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与寻常女子的无才便是德不同,吴氏勉强称的上是知识女性。对这位有文化、识见不凡的伟大女性,宋人曾巩称赞她: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这样一位杰出女性,与王益的结合也是一对璧人、天作之合。有如此父母,对于王安石的学养形成作用如何不言而喻。令人称异的是,王安石的外祖母也是位粗通文墨的女性,喜欢阴阳术数之学。家学渊源,少年王安石所学不完全囿于儒家之说。这两位他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直接产生了影响。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继室。做为继母,吴氏非但没有用三聚氰氨奶粉去作践王益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反而对丈夫前妻所生的安仁、安道的爱抚远超过自己的几个儿女。吴氏不但是位贤惠善良的女子,而且自嫁与王益之后,育有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五个儿子,另外两个女儿,因为历史上重男轻女的原因,名字是什么根本无由考证了。从王安石传之后世与其妹唱和的诗文中推测可知,这两个妹妹也是知书识礼之人。所有这一切应该皆是拜吴氏所赐!
除了在十三岁到十五岁期间,因父亲丁父忧在江西临川小住之外,王安石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是随着父亲在他仕宦之地韶州、江宁府间奔波。景佑四年、即公元1037年,王益改任建康府通判一职,妻儿再次随他赴任。好不容易生活才安定下来,两年之后王益却积劳成疾,死在了任上。
王益死后,厌倦了奔波之苦的王安石一家,从此在江宁府落了户。父亲的早逝,给正在步入青年王安石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居家守丧的几年时间中,王安石对自己的人生在做了深刻自省之后,开始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跟随父亲十多年的宦游经历,青年王安石对盛世之下的萧条景象百思不得其解:丰年的时候百姓尚不得温饱,荒年、灾年更将如何?田间禾稼绝收,生民嗷嗷待哺,何以催缴赋税的胥吏就开始新一轮的叫嚣?青黄不接时候,路有倒殍,国家官吏的不作为与漠然更是令王安石扼腕叹息。现实的无奈,对于青年王安石的治学与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赵宋王朝的有意引导之下,学而优则仕在北宋太宗一朝得到了充分体现。更在宋真宗劝学文露骨的一番忽悠之下,看到了希望的贫寒士子想要实现凌云之志,只有寒窗苦读一途。不管统治者初衷如何,毕竟身在底层的士民看到了可以参政议政的可能。两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让教育事业在中世纪的华夏大地得到普及和高速发展。进士及第荣耀无比,成了所有有志之士为体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途。不同阶级、阶层的知识分子,读书热情高涨,竞相投身于科场,甚至有生命不息、考试不止者。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既便是孔、孟复生,也不得不走进考场去挤这独木桥,以期出人头地。王安石在父亲逝后,一改从前只知吟诗作赋、不关心国计民生的情形,开始注重社会现实。他耻于作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而是抱定了学以致用的心思,渐渐生发出以天下为已任的凌云壮志。在建康读书的数年时间内,在悉心研读圣贤书的同时,开拓眼界——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书不读。而且与众不同的是:王安石读书,不拘于前人传注,大胆思考、发前人所无,师古而不泥古。这样一来,日久形成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认识与深刻理解。
儒学在经历了汉唐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有宋一代形成了新儒学,史称宋学。出现这种情形,绝不是一种偶然。正是因为有许多与王安石基于相同认识的士人大力推动、发奋有为,开创了以已意解经的新学术思想。儒学在北宋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伟大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儒家的经典是步入仕途的惟一敲门砖,每想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这些可以充饥的画饼,所有有志入世寒窗苦读的士子就浑身是劲、两眼放光。想要实现人生理想的王安石同样不能免俗,父亲的早亡,使全家人失了庇佑,莫说作官造福天下苍生,就算是想要母亲兄弟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也得必须六经勤向窗前读!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传统儒家文化,并不是墨守成规的奉为圭臬,对孔孟之道王安石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圣人之学,他也大胆提出了自己看法。直抒已见:言而无理,虽周、孔所不敢从。对圣人的理解,王安石也认为圣人并非是生而知之的,而是后天的学养形成。之所以是圣人,完全是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的原因。王安石认为:万物莫不有至理焉,能精其理则圣人也。即使是普通的贩夫走卒,只要是精通其理,同样是圣人。
王安石的这种惊世骇俗思想,在那些自诩为孔孟传人的腐儒眼中看来完全是一种离经叛道,当然是无法容忍的。
其实,王安石身上有许多的行为是时人无法理解的。在建康读书的同时,王安石也注重作社会调查,儒家经典外的学问也是他学习的重点。对农夫女工他一样虚心请教,借此印证圣贤之学的正确可靠与否。在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之后,更坚定了他刻苦读书的决心。
这种理论联系实际、严谨务实的治学之风影响了他一生,也是青年王安石胸襟见识远超侪辈的原因,同样也成了日后政敌攻击他的把柄。
(本文内容来自天涯社区 作者:独孤慕雨 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