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迁祖王懋,系元末明初人,祖籍江南江宁府句容县(即现在的江苏省句容市)朱家巷。
公元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明,定都南京。明王朝为稳定建国初期的政治局面,不想对云南采取军事行动,不断派人劝降梁王,愿维持原制,保留旧封。明太祖朱元璋特命翰林待制王祎持节招谕赴云南,王到达云南后受到款待。后元嗣主又派遣使臣去云南征饷,并胁令王祎投降,王不屈而被害;明王朝又遣湖南行省参政吴云前去招谕,再次被杀。梁王表面称臣,实际上想把云南分离出来,成为脱离明王朝的独立王国。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就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步骑三十万征伐。
洪武十四(1381)年农历九月。懋祖奉命跟随付友德元帅从江宁(南京)出发,进行征南,参加了白石江等征伐云南、贵州的各处战斗。
洪武十六(1383)年七月,付友德、兰玉等率军从昆明出发,北上平定乌撒叛乱,之后付友德、兰玉等就奉命班师回朝。懋祖随大军回到江宁。
洪武二十一(1388)年八月,麓川(德宏)土司叛乱,乌撒(威宁)土司响应。沐英向朝廷告急。付友德、兰玉再度奉命率领十二万明军经永宁(叙永)、毕节南下,攻占七星关,和沐英军队在乌撒(威宁)会师,南北夹击。懋祖又随大军一行南征。平定乌撒叛乱后,朝廷序功封懋祖“威德将军”,驻军毕节。
之后,朝廷建贵州省的八府九卫,懋祖被任命为毕节卫指挥,同时赐丹书铁卷,许子孙世袭。于是懋祖便正式落业于贵州毕节,居住毕节城内杨家街钟鼓楼。
毕节卫属于云贵川交界的连郡卫,处于乌撒、乌蒙、水西、芒部、永宁等土司的结合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卫为“军政合一”,即卫指挥使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卫管“军屯”,即屯田种地。像张官屯、何官屯、吴家屯、马家屯、张基屯等,就是懋祖领导的下属军屯单位。
懋祖军旅一生,约于十五世纪初(明仁宗时期)在毕节城钟鼓楼住宅身故。墓葬(据部分老谱上记载)贵州毕节七星石牛石马山黄家坟山中。
懋祖母陈氏,生子定乾、定坤。
定乾祖,约于十五世纪初(明成祖或仁宗时期)出生于毕节杨家街,荫袭指挥。
懋祖逝世时,定乾祖才10岁,毕节卫还有其它将军辅助,定乾祖因享有祖上军功,成年后得以荫袭指挥。公元1449年,贵州彝族起义,定乾祖参加了这场平叛战斗。后约于十五世纪末(明弘治时期)在毕节城钟鼓楼住宅病故。
定乾祖母徐氏,生子成美。
成美祖,约于十五世纪中(明宪宗时期)出生于毕节钟鼓楼,荫袭指挥。约于十六世纪初(明嘉靖时期)在毕节钟鼓楼住宅病故。
成美祖母孙氏,生子云、慕、琏、荣。
琏祖,约于十六世纪初(明正德时期)出生于毕节钟鼓楼,荫袭指挥。
公元1527年,陇慰家奴沙保纠集陇寿陇政旧部叛乱、乌撒、乌蒙、东川等地土司遥相呼应,配合叛乱。明代乌蒙、镇雄属四川,东川属云南、乌撒属贵州,贵州出兵平定镇雄、乌蒙、乌撒的叛乱,琏祖是毕节卫荫袭指挥,就率部平叛,点兵沙场,浴血奋战,为地方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
明王朝发展至嘉靖时期,已历时近两百年,朝政逐步走向衰败,许多忠臣义士的计谋始终得不到朝廷的吸纳,国家得不到很好治理,民众起义事件此起彼伏。琏祖执政下的毕节地方,地处几省边界,属贵川藩篱,又是多种民族杂居,地方民族矛盾突出,争端濒繁。如1528年,普奴之乱,攻毕节关厢,致使毕节兵备副使王浚、参议杨仪、签事龚亨、都指挥李宗佑等许以官印,恐祸及己,乃致动王师。1530年,芒部、乌撒苗民陇革等起义,攻劫毕节屯堡,大肆杀掠士民。……于是,琏祖面对着执政的重重危机和困难,便产生弃官为民,解甲归田思想。
懋祖、定乾祖、成美祖、琏祖在毕节任职的时间累计有一百多年。在明朝,毕节以西约100里的小坪坝一带属于毕节卫辖区,祖辈在任职期间就在小坪坝置有田产。所以,后约于十六世纪中期琏祖便自动弃官为民,解甲归田,移居镇雄小坪坝。后于1589(已丑)年正月初四日子时在镇雄小坪坝病故。
琏祖母赵氏,生子在周、在秋、在用。
传说懋、定、成三代祖人的坟墓都在贵州毕节石人石马山(现在改称石牛石马山)黄家坟山中。由于经历了兵荒马乱时局,加之又年代久远,以及后来城市扩建,这三代祖人的坟墓已无从查找,只有祖人的光辉业绩永远铭刻于子孙心中。
琏祖墓葬泼机小坪坝,这是本支系仅存的一冢指挥墓,也就成了我们支系南迁后现存最老的祖墓。
天启二年(1622),云贵川土目大叛乱,永宁土司攻成都,乌撒土司攻贵阳,东川、沾益土司攻昆明。沐英子孙沐天波调土司沙定洲平叛,沙定洲乘机占据昆明,赶走沐天波。此时本已衰落的朝政,内外交困,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派兵援救。社会动乱的时局一直持续到崇祯二(1629) 年,这时镇雄、毕节地区的土酋安邦彦被杀,地方开始稳定下来,但全国范围仍然是内战局势。在此期间,由于我支系自琏祖解甲归田后方移居镇雄小坪坝,整个家族在此繁衍生息的基础薄弱,条件较差,没有抗拒和抵御社会动荡的能力。所以,在周祖、在秋祖、在用祖、大贵祖、大晏祖、大枝祖、应先祖、应明祖、应春祖、应时祖、应登祖、应魁祖等三代先祖置身于这兵荒马乱中,就不得不过着四处逃亡的生活。首先是在用祖侍奉着琏祖母一起迁居到了云南曲靖(据说是当时曲靖的东正街),往后一直没有联系。接后来就是在周祖及祖母、在秋祖及祖母也于逃亡中逝世,迄今连墓葬何处也无从查考。
时局稳定后,逃难的先祖们又陆续回到故乡,这时家族老谱和丹书铁券已遗失,为怕后代子孙无依无据,在年已五十七岁的大晏祖指导下,年方十九岁的应明祖便草拟了家谱。
在接后的生活中,祖居地就由小坪坝逐渐向李官营、瓜娃等地扩展开了。
大贵祖、祖母胡氏,生应先祖。应先祖、祖母胡氏,生凤翔祖。凤翔祖、祖母陈氏,生国清、国安、国宁(林)、国泰祖。
大贵祖及祖母坟墓在泼机小坪坝,应先祖及祖母、凤翔祖及祖母墓在泼机李官营松山坪。
大晏祖、祖母陈氏,生应明、应魁、应登祖。
应明祖、祖母陈氏,生凤智、凤阳祖。凤智祖、祖母赵氏,生国玮、国琦祖。凤阳祖、祖母陈、邹氏,生国珍、国珩祖。
应魁祖、祖母陈氏,生凤春祖。
应登祖、祖母张氏,生凤歧。凤岐祖、祖母陈氏,生国梁、国泽祖。
大枝祖、祖母赵氏,生应时、应春祖。
应时祖、祖母李氏,生正邦、正国祖。正邦祖、祖母彭氏,生国举祖。正国祖、祖母李氏,生瑛祖。
应春祖、祖母赵氏,生正坤祖。正坤祖、祖母甘氏,生玉林祖。
到明末清初时期,土司、土目又开始叛乱,首先是张献忠起义,张军入川,四川高县知县吴登启逃驻镇雄,纠结土司、土目,抗拒张军入镇。继后是永宁土目奢保寿“踞镇雄,窥永宁”,以致游击李腾龙率兵进剿。再后又是张军李定国、孙可望部为抗清入滇,“镇雄土司,恃险不服”,遭征讨。最后就是奢保寿踞镇雄作乱,永宁总兵严自明率兵平定,等等。连年战乱,这样的时局,同样又给镇雄等地区带来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民难聊生,以致我支系国字辈和仕字辈的两代先祖们又重蹈上几辈祖人的旧辙,走上了四处逃亡的路。国宁祖只身迁徙到了彝良牛街,其子仕舜不知流落何处,迄今无任何联系;国泰祖迁徙到了四川重庆六枝岩脚(这地名用字不一定准确,因是口碑材料整理),后其长子率琼、次子率林又迁徙到了贵州毕节海子街的贞武山脚,据有关资料证实,国泰祖的其他后裔应是现在居住于重庆铜梁县陆赢山石马湾等地的王姓国泰支系;正邦祖首先流入云南某府仕职,欣遇大典开先教授文林郎,承恩迁升知府,身理国事,后致仕停,卜居云南三市街以典当为业,开当铺一所。至中年后又独自一人迁徙到贵州毕节永兴桥(于此娶妻彭氏,生子国举),后又只身一人迁徙到云南筠连落木柔(其后情况不详);国安、国梁、玉林(玉林祖文庠,博学多能,精通地脉,从瓜娃只身到毕节教学,成家立业后,将大枝祖等七冢祖坟从泼机迁到海子街蚂蝗箐)、瑛(瑛祖之子仕睿后迁徙四川泸州小市丁家坝回龙湾,迄今无任何联系。)等迁徙到了毕节各地。从此,给我们支系造下了族亲散居云贵川三省十余个县市,并且尚有不少支系后裔没有音讯的情景。
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叛乱,雍正鄂尔泰镇压土司土目反叛,改土归流完成。从此镇雄、毕节等地形势基本安定,本支系族人才逐渐走上安居落业的道路。
大贵祖后裔中。国泰房后裔入四川重庆陆枝岩脚,后有其长子率琼、次子率林又迁徙到了贵州毕节海子街的贞武山脚,其后裔居住贵州毕节大方,其他后裔仍然居住重庆,迄今未归宗;国安房后裔居毕节五股田坝等地;国清房后裔居住于镇雄林口、泼机、以勒、以及镇雄县城南门口等地;国宁公部分后裔居住于云南彝良和镇雄的杉树凤栖等地,国宁公长子仕舜公后裔迄今尚未联系上。
大晏祖后裔,居住比较集中,国珍、国珩二公后裔主要居住于镇雄泼机的庙山、瓜娃、李官营、坪天、老包寨、母享三合、林口的娃飞、顾龙、裸梭湾、果珠的三锅庄、以及以勒、鱼洞等地,部分散居于云南彝良龙海、贵州的安顺、织金、清镇、小庆等地;国梁公后裔居住镇雄干沟、黑树以及贵州毕节对坡、水庆口及大方响水、青山一带。下还有仕俊祖支系住罗坎汪家沟,君敬祖支系住大方嘎母。
大枝祖后裔主要居住于毕节等地。玉林祖后裔居住于毕节沙浪、海子街蚂蟥箐岩脚、朱昌小坝、长春王丰屯以及小坝坝口河等。国举祖后裔主要居住于毕节张官屯、王丰屯等地。玉英及其子仕睿迁入四川泸州小市丁家坝回龙湾,后无联系。
最后又到清朝道光十三(1834)年,镇雄的六月降大霜,禾苗尽死,次年大饥,民多饿殍。所以致当年岁尾之时,国清后裔永德之子绍爵和孙联科联发、永和之子绍虞和孙、永凤之子绍美和孙正元、永贵等族人,携家带属迁居致云南蒙自,迄今无联系。
自清朝以来,由于社会比较安定,我支系家族得以大发展,人丁兴旺,繁荣昌盛,迄今已传承世系二十三代,拥有六万余族众。
云南镇雄 王雄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