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庭院里种下三颗槐树
王祜(公元924年~987年),又作王祐,字景叔,活跃于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大名府莘县(今山东省莘县)人,进士出身,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兵部侍郎等职。
他曾在开封自家的庭院里种下三棵槐树,预示其后代子孙必有位登三公者,由此创立“三槐堂”,三槐王氏即由此堂号而来。后人认为,王祜的儿子王旦后来果然位登三公,三槐王氏的子孙更是兴盛不衰,这不仅是基于王祜的自信,也跟他在生前积下的“阴德”有关。从这个角度说,王祜是三槐王氏真正意义上的开基始祖,
1、三槐王氏的根在哪里?
三槐王氏的后人一般尊王祜的祖父王言为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王言是唐末到五代初时期的人,根据《王氏宗谱·三槐王氏》的介绍,可以推算他出生在公元869年,曾经担任过滑州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后来落籍魏州莘县,从而开创三槐王氏前身定居莘县之始。
王言生子王彻,王彻生子王祜,这祖孙三代的传承关系是确凿可信的。魏州在五代后期升格为大名府,因此,在提到王祜的籍贯时,就不再说他是魏州莘县人,而说他是大名府莘县人。
各类三槐王氏的家谱对于王言之上的世系推演,存在多种版本,不同版本集中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三槐王氏来源于哪里,即它究竟是由琅琊王氏发展而来的呢,还是由太原王氏发展而来?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认为三槐王氏出自琅琊王氏的代表,是清朝时期修成的《三槐王氏宗谱》。这本宗谱所收录的《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都提到“三槐王氏,系出琅琊”,它所推演的王言之上世系传承的几个关键人物是这样的:
王导→王褒→王抟→王言
该谱认为,王言是王导的后裔、王抟的儿子,中间经过王褒这个重要传承点。
在讲述琅琊王氏时我们已经知道,王褒是王导的九世孙,在南朝梁末,他被掳掠到北方,在北方度过了他的余生。王褒的后代子孙居住在咸阳,形成咸阳王氏。
到了唐代,这一支王氏出了三个宰相,其中,王抟是唐末唐昭宗时期的宰相,他被认为是琅琊王氏后人中显于唐代的最后一个宰相。王抟由于受人诬陷,被罢相远谪崖州(今海南三亚),在走到蓝田驿(今陕西蓝田县东南)时,被追诏赐死。
王抟之子王言当时正好在黎阳县任职,为远祸避难,他于是搬迁到莘县居住。由此可以推知,三槐王氏是由琅琊王氏经由咸阳王氏发展而来。
认为三槐王氏是琅琊王氏分支的,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认为三槐王氏是王羲之的后裔。这种说法见于四川巴县南龙乡的《王氏族谱》,其中提到“至羲之公,徒居会稽山阴县,十数传至祐公……”,这里的“祐公”即王祜。
今天,有三槐王氏后裔认为他们来源于太原王氏,最典型的莫过于《三沙王氏金谱》的记载。三沙王氏是三槐王氏的重要分支,它是最早随宋室南迁的一支王氏,后来在昆山沙头、苏州荻扁乡、无锡白龙山形成三个居住地,被分别称为东沙支、中沙支、西沙支,合称为三沙王氏。
在三沙王氏的这部族谱中,记载了从太原祁县王氏王通到三槐王氏王祜之间的详细传承路径:
王通→王福郊→王元暕→王景肃→王政→王仲舒→王哲→王言→王彻→王祜
可以看出,王祜是王通的九世孙。
琅琊王氏中也有一个人叫王通,那个王通曾为陈霸先建立陈朝充当过传玺人的角色,在《琅琊王氏》一章中曾有提到。但此王通非彼王通,此王通是隋朝时期的一个大儒,生于公元580年,卒于公元617年,是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万荣县通化乡)人,属于太原祁县王氏。
这个王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思想家,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他的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一本书,叫《文中子说》,“文中子”成为弟子们私下里送给老师的一个谥号。从此,“文中子”就与王通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把文中子王通与初唐大诗人王勃连起来,就更容易让人记住了。在《太原王氏》一章中已经讲到,王通是王勃的祖父,他生有两个儿子,次子叫王福峙,就是王勃的父亲;而在三沙王氏的族谱中,长子王福郊则成为三槐王氏的远祖。
但这个谱系同样没有来自正史的支持,其症结仍然还是在王言的上一代。这里提到王言的父亲叫王哲,从史书记载来看,王哲与他之上的王仲舒确实是有父子传承关系,但历史上的王哲出生在公元803年,而王言出生在公元869年,王哲比王言大了66周岁。王哲以66周岁的年纪生下王言,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甚微,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还是让人产生怀疑。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王通与王祜生活的时代相差三个半世纪之多,中国古人向来有早婚的习惯,即使按每一百年平均传承四代计算,三个半世纪也得传上十四代左右,而不只是上面所体现的十代,此说法一笑千年,使人质疑。
关于王言的父亲,还有一个记载,来自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王氏世谱》,这本谱牒提到王言的父亲叫王乾。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此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述及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从而使这个家族由底层社会逐渐向上流社会攀升。
关于三槐王氏的归属,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结论。我在这里不想关注这种争议,而是要关注三槐王氏在科举时代是如何做到累世不衰的。如果说在贵族时代,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占尽了风光的话,那么在科举时代,三槐王氏的长久兴盛也是十分罕见的。
2、三棵槐树是这样种下的
王言通过科举考试当了一个县令,他的儿子王彻则更胜一筹,在公元925年后唐的科举考试中,考中了状元。
与王彻同年、考中榜眼的叫桑维翰。桑维翰后来成了五代时期比较有名的宰相,而王彻最大的官却只做到左拾遗,相当于七、八品的官衔。看来,用今天的话来说,分数考得高,回到现实生活中,官不一定就做得大。
王彻的仕途不顺,但他经营的社会关系却为儿子王祜的出道铺好了路。
王祜,又作王祐,字景叔,生于公元924年,即王彻高中状元的前一年。史书形容他“少笃志词学,性倜傥而俊”,这是一个文采、风流兼具的人。大概因为与王彻有着同年关系,宰相桑维翰对少年王祜予以特别器重和提携,大肆称赞他的文章,使得王祜“由是闻名京师”。闻名京师时,王祜还不到二十岁。
王祜是哪一年考中进士的已不可考,但他是进士出身,这一点没有疑义。在桑维翰的关照下,他由小官做起,做到县令。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他开始升任监察御史,并不断在地方和中央频繁调动,主要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户部员外郎、知贡举等职务。“知贡举”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这在当时,是要有相当资历的官员才可担任的重要职务。
王祜在他的庭院里种下三棵槐树的确切年份,目前已不可考,但一些当代书籍认为这一举动发生在五代末年,这是不正确的。
在苏轼所作的《三槐堂铭》中有一段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这说明王祜种槐是事出有因的,那就是他的“直道不容于时”。而他的“直道”,主要就是指他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以百口之家保大名府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无罪的事,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969年。
同样意思的记载还见于《宋史·王祜传》以及宋元时期很多人的著述,由此可以判定,王祜种槐应该是在公元969年之后。
当时,王祜已经在都城东京(今开封)建有自己的府第,他在府第庭院里种下三棵槐树,以表达对后世子孙位登三公的强烈期望。他还把他的正厅命名为“三槐堂”。自此,“三槐堂”作为堂号,成为众多后世王氏居家大门的标识,而“三槐”更是成为一支王氏郡望的名称。一般郡望都是贯以地望的名称,像“三槐王氏”这样以堂号代替地望的做法,是不多见的。
中国最早从周代开始,就设立了“三公九卿”的官位。据《周礼》记载,宫廷的外朝,要在正面种上三棵槐树,以表示是三公朝见君王时所站的位置;左右两边,要分别种上九棵荆棘,以表示是卿大夫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贵族所站的位置。
这套繁琐的礼制当然不可能被后来的历朝历代所沿用,慢慢地就变得名存实亡了。但人们却由此用“三槐”来代指“三公”,用“九棘”来代指“九卿”。王祜种下三棵槐树,其寓意就是从这里而来。
王祜对于三槐王氏的创立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三槐王氏后裔习惯于将首先定居于莘县的王言当作他们的开基始祖,但从本质上讲,王祜才是三槐王氏真正意义上的开基始祖。
从种下槐树时的誓言中,我们能看出王祜的超强自信,那么他的这种自信究竟来源于哪里呢?
3、种下的更有绵绵“阴德”
很多后人认为,王祜一生与人为善,积下了阴德,所以,他种槐时,才会显得那么自信。所谓“善有善报”,这应该算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了。
王祜做的最大的一件善事,就是上面提到过的以百口之家保符彦卿性命的事。公元969年,王祜以户部员外郎、知制诰兼特命使者的身份,被宋太祖派往大名府,以接替在那里镇守了十多年的符彦卿的职务。
大名府是王祜的故乡,符彦卿当时担任的是驻守在那里的天雄军节度使。委派王祜前往任职,是基于有人告发符彦卿在当地劣迹斑斑。所以,临行前,宋太祖特意召见王祜,要他调查此事;并嘱咐,事情调查清楚之后,将“与卿王溥官职”。
王溥是谁呢?王溥是太原祁县王氏的后裔,曾担任过北宋初年的宰相。宋太祖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确不过,只要把调查符彦卿的事情办好了,王祜就可以当宰相。
王祜领命下去,一番调查之后,发现除了符彦卿的手下有个别人仗势横行之外,他本人并没有什么违法行为。他回到朝廷,向宋太祖如实报告。
宋太祖问:“你能保证符彦卿没事吗?”
王祜答:“我与符彦卿都是百口之家,我愿意以我的百口之家保符彦卿无罪。”
他还说:“五代之君,多以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长。愿陛下以为戒。”
宋太祖听了,很不高兴,但也找不出其他的借口,就只有不了了之。
宋太祖为什么会不高兴呢?这里需要介绍一下符彦卿的来历。符彦卿出身武将世家,长期手握重兵。这个人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国丈之一,他有三个女儿成了皇后,其中两个嫁给周世宗,并先后被周世宗封为皇后;还有一个是六女儿,嫁给了宋太祖的弟弟赵匡义,赵匡义成为宋太宗之后,这个六女儿也被立为皇后。
宋太祖要查办符彦卿,其实是有背后的政治目的的。他登基之初,杯酒释兵权,将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的兵权收到自己手里。像符彦卿之流,是仍然留有兵权的少数前朝遗老之一,宋太祖不能不有所忌惮。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是,符彦卿是赵匡义的岳丈。当时,赵匡义的势力正在膨胀,宋太祖此举,是想借打击符彦卿达到打击赵匡义的意图,以让这个弟弟打消继承皇位的念头。
皇上有如此深意,而王祜却领会不到;当然,他也有可能领会到了,却宁可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而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
王祜的宰相是做不成了,不仅如此,宋太祖还把他贬到潭州(今湖南长沙)任职。大概就是在这次远徙之前,王祜种槐以明志。
除了保符彦卿,王祜还有其他善行,譬如,他不党附卢多逊陷害赵普。
赵普就是那个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的宰相,包括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计策都是他出的。而卢多逊则是一个善于巴结逢迎的人,一心想讨好宋太祖当上宰相。
卢多逊当时还只是个翰林学士,他试图唆使王祜在宋太祖面前说赵普的坏话,王祜不予理睬。由于长期在想一些歪主意,多年以后,卢多逊因参与谋反而被发配崖州。
王祜处处与人为善的行为体现在很多方面。进入北宋以后,他先后三次“知贡举”,主持极为重大的科举考试。《宋史》载,王祜利用选录进士的机会,“多拔擢寒俊,毕士安、柴成务皆其所取也。”
柴成务曾考取状元,毕士安后来与寇准同朝为相。除此之外,因王祜奖掖而成为宋初名臣的还有王嗣宗、杨徽之、柳开、李建中、李渎等。这些晚生们都无一例外地十分敬重王祜的德行。
王祜栽培、爱惜人才,更多的是出自本性,却在无形中为他的儿子王旦的出道编织了一张非常宽大而有用的关系网。以上所提到的那些名臣,后来大多都与王旦同朝共事,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人曾为王旦的升迁出过力,但至少,他们应该成为王旦仕途通达的润滑剂。
公元976年,宋太祖死,宋太宗即位。因为王祜有曾保护他岳丈的义举,宋太宗对他十分赏识,先后拜王祜为左司员外郎、中书舍人、知开封府等职。
宋太宗称赞王祜“文章清节兼著”。说到王祜的文章,流传后世的不多,但“清节”二字,他是担当得起的。公元987年,宋太宗拜王祜为兵部侍郎,此命刚下达一个多月,王祜就去世了。
一个家族,往往要经过数代的积累,才能迎来井喷的那一天。王祜之后,三槐王氏历经数代的兴盛不坠开始了。
[ 本帖最后由 潇洒一生 于 2012-3-21 16:13 编辑 ] |
|