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曾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的15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和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担任过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太空资源和航天技术体系新概念并著有《工程设计学》和《卫星设计学》,他曾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希季 1921年7月26日生。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共党员。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著名空间返回技术专家
1937年—1938年肄业于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原云南工学院前身之一部),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以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平
幼年
王希季的父亲是商人。父亲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大刺激。当时军阀混战,兵荒马乱,血淋淋的现实使他从小在心里就萌发了一种强烈的自强情绪。
王希季从小喜欢踢足球,但最迷恋的是看科幻小说。他常抱着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躺在芭蕉树下,一看就是一个下午。 王希季
他小学毕业那年,昆明市举行小学毕业会考,他竟考了全市第一。父亲说:“季娃,还是学门手艺吧!”于是,他便进了工业学校。
专业学习
1938年秋,刚刚读完高一的王希季在一位同学的怂恿下参加了西南联大的高考。结果他榜上有名——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大学毕业时,正是战火纷飞的1942年,他想为抗战出力,就进了一家兵工厂。几年兵工厂生活,使他看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太落后。于是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他于1947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回国
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提出了许多优厚条件。而回国的留学生,在国内每人只能优待300公斤小米。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但他考虑到自己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统一了,自然应该回国效力。于是,在留美科协的帮助下,1959年春天,他率先踏上了“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
王希季回国后,先在大连工学院担任副教授,后又任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他一边执教,一边潜心著书立说。当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的担子放在他肩上时,他仿佛才第一次感到“中国”这两个字在心中的分量。
火箭研究
刚一上任的王希季,胸中时刻都有一团熊熊烈火炙烤着他的五脏六腑。他深知,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现代火箭早就应该从故乡的上空升起。可历史的脚步已走过了千年岁月,堂堂中华大国的上空,却仍不见一枚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火箭!作为曾多年留学美国的他,心里清楚,早在34年前,一枚铁青色的火箭便在大洋彼岸的奥比姆上空一跃而起。尽管这枚火箭小得可怜,而且只飞行了短短的2.5秒钟,但它却震撼了美国,惊动了世界。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这枚火箭的设计者,便是美国火箭之父戈达德。
王希季可以说,从王希季落脚美国土地的第一天起,戈达德便在他心口占据了偶像地位。他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绕着校园的小径独自散步,并习惯望着星空遐想联翩: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在20年代就发射了人类第一枚液体火箭,为什么拥有5000年文明史和1000年火箭史的中国,却迟迟不能升起一枚自制的现代火箭?
因此,当他出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后,恨不得把每天24小时全都用在探空火箭的研制上。他知道,国家无论经济后盾还是技术实力,目前都极为有限。为了国防急需,只能优先保证导弹和原子能发展。而从技术上说,中国近程导弹刚开始仿制,还不具备自行设计运载火箭的能力,只有中国火箭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才有条件研制具有运载人造卫星能力的大型火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重点开展人造卫星单项技术的研究。
个人成就
王希季院士是我国空间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曾主持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他首先提出了“空间资源”、“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疆域”等新概念。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难关,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
曾主编、合著出版《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等著作多部。1982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希季在回国的路上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著名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60年2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期间,王希季负责研制发展控空火箭技术设计工人乱功地为中国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控空火箭,毛泽东主席给予很高的评价。 以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先后在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成为中国控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1965年,国家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七机部八字奉命迁北京负责此项重大科研工作。王希季作了为院总工程师负责提出了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对此,王希季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八院奉命转为发展卫星工作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中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于1975年首射取得成功,使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王希季
1980年后,王希季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至今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16颗返回卫星,其中有15颗返回成功,总成功率94%,属世界先进水平。在返式卫星的光辉重大成就中,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1985年,"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获奖人;1990年"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入特等奖,他为第四获奖人。1987年,为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的王希季,首次承担了中国在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国内外多项科学试验的任务,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主任务和搭载空间科学试验任务,使中国的空间科学从探测阶段登上了试验阶段的新台阶。这一年,王希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王希季是中国功勋卓著的航天技术专家,长期以来,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这条战线上,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空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希季不仅工作勤奋,而且学习、读书和写作也十分勤奋。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时,与钟芳教授合著出版了《船舶汽轮机原理与热计算》一书;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七机部院所时,倡创了"控空火箭技术"和"空间返回技术"两门技术学科,主编和参与写作出版了《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一书,撰写了《太空·地球·人类》一书中的"空间资源的开发"部分,写包妙琴教授合著《工程设计学》,与李大耀研究员合著《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等书;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著《论空间资源》一文,在国内阁上资提出将空间天然环境和航天器进入空间自然产生的环境当作人类资源看待的观点;《从空间资源开发展望空间技术发展》一文,首次提出能量型和物质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人的参与,是载入航天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点,他的论文在空间科学界有相当的影响,中外同行和读者评价甚高。
个人影响
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王希季院士胸前。 获奖图片
王希季他先后在大连工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8年调入航天部门,他认为“发展航天技术的意义不等同于发展一般高技术,而是一项开拓天疆、造福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宏伟事业”。在各种机会和场合,他都尽力阐述航天技术对我国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王希季接受采访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进入太空的重要目的就是开发利用太空资源和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观点,而且还强调,不能把空间技术只看成是科学和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一个部分,而应把开拓天疆作为国策来考虑。而当时,我国大部分人对发展航天事业的深远意义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在相当多人的眼里,发射卫星就跟放礼花礼炮差不多,花大把的钱目的不过就是显实力、壮国威。
王希季清楚地知道,要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认识过程,更需要有人予以提示。于是,他先后发表了《论空间资源》、《从空间资源的开发展望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微重力资源》等多篇论文加以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他的文章和观点在科技界和决策层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探测研究太空环境、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是发展航天技术的主导因素和主要任务,这一新的观点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王希季196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正式启动。王希季承担起负责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的历史重任。他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这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次大胆尝试。
在取得火箭技术一系列的突破之后,王希季又担任起中国返回式卫星的首任总设计师。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穿云破雾飞上了太空。
至今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23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22颗返回成功,总成功率95.65%,属世界先进水平。在返回式卫星的重大成就中,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1987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希季
王希季是中国功勋卓著的航天技术专家。长期以来,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这条战线上,为开拓和发展中国空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王希季如是说。
峥嵘岁月 专访王希季[1]
央视《东方时空》11月13日播出节目《东方之子:峥嵘岁月---王希季》,以下为节目内容。
解说:1960年2月19日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发射成功,正是掀开了中国利用现代科技探索宇宙空间的帷幕.
王希季:没有这一步,恐怕1970年在那么快的时间把我们国家的第一个运载火箭做出来,把我们国家的东方红卫星放上去,那恐怕是不可能。
解说:探空火箭是用来探测研究大气层特性和开发利用大气层资源的火箭,作为火箭工程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为我国后来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供技术和实验条件的支持。王希季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但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1958年11月,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的王希季被上级安排到一个秘密单位报到。
王希季:我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是一个当时保密非常严格的单位,去了之后才晓得。因为运载火箭你得把速度提高到第一宇宙速度,把卫星送上天上去。我在火力发电厂就是发电给大家用,所以这两个可以说完全两个不同的领域,可以说是这样。
解说:王希季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曾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1949年10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毅然放弃学业,几经辗转后,回到了祖国。对于自己1958年接受的这项新任务,王希季起初心里并没有底,但很快就被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气氛感染了。
王希季:但是已经明确你要做这个工作,那我得努力去适应它。那我就赶紧看书,找资料,然后进入情况,忙着算、忙着做、忙着读、忙着学,有这个要克服一切困难把卫星放上去的这种精神。
解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一穷二白”,在国际上又被西方国家孤立和封锁的中国来说,只有先发展国防科技,才能争取到有利的和平环境。而当时没有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王希季手下带领的只是一批缺乏技术背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人。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
王希季:那么我包括杨南生同志我们两个当时是可以说是老师级的人物了。老师级的人物,我们是边学、边做、边教,我们叫现买现卖,买来然后就用在大家,然后又讲,然后大家又讨论,讨论还说你对不对,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学。可以从那边学到,那么学到了之后,然后就把这个角度给决定下来,然后再去试,试好了,那么这时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解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火箭研制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很多数据都是靠人力计算出来的。
王希季:这就说不清楚了,太多。你看一个桌子,我们算出来那个弹道的那个纸可以堆起来比桌子还高。一条弹道只是举个例了,算了不止一条弹道了,若干条,若干条所以计算的人力和花的功夫是很大的。
解说:最后所有图纸都要汇总到王希季手里,上千张图纸他都要一一审校。
王希季:数不清,数不清,我是天天在那看图纸,数不清,我看了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请他们重新再做。
解说:当时急需一个测试火箭发动机液体燃料的试验室,新建又来不及,王希季急中生智,用非常规的办法,解决了这道难题。
王希季:但是要建立液流实验台,找地方找不到,那么后来发现这个我们那个厕所进去有一块大概那么十几个平方米的空地,我就提出来是不是把这个空地让给我们建立液流实验台,那么党委跟院长就同意了。所以呢就把这个厕所就停掉,液流实验台就建在那个地方。那么最初是有一些臭气,到后来这个臭气也逐渐消失了。只要把这个实验做出来,好像把问题解决,大家非常非常高兴。
解说:与此同时,上海江湾机场一座当年日军废弃的旧碉堡也得到了利用,火箭发动机测试台就建在了碉堡夹道里,碉堡则成了测试和观察室。每逢试车,王希季他们就躲进碉堡里,这就算是隐蔽了。
来说或者说是比较简洁或者叫艰苦吧,艰苦比简陋要更好一些。
解说:在艰苦的条件下,王希季他们的热情还是很高。
王希季:晚上总是要到十二点钟以后,支部书记来催的,好像逼迫到走然后才走,所以热情很高,工作很紧张,而且呢既有学也有做,然后互相讨论,那么争论呢也很多。
解说:但毕竟火箭研制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朝气,在国力不足,技术力量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设计的火箭方案往往找不到相匹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方案只是纸上谈兵。
王希季:基本上是图纸,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
解说:解说:认识到这一点后,王希季提出,火箭研制必须从国情出发,降低技术难度,第一步首先要保证火箭能够升上太空,之后再考虑其他方面的功能。把方案报给上级,上级同意了。在王希季的主持下,半年后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研制、总装完毕,而坐落在上海南汇的发射场实际上就是一片农田。
王希季:在南汇靠海边,就是在过去这是海边的一个稻田里边,一个稻田里边,那么它这个稻田旁边有田埂,过去的还有一条小河,就是这么一个环境里吧普通的稻田。
解说:这真是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火箭发射,王希季他们的"指挥所"是用麻袋堆积而成的,里面既没有步话机也没有电话,指挥得靠扯着嗓子大声喊叫,并要借助挥舞手势。更让人感到惊奇的事,自动跟踪火箭的仪器也没有,测试人员用的是需要几个人手把着才能旋转的人工天线。
王希季:电力没有,我们后来发射,我们发射了都是像靠近有一个部队,给部队借了一个50千瓦的发电机在发电,甚至于通信条件也没有,我们是叫根据喊声然后来通信的。那么我们加注条件也不是挺好,所以加注燃料是用自行车打气筒打到里面,到了一定压力,然后打开加上去的。
解说: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一个步骤在事先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图纸,有计算,有程序,也有口令。
王希季:我们工程上的事每走一步都是计划好的,计算好的,安排好的,绝对没有说是临时想到做任何临时想的事都不存在,都做不成。
解说:最后的发射时刻即将来临。
王希季:紧张是很紧张,但是我们紧张是不表现出来。在当时我们还是好像表现出稳坐钓鱼台那个样子,很沉着,因为整个已经写得清清楚楚。
解说:王希季他们表现得虽然很沉着,而且在各方面都作了详细的准备,但这毕竟是新中国利用现代科技第一次发射探空火箭,发射前他们心里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王希季:反正第一次去发射,那么整个发射的条件都应该是具备的。发射之后,一点火,管子就炸裂了,那么就在发射架上燃烧起来了,那么整个的发射就失败了。
解说: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内部管线发生断裂引起失火造成的,面对失败王希季的心情异常复杂。
王希季:反正是很难受。难受就是为什么这管子会破,为什么不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事先考虑好。一方面是难受,一方面是自责,心理上也是挺复杂的,没有说是后悔。
解说:总结经验后,王希季他们再次上阵,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第二枚"T-7M"在滚滚浓烟中随着发动机喷射出的刺眼的白光直冲云天! 发射试验成功。这次试验成功,是我国自行发展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实践意义的成果。
王希季:那是非常高兴,然后就是鼓掌。祝贺啊,握手啊,甚至还有拥抱啊,反正大家非常高兴。
解说:发射成功后的喜悦,王希季现在已记不太清楚了,但他清楚地记得三个月后,毛主席来到上海,看望他们的情景。
王希季:没有料到五月份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到上海又看了这个就是T7M我的火箭的,还给了很好的评价。问都是你们做出来的吧,说是都是。很好,很好,毛主席讲。又问这家伙能飞多高,说是8公里,还说8公里也了不起,要20公里、200公里的搞上去。所以半年后我们T7就出来了。T7就不是8公里了,就是60公里。T7之后就是T7A,T7A就不是60公里了,就是一百三十多公里。T7A之后发展,最后我们探空火箭发展到320公里,正好符合毛主席说的这么搞上去。[2]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全球王氏网http://www.wang-shi.com及全球王氏论坛http://www.wang-shi.com/bbs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