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查看: 3631|回复: 0

    王守仁与安庆山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6 1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理论精髓是“知行合一”、“知行并进”。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七字。蒋介石也因为崇拜王阳明,而把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王阳明文治武功,勋业卓著,堪称一代名臣,被封为“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安庆的山水之间也留下了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印记。
      在安庆的地方志里,收录了几首阳明先生的诗,一为《游龙山》:“探奇凌碧峤,访隐入丹邱。树老能人语,麋驯伴客游。云崖遗鸟篆,石洞秘灵湫。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写桐城龙眠山的,有人认为是写太湖龙山宫的,还有人认为是写安庆小龙山的,我却认为他描摹的是游历广义上的大龙山风景区的情形,因为其中的“树老能人语,麋驯伴客游。云崖遗鸟篆,石洞秘灵湫”与大龙山景区的“双株柏”、“万鹿洞”、“聚仙宫”、“灵山石树”、“龙山秘谷”、“天井龙湫”诸景相合,而“凌碧峤”可能指石塘湖上的诸岛,“丹邱”也许指的是日照峰。广义的大龙山风景区其范围包括大龙山山脉(其山脉包括小龙山)、石塘湖水面与滨湖地带以及两者之间的山麓地带,分为日照峰、龙山第一刹、灵山石树、石塘湖、龙泉寺、洪桂山、龙湫七个景区。这种说法可能是我的一家之言,但可以肯定的是阳明先生的这首诗吟诵的是安庆的山水。
      阳明先生因何而来到安庆的呢?也许是在经年尘土满征衣之征途中特特寻芳吧,他曾在安庆一带指挥过军队作战。史载小孤山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在此设过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王守仁与朱宸濠,清彭玉麟与太平军,均在此地交锋过。阳明先生也为小孤山写过豪气冲云天的诗篇:“看尽东南百二峰,小孤江上是真龙。攀龙我欲乘风去,高蹑层霄绝世踪。”
      但阳明先生来安庆也可能是来访友的。因为当时与先生同朝为官的钱如京、齐之鸾等都为安庆人氏。尤其是齐之鸾,曾随御驾征讨宁王朱宸濠,未至南昌,时任南赣巡抚的王守仁已率部击败叛军并生擒朱宸濠。谁知后来竟功高招妒,被诬与贼同谋。此时齐之鸾挺身而出,力白其冤,并以全家性命为其担保。这样血与火中结下的友情,难道不能成为阳明先生来安庆的动机吗?
      阳明先生来安庆还可能是慕名来游历的,这有《寄题浮山》二首为证。其一云:“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期。三十六岩内,为选一岩奇。”其二曰:“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何时拂衣云,三十六岩栖。”水泊浮山,山色邂逅了湖光。亿万年来,她厚积典藏、风姿绰约,一岩一洞、一溪一木、一花一草,架构成神奇而美妙的生命世界。早在晋梁时期,浮山就伴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成长而兴盛。陈隋年间,佛教领袖、中国的“释迦牟尼”智大师,曾在浮山力弘法华精神和龙树教学。因为“山浮水面水浮山”的景致,因为佛教文化的熏陶,文人雅士心向往之、魂梦牵之,枝枝叶叶都织进了斑斓的梦,只为期待着那一个缘来时的相聚,甚至于想憩栖于三十六岩之内了。阳明先生还写过一首《练潭馆》,这首诗不仅细致描摹了当时的桐城八景之一的“练潭秋月”的旖旎风情,还表露了自己处于逆旅之中的复杂心绪:“远山出孤月,寒潭净于练。夜静倚阑干,窗明毫发见。鱼龙互出没,风雨忽腾变。阴阳失调停,季冬乃雷电。依依林栖禽,惊飞复迟恋。远客正怀归,感之涕欲溅。风尘暗北陬,财力倾南甸。倏忽无停机,茫然谁能辨。吾生固逆旅,天地亦邮传。行止复何心?寂寞时看剑。”既能横槊又能赋诗之人,其笔底总是另有一番烟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