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459|回复: 0

    1933年,谁令蒋介石带国民党将军去码头迎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8 09: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一任民国临时执政的铁腕人物段祺瑞,在动荡黑暗的北洋时代,他登上了权力和荣誉的巅峰,然而他下台后的十年,冷漠和失落伴随他度过了凄凉的晚年。

      隐居天津

      1926年4月20日,失去了北京临时执政宝座的段祺瑞回到了天津,定居在日租界须麽街魏宗瀚公馆(魏是他的旧部)。从此,61岁的段祺瑞离别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段祺瑞在天津隐居,没有经济来源,只靠旧部和学生来救济,幸亏他的旧部和学生在历届北京政府为官很多,所以生活还能维持下去,但毕竟不能和他掌权时高枕无忧来相比。为了节省家中开支,段公馆的规模缩小了,厨师、打杂、看门人只剩十余个。原来太太和小姐们每人屋里三四个佣人也压缩到1人。在北京时,从不过问家里日常开销的段祺瑞,在天津也认真地管起家务,每日账目他都要过目审核。
      段祺瑞表面上厌倦政治,但他每日读报,关注时局的发展,他与各方面的势力接触和书信往来,妄图东山再起。同年8月,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南方数省的北洋军阀全面地溃败,消息传来,段见形势日非,出山之望成为泡影,更感到穷途末路,他大病了一场。
      1932年3月3日,日寇劫持流亡在天津的溥仪到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土肥原又积极劝说段出山,利用段在北洋军人中的威望和影响,建立华北伪政权,为其侵略服务。这些情况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注意和不安,蒋介石授意国民党政府皖籍要员吴忠信,并通过他的引荐,在北京饭店与段的侄子段宏纲见面。段宏纲回忆说:“蒋对我说‘我亦保定陆军学堂的学生,段是我的老师,我因公务繁忙,不能前往天津看望先生’。”(参见段宏纲《安徽文史资料》第13辑)会见后,蒋派吴忠信去天津拜访段,并送去两万元生活费。以后三四年也陆续送去过巨款。
      1933年1月19日,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永铭受蒋之托,并持蒋的亲笔信到天津,在信中蒋恳请段南下颐养,并表示待其南下之后,“得随时就商国事”。就在这时候社会上传来消息说日本人要劫持段……在这种情况下,段接受了蒋的邀请。他对钱永铭说:“我已老不中用了,如介石认为我南下于国事有益,我可以随时南行。”

      南下与蒋会晤

      1月21日凌晨,段由吴光新、魏宗瀚、段宏纲陪同,踏着寒风登上了火车,秘密地离开了天津,结束了他下野后在天津的生活。段祺瑞在中华民族存亡的时刻没有落水做汉奸,保全了晚节,这不失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之举,历史应给予客观的肯定和记载。
      1月22日,蒋介石对于段祺瑞的南下十分重视,蒋命令南京少将以上的国民党军人过江到浦口车站迎接,他本人也亲往下关码头恭候。段到达,全副戎装的蒋立即迎上,向他敬礼,并搀扶段下船。当天晚上,蒋介石设宴招待段祺瑞及随员,南京军政要员也都出席作陪。次日,蒋介石、何应钦、孙科等陪同段祺瑞往谒中山陵。当天夜里,段祺瑞同随员乘快车赴上海,蒋介石电令上海市政府负责接待安排。

      在上海最后的日子

      段祺瑞定居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1487号的一座公馆(今淮海中路),蒋介石每月送1万元供他生活之用。
      段祺瑞晚年潜心于佛事,特别是他从南京归来,对政治已心灰意冷。大部分时光静坐朗诵佛经。段祺瑞在上海的最后3年时光,已是近70岁的老人,体力日渐衰弱。1934年春夏之交,他患了严重的溃疡,大量地出血,虽免一死,精神已十分萎靡了。
      段祺瑞平时吃素,1936年春,段祺瑞胃溃疡引起胃部出血,加上他年事已高,出院后身体极度地衰弱,医生和友人劝他开荤增加营养,但他执意不肯。他说:“人可死,荤不能开。”同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再次发作,出血不止,于次日(11月2日)8时在上海宏恩医院去世,享年72岁。

      停灵卧佛寺28载

      1936年11月5日,大殓,林森、居正、于右任、吴忠信、张治中等国府要员亲临吊唁,当天国民政府明令以国葬,这是继黎元洪之后第二位享受国葬的北洋政府元首。
      说起段祺瑞的丧事乃办得虎头蛇尾,本来蒋介石拨款20万元在黄山购置墓地,北京也成立了由原北洋政府官僚李思浩负责的段祺瑞治丧筹备组。但其长子段宏业以种种理由不同意其父葬于黄山,并将20万元巨款花掉了,而将段祺瑞的灵柩运回北平。后经宋哲元将军的协助,筹款2000元,暂停放在西山卧佛寺新搭建房屋内。
      这期间,段家派人也探寻风水宝地,以修建坟茔。不料“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修建坟茔之事被迫搁置下来,谁知这一搁置就是28载。
      直到1964年,段祺瑞的生前好友、老部下章士钊出面,协助段家,将段祺瑞的灵柩移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段祺瑞与夫人张佩衡的合葬墓位于香山万安公墓西部水字区,汉白玉石墓碑上是章士钊先生题写碑文:段公芝泉、母张佩衡之墓,男宏业、宏范及诸孙敬立。据说,修筑此墓时,章士钊先生原拟题写的段墓碑文:“故中华民国执政段公芝泉之墓”,但经过反复思考,当时正处于特殊的年代,而段祺瑞属于反面人物。章士钊决定写此碑文还是不提官衔为好。
      这是一座很普通的坟茔,墓碑不大,墓地窄小,四周也没有护栏。如果不熟悉芝泉就是段祺瑞的字,谁也不会猜想到,这座普通的坟茔里埋葬的竟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