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
《明史》卷167列传第五十五 作者:(清)张廷玉
王佐,海丰人。永乐中举于乡。卒业太学,以学行闻,擢吏科给事中。器宇凝重,奏对详雅,为宣宗所简注。
宣德二年,超拜户部右侍郎。以太仓、临清、德州、淮、徐诸仓多积弊,敕佐巡视。平江伯陈瑄言,漕卒十二万人,岁漕艰苦,乞佥南方民如军数,更番转运。诏佐就瑄及黄福议之。佐还奏,东南民力已困,议遂寝。受命治通州至直沽河道。已,赴宣府议屯田事宜。
英宗初立,出镇河南。奏言军卫收纳税粮,奸弊百出,请变其制。廷议自边卫外,皆改隶有司。寻召还,命督理甘肃军饷。正统元年理长芦盐课,三年提督京师及通州仓场,所至事无不办。
六年,尚书刘中敷得罪,召理部事,寻进尚书。十一年承诏讯安乡伯张安兄弟争禄事,坐与法司相诿,被劾下吏,获释。时军旅四出,耗费动以钜万,府库空虚。佐从容调剂,节缩有方。在户部久,不为赫赫名,而宽厚有度,政务纠纷,未尝废学,人称其君子。
土木之变,与邝埜、丁铉、王永和、邓棨同死难。赠少保,官其子道户部主事。成化初,谥忠简。
《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摘要)
……我祖琇公连捷成名。任浙江淮安布政。由宦落籍於淮安四十年,江西有二伯祖承顶祖先基业。此又我祖肇基之三也。琇公享寿六十九岁,终于正月十八日,归葬於江西杰祖坟傍。琇公生我祖二:长曰科鸾,字聖瑞;次日科凤,字聖祥。叔祖凤公承顶淮安基业,至今子孙繁衍,衣衿盛望,永为一本。我祖鸾公偕林孺人任四川兵部道升湖广荆南道,落籍于江监两县接壤风落河之西,享寿八十岁,终于元顺帝二年三月初十日,葬容城西荆南山河南官岭,鸾公生我祖二:长曰华,字伯玉,娶胡孺人;次曰仲,字山甫,娶张孺人,居汪家桥。我华祖居新观,此又我祖肇基之四也。我祖华公,於元仁宗为翰林学士,授中书省参政,享寿七十三岁,终於元顺帝十四年九月初七日,葬汪家桥许朝垸,胡孺人葬大西湖荷叶盖金龟之地。华公生我祖三:长讳德魁,字彦奇,居风落河金鸡山老屋园,新观是也;仲讳德露,子彦珠,居巽山角新冲河是也;我祖讳德辅,字彦仁,居容城东选山嘴,新桥西是也。大、二两祖俱无功名,我祖辅公於元顺帝壬辰进士,授中书参政,享寿八十岁,终於建文二年三月初八日,葬山东莱州府东门外天子岗,坐东北向西南。妣氏,张孺人终葬本县东关外,艮山坤向。辅公生我祖岩,字青山,洪武庚午科举人,赠吏户二部主事,诰授奉直大夫,享寿六十九岁,终葬母氏坟傍。张儒人后迁葬北门外十余里白莲宫东南首马园,甲山庚向,岩公生我祖三:长曰佐,仲曰信,叔曰俊,自我祖由宦落籍以来,概属民籍,祗有三祖俊公迁居土桥,承顶谢姓屯田,派粮三石六斗,后三房公议眼同书立军民各别合同,并立誓言,耕民田者当民差,种军田者当军差,无敢混乱族规而食先祖之言,我佐祖永乐辛丑进士,授户部行人使司,晋员外郎,尚书,享寿六十三岁, 於正统十四年护驾亲征,节终於北狄,有义祖讳璧搬柩还乡,奉御祭葬于鲫鱼(芦柴湖朝马头)湖后,朱孺人合厝。此皆序我祖之源也。凡我族中老成文人辈,应共勷其事,从祖宗一脉相传,支分派别,缕细详明,汇编成一部,俾开卷瞭然,知某祖传於某祖,某房出于某房也。并知某房之为伯叔祖也,谱牒既成,以俟后之博雅续式而修,庶几祖功宗德,百世常新。是所望於子子孙孙继继承承,以相传於勿替焉则幸甚。
时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岁仲春月上浣谷旦
知族事附贡生良倬汉章氏订刊
《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世系传(摘要)
德辅公之子,岩,字青山,诰授奉直大夫晋封荣禄大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科举人,授碣山县知县,赠吏户二部主事。
公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庚寅六月十八日卯时,享寿六十九岁,殁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十一月十三日酉时,葬于本县(监利县)东关外洗马池刘姓宅后,母张太夫人傍,艮山坤向。妣,张氏,诰封一品太夫人,生子三:佐、信、俊。
诰封: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朝廷运用人才,必励夫为臣之忠;因推恩典,必体夫为子之孝。虽亲有存殁,而命未尚不均。及尔吏部主事王岩,乃户部尚书王佐之父,早明经学,提任官方,训子成名,禄不逮养。揆其所自,敏典宜申,兹特赠尔为荣禄大夫。九原有知,服斯宠命。
制曰:子之爱亲,靡有存殁。故朝廷推恩臣下,必及其亲者,所以体其心而重大伦也。尔张氏乃户部尚书王佐之母。慈惠淑慎著于闺门。有子登庸,尔乃早殁,推原所自,用锡宠璋。兹特赠尔为一品太夫人。灵其不昧,尚克承之。
敕命
明正统十年二月初八日(玺)
岩公长子,佐,字公弼,诰封荣禄大夫,封章墓图载首卷。明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举人,十九年(1421)辛丑进士,授户部行人使司,晋员外郎。迎养其张太夫人,太夫人曰:“吾老矣,不能從汝走于四方”。佐曰:“儿奈何以一官而弃母乎?”遂乞终老养亲,孝闻于世(监利县志可考)。后晋户部尚书,具疏奏闻于上,其略曰:“河道之源,通于海外,臣恐水道不清,异出异入,设立关津可以稽查来往之人游于我国,清白两分,以除私通之患。水陆两关从此而增”。生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五月十二日午时,享寿六十三岁,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北行,我祖护驾随行,尽忠于北狄。是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有義祖讳璧,敕授总兵官搬柩回乡,奉旨御祭,敕葬于芦柴湖朝马头湖,艮山坤向。前后有水白明潭、保墓田。妣,朱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一:仕进;次妣,娄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一:仕选;三妣,何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一:仕昇。
诰封: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表臣报绩,独重于赞襄,司士诏功,端推夫启沃。殊荣存被,积代增华,尔进士出身王佐,乃户部尚书职衔,衍绪开先,垂床裕后。孙枝挺秀,聿昭橱德之符;世叶丕昌,大启承家之学。兹以覃恩,赠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於戏,锡五璋而敷泽,珂里流光;推三叶以承恩,德门袭庆。纸承茂典,长荷宠绥。
制曰:鸿恩锡类,聿彰内助之贤,令范宜家,益著淑媛之眷。式逢庆典,爰沛殊施。朱娄何氏,乃户部尚书王佐之妻,庆叶珩璜,训问图史。心庄体顺,著壼范于中闺;善积庆余,表母仪于后世。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於戏,播邑姜之芳泽,宠被重闱,扬太以之徽音,光流华胄。荣璋 存,德范犹存。
敕命
明正统十年二月初八日期 (玺)
清光绪二十四年版《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及“世系传”记载,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监利人。《明史》载记:王佐,“海丰人”。《明史》所载的“海丰”现已更名为“无棣县”,并且无棣县与庆云县接壤处庆云县常家镇三王村原建有宏伟“忠烈王公祠”。《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所记载,王佐“于正统十四年护驾亲征,節终于北狄”,与《明史》记载相符。传说王佐很像英宗皇帝,当时佐公为救英宗皇帝,就与英宗皇帝互换行装。瓦剌骑兵攻入阵营,割了佐公首迹,之后朝廷给王佐做了一个金冠。王佐的遗体葬在北方,送回监利老家的只是王佐的灵柩。
《明史》载,王佐,海丰人。《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载,王佐,岩公(监利人)长子。《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载,王岩之曾祖父王科鸾,字聖瑞,由宦落籍于监利。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就《明史》所载王佐与《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所载王佐是否同一人?必须调集相关资料进行认真的考证,这是对一代忠诚良相英灵最好告慰。庆云县当地有王氏宗亲数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王佐的后裔,但对王佐的先祖以及世系源流则少有记载。根据考证的要求,有必要查阅庆云县当地对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的更多记载信息。
庆云县当地对王佐的记载(摘要)
王佐其人
今年64岁的后王村村支书王占西告诉记者:“我们的祖先王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仕,为明朝重臣,官至户部尚书,在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战忠捐躯报国。”据了解,三王村由前王、中王、后王三个村子组成,总人口大约2000余人,后王村就有1100余人,大家同宗同祖,都是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的后人。
在王凤岐家中,记者见到了他珍藏的修订于道光乙亥年(1839年)的《海邑王氏族谱》,何谓海邑王氏?“我们这里在古代属山东海丰辖制,海丰县简称海邑,民国二年(1913年)海丰县更名为无棣县。1946年三王村有无棣县划出,归属庆云县管辖至今”王凤岐说。
根据《海邑王氏族谱》记载,王佐,字孟辅,生于洪武七年(1384年),殁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享年66岁,《明史》166卷为其做传。
王佐之死
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秋,蒙古族瓦剌部大举入侵,兵锋锐不可挡,边关守军接连败北,宦官王振挟英宗仓促间亲率公、侯、伯、尚书、侍郎以下50万大军御驾亲征。
农历八月十三日下午,明军由于出师不利退到怀来县土木堡,这里距怀来县城仅20公里。第二天,御营即遭包围,王佐献上金蝉脱壳之计,更换上明英宗的龙袍,替当时的皇帝一死而为国捐躯,其头颅被瓦剌士兵砍下先给首领也先。土木堡一役,英宗皇帝被俘,王佐等50余名大臣罹难,数百名侍从丧生,50万大军覆没。历史上把这一次战役称为“土木堡之变”,即位后的明代宗朱祁钰下旨对王佐“金顶御葬”,用黄金做了一颗头颅,按王侯礼仪给与厚葬。
景泰元年(1450年),王佐被追赠为少保,明宪宗成化年间再赐谥号“忠简”。《明史》评价他说:“在户部久,不为赫赫名,而宽厚有度,政务纠纷,未尝废学,人称其君子。”
忠烈王公祠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再次登上皇位,念及王佐为国捐躯之事,钦命在枣园桥西(今庆云县中王村南)建造忠烈王公祠,春秋祭祀。
王佐葬于海丰(今无棣)县城西南关以南不远处,墓园设立神道碑,“海丰之隅,有墓渠渠,谁其居之,维公尚书。尚书之先,忠厚世继......”神道碑对王佐的家世和高尚的品格给予高度的评价。
“西桥明月照忠魂,北漠刚风吹浩气”,大殿的正中,供奉着王佐的塑像,但只见王佐身着黄袍,目光如炬,正襟危坐,黄袍上龙的图案依稀可见,衣角尚有一处未被血色染红。
王占西回忆说:“我小的时候对忠烈王公祠还有印象,整个王公祠占地约10亩地,分前院、大殿、后院,规模宏大、建筑式样精美,在当地堪称一绝,可惜这一当地人文历史遗址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坏了。”
如今,明朝户部尚书王佐为国捐躯已经今600年了,他的事迹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王氏后人们。德州晚报新媒体讯 记者 周建新 摄影报道
庆云县当地对王佐的记载(摘要)与《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世系传(摘要)进行对照,有很多疑点需要进一步考证,首先是字号不一至;其次是“义祖讳璧搬柩还乡”,义祖,璧,是谁?如何才能找到与王佐有联系之人“璧”?再就是,王佐既是海丰人为什么要搬柩回(监利)乡(家乡)?王佐的父亲、后人等记载也要逐一考证。为了破解以上疑点,希望能通过《海邑王氏族谱》找到突破口。
《海邑王氏族谱》世系传(摘要)
……一世,善源,字缺,行—,生卒年月世远莫详。自宋以来,世居浙江之临安,所可知者,善源公也。遂尊善源公为一世祖焉。生男一:权。二世,权,字缺,行一,善源之长子,生于元之中叶,仕元为漕运百户,居武清。大明正统年间,以曾孙佐贵,追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户部上书。生男一:均让。三世,均让,字缺,行一,权公之子,生于元,仕至枢密院副使,大明初弃官归占籍无棣,正统年间追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户部尚书。生男一,朴。四世,朴,字子素,行一,均让之子,生于元至正壬辰三月初十,颖敏好学,尝从游张潞公仲举之门,经史百家之言靡不贯通,而尤远于易,大明洪武壬子历明经荐典教滨州未几,恳辞归养至孝而仁恕,宣德六年二月初五日以疾卒,享年七十有就。正统年间以长子佐贵,赠资德大夫,户部上书。生男二:佐、佑。五世,佐,举人仕至上书。字孟辅,行一,子素公之长子,生于大明洪武甲子八月初九日,性颖异,幼好学,稍长補邑庠弟子员,永乐辛卯以易经领山东,乡荐试礼闱居乙榜不就卒业成均,永乐戊戌通天官籍授吏科给事中屡献嘉谋用彰君德洪熙元年授敕命封父徽侍郎。佑,字孟弼,行二,子素公之次子。生于洪武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授例纳粟,恩赐义官。景泰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享年六十有四。
《海邑王氏族谱》世系传(摘要),其中之记载基本依据清人张廷玉所编辑《明史》,而《明史》却没有记载王佐具体是某年进士出身的事实,《海邑王氏族谱》也没有提及。文中“一世,善源”与《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摘要)文中“科鸾,字聖瑞”是否有关联?首先考虑的是,王佐怎么会把海邑王氏和监利王氏联系在一起?善源与聖瑞辈次相同,祖籍都是浙江,而且“善”与“聖”音近。《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摘要)文中有一叔祖承顶浙江淮安基业,这不是巧合,“善源”完全有可能就是文中的“叔祖”,“聖瑞”可能叫“善瑞”,也有可能“善源”叫“聖源”,聖瑞和善源应该就是兄弟俩。
《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摘要)文中记载的義祖“璧”就是《海邑王氏族谱》世系传(摘要)文中的“佑,字孟弼”。不仅“璧”与“弼”同音而确定“義祖璧”就是“孟弼”,而且《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世系传(摘要)文中“佐,字公弼”。由此可以断定“孟弼”与“公弼”是有关联的。
根据当时(《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刊印的时期)的交通条件与信息传递等因素,《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与《海邑王氏族谱》两者之间绝对没有抄袭或者串谱的可能,既然两者之间绝对没有抄袭或者串谱的可能,而又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其他方面不可能找到众多的契合点,同时还找到了最关键的搬柩回乡的“义祖,璧”,这就完全能够确定《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所有记录的真实性。既然王佐是海丰人,就不可能有义祖搬柩回(监利)乡(家乡)一词的记录?根据两地族谱所记载的契合点研究确定,《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王佐与《海邑王氏族谱》王佐是同一人。由于《海邑王氏族谱》将四世祖王朴义子王佐记载为四世祖王朴长子王佐,所以造成两地谱载的王佐的上源完全不同。王佐在监利、海丰均有家室和后裔,并且在海丰建有府第;而在海丰的后裔也没有到过监利认祖归宗,两地后裔缺少往来并各修家谱,也因此而造成两地所记载的王佐的后裔不一致。王佐的海丰之子,道,也没有传记王佐的先祖源流,因王佐死后葬于故居海丰,并建祠祭祀,以至清人张廷玉编《明史》时将王佐记为海丰人。
《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所记载王佐生平,除了与《明史》所记载“海丰人”不符之外,其他方面更加符合实际。研究考证确定,《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记载了其他资料没有记载的事实,且相比其它资料所记载的更准确、更真实。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的籍贯应该是湖北省监利县,居山东省海丰县(今无棣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