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具有爱国心的政治家王印川;
一个虽在日本留过学但拒任伪职绝食而死的焦作籍民国政要;
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王印川1904年创立焦作据说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小学——修武光亚小学(马作光亚学校),王印川希望光亚学校要成为亚洲的希望之光,为民族培养人才; 曾任河南省省长的王印川出地出资筹资建起王氏宗祠(现存于焦作市马作),袁世凯、段祺瑞为其父题有匾额,“王氏宗祠”匾为大总统徐世昌题写。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才允许民间建祠堂,从此祠堂盛行。焦作地区现存的祠堂大多是清朝中后期至民国的。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大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所以它也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道德法庭;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这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祠堂大都被破坏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修建祠堂又开始活跃。焦作地区目前已知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有十来家。
马作
(洪枣村、冯马作、前马作、后马作、马家作)
马作,也叫“马家作,系因马姓开设作坊而得名,‘作坊’是旧时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场所。也是焦作市至情爱县现有的12个以作坊为村名的村庄之一。
马家作这一村名,现据当地人相传,并有碑文记载:“早在我国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以前”,就已有姓马者以铸铁为业,并开设作坊营生。另“马家作”村还有“冯马作”之传说,原因是马姓犯法被抄,为了避免官究灭口,才将“马”字旁边加了两点,称为“冯马作”。这一传说,经实地考察,多方查证,若按马姓因罪改为冯姓,不可能称其村名为“冯马作”,也就是说:村名不便再出现“马”字。同时得知,冯马作村名,早于马家作,约在我国唐末或北宋年间,由于北宋时此地战乱,冯姓无人,故改称为“马家作”村名了。不过,此村名确为了马姓在此“铸铁为业”制造铁甲而得名,是毫无疑问的。
明朝初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王姓居此,并以锻铁为业,据民国二十四年该村《王氏族谱》序文中有:“王氏自元明之际,迁河南修武之马作,凡二十七世,六百余年。”其《宗祠祀文》也记载有:“始祖潜德,烈祖增光,太原望族,洪洞旧帮。洪武正位,移民垦荒,迁至河朔,以实山阳,烈祖卜居,安信为乡,耕田锻铁,农工并倡,孝悌勤俭,诗礼书香,子孙绵绵,繁衍四方,恩村墙南,马村北张,府城榆村,永兴待王, 不唯祖繁,声华安阳,雁塔数题,鹿鸣屡唱,异政佳著,誉满异乡。由此证明:迁自山西洪洞的王姓,不但在该村“耕田锻铁”,并还从此迁居外村。
早年,马家作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七尺高的砖塔,但北塔有顶,南塔无顶,两塔相距仅二里,中间有村相隔,王姓原住在北塔以南,塔上刻有王姓始祖“爷爷王普宗之塔”(塔的遗址在今焦作矿山机械厂东端)。塔下原有一座山神庙,其石碑上写有该村名为“安信乡洪枣村”,另在村中的观音庙(也称为“奶奶庙”)碑上也有如此记载。
现经实地考查表明:王姓自山西洪洞迁到此地时,原在马家作的北端,考证“洪枣”二字的原意是:“洪”字取自“洪洞”的“洪”字,“枣”字指山西人的话音“枣”,至今还是仍有人称山西人为“山西小枣”吗?由此证明:王姓虽迁居于此地,但仍念其故乡,表白是来自洪洞县的山西枣人。安信乡,在明代属修武县辖,该乡包括有洪枣村、周庄、岗庄等。
清初洪枣村改为“后马家作”。后来,前马家作又分为:东前马家作和西前马家作,民国年间至解放前夕,前马家作仍为一道东西方向的街道,称为“前街”和“后街”。同时,人们为了将村名读得顺口,故将前,后马家作的“家”省略,称为前,后马作,现简称“马作”。
公元1931年,前马作共住有15户,男76人,女74人,共150人。后马作共住有73户,男250人,女281人,共531人。王姓居于首位,共有48户,人口达356人,其余人口为郭姓和田姓。如今,前后马作为一个村,归焦作市郊区王褚乡所辖,该村位于焦作市东南约一里的新(乡)济(源)公路南侧,其北距焦作市矿山机械厂和新乡地区轧钢厂约200多米,南距定和2里,东距墙南五里,西距姜河一里。现有567户,2410口人。
马作王氏宗祠
马作村的王氏宗祠建于1923年。当时,王家出了个大人物,叫王印川(1880—1942),前清举人,民国初曾任众议院议员、秘书长,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当过河南省省长。建祠堂时,王印川捐出宅基地六分多作祠堂用地,王氏家族共凑钱一千四百六十多串,王印川的父亲一人捐资九千四百多串,盖起了王家祠堂。因王印川的缘故,袁世凯、段祺瑞为其父题有匾额,“王氏宗祠”匾为徐世昌题写。其祠堂建有拜殿、月台,峥嵘轮奂,值得一看。房上的兽头钢叉,更是少见。
他在战火风云中诞生,又在战火风云中死去。都说乱世之中出枭雄,他不是枭雄,他或许只是枭雄手里的一颗棋子,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然而,他毕竟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值得后人怀念。
这个人就是王印川,一个深刻地经历了风云历史的焦作人。
在山阳区光亚街道办事处有一座王氏宗祠,经过多次改建,人们很难在这里找到历史的痕迹,这里已经变成了教室。该宗祠里有三块匾,正门一块是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题词“王氏宗祠”,正殿门一块是袁世凯的题词“敬宗裕后”,在正殿门一侧的位置是段祺瑞的题词“行冠州闾”。
这时,我们很自然就想到了王氏宗祠的初建者王印川。看管宗祠的王玉成老人告诉记者,王印川(1878-1939),字月波,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后移居焦作县(今焦作市山阳区)恩村乡马作村。清光绪举人。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辛亥革命前结业归国。民国成立后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中国进步党理事,天津《国权报》主笔,北京国民政府众议院秘书长,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总统府顾问,河南省省长,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北京国民政府安福系要人、筹安会干将。
小时候的王印川非常聪明好学,1905年,在乡亲的资助下,前往日本求学,学习政治经济科,获法学博士学位。在不到10年的时间,王印川完成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跳跃。1911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充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辛亥革命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河南谋独立,事泄受清政府的缉查,走上海任《民立报》编辑。1912年在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定订了“金兰之盟”。1913年被徐世昌推举,当选为北京国民政府第一、第二届参议院院长、众议院议员。1914年为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天津《国权报》主笔。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任安福国会众议院议员。1920年调署河南省省长。1922年任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府顾问。
大革命时期,1924年任段祺瑞执政的善后委员会委员。1926年经办《狂风》杂志。在北京国民政府中失势后,在焦作县与人合开煤矿、商店及钱庄,积累了雄厚资本。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任赴苏谈判代表团秘书长,谈判结束后留苏考察。1934年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1937年卸任后回归故里。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从安徽省政府秘书长位上离职后,回焦作县恩村乡马作村闲居。1939年因拒绝任伪职,在天津绝食而死,终年61岁。著有《苏俄考察记》、《苏联五年计划奋斗成功史》等。
在王印川的一生中至今仍被人们记忆的就是“光亚学校”。1903年,王印川中举后,为报答家乡父老的恩情,他首先想到的是创办学校,让家乡的孩子得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1904年,经过多次商定,他将马作村当时的三所私塾合并在一起,起名为“修武光亚小学”。在开学典礼上,王印川给全校师生谈到了“光亚”二字。他说,“光”就是阳光,愿阳光普照中华大地,“亚”就是亚洲,亚洲在世界东方,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光亚学校要成为亚洲的希望之光,为民族培养人才。随着王印川的升迁及其学识不断提高,他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融进光亚学校,使光亚学校成为当时焦作地区规模、影响力最大的学校。办学时,王印川就提倡“新学”,结合国情,展望世界,学习外界办教育的先进经验,实行新的制度和新的教学内容。光亚学校不仅要读《百家姓》、《三字经》等,还要结合国情自编教材,并开设了体育课。至今,王玉成老人那里仍保留有王印川自编的教材《苏联五年计划奋斗成功史》,教材中大量介绍了苏联的强国富民之路。
1939年,61岁的王印川带着他一生的疲惫离开了人世,他的身影也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他为当地百姓留下的用之不竭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将永不消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