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501|回复: 1

    千年回眸王安石(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6 07: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与寻常女子的无才便是德不同,吴氏勉强称的上是知识女性。对这位有文化、识见不凡的伟大女性,宋人曾巩称赞她: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人所不能及者。这样一位杰出女性,与王益的结合也是一对璧人、天作之合。有如此父母,对于王安石的学养形成作用如何不言而喻。令人称异的是,王安石的外祖母也是位粗通文墨的女性,喜欢阴阳术数之学。家学渊源,少年王安石所学不完全囿于儒家之说。这两位他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直接产生了影响。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继室。做为继母,吴氏非但没有用三聚氰氨奶粉去作践王益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反而对丈夫前妻所生的安仁、安道的爱抚远超过自己的几个儿女。吴氏不但是位贤惠善良的女子,而且自嫁与王益之后,育有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五个儿子,另外两个女儿,因为历史上重男轻女的原因,名字是什么根本无由考证了。从王安石传之后世与其妹唱和的诗文中推测可知,这两个妹妹也是知书识礼之人。所有这一切应该皆是拜吴氏所赐!
      除了在十三岁到十五岁期间,因父亲丁父忧在江西临川小住之外,王安石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一直都是随着父亲在他仕宦之地韶州、江宁府间奔波。景佑四年、即公元1037年,王益改任建康府通判一职,妻儿再次随他赴任。好不容易生活才安定下来,两年之后王益却积劳成疾,死在了任上。
      王益死后,厌倦了奔波之苦的王安石一家,从此在江宁府落了户。父亲的早逝,给正在步入青年王安石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居家守丧的几年时间中,王安石对自己的人生在做了深刻自省之后,开始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跟随父亲十多年的宦游经历,青年王安石对盛世之下的萧条景象百思不得其解:丰年的时候百姓尚不得温饱,荒年、灾年更将如何?田间禾稼绝收,生民嗷嗷待哺,何以催缴赋税的胥吏就开始新一轮的叫嚣?青黄不接时候,路有倒殍,国家官吏的不作为与漠然更是令王安石扼腕叹息。现实的无奈,对于青年王安石的治学与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赵宋王朝的有意引导之下,学而优则仕在北宋太宗一朝得到了充分体现。更在宋真宗劝学文露骨的一番忽悠之下,看到了希望的贫寒士子想要实现凌云之志,只有寒窗苦读一途。不管统治者初衷如何,毕竟身在底层的士民看到了可以参政议政的可能。两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让教育事业在中世纪的华夏大地得到普及和高速发展。进士及第荣耀无比,成了所有有志之士为体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途。不同阶级、阶层的知识分子,读书热情高涨,竞相投身于科场,甚至有生命不息、考试不止者。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既便是孔、孟复生,也不得不走进考场去挤这独木桥,以期出人头地。王安石在父亲逝后,一改从前只知吟诗作赋、不关心国计民生的情形,开始注重社会现实。他耻于作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而是抱定了学以致用的心思,渐渐生发出以天下为已任的凌云壮志。在建康读书的数年时间内,在悉心研读圣贤书的同时,开拓眼界——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书不读。而且与众不同的是:王安石读书,不拘于前人传注,大胆思考、发前人所无,师古而不泥古。这样一来,日久形成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认识与深刻理解。
      儒学在经历了汉唐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有宋一代形成了新儒学,史称宋学。出现这种情形,绝不是一种偶然。正是因为有许多与王安石基于相同认识的士人大力推动、发奋有为,开创了以已意解经的新学术思想。儒学在北宋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伟大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儒家的经典是步入仕途的惟一敲门砖,每想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这些可以充饥的画饼,所有有志入世寒窗苦读的士子就浑身是劲、两眼放光。想要实现人生理想的王安石同样不能免俗,父亲的早亡,使全家人失了庇佑,莫说作官造福天下苍生,就算是想要母亲兄弟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也得必须六经勤向窗前读!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传统儒家文化,并不是墨守成规的奉为圭臬,对孔孟之道王安石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圣人之学,他也大胆提出了自己看法。直抒已见:言而无理,虽周、孔所不敢从。对圣人的理解,王安石也认为圣人并非是生而知之的,而是后天的学养形成。之所以是圣人,完全是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的原因。王安石认为:万物莫不有至理焉,能精其理则圣人也。即使是普通的贩夫走卒,只要是精通其理,同样是圣人。
      王安石的这种惊世骇俗思想,在那些自诩为孔孟传人的腐儒眼中看来完全是一种离经叛道,当然是无法容忍的。
      其实,王安石身上有许多的行为是时人无法理解的。在建康读书的同时,王安石也注重作社会调查,儒家经典外的学问也是他学习的重点。对农夫女工他一样虚心请教,借此印证圣贤之学的正确可靠与否。在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之后,更坚定了他刻苦读书的决心。
      这种理论联系实际、严谨务实的治学之风影响了他一生,也是青年王安石胸襟见识远超侪辈的原因,同样也成了日后政敌攻击他的把柄。
      (本文内容来自天涯社区 作者:独孤慕雨 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07: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回眸王安石(三)

    第二章:孤高凌霄不屈已!
      学有所成的王安石在守丧期满之后,于庆历二年离开江宁府,去汴梁城参加可以决定一生命运的科考。
      在大宋帝国的心脏,王安石结识了赴试的同乡——曾巩!彼时、二人都是白丁,却惺惺相惜从此结为知己。当曾巩看过王安石的文章之后,不禁击节叹赏,拿了王安石的文章去请自己的恩师、当时执文坛牛耳的前辈欧阳修点评。另有一说,此事发生在庆历六年。这种说法应当是根据王安石《上欧阳永书》做出的判定。慕雨认为此说大谬,彼时王安石已经是进士及第,曾巩虽为人讥为迂腐,似无必要行此添足之举。
      在庆历初,欧阳修的文名已经是中外远播,识羞不识羞之人无不以文章能得到他的品评为荣。为文不识欧阳修、便称名士也枉然。如果文章可以得到欧阳修的认可,立刻就会名扬四海,文名雀起。果然不出曾巩所料,欧阳修一见王安石的文章,惊叹不已、频频点头。
      欧阳修把这位青年俊彥比作李白、韩愈,赠诗道——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欧阳修本是希望这位后起之秀可以继承李白、韩愈的功业,一洗凡马万古空的。哪知道王安石志不在此,而是以忝列亚圣门墙为幸事,所以在答诗中写道——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通过答诗,王安石委婉、明确的表达了他的志向所在,对于欧阳修这样成名已久的大家赏识,他的表现让人感觉难以理解的同时,进而会生出此人不识抬举之感。
      王安石此举究竟是什么原因?
      做为一个直到今天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后世一些出于政治需要的人刻意把王安石列入了法家人物行列。对儒家大加鞭挞,似乎王安石是一个奉法反儒的急先锋。公允地讲,王安石仍是一个深受孔孟文化影响的儒派人物。如果强要往法家上靠的话,至多可以说为一个援法入儒的新儒。也可以视为集儒、释、道三者之学为一身的新儒。
      宋真宗即位之初,与契丹人签署了史称澶渊之盟的城下之盟。为求得心理平衡,在天下臣民面前找回可怜的大国君王尊严,大肆造神愚民,不惜耗费巨额资金,行封禅祭阴之事。此事虽为后世史家所诟病,但也在路过山东孔圣家乡曲阜时候,拜祭了圣人之后,加圣人谥号为至圣文宣王。慕雨认为,这是宋真宗帝王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历代帝王加孔圣的谥号无人可出其右者。
      统治者推崇,因此对于孔丘这位圣人,北宋的儒生士子是万万不敢轻易非议的。而对待在北宋初年方被奉为亚圣的孟子因为少了顾忌,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在宋时,与王安石同时代的人,如李觏、司马光、晁说之,都曾不同程度的菲薄过孟子,与这几位看法迥异的是,王安石认为孟轲才是孔丘之后最伟大的儒者。因对孟子理解角度的不同,王安石十分崇敬孟轲。
      孟轲作为孔丘之学的再传弟子,也是鼓吹仁政爱民思想的儒者。他所提倡的民为重、君为轻的朴素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而且随了时间的推移,注定将是越磨砺越光芒。孟子做为亚圣,可说是名至实归。历代儒家建议统治者实施的仁政,主张的宽猛相继虽说无一不是为了维持统治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但不能否认,实行这样的仁政,也可以让饱受剥削压榨的劳苦大众得到片刻的喘息。王安石既是以孟轲传人自居的,当然也是仁政的倡导者。从他主政实施变法的作为来看,王安石正是孟轲仁政学说的继承发扬者。
      王安石既不愿意做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更不希望自己成为李白那样的诗仙,他心仪的唐人大家却是称为诗圣的杜甫。青年王安石认为作文就是要务为有补于世,所谓文以载道才是他的理想。观王安石传之后世的文集,散文多以政论居多。可见王安石是知行合一、力行不倦之人。心中存了这样的念想,当然就不屑于做那种雕绘语句为精新的诗家了。
      虽然他一样肯定了李白的才华,但对李白诗作的不食人间烟火心下不以为然,甚至多有訾议。
      平生志业无高论,未世篇章有逸才。他却对关心民瘼,人间疾苦事的杜甫心下向往景仰之。众所周知,杜甫的诗更加贴近生活,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对身处社会底层的生民寄与深切的同情。
      诚然,做为封建专制王朝的官员,杜甫无非在叹惋的时候,寄希望于政治清明的君圣臣贤。这种认识在千余后的今天仍有知音。禁锢数千年的民众,思想上在短时间内仍难以有质的改变,把希望只是寄托在包青天那样的清官身上,而不是去寻求建立一种机制来保障自身的权利。做此想者,不亦惑乎?
    (本文内容来自天涯社区 作者:独孤慕雨 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