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6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湖广填四川”的成效
清代移民政策的实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它造成了人口的加速上升,调动了移民农桑生产的积极性,耕地面积迅速恢复并扩大,粮食生产直线上升。到康熙中叶后,四川很快成了米粮大省,川粮源源不断地外调给他省并供应军队。四川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人口迅速增长
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四川人口约50万。经过移民政策的实施,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川人口已经上升到289万人。经过雍正、乾隆的进一步推进,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进一步上升到1170万人,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更上升到2070万人,四川人口由适度转向过饱和状态。从四川人口低谷的50万人到清后期的人口高峰2070万人,前后共花了150余年(见下表)。
清前期四川人口增长表
年 代 册载人口数(万) 修正人口数(万)
顺治十八年 (1661) 16,096 (丁) 50.0
康熙九年 (1670) 25,660 (丁) 63.3
康熙二十四年(1685) 18,509 (丁) 98.7
康熙六十一年(1722) 579,309(户) 289.6
雍正二年 (1724) 409,311(丁) 298.3
雍正六年 (1728) 505,413(户) 335.7
乾隆元年 (1730) 61.2 (万户) 326.7
乾隆十四年 (1749) 250.6 443.0
乾隆十八年 (1753) 136.9 483.3
乾隆二十二年(1757) 268.3 527.3
乾隆三十六年(1771) 306.8 715.1
乾隆四十一年(1776) 778.9 778.9
乾隆四十五年(1780) 794.8 868.2
乾隆四十八年(1783) 814.2 941.8
乾隆五十一年(1786) 842.9 1,021.6
乾隆五十四年(1789) 892.6 1,108.2
乾隆五十六年(1791) 948.9 1,170.1
嘉庆十七年 (1812) 2,070.9 2,070.9
据不完全统计,清初时,重庆府人口约2-3万人。到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重庆府的人口已达约56万人,占四川全省的20%左右。到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重庆府人口空前增多,已经达到230余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已经超过70人,成为四川重要的人口稠密区。
“湖广填四川”在清代前期移民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的意义在于重建了一个人口第一的泱泱大省――四川。
(二)土地增加
雍正七年,川省开始全面清丈田亩,结果田亩总计为459027顷83亩,是明朝万历年间四川田亩134827顷76亩的3.4倍。
经过广大移民和当地居民的辛勤劳作,耕地面积逐渐扩大。据查考,1671年(康熙十年),重庆府的耕地面积仅12.4万亩,到1728年(雍正六年)已达1259.76万亩,以后一直保持在1100-1200万亩之间。
(三)农业发展
在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大量移民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最大。主要表现在:
――引进了新物种。新物种从外省引进四川是外省移民入川的主要贡献。今天四川粮食作物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红苕(即甘薯),就是那时从福建、广东传入的。嘉庆《资州志》卷八载:“(红苕)瘠土沙土皆可种。先是资民自闽粤来者始嗜之,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蔬菜、靛青、麻、桑和烟草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引进与推广,促进了四川农业结构的改善。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烟叶,也是清初传入的。江西瑞金人傅沐荣于雍正时迁入四川金堂,“广种烟草,时蜀中未谙烟法,而满蒙八旗弁兵所必须,故一时傅姓烟草重于锦城” 。
――传播推广了新的农耕方法。移民中众多的“士、农、工、贾、技术、胥役之类” 的外地人入蜀,带来了各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粮食生产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耕地面积的增长,稻谷亩产量也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亩产400-600斤。
――农业生产格局发生积极变化。田种禾稻,山种杂粮,相资为用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经济作物蚕桑、苎麻、柑橘等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增加很多。农业生产逐步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以粮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式过渡。
(四)手工业发展
在这一政策推动下,清代四川的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纺纱织布已成为重庆农村普遍的家庭手工业,出现了以棉纺业、丝织业为主的专业场镇。陶瓷、造纸等业因大量外地工匠迁入而得以重新发展。煤、铁的大量开采,也促使了五金业的发展,出现了 “五金之乡”(如大足县龙水镇)。
(五)城镇繁荣
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四川一些县城和场镇逐渐成为繁茂的商业集镇。江津县的白沙镇因地处川东南与黔北的交通要道上,成为四川的四大名镇之一。江北厅的大洪江镇(今渝北区硌碛镇),地处大洪江口,是邻水、大竹两县的口岸,客商攘往,甚为繁盛。三峡地区随着山地农垦的迅速发展,沿江城镇逐渐成为山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清代的大宁盐厂(今巫溪县宁厂镇)其建筑连绵六七里,规模超过了大宁县城(今巫溪县城厢镇)。
(六)文化交流与融合
川剧,是川、滇、黔等西南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间艺术。康、雍、乾年间,因陕、晋、湘、鄂、苏、浙等省的移民在四川各地的会馆中常演出本省戏曲,江苏的昆腔、陕西的秦腔、江西的高腔等,逐渐演变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川昆”、“高腔”等。民间的“灯戏”也融入近来,构成了川剧的昆、高、胡、弹、灯5种声腔。胡琴,先是徽班、汉班、陕班来川演出,由于与四川方言相结合,受到四川扬琴和川梆子的影响,形成自已的特点。川剧还从四川的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川剧高腔的特有风格。后来,川剧逐步走向5种声腔同台演出,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川戏”,后改称“川剧”。
(七)民族大融合
移民中的汉族、土家族、壮族、回族等定居川渝地区后,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互动”,与当地人民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大家庭。移民的文化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并且当地的文化也会随着外来的文化而发生一些变化。
五、“湖广填四川”的影响
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我国东南部人口向四川的一场空前规模的大移动,是先由政府倡导,后成民间自发,终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yun动,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合理地分布了民族、人口生存的空间,使长期沦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走向复兴,对四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yun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包括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yun动导致了四川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四川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四川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四川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yun动清朝前期对四川进行的空前大规模移民,客观上促成了自成一隅的四川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促进了四川人口繁衍和人种的优化,为近代四川名人辈出奠定了基础。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yun动促进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
对于重庆而言,随着清代巴渝地区的区域开发,农业快速恢复、手工业开始兴盛、交通运输业不断兴起、区域吸引和辐射能力不断扩大,为重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清末,由于西方势力的刺激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重庆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在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中,重庆从一座封闭的城堡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区域性军政中心发展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从偏居四川东部一隅的中等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特大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