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岭镇回族王氏家族名人述略
王衍杰 姜 健
金岭回族王氏,其先祖名叫撒哈伯·撒哈迪·斡葛斯(阿文音译,《回教考》作“宛王斯”),为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是先知穆罕穆德的舅舅,也是先知穆罕穆德派往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第一位贤者。唐贞观三年(629年),他先到了长安,后去广东传教。唐中期,宛王斯的后人迁居山西太原,因家族不仅精通伊斯兰教义,而且汉学造诣精深,子弟多有科考中举者,故唐朝皇帝赐姓王氏。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这支回族王氏迁居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二郎岗(今江苏南京江宁区境内)。1403年“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实行移民政策,王氏先人由南京迁往山东临清州碎皮巷。明正德元年(1506年),河北霸县爆发刘六、刘七起义,殃及临清。为躲避战乱,临清王氏族人王嘉宝率领家人(妻子张氏、二子王化龙、王化凤),迁居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金岭镇。迁居金岭后,王嘉宝担任清真寺副教,被金岭回族王氏尊为一世祖。
金岭回族王氏,前后历经500余年,目前已传18代子孙,繁衍600余户,总人口达2400余人,为金岭一方望族。500年来,这个家族多人担任副教,恪守伊斯兰教规,弘传清真文化,为伊斯兰教在金岭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且秉承祖风,致力汉学,诗书传家,英才辈出,在金岭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其中,最著名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大孝子王作楫(jí)和进士王爜(cóng)。
(一)大孝子王作楫(jí)
据2002年5月续修的《王氏宗谱》记载,王作楫为王嘉宝的五世孙。其曾祖为王嘉宝长子王化龙,其祖为王化龙的次子王环,其父为王环的长子王昌明。另据光绪《益都县图志•孝义传》的记载综合考证,王作楫为父亲王昌明、母亲马氏的独生子,约生于清代顺治末年(1660年前后),逝世于乾隆年间(1743年以后),寿80多岁。王作楫的夫人为张氏,生一子名叫王绍义。
据《王氏宗谱》和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王作楫,字廷相,岁贡生。曾任基层官吏,后被拣选(从官吏中选拔),任浙江某县知县,并代理鸣鹤场盐大使。鸣鹤场在今浙江宁波慈溪市东南的鸣鹤镇,为清代著名盐场。由此推知,王作楫可能担任的是慈溪县或余姚县的知县。盐大使,即盐场大使,为负责管理盐场治安、盐业审批、盐务诉讼等日常事务的官员。此官职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有为个人捞取好处的便利条件,是众人艳羡的肥差。然而王作楫却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一改前任的做法,以法治场,奖罚分明,大刀阔斧地对盐场各项陋规进行了改革,使属下小吏没有敢以权谋私、欺压盐户盘剥盐商的。由于王作楫秉公办事,一定程度上阻塞了上级“敛财”的渠道,上级十分不满,不长时间就将他明升暗降,调往宁波宁绍盐务司(掌管宁波、绍兴两地盐务的机构),担任闲职。王作楫知道自己品行高洁,无法与同僚同流合污,在官场上吃不开,又加上挂念年老多病的母亲,就辞职告老还乡。
王作楫的母亲马氏是虔诚的穆斯林,平时乐善好施,喜欢扶危济困。王作楫继承母德,顺从母意,与母亲一起做了很多善事。穷人没有土地埋葬死去的亲人,他三次无偿献出自家的田地;穷邻居没钱结不了婚的,他出钱给人操办婚礼;镇上有身患重病的,他积极去请医送药;冬天穷人吃不上饭,他年年施舍粥饭,已成惯例。
如果说以上是一些日常行为、琐碎小事,不足以充分反映母子的善心善行的话,那么有两件典型事例,足以集中体现母子二人的崇高美德。第一件事,开设普济院(锦绣桥附近)。王作楫买了六十余亩地,将每年收的粮食全部储存在院内。当灾年时,他将粮食贱价卖给灾民,让灾民安度荒年。王作楫去世多年后,这六十亩地归官府所有,所打粮食被用来救济镇上的孤儿和贫民,可谓泽被后世,造福一方。第二件事,雍正九年(1731年)的救灾活动。当时正值灾荒,百姓生活举步维艰。王作楫首先焚烧了族人、邻居的债券,免除了他们的债务;然后释放了家里的奴婢,还他们以人身自由;还拿出自家的存粮,按照人口数,无偿分给族人、佣工,救活了几百人。剩下的存粮则拿到市场上贱卖,以周济四方。善行有时会感动上苍,仁者也必然长寿。好人有好报,王作楫的母亲当时已经九十多岁,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经此善行竟然奇迹般痊愈,康复如初。
另外,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王作楫的妻子张氏身上,我们也可侧面了解王母马氏的善德和王作楫的孝心。张氏与丈夫、婆婆一样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以孝顺老人闻名乡里。她的姐姐因为长病而失明,她不离不弃、亲自供养;她的婆婆马氏卧床不起二十年,她任劳任怨、悉心照顾,“昼夜不离姑侧”。
乾隆元年(1736年),王作楫的母亲马氏高寿101岁,王作楫高兴地向官府做了汇报(当时有向官府上报高寿者的制度)。此年,山东巡抚岳濬(jùn)亲自到金岭王作楫家,颁布了皇帝表彰马氏的圣旨,代表皇帝赐给王家很多黄金和丝帛,并命令官府建造牌坊来表彰马氏的功德。马氏的“百岁坊”,位于金岭大街锦绣桥东约200米,落成于乾隆三年(1737年)。牌坊巨石制,铁梁,高7米,宽8米,坊上有“敕建”“王明昌妻马氏恩建百岁坊”匾额,雕刻精美,气势宏伟。1956年被拆除。卖铁梁的钱捐给了清真寺,石料被粮所使用。
约乾隆五年(1741年),王作楫的母亲马氏逝世,享年106岁。王作楫非常悲伤,在其母墓旁盖了个小草屋,为母守孝三年。王作楫早晚到墓前哭泣,连墓周围的树都似乎受到了感染,为之枯萎。守墓期间,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王作楫还抄了《古兰经》三十本以表赤子之心。镇上的乡绅、百姓被他的孝行所感动,纷纷上书官府,建议对其表彰。后来,官府也为他树了一座牌坊,称“孝子坊”。此坊在其母“百岁坊”的东侧,上有镌文“旌表浙江宁绍盐务司孝子王作楫之坊”。王作楫的妻子张氏同样得到了乡人的尊重和官府的表彰。乾隆十一年(1746年),乡人向督学请示,获批后由官府为张氏送去牌匾以示奖励。1956年与“百岁坊”被拆除。1964年孝子坊被拆除。其它牌坊、牌匾在“破四旧”运动中,相继拆除。
善德光耀古今,孝行感动天地。虽然三百年沧桑岁月已过,虽然祖先已逝去多年,但他们的美德孝行,却长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王母的善德,王作楫的孝行,王妻的慈爱,将永垂史册,永远为金岭人、临淄人所学习、效法。
(二) 临淄回族进士——王爜(cóng)
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所选人才中的最高级别。每科名额有限,中者可谓凤毛麟角,而且凡中进士者,无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堪称古代知识分子的精英。在清代道光年间的金岭,一个回族知识分子,经过刻苦攻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他,就是王爜。
据《王氏宗谱》记载:王爜为王嘉宝的八世孙。一世祖王嘉宝,二世祖王嘉宝长子王化龙;三世祖王化龙次子王环;四世祖王环次子王昌嗣。王爜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曾祖王作楹,字元祯,号辅伯,是岁贡;他的祖父王绍铎,字义斯,号木斋,为候选州同(相当于候选副市长);他的父亲王承基,字艺田,号息庵,是嘉庆庚申恩科(1800年)举人。
据光绪《益都县图志•儒学传》记载,王爜的父亲王承基,是一个纯正的读书人,“生平于读书外,他无所知。”与他人交谈,“读书外不及他语”。王承基读书勤奋刻苦,每天很早就起来读书,一本书经常反过来复过去读几十遍,还常常说:“我一天不读书,就好像对不起自己似的,所以我把读书当成消遣的乐事。”王承基还喜欢通过抄书加深对书内容的理解,儒家经典都抄了多遍。直到八十多岁,还用蝇头小楷抄录古籍。王承基为人善良宽厚,不喜欢与人计较。他为侧室所生,实际上比正室所生的儿子大三天。但嫡母硬要他称呼“弟弟”为兄。后来长大了,和“弟弟”一起上学,嫡母给“弟弟”买新衣服,做好吃的,却让他穿旧衣服,吃粗劣的饭食。王承基毫不计较,没有任何怨言,照样孝敬嫡母,爱护弟弟,表现得十分忍耐大度。成人成家后,王承基更是性格谦和,与人为善,家人、邻居、镇上的人都很尊重他。据《益都县图志》记载,当时金岭有个传说,说丁姓人家住着一个狐仙,常跟镇上人讲:金岭镇人口虽多,但实际上只有两个纯粹的好人。一个是丁家的母亲,一个就是王承基。——连狐仙都夸王承基好,可见其人品之佳,人缘之棒。王承基娶妻马氏,生了三个儿子。长子王灼,字韡(wěi)园,考中了举人;三儿子王烳(pǔ),字晓初,为岁贡,著有《春鹂集》四卷。王爜是王承基的二儿子。
据光绪《益都县图志•忠节传》记载,王爜,字乔南。道光十二年(1832年),以三甲第96名的成绩,考中进士。经选拔,担任山西岳阳县(今山西临汾安泽县、古县)知县。当时的岳阳县属山区,民风纯朴。王爜根据当地实际,推行简易政治,与民方便,因而境内百姓和乐,社会安定。公务之余,王爜经常邀请县学的师生到县衙做客,和他们讨论读书心得,交流作文经验。有时还亲自给他们传授自己的经验,娓娓道来,诲人不倦。县里以前从未出过举人,由于王爜重视教育,亲自教学,在他的任期内,岳阳县终于破天荒的出了个举人。
因为王爜自身儒学功底深厚,抓教育又抓得出色,所以他的才干得到了省里的肯定,省里多次临时抽调他出任山西乡试的同考官(负责阅卷、向主考推荐优秀试卷)。在乡试阅卷中,王爜慧眼识人,唯才是举,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优秀人才。很多次乡试的第一名,都是他阅卷后推荐的。
后来,王爜又代理了太平县(今山西襄汾县)知县,他依然热爱人民,为政简易,与在岳阳时一样。一个人管着两个县而都有政绩,这让上级对王爜的才干十分赞赏。上级想让他正式兼任太平县知县。王爜以体力不足、无法胜任两县工作为由,坚决拒绝。又过了些日子,王爜托病辞官,回到故乡金岭。
王爜,除了是为能干的好官外,还是一位词人。光绪《益都县图志•艺文志》里收录了他两部词集的名目:《于役关陇竹枝词》一卷、《续关陇词》一卷。据案语说,《于役关陇竹枝词》卷首有陆以铧所作的序,正文有王爜在山西做官时所作的100首词作。其中描写古迹的有40首,描写险隘的有16首,描写风俗的有21首,描写旅途情况的有23首。这些词作有的诙谐活泼,有的庄重大方,有的风格纯朴、有民歌风范,有的则文词雅丽,柔婉动人,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以及非凡的文学才华。总之,“不愧文人吐”。
据《王氏宗谱》记载,王爜娶妻丁氏,生了四个儿子:王与椿、王与楷、王与檀、王与梧;还生有一个女儿,嫁给马键。其中,三儿子王与檀最有名,他字子桓(恒),廪膳生。擅长写诗作文,作品格调高雅,毫不媚俗。咸丰十一年(1861年),王与檀跟随三叔王烳训练乡兵,防御捻军。在金岭以西的卧龙桥之战中,叔侄二人双双阵亡。其事迹入选《益都县志》、《益都县图志》中的《忠节传》,并入祀昭义祠(又名乡勇祠,在金岭县丞大堂之侧)。
了解祖先,不仅仅是了解祖先的名讳、事迹,更重要的是了解祖先的美德,并努力学习之,传承弘扬之。通过对上述两位祖先事迹的挖掘整理,我们深深的感悟到,孝敬老人、忠于职守,是做人的根本。他们的精神,不但今天看来有借鉴价值,而且可以面向未来,教育后人。我们将象祖先一样以孝为先,忠诚于事业,继续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无愧于祖先的英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