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洲是部族名称而非地名。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又据《满洲源流考》记载:“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翻译名义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大教王。经云释迦牟尼师毗卢遮那如来,而大圣曼殊室利为毗卢遮那本师,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可考也。”
早在20世纪30年代,傅斯年在他与方壮猷、徐中舒、萧一山、蒋廷黻合著的《东北史纲》卷首引语中说:“日本及西洋人之图籍中,称东三省曰‘满洲’,此一错误至为浅显,而致此错误之用心则至深。满洲一词,本非地名,满洲源流考辩之已详。又非政治区域名,从来未有以满洲名政治区域者。”
傅斯年又在《东北史稿》中说“满洲一词,本非地名,满洲源流考办之已详。又非政治区域名,从来未有以满洲名政治区域者”,否定了“满洲”这一名词,并强调“此名词之通行,本凭借侵略或瓜分中国而造之名词,毫无民族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根据”
“东北”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医巫闾山位于今辽宁北宁与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东麓有山神庙——“北镇庙”。当地迄今流传着关于医巫闾山的众多传说。当时,“东北”一词是以中原为中心的一个方位名称。
战国时,燕国在今辽东半岛一带设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秦汉魏晋因之。隋代辽东郡治移至通定镇(今辽宁新民东北)。元代于至元四年(1267年)设辽东路,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治辽阳(今属辽宁)。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段,人们就用“辽东”来称呼东北地区。
到了辽统一北方的时期,人们的地理概念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将今三省看作是一个大区域。这从辽代的军政建制得到了充分地反应。据《辽史·兵卫志》载,分“东北路招讨司、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女直兵马司”,各统所辖诸民族军政。其《百官志》又有“长春路诸司,控制东北诸国”的说法。显然,在辽代已把地理方位——东北,引用为建制名称,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金代继承了辽代的习惯用法,仍以“东北路”设官职和机构。实际上,辽金两代已把相当现今东北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故其军政机构皆以“东北”名之。比起建制虽属完备而名称各异的唐代,的确是一个进步。这它表明,辽金人已把同处一个地理方位的今辽、吉、黑三省视为一个整体,第一次把表示地理方位“东北”引为机构建制名称。这不仅仅是个名称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的地理观念的飞跃。
元代承前启后,不仅确认辽金人的东北区域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进一步巩固下来。如《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这里提到的“东北”,恰恰是从如今之东北区域这个大范围说的。于是,“东北”这个概念,既是方位又指为区域。
“关东”一词本指函谷关以东。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坡头乡王垛村,东自崤山,西至潼津,从西周以来便是沟通关东、关中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关东”与“山东”同义,这里的“山”指崤山,“山东”指崤山以东。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建山海关城堡一座,山海关扼东北与中原之咽喉,东北一带因此被称为“关东”。山海关以内,俗称“关里”。明朝一般用“辽东”一词指称东北,自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关东”一词才逐渐被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东三省”是人们称呼东北的另一个名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分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为“东三省”名称之始。
除“东北”、“关东”、“东三省”外,还有一些俗称。如胶东半岛一带以渤海湾为界,称东北为“海北”,称山东为“海南”。另外,东北还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代称——“白山黑水”。
顺治时期,清朝的政治文书中已经出现了将整个清朝统治区域称为中国的“中国”用法。到康熙朝中期以后,这种“中国”用法已随处可见,并迅速成为其“中国”用法的绝对主流。至此,可以说满人高层认同“中国”、自称“中国人”的情形,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常态。特别是在与外来西洋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中国”与“西洋”,“中国人”与“西洋人”对称。皇帝、满人大臣、汉臣乃至在华西方传教士,均是如此。此时,表示原明代汉人统治区含义的“中国”一词虽仍有某种遗留,但其已无法使用在国家身份认同的正式场合。在第一个正式的国际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作为整个大清国国家名称的“中国”和作为中国人称呼的“华民”多次使用,其发祥地的东北地区,也被明确称之为“中国”的组成部分。《清圣祖实录》对《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之碑文的记述,能清晰地说明这一点。1711年,康熙为测绘东北地区,特详谕大学士哪些系“中国地方”,以什么为界线,在他那里,今东北地区已被非常明确地称之为中国的“东北一带”(见《清圣祖圣训》卷52)。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政府颁布 《辽东招民开垦例》,康熙二年(1663),又颁布了《辽东招民授官令》,都是使用辽东一词称呼中国东北。
满洲是族名,非地名。就像西方人以“东土耳其斯坦”命名新疆,以“福尔摩萨”命名台湾一样,“满洲里亚(Manchuria)”也是西方人的自行命名。后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也借用该词称呼中国东北。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沙俄为了侵略中国东北而修建中东铁路,俄语称中国东北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1907年日俄战争后,中国东北南部被日本占领,原来由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长春至旅顺段被转让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满洲省委”也是因为苏联指导革命而直接借用俄语,比较规范的名称还是东北义勇军、东北抗联中的东北。“南满”“北满”“东满”等名称也是受到日俄语的影响。
由上可知以“满洲”称呼中国东北地区,是出于帝国主义侵华的险恶目的和中国人短期内受西方人和日本人这种说法的影响,而且仅是从清末到伪满洲国失败短短几十年使用过这种用法。抗战胜利东北光复以后,没有任何中国人再以“满洲”称呼中国东北地区。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