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祠与家庙,俗称“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一个家族荣耀的象征。
曾有外国专家说,要想了解中国历史,家庙是不可不去的地方。龙湾现有的祠堂建筑数量较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存的祠堂大多属庭院式建筑,用料精选,装饰精美,做工精致。近年来,祠堂经过大规模维修,尚能保存原有的格局和传统建筑样式,让人一看便知是祠堂而非别的建筑。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祠堂被用作文化娱乐等公用设施的趋势日益普遍。祠堂作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物质遗存,正逐渐展现出新的社会价值。
名人祠堂:民间活动场所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大都建于墓所处,曰墓祠。宋代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在古代,封建礼仪制度对宗祠、家庙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一切都悉从周礼。而且能有家庙的都不是一般的家族,只有官员、世代大族才有资格立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明嘉靖十五年(1536),皇帝下诏“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后,民间才开始出现宗祠家庙,以至明清以来宗族祠堂大量兴建。据考证,江南的宗祠,大都建于明清时期。
龙湾人才辈出,名人祠堂数量众多,这些祠堂选址之用心、设计之巧妙、规模之恢宏、构建之缜密、用工之精细、含意之深邃,成为后人了解一个家族来龙去脉的载体。名人祠堂的变迁反映了宗族繁衍的历史,也浓缩了社会的变迁。不但对于当地移民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人们认识古代社会的历史遗存。挖掘祠堂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唤醒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今,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如今,名人祠堂的封建色彩已逐渐褪去,越来越多地成为民间活动场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对村民进行了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将古色古香的祠堂改造成农民文化活动的舞台。在祠堂里,村民既可唱歌、跳舞,切磋技艺,也可读书娱乐增长知识。更有不少诗词、棋曲同好,经常聚集在祠堂里开展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不少名人祠堂,已成为各类文艺爱好者的聚集地。
王氏宗祠:爱国教育基地
英桥王氏宗祠是王澈(1473-1551)独资所建,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占地面积13余亩,七间三进,前进有三间石碑楼一座,中进仪门五楹,后进三楹,旁分左右二厅,廊庞七楹,环列左右,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结构之安祥,镌刻之精微,保存之完整,确系浙南罕有,整个宗祠格局尤似故宫,因此有“江南故宫”之美称。内部结构更是旷世一绝,其飞檐、斗拱、吻兽、梁架、荷花抱梁等,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中堂大厅,展示了明清王氏两代进士、名人,并挂有张阁老、王世贞等大学士的名帖。整座大厅匾额重重,楹联密布,显得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
与宗祠浑然成为一体的是前面的三对旗杆夹,可能会被参观者所忽视,知道它来历的人很少。旗杆夹是一个宗族荣耀和名望的代表。旗杆夹设置有严格规定,凡族中有功名中举者子弟,如岁贡生、拔贡、优贡、恩贡、举人、进士,就可立旗杆夹,一般人是不够资格的。一个祠堂中旗杆夹越多,说明该姓宗族中有功名者越多。在王氏宗祠前有三对旗杆石,高1.8米,宽0.4米,厚0.11米,上有方形缺口,下有圆洞,以固定中间的旗杆。可见,英桥王氏宗族积淀淳厚的学风。
宗祠前有石牌楼一座,系花岗岩结构,有四柱,牌坊上部前后置双石檐,托石星斗,其横粱外刻双狮抢球,内刻双凤凰和各式花纹,故名双凤石牌楼。后有一幢五间二层楼仿古式的永昌图书馆,藏有永昌历代进士举人所著的70多部明版著作图书。
1997年12月5日,永昌博物馆作为浙江省第一个乡镇级博物馆获省文物处批准兴办。2008年投资40多万元重新陈列布展,在保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运用温州民间工艺瓯塑和油画、版画等多画种及现代装饰技术,制作了立体展板、灯光视觉效果,设立了民俗文化、宗族文化、抗倭文化、城堡文化等展厅,使永昌博物馆更具明代风韵和爱国主义内涵。
王瓒家庙:耕读文化典范
永中街道殿前村李浦路12号的王瓒家庙,即李浦王氏家庙。门口是两座雄伟的站立式石豹。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敕的王氏家庙牌坊,正刻有“王氏家庙”,背刻“三槐世裔”,入门两边各一石马,石羊和石翁仲,栩栩如生,均为古物。旁立有王瓒撰写的《先兄节斋处士墓志铭》一方。正厅竖立着明嘉靖三年(1524)御赐“历朝宠命”匾额一方,正厅通面宽11.50米,通进深12.86米,梁架、柱础、天井、月台、左右厢廊等,仍保存明代原构风貌。中堂为三槐堂,取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三槐堂铭》中语,因王氏祖先曾手植三槐于庭,遂王氏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中堂的左有鼓、右有钟,两侧悬挂王氏祖先遗像。家庙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呈纵长方形,东西长53米,南北宽35米,建筑占地面积约1855平方米,系三进二院式格式,建筑风格古朴庄重,雕梁画栋,古风犹存。
家庙内有数方碑刻,其中《重建家庙记》详记了自南宋起王氏家庙的数次重建: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王氏曾创建家庙于九甲监桥之北(今永兴街道南桥北村福善寺);明洪武元年(1368)王氏族人徙居李浦,又建家庙于雁泽桥之西;嘉靖时重建,明末毁于台风,清初迁建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家庙里办过学校,“文革”期间家庙前厅被毁,牌楼被破坏,两厢频临倒塌。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91年7月王瓒家庙被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9月成立王瓒家庙文保小组,筹集对正厅及两轩进行修葺,从而把主体建筑抢救下来。1995年,对家庙的前厅和牌楼进行修复。
王瓒出生在农家,生活艰苦,在读书之余还要卖盐补家用,耕读文化传承。明弘治八年(1495),王瓒为专心致志温习功课以应秋闱考试,在开元寺(今鹿城区公园路西端原新华印刷厂址)借寓僧房攻读。那年五月,本来秋天开花的木芙蓉,而在开元寺的木芙蓉居然提前在五月初夏盛开。王瓒随感写了一首记事诗:“开元寺里木芙蓉,五月开花映水红。欲与碧桃争发达,超然不肯待秋风。”就在这一年,王瓒考中举人;次年,殿试中了榜眼。开元寺的五月芙蓉因此而出了名。为此,家庙后花园建有芙蓉亭以记此事。
在龙湾,许多名人祠堂已经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并成为龙湾农民传播精神文明、弘扬先进文化的窗口。利用名人祠堂开办文化娱乐中心,不仅保护了祠堂,也使空闲的祠堂得以充分利用。人们在此不仅了解名人祠堂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通过这些文化设施,学习和了解现代文化,发挥服务的功能和教育作用。
(方舟 文/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