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王维(又名王永维)
宗谱是记载以男性姓氏为首的血缘成员,我国的宗谱早在先秦时期殷商时就有了雏形,最早的宗谱是记载皇室成员的的世系。到了宋朝以后民间修谱才真正的百姓有了谱。
我王氏宗族是先秦时期周朝灵王之子姬晋之后裔,我族是奉清朝旨意来到四川蜀地的。来到四川先祖们是携家带口历尽艰难。面对这一陌生而又凄凉的川蜀大地,感到十分的迷茫。他们在此繁衍生息,直至到了今天。每当我翻开了那厚重的宗谱,就像是打开了那段先祖们生活的记忆大门,眼前情景让我感到好奇又充满了疑问和感叹。
当我翻到宗谱中的序文时,看到了先祖们修谱的经历与过程,那其中的味道是辛酸又有种淡淡的凄凉。
我们家的总宗谱创修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其入蜀始祖第八代孙王子勋字家宾,创修的。祖公家宾在少年时期就有修谱的志向和愿望。但是由于当时在读书期间,功课很是重要,每个读书人,都有的最大愿望就是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所以祖公就没有时间去整理和修纂宗谱。但是他的修谱愿望始终铭记在心。
祖公刻苦勤学,得到功名之时,家中遭到了大家都不愿的事情-家道中落,破败荒芜之景象,由于家庭的窘迫,被迫糊口四方。寻求职业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所以就去教学授课。成为一名教书先生。此时已是道光己丑年(公元1829年)正月一直到同治丙寅年(公元1866年)在这三十八年中,身为老师不敢违背父亲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良言施其一生的谨训,专心致志的不敢有一丝的懈怠教育他的学生。修谱之事于是再次搁下。
然而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事是一生追求并且希望能够努力的去实现它--修纂宗谱。这是他一生的愿望也是家族人的期望与渴望。然而一场悲剧又在同治丁卯年(公元1867年)家里再次的窘迫,被迫“休息”,或许这是先祖们被他的修谱之志感动,或许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才真正的让他有空余时间来修整宗谱,但是一晃就十年,每遇到同宗族人时,不论伯叔还是子孙问其源流,宗亲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根,自己的原乡,自己的世系。宗亲们知道了家宾祖公修谱之事甚是为之高兴。
是啊!一个宗族修谱是一件多么高兴多么庄严神圣的事情啊!树有根因而茂盛,水有源因而不涸,人之所以与禽兽有别,此乃人知有根源,人知有祖,不违昭穆之序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其实早在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的时候家宾祖公在一次不经意间就在他的伯父家的一对书箱里找到了先代遗留的宗谱,这次的发现使后来修谱有了更好的依据和真实的记载可信的重要宝贵资料。
在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的续修宗谱。如果没有他修纂的宗谱,今天的我们很难再续宗谱,所以子子孙孙永远都铭记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真正意义上的传家至宝。远去的故事很少能被人们熟知,因为我们没有生在当时,对他们的了解不多,不能详知其情其景。但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精神和宗族的史料,我们将传承和保护好这份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将代代相传。
盛世修谱,这是每个宗族的宗族梦,千千万万个宗族梦汇聚成我国太平、繁荣、昌盛、民富、国强的中国梦。
公元2014年甲午五月初九日 于都江堰市聚源镇 拜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