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7月,党中央将中央苏区的红七军团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中央苏区的瑞金出发,北上抗日。先遣队经闽中、闽东、闽北、浙西南、皖浙边、皖赣边,长驱数千里,历时几个月,于同年10月到达赣东北苏区的德兴,与这里的红十军会师。同年11月,根据中央电令,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政委。原红七军团改编为十九师,红十军改编为廿、廿一师。为了统一党、政、军的领导,根据中央决定,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5人组成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为主席。11月下旬,先遣队兵分两路北上,红十九师先期出发。
11月18日,红十九师和军团政治部机关指战员3000多人,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钧、参谋长王如痴和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从赣东北德兴出发,冲破敌人前堵后追,12月1日到达浙江昌化,向皖南进军。12月3日,红十九师由浙江昌化抵达绩溪东乡岭脚下,银垄坞、阴山、大坦、平岭宁一带休息。5日,离开驻地,经上雪堂、下雪堂、黄茅培,向微杭古道关隘“天下第一关”进发。守关的县保安中队不战而退。当日,攻占绩溪县一区区署所在地扬溪镇。6日,取道扬溪继续北上,过尚田、长岭、白沙,当日攻克旌德县城,国民党旌德县长彭树煌带了十几个自卫队员,化装从西门逃走,红军在县城凫山小学召开军民联欢大会,会后打开县城监狱,释放了68名政治犯和无辜群众。8日,离开旌德县城,经蔡家桥到达庙首,在庙首住宿两晚,10日,红十九师翻越箬岭抵达黄山东南之汤口,和方志敏、刘畴西率领的军团部和红二十师胜利会师。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汤口会师,声威大振。蒋介石闻讯急电浙赣皖各省“会剿”。12月13日,先遣队沿屯溪至青阳公路向谭家桥进发,获悉王耀武孤军追抵汤口,遂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有利地形伏击敌军,但伏击战打成消耗战,红军伤亡300多人,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八十七团团长黄英特阵亡。
15日,先遣队经旌德、庙首、孙村、三溪等地到达泾县南容,16日到达茂林镇。寻淮洲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在当地群众帮助下,安葬在茂林附近潘村的山头上,时年22岁。12月17日,抗日先遣队从茂林出发,经水东翟、万村前往太平。嗣后,辗转于皖南石台、太平、东至、祁门等县。12月26日,红十九师在歙县汪满田与敌四十九师激战后,28日再次转入绩溪境内,经金坑附近向太平县境转移。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绩溪、旌德、泾县三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先遣队干部团的李步新、红十九师团长王岐山,后来与在泾县进行革命活动的洪维恭等,组成了泾旌宁宣中心县委,创建了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一年之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