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166|回复: 0

    怀念国家文物局原局长王冶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6 1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宋玉娥|
      烟台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是地志性博物馆。1962年举办“烟台自然概况”、“烟台名产”、“烟台特产”、“烟台历史文物”等基本陈列,在陈列中突出烟台地方特点,内容生动,形式新颖。1962年的深秋,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由济南赴天津,路过烟台,参观了烟台市博物馆的陈列,他说:“这个陈列很好,反映了地志性博物馆的陈列特点,地方性博物馆在陈列时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返京后,是年冬,他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提出:“……烟台市博物馆在陈列中突出烟台地方特色,是全国县市博物馆的一枝花。”由此烟台市博物馆在全国名声大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纷纷到烟台市博物馆参观。
      烟台是1862年根据《天津条约》开为商埠的。在1962年,本馆拟开展“开埠百年纪念活动”,王冶秋局长说:“开埠不是光荣的事,是根据不平等条约被迫开埠的,因此不要搞什么纪念活动。”
      1963年的隆冬,我到国家文物局去,王冶秋局长听说我是从烟台来的,约我到他家中叙谈。他的家位于北京地安门附近,是一所平房。王冶秋告诉我:“1936年到1937年,他在烟台山东省立八中教书,是教语文的,当时这所学校犹如英国的海德公园,国民党员的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宣传国民党,而共产党员的教师也可以在讲台上宣传共产主义。校长是张默生,此人思想很开放,在学校里允许各种思想自由宣传,因此我对烟台很有感情。”然后又回忆到这所学校在烟台市的西南隅,地势很高,可以俯瞰全市,课余时间可以到毓皇顶山上散步,老师与同学也可以在此开展革命活动。他又告诉我,他还在莱阳乡师教过书,何其芳、吴伯箫也在那里,革命气氛弥漫全校,很多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我告诉他,我原来的上级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王一夫?后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北京市统计局局长?,是莱阳乡师的学生,1938年从莱阳乡师参加革命。这时我忽然想起《鲁迅书信集》中,有十余封是致“冶秋兄”的,于是信口问道:“《鲁迅书信集》中的冶秋兄是您吧?”他点点头说:“是啊。”我说:“鲁迅比您大很多,还要称您为冶秋兄。”他笑笑说:“尊称,尊称。”他问我最喜欢鲁迅哪些作品,我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还有《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告诉他,胡也频还在烟台待过。
      我向他提出自己刚到博物馆工作,不熟练业务,很多工作都很陌生。他问具体有什么困难,我提出馆藏书画需要鉴定。他嘱我将字画带到北京来鉴定。旋即我冒着凛冽的寒风,昼夜兼程,带了34幅字画到了北京。他告诉我,启功先生是由他聘请的国家文物局的书画鉴定专家,还有张珩?时任文物处副处长?、谢稚柳、刘九庵等,启功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顾问。他与我一起到故宫去,在故宫博物院的办公室,院长吴仲超接待我们。启功已经先到了,他穿着长长的棉袍,圆圆的脸庞,架着近视眼镜,和蔼可亲。他看得非常仔细,这些字画此后大都定为一级收藏品。由此,我与启功先生也成了忘年之交,每次到北京去,我都到他的住处西直门外的小乘巷去看望他。
      1964年的初春,我到国家文物局去,王冶秋局长向我提出征集有关外交关系的文物。我们在旧书市上购得一件手卷《清嘉庆李墨庄出使琉球送行图》,此画反映在清代嘉庆年间,派李墨庄出使琉球送行的情景,有送行人员?多是清朝大臣?及亲朋好友的题诗,从题诗中可以看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是年8月27日我将此手卷送到国家文物局给王局长看了,他说:“这件文物很重要,说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移交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更名为“南台祖帐图”。我向王局长提出作为馆际交换,请历史博物馆支援本馆一些文物。他问我想要什么?我思索一下信口答道:“在书画方面,如扬州八怪的作品、徐悲鸿的作品,甲骨方面及与烟台有关的文物等。”王局长同意了,将这个要求告知历史博物馆馆长韩寿萱,韩委托史树青承办,此时史树青先生任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共挑选66件文物,有徐悲鸿的奔马图、梅雀图,有郑板桥、李方赝的绘画,有甲骨,于非庵的绘画,清代官窑瓷器,与烟台有关的有“烟台海军学堂图片集”等。当时觉得这些文物需要再鉴定一下,徐悲鸿的作品请其夫人廖静文鉴定,那本“烟台海军学堂图片集”请冰心鉴定,因为她的父亲谢葆璋时任烟台海军学堂校长,恰好那本照片是她的家藏。当时我是文物战线的新兵,文物知识知之甚少,我向王局长提出:“您要给带带眼,帮我把关。”他欣然同意。这些文物经过他的审查后,于1964年9月移交给烟台市博物馆,以后在1974年4月国家文物局恢复工作不久,我又向王局长提出能否请历史博物馆再支援一些文物。他答应了,通知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后又移交了96件文物。
      烟台市博物馆是地志性博物馆,今后的办馆方向如何搞?1964年初春我到北京时,专门向王局长请示地志性博物馆的办馆方向。我提出,在收藏上应广征博采,在陈列上应突出地方特色。烟台市地域很小,只有一个小小的市区?那时周边各县不属于烟台?。烟台是一个近代兴起的城市,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天津条约》开为商埠,而古代遗迹则寥寥无几,不一定非要追求去搞古代史,在陈列上,应该通过近代史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同意我的意见,并提出先做出征集计划,全面开展征集工作,通过征集的文物、文献进行研究,举办陈列,从地方近代史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筹备了近两年,拟举办“烟台近百年史陈列”,我向他汇报后,他说:“刚开始搞,口气不一定那么大,还是称‘烟台近百年史料陈列’比较合适。可以不断的补充修改,最后再称‘烟台近百年史’。”我采纳了他的意见,在1965年10月正式展出,观众如潮,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国各地博物馆蜂拥来烟参观。1966年6月“文革”开始,我被污蔑为“修正主义的苗子”、“王冶秋的孝子贤孙”,在1965年6月23日就被关进牛棚。1969年我被赶到干校劳动,烟台市博物馆早已关闭,文物库房是造反派的办公室,馆藏文物都被搬到大院内当“四旧”批判。
      1972年,王冶秋局长恢复工作,他提出要恢复博物馆,要求全国各地的文物干部归队。有一次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处的干部到北京开会,王冶秋局长告诉他们,应该叫烟台市博物馆的宋玉娥归队。我于1973年4月从五七干校回来,筹备恢复烟台博物馆。
      1974年4月,我到北京国家文物局?当时在五四大街原北大红楼处?见到王冶秋局长,看到他忙忙碌碌,很多办公室都未安定下来,他说:“文革打乱了文物局的正常工作秩序,听说你受冲击很大,不要有什么怨气,还要好好工作,国家培养一个文物干部很不容易。”
      1978年他病了,1982年我要去探望他,他的夫人婉言谢绝,因为他是脑软化症,神智不清醒,直至逝世再未见到他。

    [ 本帖最后由 王义祥 于 2010-4-6 11:3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