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231|回复: 2

    扬州行纪。(安徽岳西王诗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2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又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虽不是烟花三月,也没有腰缠十万,我们还是决定到扬州一游。一大早,我们夫妻俩与朋友就从合肥驱车出发。九点时,我们已经进了瘦西湖的西门。
      瘦西湖的景物,充分体现了扬州人的精巧与大气。它占地面积非常大,大部分地方,根本听不到外面的车声、人声,似乎把进来的人带进了王母娘娘的后花园,不染一点尘世的喧闹躁动。
      整个景区,一般是山水相间,河湖交错,亭阁回廊,奇石叠山。可以说,每移一步,每转过一个角度,展现在眼前的都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湖光山色,楼台亭阁,古色古香,诗意盎然。所以这里成了古代题材影剧拍摄基地。
      我们在湖边漫步,在假山顶上攀登,在廊道上流连。最打动我们的是那巨大的盆景园,无数的扬州盆景,我们几乎在每一个盆景旁都拍照留念了。最难忘的是魏晋古城墙遗址,用巨大的玻璃柜罩着,可以看见里面小砖白灰与宽大的基础,旁边有明代城墙与宋代古井,向我们昭示着扬州深厚的底蕴。黑黑的,厚厚的,爬满藤蔓,缀满小花的铸铁一般的城墙,又给我们无边的遐思与怀念。
      中午时分,我们离开瘦西湖,到了文昌阁。这是扬州的中心,扬州的地标,犹如北京的天安门。文昌阁整个成圆形,下面有四个门,外面墙上与里面壁上全是扬州人物故事浮雕。上面是逐次变小的三个鼓形结构,再上面是高高的柱顶。
    看了浮雕,不得不赞叹扬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诞生了圣贤帝尧,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走出了汉代大儒董仲舒,唐代诗人张若虚;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特别是石涛、郑燮为代表的“扬州八怪”;近代的朱自清。还滋润过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秦观等等文章大家的文思创意。
    我们转了一圈,就去了东关街。
      这是最具扬州特色的一条古老的街道。后面的古老高大的扬州古城墙,前面是一条长长的,铺着整齐的黑色、褐色石板,两侧是明清时代建筑特色店铺的古街。店铺里摆的基本是扬州特色的物产、当地特产,什么牛皮糖、扬州三把刀、三包丁子、千层油糕、姜酒等等。漫步往前,两旁有许多徽商修的古宅,古院落,不过我们没进去,直接进了一家古色餐馆,点了什么清蒸煮狮子头、鸡蛋火烧、四喜汤团、扬州炒饭,又说吃点软的,要了一碗桂花糖藕粥。
      下午的活动,基本是游览个园。江南多园林,扬州虽在江北,但也在长江边上,与苏州杭州不远。
      导游介绍,个园是典型的私家园林,是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主要是两部分,园林与住宅。园林是很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奇石假山花园,以各种竹林相间。住宅面积特大,天井、院落、客厅、书房、居室,一个连着一个。几乎每个院落、厅房门柱上都有描金的对联,显示出强烈的贵气与文气。特别是那绣楼,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站在楼上,看着那绣花的花架、琴台、书桌,再看那面前的所谓“二门”,想象古代富豪人家规定自己的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情景,真是感慨不已。

      2

      傍晚时分,我们在扬州古运河旁散步。运河两岸古木参差,杨柳依依,似乎向我们讲述着扬州古扬州曾经有过的无比辉煌。
      一个当地的老先生向我们介绍,现在扬州运河与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300里之远。而隋朝大运河这一段又是改造古邗沟而成。所以,世界运河之古老,莫过于邗沟了。它两岸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密布,不能不看。
      老先生很有见识,对扬州历史了如指掌,见我们很感兴趣,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介绍起来。
      扬州建城时间特长,到明年,2014年,就是2500年。周代,这里是邗国国都,后邗国被吴国所灭,吴王夫差在蜀岗上筑邗城,开凿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邗沟。楚灭吴后,楚怀王在邗城基础上筑广陵城,故秦汉时称扬州为“广陵”,也叫“江都”,为什么?当年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尊奉怀王为“义帝” ,并表示“古之为帝者必拥有千里的疆土,并且位居于上游地区”,以此为名,强令怀王定都于长沙附近的郴县。自己建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一月,又率子弟兵渡江来到广陵,意欲建都于此,改名“江都”,意为“临江之都”。到了汉代,刘邦封其侄子刘濞为吴王,建都于此,称吴国,后改名江都国。隋朝末年,民怨沸腾,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遍地烽火。隋炀帝乘龙舟游幸江都,后路被截,隋炀帝滞留江都,无意回京师大兴(今陕西西安东南),却打算另以丹阳(今江苏南京市)为都城,扬州为临都,偏安江东,引起御林军不满,引发“江都事变”,隋炀帝被杀。到了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其子杨渭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南唐灭吴,以金陵为都,以扬州为东都。
    这样算来,扬州历史上六次作为都城,称不上六朝古都,也可称六回古都了。
      扬州自古繁华。刘濞为什么能发动“六国之乱”?因为广陵近山临海,“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修水利,开盐河,发展农桑,一国之力就可以与朝廷叫板。
      到了隋代,江都更是天下闻名。隋炀帝为了亲眼看看江都的繁华,不惜竭尽天下民力,修通大运河,率领八十万人马游幸江都。结果“一心要把琼花采,万里江山一担丢。”
      清代的扬州,天下无双。黄叔成教授认为,当时天下论文化名城,应该是扬州第一,北京第二,罗马第三,巴黎第四。而开创扬州之盛的,几乎全是我们安徽的徽商。
      徽商是文商,或者叫亦儒亦商。他们利用当时官盐私卖的政策,赚得盆满钵满。江南富庶之地,钱来得容易。而当时的晋商,千里运转物资,冒险闯荡漠北,每个铜板都是汗水换来的,所以徽商晋商文化差异很大。晋商不会花钱,省吃俭用,穿老羊皮袍子、吃馍馍、夹大葱大蒜,死了以后在地窖里留大箱子元宝,但是只舍得花二两银子给自己买棺材。徽商讲究玩,讲究消费,讲究居住环境,讲究诗词歌赋。所以造就了扬州的雍容华贵、美丽端庄。郑板桥的诗《扬州》就是最生动的写照:“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萧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也正如此,人们到扬州,一要“腰缠十万贯”,还要“骑鹤”。没有钱,你来扬州有什么意思呢?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浪漫,要别具一格。要钱、要浪漫二者诸备干什么呢?我不知道,大约是因为美女吧?“苏州的扇子杭州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得赶(岳西土话,挑选的意思)。”也就是说,扬州的女人全是美女。为什么?那些富贵达人哪一个不是娇妻美妾,侍女如花?给人的感觉不全是美女的世界么?不是哪里的水土分外出美女,有钱的地方自然美女如云。
      老先生对我这个观点不太赞同,他的结论是,到了扬州,要不富都难,想不贵都没办法。比如说,江泽民先生的祖父到了扬州,第二代就是扬州望族,到了第三代,名扬天下。

      3

      听了老先生的一番话,急忙告辞去找江泽民故居。
      我们先找到了史可法路,看见了史可法纪念馆,有人说江泽民家的东圈门离这里有一公里,那里并不开放。晚上去看,与东关老街差不多。这里是当年江泽民年少时常来的地方,可以走一走。
    史可法纪念馆晚上也不开放,我们漫步往前走,走了一程,就是螺丝结顶街,我知道螺丝结顶就是“摞尸及顶”的谐音。我心情越来越沉重,慢慢向妻子、朋友讲起扬州那段悲壮的历史。
      顺治二年,清兵占据了中国北方,又像寒潮一样向南方席卷。四月,兵逼扬州。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誓死抵抗。他们打死了清军两个将领,一个贝勒。清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占领了扬州,逼迫史可法投降,史可法不屈被杀,他的部下也血战而全军覆没。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据当时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仅被收敛的尸体就超80万具,故名“扬州十日。”
      清朝建立后,刻意掩盖这段历史。他们编写《四库全书》的根本目的,就是搞文字狱,搜罗、毁灭天下对他们不利的记载。《扬州十日记》也是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从日本带回来的。
      满清大屠杀是清军在侵吞汉地时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强迫汉人和其他民族剃发易服,遭到强烈抵抗后,采取屠城政策来强行推行剃发易服和树立淫威。著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四川大屠杀。满清大屠杀死亡人数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死亡人数远超5000万,甚至超一亿。
    我们可怜的汉族,在历史上累受外族欺凌,但汉族是个不愿意屈服的民族。所以无数次遭遇疯狂屠杀。当年,“五胡乱中华”时,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金发碧眼的、保留着食人习俗的白种羯族把汉人男的杀掉,女的做军粮,任意凌辱、宰杀烹食。要不是冉闵反戈一击,今日中原绝对没有一个汉人了。
      到了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杀人如麻,他们叫嚷“不留一个喘气的。”据我们家传说,他们两路包抄,把中国人几乎被杀尽了,只留下一个江西省。回头再杀江西,江西人全跑了。所以,中国汉人的祖居地,几乎全是江西,包括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
      到了日本侵华,大屠杀更加凶残,也更加被我们仇恨,因为他们是外族,而满族、羯族的残留基本可以算作中华民族。我们只能为历史仰天长叹了。况且,满清毕竟开创了康乾盛世,奠定了泱泱中华现在的版图,可是,我们用这么多无辜的生命做代价,值得吗?
       我突然想起了徽商追求现世行乐的另一个原因了,人生苦短,说不定哪一天有什么灾难,后来的太平天国不是把扬州的繁华永远抹去了吗?

      4

      天黑了,但天永远也黑不下来。一是万家灯火,二是天上又升起了一轮皎皎明月。无垠的光辉洒在这片可歌可泣的土地上,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看着这无比美好的月色,不能不令人想起中唐诗人徐凝的《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王曙先生解释说:扬州的少女们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她们可爱的眉梢上也挂不住一点忧愁。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这般娇美的月色给古城扬州增添了多少朦胧而又永远抹不掉的诗意啊。
      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能被永久征服吗?你看了瘦西湖那尽善尽美的园林,看了个园那文气四溢的对联,看了文昌阁那叫人浮想联翩的浮雕,就知道了。
      扬州,作为都城,固然命不长久,但作为文化,他永不磨灭。一个创造了如此灿烂辉煌文化的民族会灭亡吗?
      扬州啊扬州,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你,解读你。
    王伟198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4-6 08: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宗亲评点,请多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