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042|回复: 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7 16: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充。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上虞)人,生于公元27年,病卒于公元97年。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著有《论衡》。《论衡》一书是我国古代宣扬无神论思想和唯物主义精神的经典之作。
      细族孤门 贫寒出身
      王充祖籍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系元城王氏之后,属妫姓之王。元城王氏在西汉时期极为风光,自开基始祖王贺始,王氏一门内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将军及各级官吏,一时间,元城王氏势齐云霄,荣耀非凡。到了王莽时候,废汉自立新朝,元城王氏走向顶峰,成为天下第一家族,但也随着王莽政权的消失,地位一落千丈。王充的祖上在元城王氏势力急剧膨胀时期开始显达。 “几世尝从军有功”,骁勇善战,后被封到会稽阳亭(具体位置及辖域现已不可考,一说湖州,一说义乌,但位在江浙一带是肯定的),因此王充祖上由燕赵之地迁居秀水江南,至于这位因功获封的王氏先祖是谁,现已无从考证,与风云一时的王莽家族是几世共祖也不得而知。有封邑奉养、有爵位功勋,加上朝中有人荫蔽,迁居江南的王氏家族很快就成为当地一方大户。可惜好景不长,长期以来养成的豪门习气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王充祖上丢掉了爵位和封地,成为以农桑为业的普通人家,家族也从此走向衰落。燕赵之地向来风行任侠斗气,由河北南迁而来的王氏家族也还保留着这种彪悍的作风,军功起家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平日里飞扬跋扈,仗势凌人,乡亲们敢怒不敢言。在家道破落之后也不知道收敛,依旧横行乡里,遇到灾荒之年,又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结果仇家越来越多,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在王充祖父王汛的时候,正逢上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官府已不再干涉民间用武力解决私怨,为了躲避仇家的抓捕,他丢弃几近精光的祖业,率全家迁居到会稽钱塘县(今浙江杭州),靠经商糊口。王充父辈有二人:长子王蒙,次子王诵,王诵即王充的父亲。搬到钱塘县的王家兄弟又犯上了祖上的老毛病,斗气逞勇比其先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处欺负别人,大耍无赖,后来与当地一个丁姓豪强结怨。几番争斗下来吃了不少亏,遂又举家仓皇出逃,落户上虞章镇。为了讲述自己的家族渊源,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顺带记载了祖上的这些不光彩行径,本意是为了凸显自己出身贫贱,“宗祖无淑懿之基”,成功靠的是自己,同时印证自己“疾虚妄”而禀实言之的人生信条,结果却遭到了很多人的误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这不合纲常,斥王充为“三千之罪人”,怎么能自抖家丑呢?后人也多有诟病,“历诋其祖父之恶,恐难称孝”。意思是,别人都可以记,就是你王充不能记!,但王充偏偏这样做了!在那个做出孝道就可以扬名、甚至可以做官的时代,王充反其道而行之,不为祖上讳,其特立独行可见一斑。在王家迁居上虞后不久,王诵迎来了长子的诞生,他就是王充。而此时王家已十分穷困,“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王充十岁左右时候父亲去世,成为孤儿,家族顶梁柱的倒下使王充家庭更趋残破。
      由此看来,王充的血统还是很高贵的,但高贵的血统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用他自己的话,是由名门望族衰落成了“细族孤门”,他继承的只有穷困和败落。王充年幼就发奋苦读,后来终有成就,在思想上竖起一面大旗,特立独行于中古世纪,也向王氏同族昭示——元城一支仍有后起显人。
      学而优,却不仕
      据《论衡·自纪篇》自述,王充幼小的时候就显出与同龄孩童相异之处,不喜好低级无聊的游戏,当别的孩子爬树捕雀、赌钱嬉戏的时候,他则旁观或在家陪同父母,“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在这个世代爱好逞强斗气的家族中,有这么一个乖孩子是极为少见的,他的父亲王诵对此颇为惊讶,认定儿子将来必有出息,因此在王充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习字研书,王充勤学上进,深得父母喜爱,邻人乡亲也时有赞誉。八岁的时候,王充就被父亲送到书馆学习,在上百的学童中,常常有人因为犯错误或字写得丑陋挨老师的鞭子,而天资聪颖的王充,学习十分专心且又不犯错误,从未受过责打。
      顽劣是孩提时代的天性,但也有例外者,不同凡响的人物往往在孩提时代就初现端倪。王充在书馆练得一手好字,后离开书馆而专攻《论语》、《尚书》等圣贤之书。他记忆力强且善于思考,学识猛进,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成为远近有名的饱学之士。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在洛阳兴办太学,设五经博士,博士招徒授学。一时间,各郡县纷纷推荐本地才俊进入太学深造,王充当然也在保送之列,而此时王充年仅十八岁,风华正茂,来到京师太学后眼界剧开,才识大增。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设五经博士,由博士招徒授学。据《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记载,王充“师事扶风班彪”,班彪是东汉有名的古文经学家和史学家,曾续写司马迁的《史记》,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学术上不随世俗,追求真理,为人耿直,“仕不为禄,所如不合”。王充深深地受到他的影响,“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泥古泥经,不偏信一家之言,敢于怀疑和挑战权威经典。
      班彪(公元3—公元54),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他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班彪专心于史学,尤好汉代史。汉代不少著名学者给《史记》作过续作,以补缺汉武帝之后事。班彪认为续作“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司马迁之书。于是继续采集西汉遗事,又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勤奋好学的王充还经常得到一些当时著名学者的提点,桓谭即是其中一位。桓谭是两汉之交有名的古文经学家,治学求真求实,厌恶经文界盛行的章句之学,尤其痛恨当时十分流行的谶纬迷信,甚至当着光武帝的面非议谶纬神学,光武帝极为愤怒,斥其“非圣无法”,差点把他杀了。王充受其影响,养成了严谨求实、慎思明辨的作风,对虚妄之说嗤之以鼻。王充在洛阳求学期间,家境依旧十分贫困,没有钱让他去买书,他只能到街上去看人家所卖的书。只看不买显然不受欢迎,刚开始常被人家轰出书市,但他坚持不懈,常常大清早就到了书市,慢慢的也就和书市老板熟悉了,书市老板十分佩服这位贫寒的读书人,谈古论今,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古今世俗之弊,而且记忆力极好,“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觽流百家之言”。王充书市苦读的事迹,在书市老板的赞扬声中流传开来,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王充市肆博览”的励学故事。
      王充的性格在洛阳求学时期已基本成型。贫寒的出身、聪明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和师尊的言传身教,使他成为社会的叛逆因子,他特立独行,对周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用怀疑的眼光去打量,去思考,去斗争。王充学识渊博,德行也颇有口碑,但他与世不合必会与仕不合,他的仕宦之路注定充满坎坷。在县里做官的时候是掾(yuan4)功曹,在都尉府的时候依旧是个掾功曹,后来去太守府做官,也还是个掾五官功曹行事,几任为官都不离“掾”字,“掾”就是古时地方行政机关自行设置的小吏。几度为官均因“数谏争不合去”,仕途失意的王充只得回乡招徒讲学,著书立说,以孔子和虞舜的遭遇来安慰自已。在五十九岁的那年,王充应扬州刺史董勤征辟到扬州做官,但抱负依然不得伸展,意兴索然,两年之后就告老还家。王充的同郡朋友谢夷吾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连忙向汉章帝上书荐充才学,说“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杨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汉章帝十分感兴趣,决定征王充进京做官,但王充年事已高,且有病在身,放弃了或许能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已进晚年的王充回想自己仕途几度失意,颇有一番感慨,在《论衡·逢遇篇》中寻找自己失意的原因,他将仕途的达与不达归结为遇与不遇,要想仕途畅达,必须遇时遇人,二者缺一不可。其实,从后人的角度看,我们应当庆幸王充拥有这样一个曲折的仕宦经历,仕途会成就很多的政治家,但极少成就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果王充仕途平坦,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叫王充的官宦和一个重新崛起的王氏家族,一个伟大的思想者却夭折在历史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6: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人论事  衡实衡虚
      王充论著很多,而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部。
      《论衡》全书共85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84篇,二十余万字,王充前后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将其完成。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涉及经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著作” ,并大量抄录、引用《论衡》原文。其实,《论衡》能大行于后世,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科学著作”,而是因为它是一部极具抗争精神的哲学论著,是中古时期宣扬无神论思想的鸿篇力作。《论衡》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作品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混乱密切相关。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思想,东汉统治者继承了这些思想。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思想逐渐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发展成为谶纬神学。谶纬神学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牵强为必将应验的预言和昭示,并虚托为鬼神所言,天命所指,用以迷惑世人。谶纬神学在东汉初期与儒家经义合流,儒学堕落为儒术,谶纬神学则在披上了儒家外衣之后,堂而皇之的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备受统治者推崇。光武帝在碰到疑难问题时,不询文武大臣而以谶言为是,章帝则亲自主持白虎观会议,命班固作《白虎通义》,将谶纬与今文经学相揉合。
      董仲舒(前179一前104),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此政策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使儒术成为中国通史中的正统思想。东汉前期,失而复得的刘氏政权看到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推行各项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政治上也出现相对清明的局面,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也乘机向他们灌输“官方思想”,谶纬神学如洪水猛兽一样冲入民间,成为更加低俗的迷信思想,由此占星、望气、风角、卜筮等宗教迷信风行全国。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洗脑运动”中,以儒为业的文人也深受其害。他们的精神园地充斥着神学迷信,虚妄之言压缩了他们的思想空间,致使其中的一部分人潜心于古经圣典,专攻章句之学,只识正邪而不辨是非,而另一部分则专攻被官方宗教化了的今文经学而正邪是非不分。深受圣贤之书熏陶的王充眼见着谶纬神学浸蚀了整个社会,愤世嫉俗,痛惜儒家大义凋零,奋笔几十年,著《论衡》一书,以“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试图改造已经被极度扭曲了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批判当时学术界的堕落。在《论衡》中,王充着力批判了天人感应论,“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所谓的征兆预示都只是个体之间随命而遇的偶合。对于世俗流行的鬼神论,王充更是坚决反对,认为所谓的鬼神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他精辟地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精神怎么会独立于形体而存在呢?王充和他的老师们一样,十分讨厌那些是非正邪不分的俗儒,也很疾恨那些专攻章句之学的今文经学家,在《论衡》中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认为文章要“为世用”,内容和形式要“自相副称”,文章要“疾虚妄”、“务实诚”,语言要明了,同时反对贵古贱今。在《论衡》中,王充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更为惊世骇俗的是,他居然敢专作《问孔》篇以诘问孔圣人的《论语》,对《论语》所记载的孔子言论和行为提出质疑, 指出其中的错误,予以反驳。又作《刺孟》篇以批驳亚圣人孟子凡十事,讥讽孟子为俗儒。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当然不会得到“独尊儒术”的汉代统治者的认同,他的学说因此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攻击和禁锢。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各方面,是“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钱穆语)。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后人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
      《论衡》一书也因它宣言的思想“离经叛道”而被埋没了近百年,直到汉灵帝时,才由蔡邕发现。但蔡邕舍不得把这样的宝贝公诸于世,而是把它藏起来独自研习,因此才识突长,有人怀疑他得了奇书帮助,就悄悄地搜他的房间,果然在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找到了《论衡》,那人强行拿走了几卷,蔡邕极为无奈,千叮万嘱道:此书只能你我共享,切莫外借!后来《论衡》被会稽太守王朗得到,也因此才识长进,同样有人怀疑他有异人奇书相助,多次打探,才知道也是受益于《论衡》一书,后来王朗将此书公诸于世,《论衡》由此得以公开流传。
      在《论衡》流传的两千多年中,遭遇颇为曲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精妙的概括为“攻之者众,而好之者终不绝”。它既是思想武器又是斗争靶子,“好之者”推崇它所宣扬的实诚而求思想解放,为其广博所折服,“攻之者”则视它的思想为洪水猛兽,更不能容忍他问孔刺孟,犯天下之大不韪。乾隆皇帝在读到《论衡》中的《问孔》、《刺孟》这些篇章后,龙颜大怒,批其为:“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乱世惑民”。幸亏王充没有生活在乾隆时代,否则不被杀头也得把牢底坐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