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满,1938年(伪康德五年)1月1日起,实行“新学制”。普通小学改称“国民学校”(初小)4年和“国民优级学校”(高小)2年。
我曾在北关国民学校(俗称县五或财神庙小学,今银州区十三小)和龙山国民优级学校(原称银冈小学,今银州区一小)学习。那时把日语称作国语,把汉语叫“满语”。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日语。教室墙上挂着表示日语字母的“五十音图”,天天背诵ぁぃぅぇぉ……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天天念这玩意儿,受日本文化的熏陶。到小学高年级,要学习长篇课文。课文中夹杂着许多汉字,有的汉字旁标着日文读法,有的不标也必须用日语读出。我还记得国优一年级,日语第一课是:“ぃち、じゅひょう”(一、树挂)。教日语的高老师要求我们要背诵课文,一位同学背不出来,就挨手板,手被打肿了。上日语课时不许说中国话。学习日语的方法就是背诵,如果背不出来就要挨骂、罚站,甚至拳打脚踢。当时学生编了一个顺口溜:“阿伊屋耶沤,上课把罪受;杀西斯塞受,杀鸡炖土豆,挨打没个够”。
伪满文教部审定的教科书多是宣扬日本是伪满洲国的保护人,宣扬“日满一德一心”,“日满亲善”,宣扬建设“王道乐土”,宣扬“大东亚共存共荣”等等。颂扬日本侵略者的内容充斥各种课本。我还记得,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课由原来的“人、口、手。人,一人二手”改为伪满国旗、皇帝溥仪的照片。像3月1日是建国节、天照大神、天皇陛下、日满亲善、一德一心、王道乐土等殖民地奴化教育内容,塞满了“满语”教材。“满语”课本中有一课讲的是,有一个叫小林的日本大尉军官,在密林中“讨伐胡子”,是怎样英勇捐躯的。现在想起来所谓“讨伐胡子”,实际上就是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围剿抗联。
还有一件事,印象很深刻。大约1944年,学校组织学生到“满映馆”(今春园宾馆门前的夏园位置)看电影,内容是日本占领南洋群岛的战争记录片,宣传“日本必胜”,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当演到日本兵胜利的镜头,看电影的日本人举起双臂喊“ばんざぃ,ばんざぃ”(扳栽,意思是“万岁,万岁”),小学生也得跟着喊。
早晨,上学时见到老师要用日语说“老师,早晨好”,而且要用“敬语”(对长辈、上级必须用敬语)。上课、下课、放学、做间操、队列行进……等口令的日常用语都要用日语。
每天早晨要提前1小时到校,首先要开“朝会”。“朝会”有固定的内容:
1、升旗、唱国歌。旗是满洲国旗,红、蓝、白、黑占旗面的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黄色。因此老百姓都传说“满洲国长不了,黄面大。”国歌原来是“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后改为“神光开宇宙,表里山河壮皇猷。帝德之隆……”。神光指日本天照大神之光,意思是满洲国是日本天照大神开辟出来的,满洲山河是皇帝一手谋划的,应该感怀皇帝仁德的隆恩。
2、遥拜。面向东京方向的日本天皇皇宫进行“遥拜”,行90度鞠躬礼,再向“新京”(长春)方向的溥仪皇宫进行“遥拜”,行90度鞠躬礼。
3、默祷。低头默念一分钟,悼念那些因侵华而阵亡的鬼魂,并祈求“大东亚圣战完遂”。
4、读《国民训》。1942年伪满颁布《国民训》,分日文和满文(即中文)两种,由一名教师或学生领读,全体师生用满文和日文高声背诵。《国民训》共五条,每条的第一个字都是一,而不按一、二、三、四、五的次序排列。
5、训话。训话主要由校长、副校长、或训育主任担当。他们是每会必讲,讲的都是一个内容:大东亚战争形势和怎样当好良民,为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尽力。
6、捧读诏书。节庆典礼上必须捧读诏书。伪满节庆日多,如建国节、万寿节(溥仪生日)、天长节(天皇诞辰)、“回銮训民诏书”颁布纪念日、建国神庙祭祀日、建国忠灵庙大祭日,还有每月八日的“时局诏书”奉戴日。诏书有《即位诏书》《回銮训民诏书》《时局诏书》,随具体节日变换着捧读。捧读时,校长要戴白手套,把用黄绸子包的放诏书的长方盒双手举过头顶,走到讲话台前,轻轻放下打开,取出诏书,一句一句地读。若读错了或读不成句子,就是对诏书的大不敬,下场是可想而知的。
7、做“建国体操”。体育老师用日语喊“建国体操,做好准备,开始”,之后,用日语喊“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朝会”完了,才让回教室上课。
至今还记得《国民训》中有这样的句子“国民须念建国渊源,发于唯神之道,致崇敬于天照大神,尽忠诚于皇帝陛下。”“实现建国理想,迈进于大东亚共荣之达成。”(见附件)要求满洲国人对日本的天照大神要最崇拜、最尊敬,对伪满皇帝要尽忠诚。从小培养你忘祖忘宗,甘心当日本的奴才。把《国民训》列入学生守则,强迫学生每天用日语背诵。否则至少要罚站,甚至安排两个学生一组,相对站立,你打我一个耳光,我抽你一个嘴巴,这种互打叫作打“协和嘴巴子”。
每月8日为“诏书奉戴日”,学生在朝会上要集体诵读《回銮训民诏书》。每年春秋季两次去日本神社(位于今文化公园中最高处几棵大粗树中间)祭拜侵略者亡灵,叫做“春季大祭”和“秋季大祭”。 由此可见,日本实施奴化教育真是处心积虑,毒害青年手段之毒辣真是无孔不入了。日本人对青年奴化教育的特点:从思想上强制灌输,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培养人们的奴性,渐渐使中国青少年习以为常,直到终生奉行。
在教员办公室的显眼的角落里,供奉着“天照大神”的神龛,进入办公室的人必须先向神龛行90度鞠躬礼,然后再向老师行礼,才能办有关的事。
还有一门课程叫“建国精神”。主要是向学生灌输“日本亲善、共存共荣”思想,毒害中小学生的幼小心灵。其用意在于消磨中国学生的民族意识,从小就不让你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而是在日本扶植下长大的满洲国人,以便俯首贴耳于日本,培养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奴才。“建国精神”课太露骨了,后来就改为“国民道德”课。实际是奴化思想教育课,以“忠孝”为纲,培养学生效忠于皇帝陛下,热爱“王道乐土”,实现“日满协和”。讲解《国民训》的内容,以忠孝仁义为本,实现建国理想,以达成大东亚之共荣。这就是“国民道德课”的宗旨。
我在小学的五年中,只知道自己是满洲国人。“八·一五”光复后,才知道自己的祖国是中国,她是一个大国,有4亿5千万人口,有1133万平方公里土地。值得骄傲的是,我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的一分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