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338|回复: 1

    〖转帖〗关于姓氏文化公园的构想。(作者:王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1 14: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按:近年来,各地的百家姓寻根和华夏姓氏寻根类的项目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可是象炎帝陵、黄帝陵那样投资巨亿的项目,正当门票的收入连银行利息都收不回来。原因是主办者们连炎帝黄帝是否是人生在何处,活在何年的常识都一问三不知。在他们印刷精美措词迷离信誓旦旦的宣传品中,说来说去炎帝和黄帝都不知是什么。他们画像和雕塑中的炎帝和黄帝,也多是秦汉的表情,唐宋的衣冠和改革开放后的匠工。他们不是在治史,他们其实都是在演戏的。他们说起来是在做文化做旅游聚人气聚亲情,实际上是在把汉民族那一点点真文化的传统都否定了,对历史和姓氏稍有常识者路过此地无不恨铁不成而钢嗤之以鼻。希望那些与“寻根”“姓氏”“祭祖”“宗亲”等关键词相关的项目主办方多看一分钟本文,不要再叶公好龙了。好吗?
                    世界华人寻根基金会   南京望族文化研究所   王  耿

      一、“姓氏寻根热”和“家谱重修热”持续升温的动因

      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内外华人的姓氏寻根祭祖的愿望,曾经被极左的思潮所羁绊,和西方的制裁所禁止。当我们的思想界和活动家又回到主流社会的形态时,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海内外华人的寻根问祖的热潮,又如影随形地不绝于途络绎于道。整个大中华圈的天际,放射着雪后初霁的光芒,充满了人性和天伦的虹霓。各国各地的华人姓氏宗亲组织纷纷组团,来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以平复他们多年来对家乡和故土的思念,以渲泻他们对祖先和乡亲的向往。但是我们准备好了迎接他们的一切了吗?
      1、关于姓氏寻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姓氏和宗族独特而可靠的记载方式,使我们在谱牒和世系方面的连续性相当的完整。在家族史册(谱牒)和宗亲汇刋(世系图)编纂的过程中,全人类都有过非常相似的因为连绵的战争和突然的灾害,而失去过无数的家园和故土,离弃过太多的骨肉和亲人的经历,每一次这种情感的灾难发生,人类都会以无比悲愤的心情以非常丰富的形式,和无比深情的笔触,载录这些事变,以达到永志不忘砥砺后人的目的。传承华族曾经鼎盛不衰的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始终不能释怀的使命感和归宿感。但是,只有热情和愿望是万万不行的。
      其实也有遗憾,由于史前社会的鬼神崇拜和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谱牒和世系的载记和刻录往往是秘而不渲和闪烁其辞的,且因主持人和参与者的水准的参差不齐,造成这些传世作品中的内容的高低起伏和亦真亦幻的落差很大,故很难形成学科化和科学化的体系。华夏民族的姓氏文明和世系文化的遗传是丰满广阔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家族史和国族史都要比我们落后太多,甚至是很难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每次一谈到这些,我们的急促和迫切就会牵动到心脏和血管,因为如果不再做些什么,就一定会失去更多。
      2、本会的姓氏寻根:但是,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一定要说清楚的,否则就不会明白下面我们还要干什么。2004年,在马来西亚巫诗市召开的“世界王氏宗亲联谊大会”的“寻根报告会”上,本会专家全球首次明确指出了“王氏起源不是太子晋以来的2400多年,而是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2009年,在“世界孔子年开幕暨孔氏总谱发行”会前,本会专家大声疾呼这个牵动了六位数以上的人员,耗费了七位数以上的资金编出的,不过是一个至少有四代以上迷失的残谱,千万不要把这个谱拿出去乱摆谱了,否则会被对中国传统文化很顶针的西方人戳穿后笑掉大牙。
      在2005年浙江武义召开的“全球李氏总祠开馆暨总谱发行”会上,本会专家到会指出了其新谱和旧谱中均存在七至九世的断代。同年,在上海社科院《社会杂志》、《新民晚报》和“美国中华大族谱协会”联动会上,本会专家全球首次系统指出了“黄帝和大禹不是人,而是上古氏族的爵位;从黄帝到大禹不是史学界前述的六世,而是有据可证的三十二世”。尽管我们永远不休息,也豕突狼奔地指不完各国各地宗亲会宗亲祠宗谱的失当之处;因为在这门古老而又幼稚的“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的体系中,我们要做的事我们要表的率还太多太多呢。
      3、姓氏寻根现状:2000年,韩国总统卢泰愚到淄博姜太公祠祭祖,而这个姜太公又是太狊伏羲氏后代,卢氏大统领做梦也不敢相信:周杰伦唱的《东风破》那首歌,演绎的就是太昊族的榆罔子方雷、轩辕和蚩尤三个人为了争一个叫“空桑”的美女闹翻。他们大打出手后,方雷被封到了长江以南,轩辕被封到了长江以北并娶了方雷的姐姐,小舅子方雷不想接父亲榆罔的班,就把班长让给了黄帝同学。蚩尤同学虽然“扶桑”了,却被撵到了镜泊湖以北今天叫朝鲜和韩国的地方,成了卢大统领和姜太公的远祖。当然,蚩尤同学有九九八十一个兄弟(家族或部落),他们要去的地方也远远不止东西南北那么多那么远。
      而台湾方文山同学他们,却误以为这曲《东风破》,说的不过是三国东吴的英雄周瑜和曹操等人,为了得到一双孪生姐妹大乔和小乔的温柔,在我们项目所在地发生的争夺和征战。南方的蚩尤代表的是当时的先进文化,在全国各地(不单是在南方)都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包括离项目所在地不远的地方。其实,在我们的历史中,充满了这些张飞打岳飞的故事,和孙子比爷爷早出生几百年,祖先被后代冒名顶替的奇迹,我们只需要真相。现在,到了我们要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境的时候了,说多少都不如做一点,我们来了。

      二、“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的成因和掣牵

      寻根从来都不是什么运动或热潮,自从人类有迁徙、征伐和流浪开始,寻根的程序也就同宿命一般被注定。迄今为止,中国人寻根祭祖的历史,从云南沧源的盘古岩画起,对祖先的记录史和崇拜史,至少已经有一万多年。华夏民族有体糸的对祖先的记载和崇拜,曾经以岩画、绳纹、史诗、舞蹈、梦境、民歌和神话等形式,传承或沿袭至八千年前的陶文时期、五千年前的兽骨文时期,和四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那些珍贵的遗存,让人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与谱牒和世系相关的丰富载记和真实刻录。
      1、关于姓氏起源:虞夏时期初撰、战国时期通译及秦汉以降又加以改编的图画本的《山海经》,就是用流行的语境和通俗的文字对上古《山海经》,进行了看图说话式的直译或诠释的标本。《山海经》也是我国最早的郡国史和氏族志,其中对上古帝王的世系和史前氏族的封邑的记载,详细到几乎已是全息的境界。在《山海经》等姓氏文献的载记中,我们至少能找到一百九十八个郡国的领袖对图腾、氏源、人物、居地、物产、民风、景致和神祗的信息,其精确、细致和全面的笔触几乎是任何三维动画和视听媒体都很难达到的。
      2011年9月21日的《现代快报》封十五版报道了对本会学者的专访,将本会一项进行了三十年的研究成果低调公开:中国2.5万个姓氏都是由《山海经》等姓氏文献记载的周成王以前封授的198个姓氏演变而来的;而姓氏的最早爆发地是华夏东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风俗通》说:“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以主东方,子孙因氏也”。这里的“东南和西南”就是华夏唐尧之前的开化地区。伏羲也是世界上最早授氏的帝王,“授氏”与“得姓”,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氏”“姓”有别。氏是源头的血,姓是稀释和搅乱血质和含量的纯度的。
      任何自诩为科学家的人,如果想从“姓”而不是“氏”的基因中找到一脉相承的符号,那只能是文化学意义的,而不是生物学价值的。至少以人类目前的科学能力,我们已经能找到有史以来人类重要聚落“氏”的特征,但是对“姓”的了解却很苍白。我们可以再延伸一下“氏”的概念:五千年前,氏是部落,血缘很近;四千年前,氏是方国,有主有从,主家就是氏,仆从就是姓,此时的“氏”“姓”大多数有别,血缘比较远了;到了三千多年时,氏是诸侯,姓是子民,如此的同姓同氏之间,血缘与外姓已基本同义了。因为除诸侯本家之外的本国本姓人,其余都是从百姓的他国中“改”“迁”进来的,所以“氏”“姓”有别。
      2、姓氏与“王” 的兄弟姐妹和祖孙叔伯:诞于七千年前的伏羲族是有史可据,有谱可查的姓氏第一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者,王者是万姓之源。中华民族血浓于水,中华百姓源自伏羲。因为起源于中华百姓的近两点五万个华人姓氏,都载录在周成王以前由虞夏商周等历代帝王分封的五十九个帝裔氏族、和一百九十八个“老百姓”的出处上,而他们没有一个不是“王”的兄弟姐妹和祖孙叔伯。沒有这五十九个氏、和一百九十八个姓,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因此,我们对“王”的寻根,就是对华夏文明起源的追忆,就是对中华百姓出处的回溯。如果说历代“王”者是一根传承有序的系绳,中华百姓就是“王”的主体上的分杈和节点。
      我们是实证主义者,为了得到上述数据和襄证,我们搜集和研究了近十万册百姓谱牒和历史典籍,包括《二十四史》和《四库全书》中没有收录到的正史《容成氏》和《唐虞之道》等;为了验证上述数据,我们走过了近千个考古发掘点和姓氏封赐地,包括那些主流和非主流学术界尚未染指,我们侧已洞若观火的中华百姓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那些比中原姓氏和西部文化早了近两千年的百越、东夷和西南地区。而此前的姓氏学和文史界是习惯于将姓氏的起源描述为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和差不多三千年前的“周王”时期。打开他们的姓氏百科,充满了以“远孙”为“始祖”的神话,和“子孙”比“父祖”先诞的玄言。
      3、传说中“姓氏”与“谱牒”的产业:中国的姓氏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各地无数的祠堂,没有一间能按照古制置齐礼器;各姓有无数的宗谱,却没有一本有正确的源头和靠谱的世系。据本会不完全统计,文献记载和正在使用的华人姓氏共有近25000个,均来源于周成王以前由历代帝王分封的五十九个帝裔氏族、和一百九十八个“老百姓”。其中前二十姓就占据了大中华圈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华族人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办好了上述一百九十八个“老百姓”的谱牒和祠堂的事情,我们就等于办好了大中华圈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华族人口的姓氏寻根的专业问题。其余两万多从“老百姓”中分衍而来的“二道姓”,只占了华族人口的不到百分之十的比例。
      但是,为了走到我们今天的这一步,各地的姓氏研究工作者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姓氏研究书籍成为新热点。近期编辑出版的姓氏书刋有数千种,自行出版的书籍和谱牒每年更不下数千万册。其次,各地的电台和电视台还制作和播出了一些姓氏寻根节目。其中,有中央电视台的《天涯共此时·百家姓》系列专题片和广东电视台的《寻根问祖·百家姓》,河南电视台的《知根知底》,和湖南电视台的《非常靠谱》等。第三,互联网也对姓氏寻根活动推波助澜,专门的姓氏网站或网页正不断出现。这类网站中仅中文网站就有数千个之多,以青年学生为寻根主角的QQ群很快就达到了数以万计。
      各地还纷纷成立了政府和民间的寻根服务机构,为海内外的寻根旅游提供相关资料和相关的咨询服务。各地的政府和商家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姓氏文化公园,在寻根产品和寻根消费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其中有北京的中华世纪坛、山东的华夏炎黄寻根工程、广西南宁的中华姓氏始祖文化公园、陕西洛阳的中华姓氏文化公园(百家姓祠堂)、广东南雄珠玑巷的姓氏文化节、和河南商丘的王亥公园(华商广场)等。此外,各地还有很多类似的项目,虽然他们主观上的愿望是要以大力发展姓氏文化产业,来推动地方的招商引资、寻根旅游和经贸发展,但有时却是事与愿违,甚至是得不偿失赤字高悬。

      三、要搞好姓氏寻根工作,我们得做些什么?

      每一个姓氏文化寻根项目的问世,都想象着要成为世界华人寻根朝圣的主流载体。每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姓氏的始祖,都会在人类情感世界的上空永不停息地呼唤着族人来认祖归宗,千万个姓氏的源流如果汇聚于一地,就会灿烂辉煌地照亮全华夏百姓子孙前进的道路,就会把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寻根事业,打造成全球华人建设和谐大中华文化圈的精神家园。但是很遗憾,至今还没有一个项目能担此重任,即使现有的姓氏文化寻根项目全部汇聚于一地,也不能达成百姓寻根的宏愿,了却各姓寻根者在寻根或续谱过程想得到的支持和襄助。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一个名符其实功能齐备的“姓氏文化寻根项目”来呢?
      1、建造世界上体积最大内容最为显赫的纪念碑:自从伏羲以降,人类有姓氏的历史已有七千多年,可以从史籍和谱牒中追溯到的基准世系有两百六十一代。况,周成王以前“授氏”与“得姓”的五十九个帝裔氏族、和一百九十八个“老百姓”,并影响了今天两点五万个华人姓氏,他们无一不宗属于历朝历代“王”的兄弟姐妹和祖孙叔伯。故,上述五十九“氏”、和一百九十八“姓”的宗源和族属,都是来自于历朝历代“王”的。
      我们在“姓氏文化寻根项目”中要建的“碑”,就是要将上述“姓” “氏”间的关糸制成“世系图”,雕成“华夏氏族世糸大碑”,为什么这里是“氏族”,而不是“姓氏”呢?因为“氏族”是血缘的邅递,“姓氏”是文化的传承。这就是“姓”“氏”的区别。这座“华夏氏族世糸大碑”的建成,可以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华人,在这里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已的根,并可以简单明快地了解到自已的姓氏与中华百姓之间的关糸,更清楚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道理,以达到增进和谐大中华的项目建设的目的。
      2、奠基中华民族百姓总祠:说到祠堂,人们就会不自而然地联想到宗庙和始祖,华夏民族最早的祠堂,在祭祀学的范畴也包含了宗庙,一般的格局是正殿即大殿,是授姓始祖的祭场,两边按世序分列宗庙,将族中德高望重的祖先供奉其中。无论祖祠或宗庙,都必不可少他们的雕塑或画像,事迹介绍和传记年表等项。本会现已主编和总纂了世界上最长并唯一贯通的《中华王氏通谱》,和世界上最全的谱牒巨著,总括了周成王以前被赐姓授氏的198姓的《中华百姓总谱》,该谱每部计一千零八册,全谱单本加叠约有三层楼那么高。
      有了这部《中华民族百姓总谱》,“中华民族百姓总祠”的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公认,因为如果主办方拿不出中华百姓各姓始祖的事迹介绍和传记年表等项,又不能提供出百姓的宗源和族属,以及他们传承至今的主流世系,和象征该族该姓的礼器图腾,为百姓宗亲提供寻根服务不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吗?我们考察了各地影响较大的姓氏寻根公园和百姓祠堂宗庙,基本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本姓始祖是谁,例如显赫大姓中的“王”“吴”“陶”“唐”等。为百姓寻根者提供规范的宗源族属、主流世系、礼器图腾、事迹介绍和传记年表等项,似乎更是永远的不可能。
      3、搞好藏谱和修谱工作:一个象样的姓氏寻根公园,首先至少必须有数百部、数万册以上的各姓的通谱、总谱、宗谱、世谱、族谱、支谱、分谱、家谱、堂谱、简谱、世表、挂牒和宗图等,如果没有或很少,那就是徒有姓氏寻根公园的虚名。本会的诸姓藏谱及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和证据出处资料书的收藏,总数已达到数十万册。这个规模在国内外的收藏机构的排名中,除了官方投资的上图和北图,至少能排进前三名。
      当然,一个姓氏文化公园,或姓氏文化博物馆的建置,如果仅靠开放藏谱、工具书和证据出处资料书的服务,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寻根最重要的程序,是提供纂谱服务和鉴谱咨询。本会的相关学者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中国没有一本不糊涂的家谱,也就是说任何一姓的家谱如果想不被人晒笑地传下去,就要拿到有明白人的地方好好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只能是一堆废纸。但是,没有一个姓氏文化公园,或姓氏文化博物馆能象本会,可以为一百九十八姓敞开提供服务家谱的鉴定、咨询、叙修和正谬服务。
      4、定期召集和举办谱牒研究界和姓氏寻根界的专家学者的研讨会和辩论会:这是一个整体提升的赛场,这是一个辨明是非的机会,如果形成圈子和节奏,就会有可能在海内外华人寻根的系统工程中胜出,成为一个宣传科学破除迷思的讲坛,真理将放诸四海而皆准,错谬将无所遁形。难道我们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样的研讨会和辩论会还少吗?但不是负面结论的又有几回呢?
      除项目主办方召集举办的研讨会和辩论会之外,还要为各姓的年会制订方案、布置会场、提供礼器和其他相关服务。况且,任何一姓均难以办齐如此规范按旧制配置的会场和议程,所以只要一姓的会议开好了,主办方的会展服务就能得到各姓的认可,进而形成循序渐进不断改善的服务模式,直至升华为“国学遗产”的格局。
      5、在项目区内设立“青少年历史传统教育”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场馆和实习基地:向入园者展示和介绍华夏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传统。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采集狩猎种养活动,到周砖商瓦夏鼎虞罐的匠作流程,从《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五经要诣的诠释,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演绎,都可以让入园者以参与、主办或互动的形式亲身体验。
      博览类项目的设置,将会填补世界华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传统教育的空白和遗憾,现在各地对学生进行的“军训”和“实践”的课程,只是一些形式和感觉,并未深入到参与者的主流认知。本项目将以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情境和互动性,让参与者在学习、体验和受教的第一时间,就会有终生难以离弃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增强了民族优越感的认同和参加建立大中华和谐社会的主动性。此项目将与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组织机构共建,并将得到全球华人社团和华文学校的支持。
      6、世界华人寻根基金会和中华百姓宗亲寻根联谊会:世界华人寻根基金会,是一批多国籍的华人和华商机构的代表,于201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注册的,其在中国大陆的战略合作伙伴南京望族文化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水准和敬业事迹在世界华人的“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领城已取得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并获得了文史界和学术界高度的关注,其代表作《中华民族百姓总谱》和《中华王氏通谱》的影响力和唯一性已得到王氏等各姓宗亲的广泛认知。
      在世界华人寻根基金会进行的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主办方将配合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成立多地多姓宗亲组织参与的“中华百姓宗亲联谊会”,并争取为项目所在地及更大范围内多地政府的招商引资、经贸旅游和文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当然,既然是一个政府主导的社团,我们在配合政府工作的同时,也会用更多的精力投注于“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的建设与研究,争取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以《中国百家姓》的名义申报中国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7、创办一份《华人寻根汇刋》:五千年的“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的理论与实践,竟然没有产生过一个教授或学生。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的传承,从来都是临场磨枪的,每当春秋大祭先祖,族谱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时候,就会由族人中名望最高的人(例如王氏的王导)做制片人和导演,朝廷里官最大的亲友写序和评传(例如皇上司马睿和宰相崔琳),然后由族中最有文才的后生执笔(例如书圣王羲之),最后由族中最专业的后生编撰入史(例如青箱学的创始人宰相王彪之)等。
      但是,豪族传至十世,就会有衰微的分支,到了明清以降,三世之后就会有寒族现象出现,族中名望最高的人是王老五,朝廷里官最大的亲友是王老五,族中最有文才的后生是王老五,族中最专业的后生还是王老五。你说这种状态下编修的族谱能不离谱吗?王老五终生未婚,在他子孙那一栏里只好画圈或用“宗敬”“敬宗”“承嗣”“继昭”或一些自封的专家最喜欢说的“无考”“失考”其实是“待考”来顶替了,可怜现在居然有人还将这样的王老五奉为谱学大师,把“宗敬” 或“敬宗”当成宰相级的祖先或他的儿子孙子来朝拜,他们至今也不明白那些只是一个个圈圈和失讳无名氏的代名。
      《汇刊》将会在每一期中除报道寻根新闻、论述姓氏渊源之外,还要用每期近一半的篇幅解剖各类有代表性的谱牒作品,以提高读者和研修者的专业技能。时长月久之后,我们就能积累出大量糸统的精致的“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方面不可多得的鲜活教材。让即期创办的“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学校师生的教材教案,越来越有临场的气氛,越来越有实战的力量,越来越有指导宗亲修谱的权威。
      8、确认百姓始祖的食邑和葬地:寻根的要素很多,光是家族圣地的祭祀,每个家族就有赐氏时的食邑、历代的徙地、立族的郡望和居葬的遗址等项;创建“世界华人寻根文化公园”的项目选址,必须有详实的始祖资料,并且必须以主流学术界有公认的文史资料和考古发堀现场的实物为主证。本会学者对炎帝太旲(族称伏羲)族史的研究,己经编入伏府富符吴巫王武等姓的族谱和世系的载记系列,相信是翔实规范的,符合史学界和本会对正史有记、族谱有稽和考古发掘有证的始祖认定程序。
      除此而外,我们对创建“世界华人寻根文化公园”先期调研征选的要求,也是一些先决条件,即:1、交通方便、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过头、可持续发展后续有力;2、政府支持力度较大、项目所在地群众对项目不反感、周边已有成熟的景区;3、项目所在地周边有知名氏族的祠堂宗庙牌坊和坟山等;这样,我们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了能得到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周边群众支持拥护的可能性,因而使我们的项目在论证、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一切顺利,最大程度地在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立场均无不吉利的想象和表现。
      9、创办全球第一个“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学校或科系:为了让王老五们不再混迹于“始祖”和“谱圣”的行列,主办方将建议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在项目设施中依托“华夏氏族世糸大碑”“中华民族百姓总祠” 《中华民族百姓总谱》“中华百姓宗亲联谊会” 和《华人寻根汇刋》的资源,让这里的数块牌子疑结成一套班子,创办一个有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的FZ和JZS专业的院糸,也是我们这个项目一个核心的支撑。
      在FZ和JZS专业,学生和学员可以通过住校和走读、面授加函授和定期与不定期的学习和研修,从盲目考史和修谱,凭传说和想象立言的无序状态,规范到科学考证、科学引证、科学论证的学科化状态,使具有了几千年的FZ和JZS专业,能够正式地豋堂入室,全球首次地走入科学的殿堂,因为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学生或教授,是从FZ和JZS专业走出来的,这是历史的疏忽,也是专业的遗憾。
      本会将通过本项目向各姓宗亲发出严正的建议:未经FZ和JZS专业学习和研修并能结业颁证的人员,不得参与或主持修谱叙志的工作,否则因主持人不懂装懂胡修乱叙造成宗亲交钱付费所得的是一堆荒诞不经的废纸的结果,付费者可以委托专业工作者代为鉴定和纠错并重制,产生的费用由肇事者承担,有严重圈钱嫌疑的,责任人要承担法律经济责任。
      以上各项,均为本会和学术界在专业研究中有稳定成果的资源,其情境和细节可以量化可以标准化可以有节奏可以流水化的复制或推广,完全适合以全球旅游景点中不可再有的独创项目,和有地区传统特色的、可以签约公证的服务内容,用无效退款或不达标双倍赔付已收费用的公证合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寻根者和旅行家,兴奋不已地奔走相告:华人寻根文化博览园区,是全球独有的有根可寻、有道可修、有理想有希望可以追索和寄托的心灵家园。
      10、打造绿色项目园区:让世界华人寻根公园成为寻根者修心养生的首选家园,我们将借重项目自有的“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学校资源,和项目所在地固有的高品质XX资源为依托,为寻根者套建一个“老子学院”或“传统文化进修学院”,将丹道周天功、王子乔导引术等失传千余年的上古养生术,以人人可学人人可成的方式传授给入学者。让百分之百的入学者可以当场得到验证。
      这个功夫还可以根据参与者入学的时限,确保学员的减肥或健身水平提升到田径运动员甚至田径运动健将的体格,确保学员的外貌较自已入园时大幅度年轻,大部分慢性病征状逐渐消失。本会这一科研成果的功法简易效果明显,参与者可以在项目设施中以疗养性长期修习,和旅游性短期学习等方式进行初步学习和深度修习,以利于参与者的身心渐入佳境。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本项目特别能受到西方和日韩旅行者的欢迎和追捧,因为千百年来,虽然他们对华夏的传统文化曾经有过甚多的置疑和批评,但是,他们从未怀疑过华夏文明中特别是道家的养生与保健的能力。本项目的推出,将会大大推动项目所在地与吃住购游相关产业的就业和税收等。项目地区丰富的xX资源,也会从本项目的兴起中,得到空前规模化的开发和振兴,并能取得极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公园即校园的创意,对项目的人文气氛和博览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结论 世界华人寻根文化公园拟采用原生态模式建设

      主办方将以低碳环保整新如旧的流行人文精神与传统博览理念相结合的原则来设计和建设,整个项目严格做到无污染不扰民。项目还将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力促进项目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出有地域特色和行业内领先优势的文化旅游地标,营造和提升项目周边招商引资的区位环境,和高达数十亿产投的体量,以开辟税源并充分就近安排项目所在地的居民入园就业,指导和扶持项目周边民众开办与主办方项目可以配套的农家乐歺饮休闲合作社,和地方文化旅游纪念品制造工厂等低耗高效产业,为他们带来持续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愿意做好上述十项工作的,就是真诚的寻根者,才一定会有好运。
      寻根霭祖的过程,是人类的精神向善的心理实践,走向通过影响他人(宗亲),最终达到和谐的社会实践的过程。否则,这一部分社会成员(主要是成功人士、身处异域者、文史工作者和身心调适期的人士),就会产生对社会和宗族有某种负欠的感觉,甚至发展到对自己的价值失去信心。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在清明、冬至等节日的祭祖,来表达对自己对社会对祖先对同族的关怀和认同,并以此从横向和纵向的人际联系进而增强社会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超强凝聚力,就主要得益于宗亲组织的影响等。加强对“百姓谱牒学”和“氏族世系学”的研究,就是对宗族文化暨民族传统的提升和弘扬,这就是我们为此含心茹苦甘之如饴的动力。
    发表于 2013-3-11 17: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眼花、头疼、心乱。

      作者的知识非常渊博,然有些词语超出了一般读者的认知范围;有些名词让人似懂非懂,而且从《词典》上也查不到与家传学相关的准确答案。如:“通谱、总谱、宗谱、世谱、族谱、支谱、分谱、家谱、堂谱、简谱、世表、挂牒和宗图”中的 总谱、支谱、分谱、堂谱、简谱、挂牒、宗图。
      有几处错字:
      “而”“钢”字颠倒:无不恨铁不成而钢嗤之以鼻。
      纠正“臭”与“昊”而这个姜太公又是太狊伏羲氏后代,卢氏大统领做梦也不敢相信:周杰伦唱的《东风破》那首歌,演绎的就是太昊族的榆罔子方雷、轩辕和蚩尤三个人为了争一个叫“空桑”的美女闹翻。
      还有几处错误,不愿意再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