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战役,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辽沈战役,东北国民党军近乎全军覆没,只从营口逃出少数军队,这个结局本来有许多机会可避免的,但最后走到这一步,其深层的根本原因是无人肯负责。整个战役中,卫立煌这位最高指挥官,未发过一纸命令,全部是老蒋直接指挥的,老蒋也未发过一纸命令,全是口头。正因为谁也不愿意负责任,因此谁也不下文字命令,以免追查。结果许多合理的建议不被采纳,最后大败就无可避免。败了以后,至今仍然有人为老蒋推脱,咬定卫立煌是共谍,把责任推给卫立煌,那只是信口雌黄,没有任何实物依据的,卫立煌没有任何把柄能捉到。
战役开始前,卫立煌就预料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曾经建议撤退长春,但被拒绝了。恰是被绑架做人质的长春,导致全局被动。这就是卫立煌所说的,长春可放弃的时候不许放弃,不可救出了却命令去救!
林彪团团包围了长春,然而却不总攻,想的就是围点打援,但卫立煌坚决不去救援,林彪此计不成,也尝试着抗命硬攻长春,因为看到代价太高而作罢,这一个抗命,成了后来批林当中主要话题。
卫立煌是可以救长春的,仅仅因为只是口头命令他,没有正式的文字命令,因此他拒绝了,因为如果救援失败,全部责任都会推给他头上。这个责任不可忽略,陈诚都曾经被国大代表呼吁要杀掉以谢国人,更不要讲非黄埔的卫立煌。而蒋介石不下命令,是因为一旦失败,也可能被弹劾,从而被逼下野。淮海大战后,蒋介石真的下野了,如果辽沈战役中他下正式命令,他的下野就可能会提前。
这种关系下,双方都采纳了“不成文主义”,也就一步步走向失败。
林彪终于攻打锦州,沈阳如果派一支军队去,是白白送死,锦州没到就被消灭,老蒋主张沈阳全部人马援锦,放弃沈阳,打跑林彪以后一起南撤,这是一个可行方案,也是将损失压到最低的最好结局,卫立煌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呢?因为蒋只是主张,没有正式文本命令,有命令,卫立煌一个军人,没有道理不遵从,遵从了一切后果与他无关,但老蒋要的是卫立煌来下命令,这个命令一下,长春沈阳两地丢失,整个东北丢失,责任会由他来负,他罪过比陈诚还大,所以卫立煌拒绝了。蒋当然也是同样的理由坚决不发文字命令。
蒋口头指挥不动卫立煌,却能口头指挥卫立煌的下级,这本来是不合法的,理论上所有军人只服从上级,不能越级听指挥,但国民党军自从建立之初,就是这样打仗的,已经习惯于蒋介石的超级指挥,因此卫立煌也只能看着他的兵被调来调去,抗议不得,这是不成文的惯例。
倾家荡产去援锦搞不成,蒋介石口头指挥同样反对的、心如明镜的廖耀湘一个兵团出去,廖耀湘没有抗拒,因为他有对策,他走90度角去了彰武,而不是直奔锦州,这样两方面都能对付,对付了老蒋,也避免兵败之责。
最后结果,锦州被攻下,这以后廖耀湘兵团向何处去,就是另一个问题。卫立煌要他回沈阳,老蒋要他夺回锦州,都没有文字命令,都可听可不听,听谁的全在于他个人决定,他一开始错误地听了老蒋,攻黑山,攻不成独立决策去营口,结果晚了,被全歼了。他要不听老蒋的,不打黑山,直接去营口,早点开拔,也逃了,要听卫立煌的,回沈阳,暂时也摆脱了被歼的命运,但他一错再错,无可挽回了。如果有文字命令,廖耀湘只能遵照执行,怎么做就简单多了,就不会彷徨徘徊,兵贵神速,将错就错也有成功希望,犹豫不决十分害人。
整个东北,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了,没有一纸命令留给后人珍藏参观。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大战役指挥过程,没有文字命令,就为了谁也不想承担责任。卫立煌是不想当冤死鬼,蒋介石是不想丢失总统宝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