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895|回复: 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省山东省与华东局的成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4 18: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8年艰苦抗战和1946到1949年的非常艰苦的反抗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中共党的组织、人民武装力量和山东解放区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时,山东解放区已经拥有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800余万人口;山东地区的人民武装发展到野战军27万余人,民兵71万余人,自卫团209万余人;山东的党员发展到22万余人,党组织形成了从山东分局、区党委、地委、县委、区委、乡村支部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完备的系统;山东解放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省政府,从省到乡建成了完备的、统一的政权系统。山东解放区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重要力量和巩固的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也由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转化为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的潮流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提出了和平建国的主张,即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依靠全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民主、富强的新国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则企图将中国恢复到抗战前的状态,继续实行其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集团还没有能力立即发动大规模的内战来消灭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人民军队。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美、英、苏三国都不赞成中国打内战;另一方面,国内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甚高,反战情绪高涨;三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尚远在大西南,要将其军事力量调往华北、华东、东北等地直接面对共产党军队还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一面加紧发动内战的准备,一面电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国共和平谈判,争取战争的准备时间。蒋介石的这一策略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派出其驻华大使以调停和平的身份介入了国共谈判。   
      中国共产党虽然完全洞察了蒋介石集团的阴谋,但从中国和平的大局出发,同意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以表明中国共产党反对内战、争取国内和平的诚意,同时,通过谈判,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和谈阴谋。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作为中共谈判代表,飞赴重庆。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其间,毛泽东直接同蒋介石就两党关系和国内和平等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使和谈能够获得有效进展,中共方面先后多次作过让步。其中,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要求,决定把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南部等8个解放区的人民军队撤至苏北、皖北及陇海路以北地区。经过45天的谈判、斗争和让步,国共两党终于在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国共谈判的结果,虽然国民党政府迫于形势,承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但其发动内战的企图却始终没有改变。8月中旬以后,蒋介石即调集大量军队,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铁路,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步向华北等解放区推进。至9月中旬,国民党已调集37个军73个师的兵力,准备向解放区进攻。   
      根据这种形势,9月19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发出了《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部署》,明确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党的一项“全国战略方针”。这个方针的主要内容是:在南方作出让步,收缩南部防线;巩固华北以及山东、华中解放区;控制热察两省,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为此,中共中央命令:“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第一步由山东调3万兵力到冀东,协助冀热辽军区肃清伪军,开辟热河工作,完全控制冀东、锦洲、热河。”第二步,“另由山东调3万兵力进入东北发展”;“华中新四军(除五师外)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山东主力部队去东北后,“将山东分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华中局改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20日,中共中央再次电示山东分局:“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而控制东北的任务,除各地派去的部队和干部外,中央完全靠你们及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要以山东的全部力量来完成,必须全力执行,越快越好。”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9月20日,山东分局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首先率军区机关及部队1000余人渡海赴东北。随后,从10月初到11月底,山东军区先后分三批将主力和基干部队7万余人调往东北。同时,罗荣桓亦于10月24日率精干指挥机关经由烟台渡海到东北。    山东分局在抽调主力部队前往东北的同时,还根据中央的指示,先后抽调4000余名地方干部,随军开赴东北,共配备了三套省级领导班子。   
      与山东主力部队开赴东北的同时,中共中央要求新四军军部及大部主力尽快北移山东。9月26日,新四军军长陈毅在从延安返回华中的途中收到中共中央电报,要他取捷径直达山东,接替罗荣桓的工作。10月4日,陈毅抵达山东临沂(中共山东分局所在地)。20日,中共中央任命黎玉代理中共山东分局书记,陈毅任副书记、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10月初,新四军各部开始北移。10月下旬,新四军大部抵达鲁南。   
      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以及山东解放区党政军领导班子的重大调整,为了加强山东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的领导,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华中局改为中共中央华中分局。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华东中央局,任命饶漱石为书记,陈毅、黎玉为副书记,饶漱石、陈毅、黎玉、张云逸、舒同组成华东局常委会,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的党政军工作。26日,中共中央批准,增补郭子化、李林为委员。华东局成立后,山东分局撤销,原隶属于山东分局的胶东、渤海、鲁中、鲁南、滨海5个区党委,直属华东局领导,华中分局亦属华东局领导。   
      在华东局成立前后,1945年10月底,山东解放区进行了一次全省性的区划调整。调整后,山东解放区的5个战略区不变,所辖专署由原来的22个调整为16个,所辖县级政权由原来的127个调整为114个,另辖烟台,威海两个市及淄博特区。   
      在区划调整中,对地、县主要领导人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干部的调整,主要是本着保持干部稳定的原则,采取联席会议或组织会议的形式,讨论干部的调整和组织的变化。调整后,中共胶东区委下辖东海、北海、西海、南海4个地委和烟台、威海两个市委。中共渤海区党委下辖沧南、泺北、清河、垦利4个地委。中共鲁中区党委下辖泰山、沂蒙、沂山3个地委和淄博特委。中共鲁南区党委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地委。中共滨海区党委下辖滨北、滨南、滨中地委。   
      华东局成立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山东的实际情况,对5大战略区党政军领导干部进行了充实调整:林浩任胶东区党委书记兼胶东军区政治委员,金明任区党委副书记,许世友任胶东军区司令员,曹漫之任胶东行署主任;景晓村任渤海区党委书记兼渤海军区政治委员,王卓如任区党委副书记,袁也烈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李人凤任渤海行署主任;向明任鲁中区党委书记兼鲁中军区政治委员,高克亭任区党委第一副书记,李培南任第二副书记,王建安任鲁中军区司令员,马馥塘任鲁中行署主任;傅秋涛任鲁南区党委书记 兼鲁南军区政治委员,张雨帆任副书记,张光中任鲁南军区司令员,李乐平任鲁南行署主任;唐亮任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张晔任副书记,陈士榘任滨海军区司令员,谢辉任滨海行署主任;王台任青岛市委书记;杨一辰(后为张北华)任济南市委书记。青岛、济南两个市委属华东局直接领导。   
      华东局的成立,以及各级组织和党政军领导干部的调整配备,强化了山东、华中地区党政军的领导,稳定了干部队伍,这对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华中地区党组织、解放区和军队建设起到了重要保证作用,对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