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126|回复: 0

    红安百家姓氏源考:王姓来源之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6 08: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王姓来源之说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名毕公高,他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有史记载: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被迫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琅琊),世人称其“王”家世族,其后裔以王为姓,史称琅琊王。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以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古帝虞舜之后裔名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王不听王叔比干的衷言,并受妲姬的谗言,将比干杀害以挖心煮药。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
      4、秦灭六国后,被灭亡之国的王族避难他处,至西汉初年,天下甫定,各王族后裔纷纷易姓为“王”氏。
      5、出自赐姓或冒姓。如战国燕王丹的嫡裔名嘉,在西汉时依附王莽,后被王莽赐姓王。隋末洛阳霸主王世充本姓支氏,后改王姓。
      6、由少数民族改姓王。据《通志·氏族略》和《古今姓氏辨证》记载,北魏鲜卑族将可频氏改为王氏。古高丽国君里有王姓。西钳耳族里有王姓,元末蒙古族也先不花后裔改王姓。
      得姓始祖:太子晋。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晋聪明早慧,幼有成德。周灵王二十二年,洛阳水灾,淹逼王宫。灵王拟用土围宫堵水,而晋提出疏通河水,既解救王宫,又不淹没百姓庄稼。周灵王不听,晋据理力争。灵王怒,将其贬为庶民,但太子晋的德举却远播天下。晋有后裔,名宗敬,担任司徒,时人因他是太子晋之后,被敬称为“王家”,之后历代相传。“王”也就演变成其子孙后代的姓氏。现在山西太原晋祠修建的“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王姓来源复杂,郡望堂号繁多,不作赘述。据《当代百家姓》载:“从唐宋时期开始,历代史家根据王姓的不同来源,把它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等;根据其主要居住地区之不同,又把它分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还根据其堂号不同,把它分为乌衣王、马蕃王、三槐王、开闽王等。”王姓名人辈出,在此从略。

      二、王姓的播迁分布情况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集居于晋地的芮城、夏县、蒲县;豫地的开封、虞城、淮县;陕西的咸阳,鲁地的淄博等地。而以子姓源出的王姓后裔,则由豫地的卫辉迁甘肃天水,山东东平,豫地的新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以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有两支后裔分别定居于元城(河北大名)王姓,也就是王莽篡刘的王姓;另一支是琅琊王,即山东王姓。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将王霸为开基祖,分别为晋阳支、祁县支。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华,一部分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支王,在东晋朝非常活跃和繁盛。隋灭陈时琅琊王姓被迫分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琅琊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以唐末的黎阳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三槐王姓,其后人不少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蒙时期,中原战乱频繁,至明末张献中大肆屠川,致使两湖和中原南部人口的锐减,特别是四川重庆一带,几乎千村人绝,百里空巷。如此一来,便有明初著名的“江西填湖广”和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性大移民。与此同时,在明初,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县大槐树集中抽迁山西大族显姓,分别迁往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便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清朝中末时期,居闽地的王姓纷纷漂洋过海,迁往南洋,形成一时之潮。王姓在中国历史上南北分布不平衡,宋元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明清后,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的8.8%,为第一大姓。南方地区,仅占4.5%,为第四大姓,在全国汉族中,以内蒙古王姓的比例最高,广东的王姓分布率最低。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的第二位大姓,拥有近亿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

      三、红安王姓来源之说
      红安王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民间谱牒反映,有十余支之多,现仅有史可稽的有这样几支:秦王、沙河鞑子王、高桥四房王,西寨会王,河图畈王,八里三槐堂王,王二免王,土著王等。
      1、秦王王姓。始祖名王鼎一,由江西江州锹溪迁徙安邑。先讲秦王一家的故事:秦王合派联宗,先本为王姓,远祖居江西江州的锹溪,宋朝中叶,官少保的王朋、官少傅的王寿、江国公王世规、燕国公王韶、开国公王厚,皆为江西王氏的先祖。王韶的第五世孙名王鼎一,为江西儒学提举,奉调至湖广(湖北)麻城,后徙居于麻城太仙里(今城关东五里,杏花乡十里障山一带)。王鼎一生有二子,长子名王允福,次子名王允寿。王允福在少年时就十分乖巧,聪颖且语甜,为乡人称奇。其时,当地六户秦姓里有一户人家,有女无子(据说有一子游历至辽东未归),女名秦真,与允福年龄相配,两相邀悦,于是王允福入赘秦家,以女婿作儿,王姓改秦姓。王允福改秦允福,以后与秦真所生子嗣后代姓秦,其派辈字号与王允寿的子嗣后代一样,联宗联谱,永不结亲姻。这就是今日秦王一姓的来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的秦基伟为该支后裔。秦王氏的祖庙建在宪司街、太原天水祠,今有谱案记录其事。至清宣统年间约二十余代。
      秦王(允福、允寿二兄弟支系)缙绅略录:秦王氏一族,中乡榜十三人,两人中进士,两人中副进士,两人副榜武举,武进士三人,拔贡六人,恩贡一人,岁贡十二人。
      王邦太明成化甲午进士,官陕西洛南知县。王尚贤明成化丁酉进士,官锦州州判。王尚恭明弘治乙卯进士,官大名府教授。王镗明正德癸酉进士官钜鹿教谕,行取陕西道御史。王懋明万历戊子进士。王木云明万历丁卯举人。王朝明万历丙年举人,丁未联捷进士。王全椒官桐城知县,行取吏科给事中。王祀为江南名宦。王文化中明万历癸卯举人。王心正为明万历已卯举人,壬辰副进士官石首、商水教谕,云南同考官升嘉兴府通判,至清康熙丙年赴晏县任知县。王光为清嘉庆丁卯、戊辰联捷进士,历任武清、迁安、满城、唐县知县,补完县升沧州署深圳、遵化、直隶州、景州知州。王人藩中清雍正乙卯经魁,乾隆丙辰副进士,官沅江龙山知县。秦王予钧,为同治壬戊举人,官陕西宝鸡、兰田、靖边、周厔知县。秦王先正,中清顺治辛卯副元,官泸溪县丞。王文调中明崇祯乙卯武举,官铜鼓卫守备。王明为岁贡。王铖为江津县丞。王邦宁为苍梧教谕。王尚有为息县县丞。王尚充为长兴县县丞。王尚仁未仕。王思九为寿州学正。王尚经为福临县丞,后升福清知县。王凤为荆门州教谕。王思颛为新宁教谕。王光嵩为清乾隆乙卯举人,官训导职。王钧彦为训导。王国钰为清康熙戊子举人。
      不由科贡入仕途者:王桂辉官顺德府通判。王伯珠官福州府通判。王学海官沅江知县。王钰以官阜康县丞。王权历任高台、阜康两县知县。王世珍以布经历署中普知县。王德钧高官高台知县。王尚志官知县。王霖怀为来卫经历。王仲为应天府经历。王尚青任经历。王尚夔官江西织染局大使。王璧仑为大使。王常官长芦盐大使。王钰涵官甘肃巡检武职二品,清皇封典花翎总兵,刚勇巴图鲁,随金将军剿狙逆阵亡。王德胜晋封提督,予骑都尉世职。王绍发为花翎守备。王钧新为武生保花翎五品。王涵藻为武生保花翎守备。
      2、西砦会(二程桐柏集)王家嘴王姓
      始祖名王宗八,由江夏迁至黄安王家嘴(今桐柏集镇东南五里)。此系王姓,本地习称西砦桐柏王姓。现集居于韩家楼,香铺,王家田,新屋,大赵家南的王家咀等处。
      西砦会王姓缙绅略录:王国谟为清嘉庆丁卯举人。王承志为清同治壬戊举人。(共和国上将王成汉,原名王成翰为此支王姓后裔,去台人员王子法亦为此之王姓后裔)
      3、高桥四房王姓
      居高桥河两岸,永佳河一带,史称“才、德、兴、隆”四房王。始祖名王明易,于明洪武初年挈妇携子,由江西铙州府瓦屑坝(筷子巷)迁徙邾城中和甫楼(今高桥至詹店一带)。王明易其始祖本源于西周灵王之后,为周灵王太子晋王乔,受封于山西太原,后改姬姓为王姓。至唐朝武宗会昌年间(841年—860年)太原王氏有后裔,因官而迁江西星子县,后滞居播衍五百余载,至王明易一代再迁黄安邑。
      王明易,字达天,本为江右(江西)廪贡生,娶妻江、郭、谭、叶四氏。有子:王才甫、王德甫、王兴甫、王隆甫。分别散居于黄安邑高桥河、永河,麻城县,河南省光山县、新县等处。
      四房王缙绅略录:王德甫中明洪武壬戊举人壬辰进士,官四川绥府筠连知县。王兴甫庠生。王之善进士出身,官泾阳县尹。王道元中明万历壬子举人。王道海拔贡第一。王猷中清康熙丁卯举人。王道长为增贡生。王文雅为邑生。王继志为邑庠生。王学谦为岁贡。王学礼,邑庠生。王思龙为邑庠生。王大治邑庠生。王映台中清光绪举人。王心台为邑庠生。王香中明崇祯丙午丁未联捷武进士。王心元,为邑庠生。王崇虎为武举人。王念祖官黄安县教谕。王融中清顺治丁酉举人。王鼎为明正德癸酉拔贡。王道坦中清光绪已卯举人。
      4、高桥河头畈王姓
      河头畈王姓包括陡河王祥畈,城关镇万庄、七里坪镇王锡九、典明王文秀、觅儿镇王槐等地区王姓。始迁祖名王春山,于明初由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偕其叔侄昆弟一行,先迁居河头畈,后分别散居于三店的王家桥,陡河的王祥畈,七里坪东四里许的王锡九,列行祠东西两岸之畔的王朝、王槐。王春山一支后裔独居白马山之西南临大河的地方,取名为河头畈。
      河头畈支系王姓缙绅略录:王式金为禀贡生。王式金之子名王藻,为禀贡生。王藩为禀生。生员有王金相、王树藩、王理川。王猷,中明万历壬子进士,《黄冈府志》载王猷官御史。王复,中清康熙丁卯进士。
      5、八里王家岗王姓
      始迁祖名王褆,明初由江西瑞昌迁黄冈中和司王家岗(今红安八里镇北三点五公里的王家岗村),其后裔今散居红安县的檀术岗葫芦岔,七里棚何家塆、城关镇茅屋嘴,粉壁墙,张家田,东上店(崔店)周家田,永河沙冲下肖家。麻城岐亭吴王家、鄢家河、陶家园、胡刘家。河南罗山竹竿镇河口寨、淮宾县、大悟县宣化店,北街黄站王家塆;湖北松滋八宝乡、枝城、咸宁、蒲圻等地区。此支王氏,自称为“三槐堂”王,始祖为唐末黎阳(今河南浚县)令王宫。是为黎阳郡望开基祖,后裔遍居中原,有一支于五代时从河南迁苏、皖。南宋时有一支迁江西。至明初朱元璋颁令江西填湖广,江西瑞昌人王褆被迁至楚北。明穆宗帝时八里王家岗这支三槐王氏播迁于黄麻北部,清初又辐射至河南四川等地。
      6、王二免王姓。因其谱牒记述不详,不知始祖为谁从何迁徙而来。然而民间传属三槐堂王姓后裔,亦为江西过籍而来。
      (附)王二免的传说:据民间传说,在明清之际,这支王姓后裔在此地勤耕苦做,丁门细户,很受地方欺侮,规定每年交税赋二百担米,于是被人呼为“王二米”。二百担米的赋税很重,王家不堪重负,总是梦想着免掉才好。后来王家出了一个能人,据说做了官,一个宗族出了官家,自然全族光荣,经他以后,这二百担米的赋税自然就免了,此后这个村改名王二免。
      7、王家冲王姓
      始迁祖王宗三,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江西抚州迁居今三圣庵王家冲落居。王宗三的后裔有名王南杰者,在清嘉庆丙子科中进士。此自为一族。至清宣统年间有丁千余,约二十一代。清光绪年,王宝书,王宝善为双胞胎,中清光绪丁酉举人者王宝书,中清光绪壬寅者王宝善。此二人均在清宣统年于京师法律学堂习法。
      8、沙河王姓
      沙河王,又称蒙古王,蔑称鞑子王。始祖名也先不花,元朝的百户长官,袭军职,后晋为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本是蒙古族人,其后裔改王姓有两种说法:一是由元朝皇帝赐姓王。赐姓王的史料根据:一说为文宗图贴睦尔帝追封也先不花为恒阳王,一说是顺帝妥欢睦尔追封他为瀛王。不管是追封为恒阳王,还是追封为瀛王,总归为封王,封建社会汉族王室后裔惯以祖上封王之号为氏。而蒙古元朝皇帝推例赐也先不花为汉姓王,以封爵王位赐姓氏,是为王姓。二是传说为汉民起事八月十五杀鞑子,杀出一个汉姓鞑子王。这个故事流传于红安民间,并无任何史料和其宗谱记载。在未讲此故事前,先将有关记载也先不花的史料进行介绍。据《中国历史大辞典》周清澍先生撰文:“也先不花(?——1309年)又译野先不花。元朝蒙古克烈氏,孛鲁欢长子。在元朝世祖忽必列(1260年——1294年)当皇帝时,袭父职为阇赤长。又任燕王皇子真金王傅。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在任十余年,镇压僰人、金齿、乞蓝、八百媳妇等部的反抗,立登云、云远等路。元大德二年(1298年),迁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八年,迁河南行省。九年(1305年)升湖广行省左丞相。文宗(图帖睦尔)帝(1330年—1331年)时追封恒阳王,顺帝(妥欢贴睦尔)(1333年—1368年)时又追封瀛王。”按照《中国历史辞典》刘迎胜先生记述:“也先不花为察合台汗国汗。笃哇之子。为弟怯伯拥立,公元1310年—1320年在位。(宋)延祐元年(1314年)入侵元境,败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又派兵侵入伊利汗国,因元军深入中亚草原,被迫从呼罗珊退兵。”据《黄安县志·乡土篇》载:“沙河王姓,始祖百夫,元(朝)官,百户(官名)自宋(朝)赐爵西陲,从西戎南渡,百夫有子名万山,袭(父)爵(位),孙也先不花,元(朝)官左丞,见宰相表,封提领王,平章黄州路兼镇桃花站,见遗碣,遂占籍焉。卒赠恒阳王,谥文贞。见元史。子孙以爵。为氏至今(清朝宣统元年)二十四代,多住沙平会,大有会、高桥会、西砦会等,丁五千余。”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记也先不花为两个人,本文取周清澍先生之说,结合《黄安县志》的记述,确考也先不花在湖广为官。至于他由蒙古“也先”姓氏变为“王”姓,始自谁,是他还是他的儿子,目前难考,究竟是以封王爵为姓王,还是因汉人杀鞑子而后改“王”姓,并无确凿的历史资料佐证。今编者将其第二说的民间流传补述如下,以供后者研究姓氏流源的参考。

      四、史海钩沉——鞑子王的传说
      故事大约发生在元朝至元至大德(约公元1286—1305)年间,那年的一天,湖广行省黄州路派来了一大队骑着高头大马,个个骠形大汉,横肉髭须,身服褚黄色袍衣,胄甲耀眼,马刀斜悬的朝廷卫队。卫队人数约百余人,他们一路由南面北,马蹄砸在地上,扬起足有一里路长的尘土灰烟,威风凛凛地开进了桃花巡检站。
      当地百姓本来俱怕官军,这下看到此情景,无不失魂落魄,颤慑万分。于是,种田的弃农具携家小,慌张地躲进深山密林。开店铺的掩门息货,乘夜色逃往外乡。一时路不见行人,田畈不见锄禾,街肆空寂,万巷无声。不能行走的人们蛰息家门,噤若寒蝉,可谓千山闻狐叫,四野任狼奔。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当然是入主中原的蒙古统治者,他们用大刀和铁蹄征服了中原汉人,建立了种族隔离的统治王权。
      蒙古人为第一等,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拥有种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色目人为第二等,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和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他们归附蒙古较早,故最得信任,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第三等人是,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和原来在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第四等也就是最末的等级人为南人。南人就是南方汉人和其它南方各族人民,地位最低。元朝统治者把汉人分为南汉人和南人,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汉人,削弱其反抗力量,所以镇压的手段更加残酷。湖广行省,特别是地处大别山区的旧黄麻地带,曾经建有木陵、白沙、双城、台山(今天台山)、木城等关寨,抗击元蒙南袭之兵。元世宗铁木耳更是把这里视为大患。毫无疑问,他将此地划为南人区,加以重点巡狩。于是将也先不花从云南的平章政事调湖广,任平章政事,具体管理黄州兼理桃花巡检站巡狩。这一天是元朝皇帝派军校护送也先不花上任,镇守桃花巡检站而来。当也先不花跳下自己心爱的血汗宝马,走进巡检站时,眼前一遍凄凉景状,百姓们避官如避瘟神似的惊恐神情,深深刺扎进他的心窝,他不禁连打几个寒噤。他想,怎么这里的汉人与云南南人一样地恐惧朝廷,憎恨蒙人?长此下去,如何能使我朝立足于中原呢?他开始领悟治理天下的“仁政”二字。于是在他安营扎寨后,很快地以平章政事的官印发布告示,招抚离乡的商贾、工匠、种田人回籍,采用朝廷对北方农民的政策,以优惠的赋税政策对待南方汉人,实行轻赋税免丁银,增坊劝桑,鼓励卖买公平,严禁享有特权的手下蒙古官吏和色目吏胥任意杀戮当地汉人百姓;继续执行自己在云南修筑登云、云远等交通建路政策,修筑并拓宽桃花至歧亭、麻城至中和、桃花至黄州、汉口等处官商通道,疏浚桃花河至倒水河、举水入口处的淤泥堵沙,使河床加宽、加深,以载舟通航。经他安民屯垦,薄赋轻徭,修路浚渠、繁荣商肆、禁官泛杀,授利于民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很快得到当地百姓好感和信服,不几年该邑百业兴隆,民富乡安。
      也先不花的努力并未能感动元朝统治下的广大人民,他的政绩所谓一炬之光难亮四野,更不能消除元蒙统治者一手所制造的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社会矛盾。其时,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驱除鞑虏,还我大宋”的汉人暴动如野火春风般彼起此伏。加之元蒙朝廷的皇权争夺战比历代王朝剧烈十分。同时王权旁落于蒙古贵族和朝臣之手,这些朝臣独揽朝权横行无忌,争得皇位的皇帝,个个荒淫昏庸,官吏贪腐,军人横暴。
      有一年古历八月,湖广地区的红巾军秘密发动一次反元暴动。暴动的信号是“八月十五杀鞑子。”这个信号用一小块白布写上,放在每个月饼里,月饼铺老板将布条小心翼翼地做在每个月饼芯子里,待到中秋吃月饼时,让不满元朝的汉人得到信号后,在八月十五这天集合,被压迫的汉民统一起来杀掉镇守地方的蒙古官兵。
      八月十五这天到了,卖月饼的人都是红巾军地下成员,他们走村串乡、秘密组织反元杀鞑子的大起义。各地乡民见月饼如见号令,拿起长矛、利剑、大刀、斧头、冲担、扁担、锄头等武器,冲向各地巡检衙门和司站驻地,见着蒙古官兵就乱杀乱砍。许多站驿的蒙古官兵蒙在鼓里,不知所措。未能跑掉的蒙古官兵,就地被愤怒的刀剑、斧锄剁为肉泥,湖广地区的蒙古头领和兵卒死伤惨重。
      桃花站未能幸免,当大批的汉民手持利器涌向站口时,也先不花刚刚得到有人送来口信,言说要杀他。于是从站口的小木窗里跳出来,奔向西南的山林深处躲藏。夜色渐暗,道路不清,他拖着惊慌而扭伤的腿,一跛一跛地窜到了一庄户人家的门檐下。稍歇一口气,门吱呀一声开了,主人迅速将也先不花藏到自己家柴房里,用柴禾将他掩盖起来。救他的这个人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她姓王。这个村子名老屋王家(即现在的永河保丰村),这姑娘家里只有母子俩过生活,父亲早年去逝。待风声过后,母女俩将也先不花从柴垛里救出来,沐浴洁衣,煮食充饥。也先不花吃饱后,执意要离开,母女二人说:“现在追杀你的人是红巾军,他们有的是外乡人,有的是本乡人,眼下还未撤走,有的人认识你,一时三刻你是跑不出去的,干脆就在我家躲避一阵再说。”看到这家人是真心搭救自己,也先不花不再执意了。老屋王家母女,将也先不花安置在一堵夹墙里,每日送饭食到夹墙,如此有月余。姑娘的母亲思量很久,觉得这事长久下去总会被人知道,雪地里埋不住黑牛,怎么办呢?长留不妥,交出去,又觉得眼前的这位鞑子官不像其他的鞑子官那么坏,也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与当地的汉人相处,也很懂礼仪,从良心上讲不应该将他视为坏鞑子。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找本族明事理的长者去说说理,求他们放过这个鞑子好官。于是她找到王姓宗族一位开明耆老,申说原委,经王姓耆老和一些开明人士商榷,认为也先不花是个比较好的蒙古鞑子,罪不至死,既已救人一命,不再置他于死地。经过一番商量,决定拟示一个公约:一、承认也先不花在当地做了许多利于汉人的好事,是个好鞑子官;二、既是好官,就应该保护好他的人生安全;三、搭救也先不花的王氏母女俩,家无掌门男子,决定将王氏姑娘嫁给也先不花作妻室,但也先不花必须作为入赘人,应改蒙姓为王姓,防止风波再起,免遭杀身之祸。经过一番周密安排后,也先不花便入赘王家,以冒王姓人蜇居下来,成全了天下以善报德的美好姻缘。至此,也先不花夫妇出居沙河旁,结庐耕作,此后成为沙河王氏的开基始祖,民间以他衍传的后裔称鞑子王。
      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使人疑窦百出,从文学的角度讲故事完整,情节合理。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却谬误甚多。一是堂堂的一省平章政事不可能到一个山区县域的小巡检站任守职,即使有偶尔来小站例行巡守之职,百姓的大举造反活动很难接近其身,更不用说将其撵得魂飞魄散。再说以高官入赘平民为夫婿,又改宗换姓,这恐怕不是元蒙统治者能够屈就的事。如果说故事的主人不是也先不花,而是也先不花的儿子或孙子袭职桃花站官吏,那么在年代上又计算不来。编者认为此传说谬误甚多,不足为信。综合史料和沙河王姓的谱牒考证,沙河王姓应该是以封爵王号而得王姓。
      沙河王姓缙绅略录:据沙河王氏宗谱记载,也先不花生三子,长子名王君用,次子名王臣用,三子名王文用。王君用协其父为保家保乡,抵御陈友谅的搔乱,大战于新洲资武。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安徽自立为吴王。1364年2月,朱元璋大军克武昌,陈友谅子陈理降。王君用率乡众归顺朱元璋,受吴王令,扼守黄州,并大建军功,深受朱元璋器用。王臣用无子,后嗣断续。王文用徙蜀,后为李氏招赘,子嗣遂居川蜀。王君用生四子:长子名王天一,明朝洪武初年以军卫,官调江西德安,后裔遂居江西。次子名王天二,徙居麻城夕阳山。三子名王天三,后徙迁辽宁。四子名王天四,又名王胜宗,仍籍麻城仙居乡,即今红安县沙河王家村。王华群中清乾隆丙辰已未联捷进士,官德安府(湖北安陆)教授。王三级中明万历已卯举人,以进士身官封邱县知县。王时忠中清康熙丁酉举人。王纯中清乾隆戊子举人。王俟祜中清嘉庆已卯举人。王斡中清道光已酉经魁。王学典中清光绪丙子举人,选应山训导,署东湖教谕。王风炽为清乾隆丙申恩贡。王凤恂为清同治乙丑恩贡。王仪吉为清光绪已卯恩贡。王大节岁贡经历。王大鼎岁贡经历。王之赏任武昌府训导。王之献中副榜举人。王俭岁贡,王亦然岁贡。王之京、王时镜、王灏华、王稷凤俱为岁贡。王之谟官平凉府通判。王国任官浙江淳安知县。王国宁官四川彭县知县。王之策官四川通江知县。王三凤为考授兵马使。王华袁中清乾隆甲寅举人,官房县教谕。王华封由举人官清河知县。王思奎为举人拔指挥使司。王思亮为考授县丞。王以林为花翎守备。王惠为附监考授南城兵马使司。

      (文章来源:红安县档案局 通讯地址:红安县城关镇小北街10号 邮编:4384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