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盐都县志记载:“元末张士诚据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败至身虏,明主积怨。”1983年《江苏乡土报》第20期载:朱元璋登基后,正月十五大放花灯,苏州府的花灯是牧童骑在老水牛背上,怀里抱着个大西瓜。朱元璋忌讳,这是揭他和皇后马娘娘的短(朱元璋年轻时曾偷过牛,马娘娘是秃子),于是朱元璋命刘基带了3000人马将苏州城中人全部杀光。刘基跪求:请留下一门生灵,日后苏州城不至毁掉,朱元璋见刘基保奏,哪门人少留哪门,刘基说阊门人最少。得到朱元璋圣旨,刘基立即派人告知苏州府,晓谕全城居民。苏州百姓连夜搬至阊门,一夜间阊门变得繁华起来。另一部分居民扶老携幼,逃离苏州。他们就逃到这里,开垦荒地,繁衍后代,有人问其祖籍,不敢说是苏州,只说是阊门人。因当时朱元璋派出的三千人马,皆是红布裹头,故称“红头赶散”。当时搬到阊门的居民,在后来的多次赶散中,阊门居民自然也是首当其冲被赶散。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没有史料记载。
苏州阊门居民被赶散的根本原因是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的统治,打击残余势力,减缓土地矛盾,发展经济,增加赋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他借鉴了汉高祖刘邦的做法,“昔汉高祖徙天下富豪于关中,朕初不识,今思之,京师天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及不尔”。因此,明王朝大批移民,开垦荒地,发展人口,增加中央赋税,是巩固明王朝政权实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
苏北平原作为元末群枭之一张士诚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战场。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淮安城中“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广大农村“土地肥沃地旷,湖荡居多,而村落少,居室小,民无盖藏”。
1987年第四期《东南文化》刊载,“苏州等地人被洪武皇帝迁徙来此后,插草为标,从事渔、樵、盐、农等行业”。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4月)朱元璋诏:移苏、松等府无田之民,往淮河以南各处闲田起耕,给以钞使备农具,三年不征赋役。又诏:“徙杭、湖、苏、府于淮河以南垦耕,官给钞备农具,复三年”。除赣榆、海州和邳县外,其余8县普遍接收江南移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淮安府人口632541人,其中60%为移民。
据乾隆四十四年《新安镇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来自苏州阊门的周姓、常州无锡的惠姓,以及刘、管、段、金诸姓来此”,“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后“人烟日繁,乃诣州请为民,州牧载为版图,是为里人”。民国《兴化县志》卷一记载:境内民族除土著而外,迁自姑苏者多。《泗阳县志》卷21记载:席氏、吴氏、朱氏明初分别由苏州东洞山、昆山、句容、吴县枫桥迁入。
从查获的部分史料表明,苏北在明初至中期的大批移民,主要来自苏州和杭、湖府及驻守淮扬军籍移民。
苏州等府由于经济较为发达,移民所受传统教育的文化影响较深。他们移居苏北后,带动了苏北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对土著人产生了相当的促进作用,推动了苏北平原的文化和教育。移民的吴语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方言相结合,产生了苏北独具特色的苏北各地方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