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987|回复: 0

    刘少奇在延安的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9 18: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少奇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杰出的理论家和组织家。在他的一生中,延安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他于1935年10月长征胜利到陕北,1947年3月离开延安,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在这十三个春秋的延安时期,从1936年春天开始,他先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原局、华中局书记,这期间,他五次回延安参加中央会议。1943年回延安后,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一直到1947年离开延安。
      在这期间,他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确立及党的理论建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
      缅怀他在延安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业绩,使我们更加怀念他,学习他,尊敬他。
      1935年10月19日,刘少奇经过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22日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的行动方针。
      11月7日刘少奇到达瓦窑堡,参与组建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被任为委员长。27日,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刊物《斗争》第75期他发表了《在苏维埃政权下工会的作用与任务》一文。在这期间,他还参加了各县工会工作联会议,在会上他就苏区工会的意义、目的和工作任务作了报告。
      12月3日,发表《抗日反蒋与广泛的统一战线》一文。
      12月17日—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和《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确定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的方针;决定红军东征山西以及对日直接作战。会议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左”倾机会主义在政治上的关门主义和军事思想方面的错误。
      12月29日,中共中央召开常委会,会议讨论了北方局的工作。张闻天主持会议,并在会上提出:北方局管理范围很大,为了加强北方局的领导,需派得力同志前往。会议决定:刘少奇去华北,为中共中央驻北方局代表,领导北方局工作。
      瓦窑堡会议后,于1936年1月上旬,刘少奇从瓦窑堡出发,途经麟县(今富县)、耀县前往华北领导北方局工作。
      这是刘少奇长征到陕北后,党内第一个被派往白区主持工作的政治局成员。当时有的同志非常担心少奇的安全,对他说:“你这次去白区是重返虎穴。”少奇坦然回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到那里后,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路线,深刻批判党内严重的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有力地推进了华北以至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救国热潮。经过他艰苦细致,深入周到的工作,使华北白区党在统战、群众和兵运及党的自身建设都取得了“内战时期党在白区工作中空前未有过的成绩”。党中央专门致信刘少奇,提出:“北方党的工作,自胡服同志到后,有了基本上的转变,而这些转变,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开展着光明灿烂的伟大前程”。为了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肃清白区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影响,他写了《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一文刊登于中共河北省委内部刊物《火线》,从理论上对“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进行了深入批判。

      第一次回延安(1937.4—1937.7.16)
      接中共中央通知,刘少奇1937年4月21日,从北平动身,于4月底回延安。5月2日—14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全国党的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26人,列席代表74人。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刘少奇作了《争取全国民主统一与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的发言。
      5月17日,延安召开白区党代表会议,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全面论述了党的白区工作和群众工作应当由停止内战,争取和平变为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并对党与群众的关系,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的关系等作了详细的论述。
      会后,少奇从延安出发,途经泾阳县云阳镇抗日红军前敌指挥部,传达了白区工作会议精神,后经西安去山西。28日到达太原北方局机关。
      8月初,中共中央指示,重新组建北方局领导机关,刘少奇任书记,杨尚昆任副书记。
      10月16日,他发表《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一文,强调要使华北游击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必须建立能够正确执行各种政策的游击队,建立巩固抗日的根据地,并在这些根据地建立有能力领导游击战争的抗日政权。在太原期间,召开了八路军和中共北方局主要领导干部会议,讨论和确定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任务。在北方局领导下,建立了山西抗日新军。成立了华北各界抗日联合会,包括学生、上层知识分子、工人、妇女、商人及各界人士在内的统一战线组织。同时开始策划争取地方实力派,以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8月25日,北方局给各级党组织发出《关于华北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应用党的名义给各党派、各团体写信,并派代表和他们接洽谈判。
      在这期间,他把发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条件。因为任何统一战线都是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只有自己有了强大的力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同盟者,使他们不致冒然破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回延安。(1937.12初—1937.12.31)
      11月上旬,太原失守前,中共中央北方局由太原移驻临汾,刘少奇于12月初由临汾出发回延安参加政治局会议。
      12月9日—14日,在延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上,王明作了《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的主张,反对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刘少奇在会上三次发言,结合华北的情况阐述了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重要性。由于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的抵制,王明错误意见未能形成决议。会后,他从延安动身到山西临汾。12月31日,主持召开山西省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在会上作《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面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的报告。在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主张大力发展人民武装,结合华北情况,对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进行有力的批判。
      1938年2月5日,刘少奇发表了《关于抗日战争游击战争中政策问题》。指出:政策问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三次回延安。(1938.3—1938.11)
      3月中旬,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向太行转移途中,接中央通知,刘少奇回延安。
      3月21日,在抗大作《华北地区工作经验》的报告,介绍了华北地区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和建立根据地的经验。
      4月17日,出席陕甘宁边区工人代表。刘少奇在会上作了《抗战形势与任务》的报告。4月21日,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联合发出指示: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和发展平原抗日根据地。
      7月7日,刘少奇出席延安举行的抗日战争一周年及中国共产党建党十七周年大会。大会通过了延安各界民众抗战周年纪念大会宣言。
      9月29日—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论新阶级》的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这次会议基本上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正确路线,统一全党的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知,刘少奇任中央局书记。
      11月23日,刘少奇从延安动身到西安。
      27日到河南渑池,在这里召开豫西特委和中心县委负责同志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1939年1月,刘少奇到中原局驻地,南河南确山县竹沟镇,主持召开干部会议,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确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华中面临的困难和有利条件,统一党内思想,明确制定了向苏北敌后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日工作新局面。他最早向中央提出派八路军一部从华北南下的建议,并和陈毅等同志一起组织建立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行动,奠定了以后实行新四军的基础。

      第四次回延安。(1939.3—1939.9.15)
      1939年3月底,刘少奇回到延安,4月21日,在书记处会上,作《关于华中工作》的汇报。
      4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华中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工作,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重要地区,在战略上华中为连接华北、华南的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
      4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职工运动委员会,刘少奇兼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6月1日,参加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
      7月,在《解放》周刊发表《“七七”抗战二周年纪念致中国工人们的信》。
      7月8日—12日,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共产党员修养同参加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学说。毛泽东为此写信给延安《解放》杂志编辑部,认为这个讲演,提倡正气,反对邪气,写的很好,很重要,应赶快发表。
      9月15日,他从延安动身,同徐海东等四十多位军政干部去中原局驻地竹沟镇。
      11月4日,刘少奇到达皖东津铺路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1940年1月,他在津铺路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中原局会议,决定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方针、任务及对顽固派斗争的策略。
      3月,领导皖乐新四军在反磨擦斗争中创建浦西、浦东敌后根据地。
      7月1日,在纪念建党十九周年大会上作《做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的报告。进一步阐述加强共产党员修养的重要性。
      12月,在《江淮日报》创刊号上发表《论抗日民主政权》一文,论述了敌后民主政权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被捕、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遇难,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布反动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
      1月15日,刘少奇主持召开新四军干部会议,讨论有关皖南事变的问题。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月24日,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等新四军将领通电、声讨国民党顽固派,呼吁全国人民必须引起注意。
      5月,中共中央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为华中局,同时成立中央军委华中分会、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和华中军分会书记。
      5月5日—19日,刘少奇在盐城主持召开华中局高级干部会议,在会上作《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报告。
      7月2日,在华中局党校作《论党内战争》报告,阐述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和方法。
      1942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通知,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并要求刘少奇返延时,代表中央顺道去山东一趟,全权解决山东的问题。
      2月13日,毛泽东致电陈毅、刘少奇:“少奇返延,须带电台,并带一部分得力武装沿途保卫。”
      2月15日—3月5日,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刘少奇作《目前形势,我党我军在华中三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报告。
      3月中旬,刘少奇将要动身前,华中局机关,新四军军部为刘少奇举行欢送会。陈毅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说:“少奇同志在华中的工作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这3年,是血雨腥风的3年,是不平凡的3年,几乎日日夜夜都在战斗,以他的雄才伟略,为发展华中根据地和新四军作出了杰出贡献……”。途中,受中央委托到山东根据地检查指导工作。
      4月下旬,刘少奇到山东,帮助山东分局总结抗战四年来斗争经验,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同月,在山东干部会上作《党内斗争问题》报告。
      6月1日,山东分局刊物《斗争与生活》全文发表《论党内斗争》。
      7月9日,毛泽东致刘少奇:“我们很希望你来延安参加七大,只因路上很不安全,故不可冒险,仍以在敌后靠军队为宜,你的行止,以安全为第一,工作为第二,以此确定行止后,中央即通知华中,山东及北方局,付托你以指挥山东、华中全局的权力”。
      9月中旬,刘少奇从山东到山东辽县(左权县)。
      9月24日,在北方局干部会上作《关于合法斗争,非法斗争与两面政策问题》的报告。
      10月7日在北方局会议上作《关于华中工作报告》。
      10月10日,在北方局党校发表《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演讲。
      12月上旬,刘少奇由山东到晋西北兴县。
      12月9日—10日,在晋西北干部会议上作《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报告。
      12月下旬,从晋西北过黄河,经米脂、绥德、清涧、延川,经过9个多月长途跋涉,穿过敌人一百零三道封锁线,于30日回到延安。

      第五次回延安(1942.12—1947.3)
      1943年1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庆祝新年晚会,并欢迎刘少奇自华北回延安。毛泽东、朱德讲话。刘少奇在会上报告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情况。《解放日报》刊登了这次晚会和欢迎刘少奇从华北回延安的消息。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机构调整的决定》。这次会议,对中央机构作了大的调整,明确了政治局和书记处及下属各部门的权限。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政治局下设:宣传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分别由毛泽东、刘少奇任书记。会议还决定刘少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这一调整,刘少奇成为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刘少奇在党内领导地位的提高,给了他更好地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不负全党的重托,集中精力投入到中央领导工作中去。
      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开始,这时整风运动正转入第三阶段。中共中央决定在高级干部中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党的历史问题。7月6日《解放日报》发表,刘少奇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而写的《清算党内孟什维克主义思想》(论党内斗争)一文。总结了我党运用马列主义的历史经验,指出:我党22年的历史,就是布什维克路线与孟什维路线斗争的历史,阐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指出:“毛泽东是22年来在各种艰苦复杂的斗争中久经考验的、精通马列主义战略战术的,对中国工人阶级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抱无限忠心的坚强伟大的革命家。”
      7月9日,延安三万余人举行抗战6周年纪念大会。大会号召边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制止内战,保卫边区。大会发出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通电。《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起来!制止内战!挽救危亡!》。刘少奇在会上发表讲话。
      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举行干部大会,欢迎周恩来、邓颖超等由重庆归来。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大会,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致欢迎词,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演说,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路线。
      9月3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致电陈毅、张云逸,赖传珠,指示从华中新四军第一、二、三、四师每师抽调一个小团到山东,归中共中央北方局山东分局及山东军区指挥,协助山东开辟工作。
      10月24日,刘少奇在党的高级干部会上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
      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招待会,招待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大会的全体代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出席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的讲话。刘少奇在会上讲话。这个时期,刘少奇同志除参加重大会议外,全力做好召开“七大”的准备工作。
      1944年5月1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组建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有任弼时、刘少奇、康生、周恩来、张闻天、彭真、高岗。刘少奇负责“决议”起草工作。从起草多次修改,经过几个月时间到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
      5月20日,刘少奇参加陕甘宁边区职工代表会议。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发展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远大前途。
      5月2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六届七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后补委员17人。会议选出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组成主席团,会议自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结束。会议期间由主席团处理党中央日常工作。成立了“历史决议”起草委员会、“政治报告”、“军事报告”、“修改党章报告”三个委员会,为开好党的“七大”做准备。
      6月23日,刘少奇、陈毅致电中共中央华中局,对华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问题作了指示。
      9月18日,刘少奇出席中共中央办公厅招待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模范学习者代表大会代表和敌后转战归来参加整训的各部队战斗英雄的大会,并在会上讲话。
      10月23日,刘少奇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关于建党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对新区建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阐述。
      11月1日,刘少奇参加在延安举行的三五九旅南下誓师大会。三五九旅主力4000余人组成南下支队,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治委员。10日由延安出发,向豫、鄂、湘、粤敌后挺进,开辟新的根据地,刘少奇在讲话中强调开辟新的根据地的重大意义。
      12月7日,刘少奇参加六届七中全会,听取周恩来报告重庆谈判情况。
      12月11日,延安各界青年2000余人,在中央大礼堂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9周年。刘少奇在会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一二九”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大会通过了《致全国青年电》。
      12月26日,刘少奇、陈毅致电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对发展江南准备工作的指示。
      1945年1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争取胜利早日实现》的新年献词,指出:1945年全国同胞的中心任务,就是为建立联合政府,争取为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而奋斗。同日,刘少奇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的新年干部晚会。毛泽东在晚会上讲话指出:加强团结、打倒日寇,这就是我们的方针,他说:“我们的方针是团结一切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过去我们早就实行了这个方针,今后更要加强它。”
      2月3日,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召开。会议讨论周恩来报告同国民党谈判情况来电。会议认为去年9月提出成立联合政府是原则转变,当前要反对右倾危险,要注意到前途是流血斗争。
      3月8日,延安及各解放区妇女代表,举行纪念“三八”节会议。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出席。会议决定筹建解放区妇女联合会。会后刘少奇向中央妇联的同志作《总结妇女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讲话。
      3月31日,刘少奇出席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准备向七大作的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改草案。
      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着重批判了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4月21日,中共中央举行七大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的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他说:大会的眼睛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大会的眼睛要看着四亿五千万人民,以组织强大的团结的队伍。
      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121万党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15人为主席团成员,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
      毛泽东在会上致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在会上讲话。4月24日,毛泽东在会上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4月25日,朱德在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5月14日,刘少奇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他代表中共中央正式指出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的概括和系统的论述。他说:“从他的宇宙观,以至他的工作作风,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乃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这些理论与政策,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刘少奇在报告中提出的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6月9日,大会选举,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44位中央委员和33名候补委员。
      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解放日报》发表:《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社论。
      6月17日,中共“七大”代表与延安各界代表,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大会由毛泽东主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陪祭。
      6月19日,中共中央七届一中全会上,刘少奇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书记处书记。
      8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决定同国民党谈判的方针。会议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在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党中央主席职务。25日,中央政治局鉴于形势的发展,决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立即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8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告诉全党,毛泽东将应蒋介石电邀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说明党中央关于谈判的方针。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乘专机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9月14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
      9月17日,刘少奇、朱德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指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回电赞同。
      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刘少奇起草的《目前形势与战略部署》的党内指示。规定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发展东北我军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共国谈判的有利地位。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同时决定:华中局和山东分局组成华中局。从此时起,派10名中央委员,10名候补中央委员,率2万名干部和11万大军挺进东北。
      11月20日,24日,31日,刘少奇给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发三份电报,指示他们以主要力量建立东、北、西满根据地。适时地指导在东北实施“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部署。遵照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延安、山东、苏北等地先后抽调11万人的部队和2万名干部挺进东北,逐步建立起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同时,将江南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被动局面,又加强了华中和山东的力量,巩固了华北解放区。
      10月11日,毛泽东、王若飞在国民政府政治部部长张治中陪同下,乘飞机回到延安。延安各界一万余人到机场欢迎。同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报告重庆谈判情况。会议同意国共谈判纪要。11月17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但已经达成的协议是纸上的东西,要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努力。
      11月25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到机场迎接周恩来等从重庆返回延安。
      年初,刘少奇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月1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同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时局问题的报告》;4月19日,出席延安各界举行的追悼“四八”烈士大会。5月4日,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
      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己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指出:我们能够战胜蒋介石。为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党中央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抗击蒋介石的军事进攻。
      7月21日,中共中央委员、八路军一二O年政委关向应,因病在延安逝世。28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会,刘少奇主祭。
      11月6日—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延安及陕甘宁边区面临的严峻形势。会议通过了保卫延安的命令,并作了具体部署。
      11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听取周恩来报告国共谈判情况。
      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中国时局已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高潮的前夜。会议讨论并发出《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
      2月28日,蒋介石偕空军副司令王叔铭飞抵西安,召集胡宗南等部署进攻延安。3月8日,延安各界举行保卫边区、保卫延安动员大会。大会号召:边区军民团结起来,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边区,保卫延安!
      3月10日,国民党军胡宗南两个整编军开始进攻延安,11日开始飞机轰炸延安。
      3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先行撤离延安,前往瓦窑堡、清涧一带。同日,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第一纵队、第二纵队、新编第四旅、教导旅组成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习仲勋任副政委,指挥机关由中央军委和联防司令部抽调人员组成。
      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
      3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子长县王家坪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会合。27日到清涧县枣林沟。
      中共中央在枣林沟开会,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前敌委员会,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领导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后方工作委员会,带领中央部分工作人员到晋西北临县,做好中央的后方工作。
      会后,于3月31日,刘少奇渡过黄河到晋西北解放区临县。4月26日到河北阜平。5月3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
      (冯芝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