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4316|回复: 0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3 10: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二)
        二、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及其门风的转变
      北魏自太宗明元帝末至高祖孝文帝初,历五朝近80年。太原王氏在北朝的地位并不十分显赫,人物单鲜,官宦不达。自王慧龙至王琼,“三世一身”,一脉单传。王慧龙官至荥阳太守,授龙骧将军,赐长社穆侯;其子宝兴袭爵,闭门不仕;其孙王琼,太和初始为典侍令,例降为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寡人物、乏仕宦的家族,却在太和中得入“四姓”,一跃成为与崔卢齐名的北魏一流高门,无怪一些当朝的士人也颇感不平[14]。 事实上,王氏地位的陡升并非偶然,这是其家族长期苦心经营的结果,与其门风的转变也有着密切关系。
      如前所述,太原王氏北奔之后,孤根独立,既无功业,更无实力,只得放下南方士族不以庶务自缨的架子,置身朝政,谋取功名,以为其门户的久远之计。王慧龙入魏之始,即见明元帝,流涕痛陈,“请效力南讨”,不惜甘为南人所不耻的将门,却终因个人实力和政治影响有限,多年不为所用。而与其先后入魏的司马楚之、刁雍等人,却均被魏廷赐以刺史、将军之号,在河济之间招集流散,扰动宋边。王慧龙至明元帝末年,一度拜洛城镇将,配兵三千镇金墉,十余日后,因皇位易主,“咸谓南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遂停前授”。至太武帝之世,才终于得到领兵之机,历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长史,至龙骧将军、长社侯,拜荥阳太守,“在任七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号为善政”。曾参与了太武帝对刘宋的数次重大战役,屡败刘宋名将王玄谟、到彦之、檀道济。太平真君元年 (440),拜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未至镇而卒。王慧龙一生虽历尽坎坷,备受冷遇,“功高而位不至”,却终于建立了足以为北人所称道的功业,为整个家族在北朝博取了起码的立身之资。
      作为江左盛门,太原王氏以玄风相扇,名士辈出,而南方士族那种纵心调畅,放任自达的门风与北方士族尚儒学、重礼法的社会习俗有着相当的距离。[15]王氏由南入北之后能否在文化和社会习俗上认同于北方士族,已经不是个人的好尚问题,而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声望与前途[16]。王慧龙入魏,门风为之一变,“生一男一女,遂绝房室,布衣蔬食,不参吉事”,被游雅奉为“古之遗孝”。其子宝兴,“事母至孝”,蒙崔浩之狱,“尽卖家产,以赎卢遐之妻”,时人称为义举。其孙王琼,史传中见不到什么可称道的品行,但《魏书》所载的诸多“鄙陋”之事,也不过是些悼女“哀痛无已”、“造次之见令人笑愕”,以及贪财好物等,无碍礼法宏旨;而琅邪王诵贬王琼,谓“东海之风,于兹坠矣”[17],这种评价恰恰反映出入魏数世之后王氏门风与东晋时期的巨大差异。至孝明帝之世,王遵业、王延业为天子讲《孝经》,时人以为荣;北齐初,王松年恸悼孝昭帝,朝臣咸敬。经过数代的苦心经营,王氏家族最终在北朝树立起一个忠孝传家、礼义济世的门户风范。
      与门风的转变相关,王氏家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王慧龙出奔到入魏的十余年间,沙门僧彬一直追随左右;王慧龙死后,“吏人及将士于墓所起佛寺,图慧龙及僧彬像而赞之”;王劭事隋,著《舍利感应记》二十卷[18],又广引佛经之言,取媚文帝。据此推测,太原王氏入魏之后,已逐渐由玄转佛,成为一个世奉佛法的家族。王氏家族的这种转变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世说新语》中有许多王门名士与高僧交往的记载,但东晋名士对佛学的认识毕竟有限。王慧龙六世祖王坦之著《沙门不得为高士论》,以为“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而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19]。而佛教在北方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南方迥然有别,无怪王氏入魏之后,逐渐弃“高士”而奉佛法了。
      太原王氏地位的上升,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它与北朝高门大姓的累世婚姻。太原王氏是魏晋时期首屈一指的显门,历江左而官宦不坠,有着北方一般士族难以企及的“世资”。北魏初年,东晋一流甲族入北者罕有其人。因此,王慧龙虽既无根基,又无功业,但对于以“整齐人伦,分明姓族”为政治理想的崔浩来说,仍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奇珍。为此崔浩不计私生之嫌,不顾“讪鄙国化”之非议,“数向诸公称羡”,以“成赞其族”。在崔浩的一手筹划之下,王慧龙娶崔浩弟崔恬之女,其子宝兴娶卢遐之女,而王慧龙之女又嫁李宝之子李承[20]。据《魏书》本传,王慧龙仅有一子一女,以二世三人之族竟分别与当时北方一流盛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结为姻亲之家。通过这一特定机缘,太原王氏得以顺利进入北朝高门大族的婚姻圈内,这种关系又在以后的数世中不断得到巩固[21],从而使王氏家族在婚姻方面赢得了与崔、卢等高门同等的社会地位。
      经过数世的苦心经营,太原王氏终于在孝文一朝骤显于世。太和中,分定姓族,太原王氏凭借其雄厚的魏晋“世资”、有迹可追的入魏“功业”,以及“无贬于时”的婚姻和严整闺肃的门风,得以占据要津。在其姻亲之家陇西李氏的大力举荐之下[22],孝文帝纳王琼之女为嫔,太原王氏得以成为“四姓”家族。《全唐文》卷五四五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后魏定氏族,佥以太原王为天下首姓,故古今时谚有“鼎盖”之名, 盖谓盖海内甲族著姓也。
        于是,太原王氏一跃成为与崔、卢、李、郑齐名的北朝第一流的高门大姓。王琼四子在孝明帝时翩然登朝,长子遵业领黄门郎,多参机事,世谓“小宰相”,弟广业卒于太中大夫,延业位中书郎,季和位治书侍御史、并州大中正[23]。时人呼为“英英济济,王家兄弟”。
      从王慧龙到王琼,经明元至孝文五朝,太原王氏历三世而基本完成了由“羁旅南人”向北朝一等大姓的转变。但问题似乎并没有就此完结,入为“四姓”后,王氏家族的门户等第与其在政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尚有相当的距离。王琼在孝文、宣武之世“多年沉滞”,先以受纳之嫌为权臣王显所劾,后由宅居之争为宦官刘腾所屈,郁郁而终。王遵业领黄门郎,“政归门下”,有其特定的原因,权力有限,且在任时间很短[24]。王松年于北齐参定律令,却因“恋旧情切”而为武成帝所忌;王劭事隋,在著作二十年,除广引图书谶纬、苟媚取容外,别无事迹可言。太原王氏人物单鲜,权位不达的阴影始终未能彻底摆脱。
      长期官宦不达势必要影响到门第的升降,这一点突出表现为太原王氏在“四姓”排列中的位置。太和中,以崔、卢、郑、王为“四姓”;而到唐代,却逐渐演化为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为“五姓”[25]。《唐国史补》卷上:
      四姓唯郑氏不离荥阳,有岗头崔、泽底李、士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汲镂王家,誉金质而银饰也。
        “汲镂王家”之称,反映出王氏的实际地位:虽属誉美之辞,却反映出王氏的实际地位:虽为“金”,毕竟是“饰”。至少到唐朝初年,太原王氏不能不恭居豹尾,被摒弃于“四姓”之外,成为与崔、卢、李、郑虚相称美的装饰物。
      太原王氏在北朝隐约透露出这一家族一个最根本的先天不足,那就是在世资、婚姻、家学、门风等种种优越条件的背后,缺乏宗族势力和土著根基。这一点,正是我们下文要着重探讨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