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025|回复: 0

    关于陈友谅和元末明初的移民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全国反元大起义爆发,群雄并起,拥兵据地,称王称帝,争夺天下,干戈不息。
      在他们当中,除去明太祖朱元璋的南京政权(亦称"西吴"政权),尚有兵力最强大、割据江西与湖广等地的"大汉国"陈友谅;经济实力最强,立都苏州的"大周国"张士诚(又称"东吴"政权)。他们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
      群雄割据局面的出现,很快演变成为一场群雄之间与群雄和元皇朝之间复杂、激烈、持久的战争。
      这场战争,从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起兵海上开始,迄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为止,历时整整二十年。在这场战争中,朱元璋是唯一的胜利者。他用战争的手段,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政权。
      连年战争造成许多地方居民死亡,人口减少,田园荒芜,社会经济严重破坏。
      同时,也使全国各地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命徐达统帅二十万大军北伐中原,入山东、转河南,从此战火不息、硝烟弥漫,"地多荒芜,遗骸遍野"。
      其间,受祸最烈的是久罹兵革的山东、河南两省。山东、河南,原为北方的两个大省,人口众多。元末以来,因为人民大量逃亡,竟然成为"多是无人之地"。
      洪武元年七月,明太祖对新任命的北方守令说:新附之邦,民生凋瘵,若不加以安养,必将再次流离失所。同年十二月,命宋冕为河南开封知府,谕之曰: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为中原今日之急务。为改变这种局面,明太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移民垦荒和军队屯田,向着变"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为"田野辟,户口增"的目标前进。这场移民垦荒运动,虽然是沿袭前代旧制,但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久,参与的人数之多,则为前代所罕有。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在命大将军徐达挥师北伐中原的同时,下令迁徙苏州府富民充实濠州(今安徽凤阳),明初移民运动,由此拉开序幕。其后,不断完善,全面推广,深入发展。
      洪武三年(1370)五月,在河南设立司农司,议计民授田,负责移民垦荒事宜。六月,以苏、松、嘉、湖、杭五府地狭民稠,而皇明发祥地临濠地多闲弃,迁五府无田贫民四千余户往耕①。
      洪武四年(1371)三月,移山后之民一万七千户到北平耕种。六月,复徙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户、十九万七千二百人入籍北平各处卫所和州县。不久,移徙沙漠故元遗民三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到北平开荒种田,分别落户于大兴、宛平、良乡、固安、通州、三河、武清、蓟州、昌平、顺义等地②。
      洪武九年(1376)十一月,移山西及北直隶真定等处民无产业者,往凤阳垦田。
      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元将何真所部降民二万四千四百余人到泗州屯垦①。
      洪武二十年(1387)十月,命湖广常德、辰州民有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耕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八月,移山西泽、潞二州贫民往河南就耕。
      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迁苏、松、杭、嘉、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到滁、和二州等地开荒。九月,召募山西地狭民稠府州县之民,赴北平、山东、河南土旷人稀之地耕作。
      洪武二十四年(1391)七月,命户部籍浙江等省、应天诸府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悉徙其家,以实京师(南京)。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移山东登、莱诸府民贫无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赴本省东昌等处编籍耕种。洪武朝移出居民最多的地区,依次为:
      山西及山东东部,移出人数为五十万以上;
      塞北地区,约移出四十七万(主要是出于政治、军事目的考虑);
      江南苏、松诸府,约移出二十万人。
      而移入人口最多的,"多是无人之地"的山东西部、河南及北京三地交界处,总计约移入一百万人。其次,南京、临濠、泗州各约移入二十余万人。
      洪武时移民的路线:
      前期,主要是由塞北→华北;江南→临濠。
      中期,广东→淮南;全国各地→南京。
      后期,山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南部、山东东部→山东西部。
      在江西,从明初到清嘉庆时,官方有组织的移民,再加上民间自发地离去,有统计说达到了几百万人。据复旦大学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的弟子曹树基博士考证,在明朝,如同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主要移民点,在南方的两个主要移民点,均在江西境内,一为鄱阳的瓦屑坝,一为南昌城里的瓦子角。关于"解手"一词的由来,民间也有传说,在明朝初期对江西的强制移民过程中,官方都将两个人的手反绑在一起,遇内急上厕所时才将手解开,因此后来江西人的土话都将上厕所叫"解手"。
      另据称江西瓦屑坝、苏州阊门外、南雄珠玑巷、南京杨柳巷、南昌筷子巷也是明初向外移民集中的地方。现在人们祭祖往往在供品上插根筷子,据说是由于从南昌筷子巷迁民而来的缘故。明初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人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外逃。而在元末明初在江西鄱阳湖设有竹木局。
      九姓渔户,是指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九家。据说,元末明初,他们的祖先原都是陈友谅的部将,由于战败,被明太祖朱元璋贬为"渔户贱民",规定只准以船为家,不得在岸上落户,也不得与岸上人通婚。甚至到岸上买东西,也必须赤脚,不准穿鞋。如果穿鞋上岸,被人告发,官府抓住了,就会被砍掉双足。一直到清朝同治五年,朝廷才让九姓渔户"改贱从良",树起《改贱从良碑记》。
      
      关于陈友谅:据贵州陈发祥编著的《八个节友谅的考证纪实》一书称,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出生于元朝延祜七年即公元1320年,系南北朝宜都王陈叔明之后,系唐朝朝庭命官节渡使,陈伯万之十九世孙。汉帝陈友谅不属义门派,世居祖地湖北沔阳,乃与江西祖籍无关,但和义门陈均属于陈霸先皇族后人。

      江西瓦屑坝移民
      在元末至正(1341~1370年)至明初永乐(1403~1424年)前后近一个世纪,来自赣东北和徽州府的移民或避战乱,或由明政府组织,聚集在鄱阳湖畔的瓦屑坝,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移民们在此乘船驶入茫茫湖水,驶向长江,也驶向了一个未知的远方。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陆地的最后记忆,对于丧失了家谱和祖先记忆的移民后代来说,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
      具体地点在江西省上饶市波阳县城西南约约十公里的太莲子湖滨,有一个叫做瓦燮玲的地名。据该村现存的《朱氏族谱》和《何氏族谱》记载,此“燮”是由“屑”雅化而来,而土字旁的“玲”意为小土沟,与“坝”相对应。
      南昌有条筷子街,古时是卖竹器的。南昌的瓦子角迁移了大量的人出省,是南方一个重要的人口迁移地。南昌的筷子街也许就是,因为南昌的瓦子角是南方一个很重要的移民地,而筷子街离瓦子角不到500米。
      而我们陈排湾也曾有先祖迁自“筷子巷”、“瓦房街”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