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068|回复: 0

    五代十国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922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21: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处直(?~922年),字允明,五代十国初期北平国的统治者,王处存之弟。公元900年,王处直继任义武军节度使,从而成为唐朝末期北方的一个割据者。909年,后梁朱温封王处直为北平王,建立北平国。921年,其养子王都发动兵变,囚禁王处直,次年,王处直被王都杀死。
      人物简介
      背景
      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王氏祖辈世代都是长安的富族,其父王宗,善于经商,很是富贵,并且出任唐朝的神策军吏、金吾大将军、左街使,遥领兴元节度使。其兄长王处存,因为父亲的地位,在定州得到了右军镇使的职位,后来又升迁为骁卫将军、左军巡使。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起义军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唐僖宗出逃川蜀。王处存得到消息后,悲痛不已,随即自行率本部兵马去为皇帝护驾,先派二千兵马前往山南保护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泾原行军司马唐弘夫击败黄巢军将领林言、尚让,王处存从渭北率五千精兵,乘夜进入京师。黄巢军见形势不利,率军撤离。王处存进京后,市民因为欢庆而堵塞了道路,队伍因此而被冲乱。黄巢闻讯后,从灞上回军再袭长安,唐弘夫战死,黄巢军再次夺取长安,王处存大败而归。
      为了平定战乱,王处存以结为姻好为名,请李克用出兵帮助剿灭叛乱,李克用出兵后,长安随即被收复。随后,王处存又派大将张公庆率精兵三千,结合诸军在泰山进攻黄巢起义军。
        立功
      乾符六年(879年),王处存因为在平定黄巢起义中所立功勋,被任为义武军节度使。从此,王氏开始世袭统治定州。
      生平事迹
      成就
      乾宁二年(895年),王处存去世,其子王郜继任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为后院中军都知兵马使。
      光化三年(900年),后梁朱温派兵进攻定州,王郜派王处直在沙河抵抗梁兵,结果为梁兵大败,随即部队发生兵变,众将领推举王处直为首领,率兵回定州驱逐节度使王郜,王郜逃亡晋,王处直成为义武节度使,从此王处直开始了对定州22年的统治,成为北方重要诸侯之一。
      梁兵进围定州,王处直出绢十万匹犒劳梁兵,向梁军求和,表示愿意绝晋事梁,与后梁结盟。朱温上表封王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累封太原王。
      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后梁,909年,封王处直为北平王,北平国建立。
      荣誉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后梁派兵进攻镇州的赵王王镕,王镕向晋王李存勖求救,此时,王处直也派人到晋国,表示愿意绝梁与晋结盟。晋王派兵救援王镕,王处直率五千精兵出征,大败梁军于柏乡。其后的十数年中,晋王李存勖北上攻灭桀燕,南下进取魏博,与后梁大战于黄河,王处直都率兵相助。
      王处直虽然归附于晋王李存勖,但却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是北方一个重要割据者,专制于义武镇。义武军统有易、定、祁三州,治于定州,王处直被封北平王后,北平国实质上已经建立,北平国东北与桀燕比邻,南与赵国和后梁相接,西部则是逐渐强盛的晋国,地理环境极其重要。王处直称雄北平竟长达22年之久。
      宠奸
      王处直好于巫术,他手下有个人叫李应之,是个道士,王处直得了病,李应之用旁门左道给王处直医治,结果王处直的病碰巧在这时好了,于是王处直便以为李应之是神人,很是宠信他,还让他穿着道士的衣服,让他做了行营司马,军政大小事情都让他给决断。军中的将领们都知道这样潜伏着大的危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向王处直进谏。
      李应之原在陉邑收养了一个小孩,本来叫刘云郎,李应之收他做了养子,后来因为王处直没有儿子,便把刘云郎给了王处直,说这个孩子生有异样,王处直收其为养子,改名为王都,因而更加宠信李应之了。
      于是,李应之就更加骄横了,他征集壮丁,另立新军,治于博陵坊,四面开门,都是用的旁门左道。王处直手下将领都知道这是一个祸患,但是还是没有人敢进谏直言。
      幽州的军队借道定州到京师的时候,王处直派甲士埋伏在城外,以防不测,幽州军队走后,甲士们进城包围了李应之的府第,擒杀了李应之,随后进见王处直,请求杀了王都,王处直不同意。
      第二天,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王处直暗地里记下了甲士的姓名,自队长以上的将领,在其后二十多年里,都被王处直以各种罪名杀死,无一人幸免。
      身亡
      921年,赵王王镕被其养子张文礼弑杀,李存勖派兵讨伐张文礼,王处直与将领们商议说:“镇,定之蔽也,文礼虽有罪,然镇亡定不独存。”于是派人请求李存勖不要发兵。李存勖把张文礼写给后梁的蜡书给王处直看,说:“文礼负我,师不可止。”
      王处直有个儿子王郁,在王郜逃亡晋国的时候,也逃到了晋国,晋王把女儿嫁给了他,被封为新州防御使。王处直听说李存勖决意要讨伐张文礼,心里很惶恐,于是,就与王郁谋划,让王郁引契丹进军入塞,来牵制晋兵,并许诺让王郁成为他的继承人。王都听说后,很不高兴。
      王郁引契丹军进入定州后,定州人民都很埋怨,王都的手下一个小吏和昭训劝王都举事,王都于是就发动兵变,将王处直软禁在西宅。王都自称义武军留后,大肆杀戮王氏子孙和王处直的手下将领。
      第二年(922年)正月元旦,王都到西宅拜谒王处直,王处直愤怒的捶着胸口,大喊道:“逆贼,吾何负尔?”当时王都身边没有带人,王处直就想去咬王都的鼻子,王都甩了甩袖子就走了,王处直被杀。
      国灭
      王都囚禁王处直后,晋王李存勖大败契丹于沙河,进军到定州,王都再次归附晋王,李存勖封王都为义武军节度使,并让他的儿子李继岌娶了王都的女儿。此后,王都因为女婿李继岌的关系,一直享受着李存勖的厚待。
      923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李存勖即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死后,明宗李嗣源即位,明宗厌恶王都的为人,密谋除掉王都,渐渐地王都有了反叛后唐的念头。而当时,后唐正在对契丹用兵,常常从定州经过,再加上王都又对朝廷的供奉不足,于是王都心里就更加惶恐了,他的谋士和昭训说:“天子新立,四方未附,其势易离,可为自安之计。”
      不久,朱守殷在汴州造反,王都也于928年发动反叛,并派人用蜡书招集青、徐、岐、潞、梓五个镇一起反叛,结果,没有一个藩镇响应。后唐明宗派王晏球讨伐王都,王都无奈之下,只好又与王郁勾结,让王郁招契丹为援助。契丹派秃馁率上万骑去营救王都。王都派遣指挥使郑季璘、龙泉镇将杜弘寿率二千兵马迎接契丹军,结果被王晏球大败,郑季璘、杜弘寿被俘虏。王晏球责问郑季璘和杜弘寿:“我曾经派人招降你们,你们为什么不归降呢?”杜弘寿回答说:“我身受中山两世的恩情,不敢有二心。”随即被杀死,死时仍然神情自若的样子。王晏球随后又在曲阳大败王都军以及契丹军,王都和秃馁带着残余的数骑逃回定州城闭门不出。
      王都在定州城中的兵马少,只有契丹的二千多人守城,王都称秃馁为馁王,并屈身侍奉他。诸将领中有的想要出城投降,王都严密的视察,一旦发现就将其杀死,因此杀戮不断。
      天成四年(929年)二月,定州城最终被后唐军攻破,王都和家属全都自焚而死,而王处直所创建的北平政权也随之灭亡。
      历史评价
      王处直之所以能够在五代十国这个战乱的时代成为北方的重要藩镇之主,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出身:王处存的弟弟。王处存本为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死后,王处直无疑成为定州最有威信的人,新继任的节度使王郜在资历不如王处直,后梁朱温的进攻无疑是推波助澜,王处直因为作战失败而发动兵变成为了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统治易定祁三州长达22年之久,却毫无一点建树,完全凭借着依附于晋而得以保境。王处直自身又宠信奸佞,昏庸骄横,最终只落得个兵变被囚禁,被自己养子杀死的结果。
      家庭成员
      1.王宗,王处直的父亲,长安富族,官至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左街使,遥领兴元节度使。
      2.王处存(831-895年),王处直的兄长,官至定州右军镇使、骁卫将军、左军巡使、检校刑部尚书,879年出任义武军节度使,死后赠太子太师。
      3.王郜,王处存之子,895年继任义武节度使,900年因被朱全忠攻打逃亡晋国。
      4.王邺,王处存之子,900年随王郜逃亡晋国。
      5.王廷胤,王邺之子,与后唐庄宗连为外姻,后唐明宗时,历任贝、忻、密、澶、隰州刺史,后晋范延光叛乱时,任杨光远行营中军使,后因平叛有功被封彰德军节度使,后徙为义武军节度使,后又徙镇海节度使。
      6.王都(?-929年),王处直养子,原名刘云郎,王处直以其为节度副使,921年兵变夺取王处直的节度使之位,归附晋国,次年杀王处直,928年反叛后唐,次年兵败,自焚而死。
      7.王郁,王处直之子,900年随王郜投奔晋国,晋王李克用把女儿嫁给了他,任新州防御使,921年引契丹军入塞援助王处直,以失败告终,同年,归附契丹,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收其为养子,后来因军功被任命为崇义军节度使。
      8.王威,王处直幼子,921年王处直被囚禁时逃亡契丹。
      手下将领
      1.李应之(?-893年),王处直的心腹,原本是个妖道,在王处直手下任职。以左道治愈王处直的病而得到王处直的宠信,升任行营司马,王处直将大小军政事务都交由他处置。后因王处直无子,李应之将养子刘云郎送给王处直作养子,取名王都,李应之因此更得到王处直的信赖,李应之另立新军,自任统帅。李应之的所作所为让其他将领很不满,893年,卢龙军借道定州到京师的时候,众甲士受命埋伏在外城以防不测,卢龙军离去后,众甲士冲入李应之的府第,杀死了李应之,但是之后大家都找不到李应之的尸体。
      2.张公庆,王处存手下大将,884年,曾受命率3000精兵配合诸路兵马,在泰山进攻并剿灭黄巢军队,其后事迹不详。
      3.杜弘寿(?-928年),龙泉镇将,928年,王都反叛后唐,被其派遣与郑季璘率2000人马接应契丹援兵,途中遭到后唐将领王晏球的进攻,兵败被俘,从容就义。
      4.郑季璘(?-928年),为王都的指挥使,928年王都反叛后唐,受命与杜弘寿率2000人接应契丹援兵,途中遭遇后唐王晏球的袭击,兵败被俘,随即被杀。
      5.和昭训,王都的心腹,王处直在位时还只是一个小吏,921年,王处直引契丹进入定州反叛晋国时,和昭训为王都献计,让王都发动兵变夺取大权,王都兵变成功后,和昭训得到王都的宠信和重用。928年,和昭训又为王都献计,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江山不稳,您可以自己独立。随后,王都用和昭训之言,反叛后唐,929年,王都被后唐所灭,史籍却没有记载和昭训,应该也被唐军杀死了。
      王处直墓
      1994年春,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西的坟山上的一个古墓被盗墓者所盗,随后,河北省考古局对其进行了保护,1995年,河北考古工作者对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从出土的墓志铭确定,古墓的墓主人就是五代十国初期的北平王王处直。
      王处直墓位于一个三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之中,是前后两室的双室墓。墓葬保留了大唐王朝的遗风,以青石砌筑,整个墓室绘满了奉侍、山水、花鸟、云鹤、星象等内容的精美壁画。尤其是墓中用18块曲阳汉白玉石浮雕的武士门神、生肖、散乐、奉侍等几组雕刻,装饰于墓室各壁上。
      墓门后的甬道两侧是两块横眉立目的武士浮雕像。前室四壁上方有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像。在后室东西两壁,用两块浮雕表现了身着窄袖襦衫、外罩披帔、长裙曳地、手持贵族日常用品或各种乐器、列队侍候主人和乐队吹奏的画面。王处直墓堪称是墓葬中艺术的瑰宝。
      原来,王处直被养子王都杀死后,第二年被葬在曲阳县敦信乡的仰盘山(今灵山镇西燕川村西的坟山)。王都自己就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为了脸面和名声,王都请了最好的工匠和艺术家为王处直修建墓葬。
      但是王处直墓在金代就已经被盗过,当时,盗墓者打洞进入后室,盗走了后室的随葬品,由于前后两室之间有石砖封堵且进行了伪装,所以盗墓者未能进入前室。
      1994年,盗墓者用爆破和挖竖井的方法打开墓室,洗劫了前室及左右耳室的随葬品和10块浮雕。1995年,考古人员在清理墓葬的时候,只剩下六块生肖和两块奉侍、散乐浮雕及少量的小件文物了。其后,一对被盗墓者盗走的汉白玉石武士门神浮雕辗转多年,最终被归还给中国政府。
      大事年表
      879年,王处存被封为义武军节度使,建立割据政权。
      885年,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攻占易州,王处存以披羊皮计夺回易州。
      895年,王处存去世,其子王郜继位。
      900年,梁王朱温攻打定州,王处直兵变夺位,王郜逃往晋,王处直与梁结盟。
      909年,后梁封王处直为北平王。
      910年,后梁攻打赵国,赵王向晋求救,王处直也绝梁与晋结盟。
      921年,王处直叛晋,晋国进攻定州,王处直的养子王都发动兵变,软禁了王处直,王都继位,再次归附晋国。
      928年,王都背叛后唐,后唐派军攻打定州,王都据城坚守。
      929年,定州城被攻破,王都自杀,北平政权灭亡。
      北平世系
      王处存 879~895年在位 王宗之子
      王郜 895~900年在位 王处存之子
      王处直 900~921年在位 王处存之弟
      王都 921~929年在位 王处直养子
      史籍记载
      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人也。父宗,善殖财货,富拟王侯,为唐神策军吏,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子处存、处直。处存以父任为骁卫将军、定州已来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乾符六年,即拜义武军节度使。黄巢陷长安,处存感愤流涕,率镇兵入关讨贼。巢败第功,而收城击贼,李克用为第一;勤王倡义,处存为第一。乾宁二年,处存卒于镇,三军以河朔故事,推处存子郜为留后,即拜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处直为后院中军都知兵马使。光化三年,梁兵攻定州,郜遣处直率兵拒之,战于沙河,为梁兵所败。兵返入城逐郜,郜出奔晋,乱兵推处直为留后。梁兵围之,处直遣人告梁,请绝晋而事梁,出绢十万匹犒军,乃与梁盟。梁太祖表处直义武军节度使,累封太原王。太祖即位,封处直北平王。其后梁兵攻王镕,镕求救于晋,处直亦遣人至晋,愿绝梁以自效。晋兵救镕,处直以兵五千从,破梁军于柏乡。其后晋北破燕,南取魏博,与梁战河上,十馀年,处直未尝不以兵从。处直好巫,而客有李应之者,妖妄人也。处直有疾,应之以左道治之而愈,处直益以为神,使衣道士服,以为行营司马,军政无大小,咸取决焉。初,应之于陉邑阑得小儿刘云郎,养以为子,而处直未有子,乃以云郎与处直,而绐曰:“此子生而有异。”处直养以为子,更名曰都,甚爱之。应之由此益横,乃籍管内丁壮,别立新军,自将之,治第博陵坊,四面开门,皆用左道。处直将吏知其必为患,而莫能谏也。是时,幽州李匡俦假道中山以如京师,处直伏甲城外,以备不虞。匡俦已去,甲士入城围应之第,执而杀之,因诣处直请杀都,处直不与。明日,第功行赏,因阴疏甲士姓名,自队长已上藏于别籍,其后因事诛之,凡二十年,无一人免者,而处直终为都所杀。都为人狡佞多谋,处直以为节度副使。张文礼弑王镕,庄宗发兵讨文礼,处直与左右谋曰:“镇,定之蔽也,文礼虽有罪,然镇亡定不独存。”乃遣人请庄宗毋发兵,庄宗取所获文礼与梁蜡书示处直曰:“文礼负我,师不可止。”处直有孽子郁,当郜之亡于晋也,郁亦奔焉,晋王以女妻之,为新州防御使。处直见庄宗必讨文礼,益自疑,乃阴与郁交通,使郁北招契丹入塞以牵晋兵,且许召郁为嗣,都闻之不说。而定人皆言契丹不可召,恐自贻患,处直不听。郁自奔晋,常恐处直不容,因此大喜,以为乘其隙可取之,乃以厚赂诱契丹阿保机。阿保机举国入寇,定人皆不欲契丹之举,小吏和昭训劝都举事,都因执处直,囚之西宅,自为留后,凡王氏子孙及处直将校杀戮殆尽。明年正月朔旦,都拜处直于西宅,处直奋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贼!吾何负尔?”然左右无兵,遂欲啮其鼻,都掣袖而走,处直遂见杀。初,有黄蛇见于碑楼,处直以为龙,藏而祠之,又有野鹊数百,巢麦田中,处直以为己德所致,而定人皆知其不祥,曰:“蛇穴山泽,而处人室,鹊巢乌,降而田居,小人窃位,而在上者失其所居之象也。”已而处直果被废死。庄宗已败契丹于沙河,追奔过定州,与都相得欢甚,以其子继岌娶都女,以都为义武军节度使。同光二年,庄宗幸邺,都来朝,赐与巨万。庄宗以继岌故,待都甚厚,所请无不从。及明宗立,颇恶都为人,而安重诲每以法绳之,都始有异志。是时,唐兵击契丹,数往来定州,都供馈多阙,益不自安。和昭训为都谋曰:“天子新立,四方未附,其势易离,可为自安之计。”已而朱守殷反于汴州,都遂亦反,遣人以蜡书招青、徐、岐、潞、梓五镇,约皆举兵,而五镇不应。明宗遣王晏球讨之。都复与王郁招契丹为援,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救都。都遣指挥使郑季璘、龙泉镇将杜弘寿以二千人迎契丹,为晏球所败。季璘、弘寿被执,晏球责曰:“吾尝使人招汝,何故不降?”弘寿对曰:“受恩中山两世矣,不敢有二心。”遂见杀,弘寿临刑,神色自若。晏球屯军望都,与都及契丹战,大败之曲阳,都及秃馁得数骑遁去,闭城不复出。初,庄宗军中阑得一男子,爱之,使冒姓李,名继陶,养于宫中以为子。明宗即位,安重诲出以乞段徊,徊亦恶而逐之。都使人求得之。至是,绐其众曰:“此庄宗太子也。”被以天子之服,使巡城上,以示晏球军,军士识者曰:“继陶也。”共诟之。都居城中,兵少,惟以契丹二千人守城,呼秃馁为馁王,屈身事之。诸将有欲出降者,都伺察严密,杀戮无虚日,以故坚守经年。天成四年二月,城破,都与家属皆自焚死,王氏遂绝于中山。而处存有子邺,邺子廷胤,与庄宗连外姻,为人骁勇,自为军校,能与士卒同辛苦,明宗时,历贝、忻、密、澶、隰州刺史。范延光反于邺,晋高祖以廷胤为杨光远行营中军使。破延光有功,拜彰德军节度使。初,处直为都所囚,幼子威北走契丹。契丹谓晋高祖曰:“吾欲使威袭其先人爵士,如何?”高祖对曰:“中国之法,自将校为刺史,升团练防御而至节度使,请送威归中国,渐进之。”契丹怒曰:“尔自诸侯为天子,岂有渐乎?”高祖闻之,遽徙廷胤镇义武,曰:“此亦王氏之后也。”后徙镇海而卒。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