子,要对即将到来的帝王大业表现出一种慎重来,尤其要对劳苦功高的霍光表示出敬重。
      刘贺根本顾不了这些,为了早日到达长安,他一路狂奔,累死马匹无数。刚到长安,他就把他的二百多名手下全部封官进爵。他向全国发出诏令,短短时间之内,要求各地为他办的私事就多达1127件。他不顾尚处居丧期间,每天饮酒取乐,玩狗斗马,还大肆淫乱昭帝宫女。
      眼看形势不对,霍光与太后商量,果断下手,废除了刘贺的皇帝位。这个毫无理智的家伙只当了27天皇帝,即被遣送回家,他带到长安的臣属因为“不举奏王罪过”,被统统下狱诛灭,只有王吉和龚遂,因为有曾谏诤的记录,免死削发,罚去修筑城墙。
      这次事件对王吉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告诫他的子孙,从此“毋为王国吏”。
      刘贺被废后,霍光立汉武帝的曾孙、在民间长大的刘珣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上台后,曾先后两次召集儒士讨论五经异同;他还不计前科,征召王吉做官。王吉从益州刺史,做到太学博士、谏议大夫。
      就在谏议大夫任上,他写出了《上宣帝疏言得失》。在这篇奏疏里,他秉承此前的一贯主张,向皇帝推销儒家的治世思想;他引用孔子的话“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大谈特谈儒家的礼治秩序。他尤其强调“夫为妻纲”这一条夫妇之礼,其中提到列侯娶公主为妻,结果变成“使男事女,夫拙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他要求当今的皇室嫁女,应该像当年帝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虞舜那样,使女儿始终跟随自己的丈夫。他还说到,皇帝对待外戚,可以多给财物,而不可许以官位。
      但出乎意料的是,汉宣帝对王吉的谏言反应很冷淡,认为这是“迂阔”之言,是以古非今的“俗儒”之论。王吉其实不知道,汉宣帝虽然重儒,但他实际上是推行“外儒内法”、王道和霸道杂用的。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汉宣帝有一次和他的太子刘奭一块吃饭,刘奭对父皇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作色回答:“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他认为儒生以“名实”蛊惑人心,使人不懂得遵守法度,是不堪大用的。为了这事,汉宣帝差点把刘奭的太子位给废了。
      因为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采纳,王吉很失望,他便借口生病,辞职回琅琊老家隐居去了。
      据推测,王吉隐居的时间,长达十多年。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刘奭即位,这就是汉元帝。相对来说,汉元帝的重儒思想要重得多,就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前48年,他征召王吉入朝为官。
      与他同时被征的还有另一名经学名士贡禹,史载贡禹与王吉一直是好朋友,当时流行一句话,叫“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意谓王吉要当官了,贡禹也把帽子上的灰尘弹弹,准备去赴任,后来由这一句流行语衍生出一个成语:弹冠相庆。
      只是可惜,后来贡禹赶到朝廷,做成了官,而王吉却在半路上生病去世了。他一生的宏愿终究未能得以实现。
      3、三代积起“累世之美”
      王吉的官位不高,且时断时续,他的崇儒之志也未得实现,但他的声名在当世就颇有影响,后世学者评价他是一代“纯儒”,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儒士。
      王吉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他的儿孙辈,他的儿子王骏主要活跃在汉元帝和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前7年在位)时期,王骏的出仕之道几乎与王吉如出一辙,也是通过举孝廉进入官场的。由于有王吉的令名在前,王骏曾得多位显宦举荐,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就是举荐者之一,通过匡衡的举荐,王骏成为谏议大夫,达到他父亲当年的官位。不过,匡衡后来任宰相,王骏却反过来奏免他。抛开个人恩怨不说,王骏为政直谏、不避势利的性格,应该酷似乃父。
      王骏后来还做过京兆尹,官声颇好,最后做到御史大夫,在当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王骏已是位登三公。据载,在早年,王骏的妻子死了,他不再继娶,反映了一个儒者以道德纯正处世的一面。
      王骏的儿子王崇大约与太原王氏的开基始祖王霸生活在同一时期,即两汉之际。他先后在地方作过刺史、郡守,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前1年在位)时期,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像王骏一样位登三公。
      但王崇后来一度被降职,到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5年在位)时,王莽独揽大权,将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王崇又做过一段时间的大司空,封扶平侯,可谓二登三公之位。但王崇的这次任职时间并不长,他像王霸一样,很看不惯王莽的篡位举动,便以病辞职,归隐乡里。
      《汉书》中的王吉本传说,从王吉、王骏到王崇,王氏祖孙三代为官期间,都极为清廉自守,不积余财,离官去职回到家里,则是布衣疏食,为天下人所叹服。
      王吉祖孙不积余财,却仅仅经历三代,就蓄积起了为时人称道的“累世之美”,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以致魏晋时候的琅琊王氏,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都会带着十分自豪的口吻说:我是“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
      但自王崇之后,琅琊王氏却变得衰没不显,它的烜赫时代,需要经过两百年的沉寂之后才能到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06: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