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390|回复: 0

    千年回眸王安石(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07: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孤高凌霄不屈已!
      学有所成的王安石在守丧期满之后,于庆历二年离开江宁府,去汴梁城参加可以决定一生命运的科考。
      在大宋帝国的心脏,王安石结识了赴试的同乡——曾巩!彼时、二人都是白丁,却惺惺相惜从此结为知己。当曾巩看过王安石的文章之后,不禁击节叹赏,拿了王安石的文章去请自己的恩师、当时执文坛牛耳的前辈欧阳修点评。另有一说,此事发生在庆历六年。这种说法应当是根据王安石《上欧阳永书》做出的判定。慕雨认为此说大谬,彼时王安石已经是进士及第,曾巩虽为人讥为迂腐,似无必要行此添足之举。
      在庆历初,欧阳修的文名已经是中外远播,识羞不识羞之人无不以文章能得到他的品评为荣。为文不识欧阳修、便称名士也枉然。如果文章可以得到欧阳修的认可,立刻就会名扬四海,文名雀起。果然不出曾巩所料,欧阳修一见王安石的文章,惊叹不已、频频点头。
      欧阳修把这位青年俊彥比作李白、韩愈,赠诗道——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欧阳修本是希望这位后起之秀可以继承李白、韩愈的功业,一洗凡马万古空的。哪知道王安石志不在此,而是以忝列亚圣门墙为幸事,所以在答诗中写道——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通过答诗,王安石委婉、明确的表达了他的志向所在,对于欧阳修这样成名已久的大家赏识,他的表现让人感觉难以理解的同时,进而会生出此人不识抬举之感。
      王安石此举究竟是什么原因?
      做为一个直到今天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后世一些出于政治需要的人刻意把王安石列入了法家人物行列。对儒家大加鞭挞,似乎王安石是一个奉法反儒的急先锋。公允地讲,王安石仍是一个深受孔孟文化影响的儒派人物。如果强要往法家上靠的话,至多可以说为一个援法入儒的新儒。也可以视为集儒、释、道三者之学为一身的新儒。
      宋真宗即位之初,与契丹人签署了史称澶渊之盟的城下之盟。为求得心理平衡,在天下臣民面前找回可怜的大国君王尊严,大肆造神愚民,不惜耗费巨额资金,行封禅祭阴之事。此事虽为后世史家所诟病,但也在路过山东孔圣家乡曲阜时候,拜祭了圣人之后,加圣人谥号为至圣文宣王。慕雨认为,这是宋真宗帝王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历代帝王加孔圣的谥号无人可出其右者。
      统治者推崇,因此对于孔丘这位圣人,北宋的儒生士子是万万不敢轻易非议的。而对待在北宋初年方被奉为亚圣的孟子因为少了顾忌,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在宋时,与王安石同时代的人,如李觏、司马光、晁说之,都曾不同程度的菲薄过孟子,与这几位看法迥异的是,王安石认为孟轲才是孔丘之后最伟大的儒者。因对孟子理解角度的不同,王安石十分崇敬孟轲。
      孟轲作为孔丘之学的再传弟子,也是鼓吹仁政爱民思想的儒者。他所提倡的民为重、君为轻的朴素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而且随了时间的推移,注定将是越磨砺越光芒。孟子做为亚圣,可说是名至实归。历代儒家建议统治者实施的仁政,主张的宽猛相继虽说无一不是为了维持统治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但不能否认,实行这样的仁政,也可以让饱受剥削压榨的劳苦大众得到片刻的喘息。王安石既是以孟轲传人自居的,当然也是仁政的倡导者。从他主政实施变法的作为来看,王安石正是孟轲仁政学说的继承发扬者。
      王安石既不愿意做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更不希望自己成为李白那样的诗仙,他心仪的唐人大家却是称为诗圣的杜甫。青年王安石认为作文就是要务为有补于世,所谓文以载道才是他的理想。观王安石传之后世的文集,散文多以政论居多。可见王安石是知行合一、力行不倦之人。心中存了这样的念想,当然就不屑于做那种雕绘语句为精新的诗家了。
      虽然他一样肯定了李白的才华,但对李白诗作的不食人间烟火心下不以为然,甚至多有訾议。
      平生志业无高论,未世篇章有逸才。他却对关心民瘼,人间疾苦事的杜甫心下向往景仰之。众所周知,杜甫的诗更加贴近生活,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对身处社会底层的生民寄与深切的同情。
      诚然,做为封建专制王朝的官员,杜甫无非在叹惋的时候,寄希望于政治清明的君圣臣贤。这种认识在千余后的今天仍有知音。禁锢数千年的民众,思想上在短时间内仍难以有质的改变,把希望只是寄托在包青天那样的清官身上,而不是去寻求建立一种机制来保障自身的权利。做此想者,不亦惑乎?
      (本文内容来自天涯社区 作者:独孤慕雨 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