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世纪上半叶,正值历史上朱明王朝建立初期,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王景弘率领庞大的船队,驰骋在波涛万顷的海疆上。曾七次远涉重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足迹遍布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外交往,沟通了中国与亚洲、非洲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然而,下西洋后的400多年间,郑和、王景弘的历史功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客观的评价。直到十五世纪末之后,才逐步由海外到国内,引起世人的重视和研究。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国内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了新的突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资料缺乏等因素,作为郑和的第一助手,与郑和多次一起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王景弘依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
据史料记载,王景弘是郑和航海自始至终的助手。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客死于古里,王景弘率领船队回国。此后,王景弘又于宣德九年(1434年)奉命独自率领船队再次出使苏门答刺。据郑和下西洋随行人员费信所著《星槎胜览》记载:“永乐七年(1409年)已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往诸番国开读赏赐。”由此可见,至少在第三次下西洋时,王景弘就和郑和并列为正使太监,共同成为下西洋船队的两位核心领导者。在第七次下西洋前,明宣宗皇帝朱瞻基还专门赐诗一首给王景弘,诗中写道“昔时将命尔最忠、大船摩曳冯夷宫,驱役飞廉决鸿蒙,遍历岛屿凌巨谷共?……”足见皇帝对他的宠信。此外,我们从现存的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江苏南京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和福建南平发现的宣德六年所铸铜钟铭文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署名的出使人员中,只有王景弘和郑和是正使太监,其他人都是副使或下属官吏。然而,因王景弘排名在郑和之后,《明史》未单独为其立传。故此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郑和下西洋,而对王景弘却知之甚少,这与他对下西洋航海事业的贡献是十分不相称的。就连1979年版的《辞海》“王景弘”词目中,也只说明他的功绩,而未注明他的籍贯与身世。?①现根据史料及实地考察对王景弘的籍贯做一个初步的考证。如有错谬之处,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王景弘的籍贯到底在哪里?这是多年来史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国内关于王景弘的籍贯考证,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王景弘是闽南人。据福建晋江东石发现的清代蔡永蒹著的《西山杂志·四监通异域》记述,“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舟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王景弘,闽南人,雇泉州船以东石沿海名舟代导引,从苏州刘家港入海至泉州寄泊。”1987年厦门大学庄为玑教授在《海交史研究》(1987年第1期)发表论文《试论郑和与王景弘之死》介绍了他发现《西山杂志》记载王景弘是闽南人的经过。
(二)王景弘是龙岩县集贤里人(今漳平市双洋、赤水一带人)。根据《宁洋县志·中官》(康熙三十一年版)记载,“王景弘,集宁里人,明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恩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宁洋县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集宁里为该县辖地。1956年撤消建置,存史389年。宁洋县历史上共修过八次县志,其中大部分已经散佚,现我们可看到的最早记载王景弘的《宁洋县志》修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比张廷玉修《明史》写《郑和传》早47年。宁洋县在建县之前,隶属于龙岩县。因此,在清乾隆三年版《龙岩州志·人物·中官》条目中,也有王景弘的记载,“王景弘,龙岩集贤里人,后分属宁洋。永乐间随太宗巡狩,有拥立皇储功。赐嗣子王祯,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龙岩县集贤里在宁洋县设立后改称为集宁里;1956年撤销建置时,宁洋县辖区分别划归龙岩、永安、漳平三县。其中集宁里被划归漳平县(1990年漳平撤县建市)管辖。漳平县、宁洋县在明代之前均隶属于漳州府管辖,当地群众通用闽南话,风俗、习惯与闽南相同,属河洛文化区域。因此前面说王景弘是闽西人也是有根据的。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晓望先生在1995年曾专门撰文加以论述。1995年8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名人词典》“王景弘”词条注明“王景弘,明航海家,宁洋(今属漳平)人。”
(三)王景弘是香寮村人。《漳州府志·武勋》有明确记载“王景弘,集贤里香寮人,从太宗北征,后有拥立功,授其子南京锦衣卫正千户”?②集贤里香寮人,也就是现在的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人。香寮村位于漳平市最北部,是漳平、龙岩、永安三市的结合部,距离漳平市区89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唐代即有汉人先民先后从闽西、闽中、闽南开基到这里生息繁衍。现在全村1587人,有89个姓,是远近闻名的“百姓村”,为此,中央电视台还专题做了报道。村内还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著名的有天台山南宋时期的舍利塔;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清代的香山石拱桥;北宋皇祐年间闽西南道教教主曹肆诞生地等。香寮村共辖有:香寮洋、许家山、谢头坂、盖竹溪、林地、山背岭等6个自然村,其中许家山、谢头坂、山背岭已成为废村。
为了落实王景弘的籍贯与身世,笔者和漳平市博物馆罗宜生馆长等人,多次来到香寮村实地查考。据香寮村67岁的王氏后裔王碧辉老人介绍,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开发香寮村的是“曹、梁、傅、谢”四姓人家,时间是唐末。随后“王”姓就开基到香寮洋的上傅(地名)。不久,王氏家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全部从香寮洋上傅迁居别处。长房迁居香寮许家山自然村,次房迁居漳平市双洋镇百种畲村,三房迁居永安市小陶镇吴地村北罗畲自然村(目前香寮洋上傅仅存有“王氏祖祠”遗址,及1985年重新修建的一间供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祭祖用的简陋的平房)。由于兵匪浩劫,如今,长房只剩下3户人家,11个男丁,抗战时期,因苦于匪患,全部从许家山迁到香寮洋;次房已没有人烟,仅存破旧祖祠一处;三房仅剩1户、3个男丁。目前,虽经多方努力,还难以找到香寮《王氏族谱》,据说,《王氏族谱》清末民初已毁于兵乱。至于“王”姓是从何处何时迁来香寮?又是何时从香寮洋(上傅)三房同时迁出?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根据口传史料和实地查考,香寮村6个自然村,历史上除了香寮洋的上傅作为王氏迁徙的中转地之外,许家山自然村是香寮村“王”姓人家繁衍生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聚居地。
许家山位于香寮村的西北隅,离香寮村5公里,未通公路,现仅存一条石阶古道和一块石刻路碑。许家山分为上许家山、下许家山两个村落。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四周群山环抱,山上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森林中常有猕猴、野猪、黑熊出没。因交通不便,村里的稻田基本抛荒,现已成为废村。村里随外可见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旧址,以及残墙基、石臼、石础、陶瓷残片、断落的石旗杆和古老的石构“民主公庙”。透过残垣断壁,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据老人介绍,许家山鼎盛时期人口200多人,由于战乱、匪患,几近灭绝。此外,在香寮村始建于唐代,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的香山桥碑记,列有各自然村村民捐银名单。其中许家山共有乡宾王应文、王任荣、王志通;监生王拨元、王达元、王衍思;贡生王殿文;庠生王任煌、王思义、王国任等十人捐银四十七两,捐款者全部姓“王”。足见清未时期许家山“王”姓人家还是人文鼎盛,人丁兴旺。《漳州府志》记载,王景弘是香寮村人。根据实地调查考证,香寮村的6个自然村中,许家山自然村是“王”氏人家历史上开发繁衍最主要的聚居地,许家山现虽为废村,但历史上确有兴盛时期。因此,王景弘应是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许家山自然村人。
王景弘作为历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航海家,一位深得皇帝倚重的宠臣,为什么在史书中甚至在他的家乡里竟然没有留下多少的遗迹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郑和下西洋后期,明王朝在对外政策方面改“宽海”为“禁海”。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锐意通四夷”,这种大气候,成就了郑和、王景弘下西洋的壮举。但到了宣德后期,朝野上下反对下西洋的声音渐强,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之举,是一“弊政”。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已末,即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回国后的第三天,明王朝又重新颁布了严厉的“禁海”令,从而结束了永乐时期的“宽海”政策。代之而起的是自正统开始至嘉靖时期的对外“禁海”政策。以致出现下西洋的宝贵资料被兵部郎中刘大夏付之一炬的极端行为的出现?③。正统十四年(1449年)重申“禁海”政策,凡“私通外夷、贸易番货,漏泄军情及引海贼劫掠边地者,正犯极刑,家人戍边,知情故纵者罪同”。?④ 王景弘至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还见于史料?⑤,晚年生活在“禁海”的大气候中,虽有多次的下西洋经历,朝野也多持反对的态度。此外,从第一次下西洋活动开始,王景弘始终是以郑和的副手出现,因此,在明史中,只为郑和立传,而没有单独为王景弘立传。
第二,是因为王景弘的太监身份。在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一些太监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出现了魏忠贤、严嵩等败类,百姓对太监十分反感。一个地方、一个家庭,对当地所出太监不以为荣,反以为耻,讳莫如深。以至王景弘去世235年左右,其家乡宁洋县的地方志才有他的简单记述。在《宁洋县志·中官》王景弘、欧贤(同为明太监,宁洋县人)条目之后,有一段评论,原文如下:“论曰:阉竖多产于北方、闽人从不入选。有之,亦间世一出也,书以志异。”可见当时编修县志时,收入“王景弘”条目,不是歌颂他的功绩,(对下西洋只字未提,)而是出于稀奇,从“书以志异”的角度才把他收入的;且封建伦理以传宗接代为主,族人对阉人也耻于宣扬。
第三,香寮村许家山自然村现已成为废村。从现存的香寮村《香山桥碑记》中可知,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香山桥时,许家山还是人丁兴旺。到了清未、民国时期,当地匪患横行,民不聊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据考证,许家山经过劫难所幸存的10多位王姓人家因苦于匪患,于抗战时期全部迁居香寮。由于人口流亡、祠堂倒塌,族谱等资料亦随之散失。如今,许家山已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废村,只有通过村里遗留下来的规模宏大的废墟,仿佛可见当年兴盛时的辉煌。?
注释:?
①《辞海》(1979年版)第1200页;?
②《漳州府志》卷三十一第18页;?
③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④《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九;?
⑤庄为玑《明下西洋郑和、王景弘两正使卒事考》第6页。
(作者:曹木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